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是個工程問題,也是個政府采購問題。招標項目應該發生在供應商幾乎處于同質情況和(或)供貨量特別大的情況下,選擇管理好、誠信、持續改進和售后服務好、價格低的供應商,這應該是商業招標的本質。這種招標不適用于專業技術性強的領域,特別是裝備和技術采購中,因為裝備與技術存在差異,而且一點點差異就有很大的性能差別,而這個差別往往體現在獨特技術上,這個技術上的變革也許就是未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遺憾的是,技術隱含的價值被忽略了,招標完全抹殺了技術進步。
推薦理由:焦慮癥是當前社會相當普遍的一種心理問題,本書是關于焦慮癥的實用性指南,全面囊括最新的焦慮癥應對策略和各種主流療法的最新發展,是焦慮癥和恐懼癥患者必備心理保健書,心理治療師必備參考書。本書在全球焦慮癥治療暢銷書排名第一,暢銷30余年,經歷6次改版,被譯為數十種語言,在全球銷量超過100萬冊。
在企業裝備和零部件采購中,采用招標方式時,應該是懂技術和能促進技術進步的評審者進行審核,但實際考核者不是他們,因此大部分情況下,評審過程重功能不重技術,最后中標的并不是想買的。經常有人說,招標又沒有限制你必須低價中標,但是招標結果往往以價格高低說事,因為唯一能夠量化的就是價格,有誰愿意為決策者背書呢?
出現這些現象,始作俑者是中國文化有兩個邏輯,一個是“功能思維”,另一個就是“差不多文化”。主要歸結為兩種情況,一是功能都一樣,二是你們的產品差不多。這種做法極大地制約了裝備與零部件市場的健康發展,與現代工業文化是背道而馳的。
采購設備和零部件中不應采用招標,對采購價格和技術,企業應自主負責。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必須堅決反對“低價中標”,因為這樣會坑死同行、累死自己、害死買方。我們必須正確地樹立市場經濟下的工業和商業文化,堅持需求牽引與供給側驅動并重的原則;堅持優質優價,反對物美價廉;堅持質量優先,反對惡意低價競爭,低價中標和無底線砍價。特別是在工業生產資料采購中,想到的應該是如何發揮生產資料的最大功能而創造效益,而不是節約采購價格而帶來無窮的后患。
不要把供應商當對手,也不要挑起供應商之間的內卷。采購設備需要充分發揮采購者的作用,在協助或推動設備制造商完善功能和技術進步的同時,實現采購價格和制造成本的雙贏。因此設備采購是“共同體”一起開展的進步工作,需要評估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設備功能、價格和技術問題,也應包含對制造商當下和未來技術能力水平的考核,更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買賣。零部件采購需要采購商建立完整的供應商體系,這是企業供應鏈建設的重要部分,因為大多數的零部件采購商具有采購的經常性和持續性,不能依靠招標這種簡單的形式進行。供應鏈體系可以依據自己產品特點建立分級供應商,比如A、B 和C 等級別,在需要訂貨時,應該從中選擇,分級談判確定。
在七嘴八舌的叫嚷聲中,陳山利再次壯起膽子。他的眼神,有些閃躲地看向馬連長:“我別的要求沒有,就想親一口救護隊的女兵李曉英!”說完,飛快回到隊列,再也不敢抬頭。
老巴說:“阿里放哀樂的時間,是你姆媽每天早上喊他起床的時間,他拿它當成姆媽了。也不曉得他是怎么想的。”
國家的法律體系中,既要有反對壟斷的法律,控制哄抬物價的行為,也要有控制惡意降價和低價中標的法律體系,反對惡意價格戰對市場經濟的破壞。
或許有人會認為,把供給側進行改造,減少供應量,低價競爭和砍價,這樣的話價格戰不就不會出現了嗎?如果仔細研究會發現,這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低價中標和砍價與供給側數量沒有直接關系,市場經濟的最大目標是“創造越來越多和越來越高級的人民需要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減少是向反方向走了。
我們確實需要換個思維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