莫定源MO Ding-yuan
(百色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百色 533000)
廣西作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區,是中國對外開放、走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近二十年,廣西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2020 年廣西生產總值達到22156.69 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4309 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作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準,該指標可以客觀反映某一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因此,分析和預測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廣西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廣西2013-2020 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保持著穩步增長的態勢,為了進一步分析和預測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未來趨勢,本文對2021-2025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進行預測。考慮到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指標是等時距觀測得到,該指標的時間序列隱含著指數變化規律,而且經濟系統屬于復雜的灰色系統范疇,符合灰色預測模型的客觀條件,因此本文采用GM(1,1)模型對其進行預測分析。
灰色預測模型是通過少量的、不完全的信息建立數學模型做出預測的一種預測方法[1],利用離散隨機數建立起的微分方程形式的模型。GM(1,1)表示一階的、一個變量的微分方程型預測模型,GM(1,1)模型是灰色預測模型中最常用的模型。該模型對于樣本數量少、規律性不強的信息也有較好的擬合效果,并且預測的精度高,因此GM(1,1)模型應用非常廣泛,該模型已被科研工作者應用于經濟、生態、工業、醫學等各領域[2-5],并取得許多豐碩的研究成果。GM(2,1)、DGM 和Verhulst 模型往往用于非單調的時間數列或有飽和的S 型序列。灰色預測模型在進行預測之前,需要對模型進行精度檢驗,常用的檢驗方法是殘差檢驗和后驗差檢驗,只有滿足精度要求的模型才能運用于預測研究。

③構造數據矩陣B 和列向量Y:

④新數列可用如下的微分方程表示:

其中,a 和u 為待定的系數,利用最小二乘法即可得到參數估計:

⑤利用得到的參數估計,求解即可得到時間響應函數:

上式得到的即為累加數列的值,再累減逆運算即得到原始數列預測值:

GM(1,1)模型驗證的常用方法有兩種:殘差檢驗和后驗差檢驗。
1.2.1 殘差檢驗
①先計算殘差的值:

②再計算相對殘差的值:

1.2.2 后驗差檢驗

根據相關參考文獻[6],模型驗證等級參照表如表1 所示。只有當模型滿足一定精度要求時,即通過模型驗證時,才能將該模型應用于預測研究。在表1 中,相對殘差e(k)、均方差比值C 的數值越接近于0,小誤差概率P 的數值越接近于1,則表示模型精度越高;反之,則表示模型精度越低。

表1 模型驗證等級參照表
本文主要研究2013-2020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變化規律,通過已知數據建立GM(1,1)模型,并對模型進行預測分析。本文所用的2013-2020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指標數據來源于《廣西統計年鑒》。詳細數據見表2所示。

表2 2013-2020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單位:元)
①由表2 中2013-2020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


表3 累加生成數據
②構造X(1)的均值序列Z(1),則Z(1)=(40762.5,70509,…,260504.5)。
③構造數據矩陣B 和數據向量y 分別為:

④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參數:

⑤經計算,得到的GM(1,1)模型的方程為:

⑥根據上述模型,計算2013-2020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累積預測值及2013-2020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預測值,并計算絕對值殘差和相對殘差,計算結果如表4 所示。除了驗證相對殘差之外,還需要對模型進行后驗差檢驗,模型的后驗差檢驗結果如表5 所示。
GM(1,1)模型需要通過相對殘差驗證和后驗差檢驗才能用于預測研究。GM(1,1)模型的相對殘差越小越好,由表4 可知,平均相對殘差為1.16%,模型精度達到98.84%,因此從相對殘差角度看,根據表1 中的模型精度劃分,該模型精度等級為良好。GM(1,1)模型的后驗差檢驗,后驗比方差C 的值越小越好,而小誤差概率P 的值越大越好,模型的后驗差檢驗需要綜合考慮C 和P 的數值,由兩者共同判斷模型的后驗差檢驗,本案例的后驗差檢驗計算結果詳見表5 所示。由表5 可知,后驗比方差C 為0.055<0.35,小誤差概率P 為1>0.95,因此從后驗差檢驗角度來看,根據表1 中的模型精度劃分,該模型精度等級為優秀。GM(1,1)模型經過上述的相對殘差檢驗和后驗差檢驗,模型檢驗通過。因此,可運用該模型對2021-2025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進行預測研究。

表4 模型預測及相對誤差計算

表5 后驗差檢驗
⑦模型預測。根據GM(1,1)模型對2021-2025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進行預測,預測結果如表6 所示。將表6 中的結果用折線圖表示,如圖1 所示。
由表6 可知,GM(1,1)模型的預測結果顯示,2021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預測值為48857.84 元,2022 年預測值為52669.04 元,2023 年的預測值為56777.53 元,2024 年的預測值為61206.50 元,2025 年的預測值為65980.97 元。由圖1 可見,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1-2025 年保持平穩增長,而且增長速度較快。GM(1,1)模型的預測結果,既可為廣西2021-2025 年的經濟發展狀況提供科學依據,又可為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門出臺相關經濟政策提供理論支撐。

圖1 2021-2025 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預測

表6 GM(1,1)模型對廣西2021—2025 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預測 (單位:元)
廣西首府南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以及“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城市,政府應當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優越條件,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加大投資力度,吸引國內外有影響力的企業在廣西投資。同時,加強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合作,形成友好的合作貿易伙伴關系。
柳州螺螄粉、百色芒果、桂林米粉、橫縣茉莉花茶等是廣西極具地方特色的地理標志品牌,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但還需進一步拓寬市場渠道,特別是拓展國外消費市場。政府應當鼓勵個人或企業通過抖音等平臺推介優質農產品,進一步提升地理標志品牌的產品知名度。同時,通過高端技術和營銷手段打造特色產品的品牌效應。
貫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大力引進國內外高科技尖端人才,以實現廣西產業的升級與轉型。為了留住高端科技的人才,政府要實施一系列引才留才的優惠政策,發揮高科技人才在廣西經濟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為廣西經濟的快速發展做鋪墊。
本文運用GM(1,1)模型對廣西2021-2025 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進行預測,研究表明,未來五年廣西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仍保持穩定增長趨勢。經模型驗證,該模型的擬合效果比較理想,預測精度等級從相對誤差角度屬于良好等級,從后驗差檢驗角度為優秀等級,因此該模型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對廣西2021-2025 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進行預測,為廣西未來經濟的發展狀況提供了科學客觀的理論支撐,促使廣西地區的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最后,立足廣西經濟發展現狀及產業結構特點,提出加快廣西經濟發展的政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