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帥 胡勇 陳家深
1.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省珠海市 519000 2.珠海市龍神有限公司 廣東省珠海市 519000
汽車車身接合技術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根據學院培養“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省一類品牌建設專業培養目標,在修習完本課程后,學生在知識水平上應了解汽車車身常見的材料、結構及損傷形式;熟悉汽車車身修復安全防護、6S管理和環境保護的知識與技能;熟悉汽車車身接合技術的方法、流程、工藝和技能;掌握汽車結構件更換的方法、流程、工藝和技能;掌握汽車車身接合質量的判斷方法、流程和缺陷的處理方法。在能力水平上具備汽車檢測、評估與維修能力;能通過膠粘鉚接、焊接等方法對損傷的車身的進行修復;能正確選擇事故車修理工藝流程,工具設備的選擇使用與維護保養;能夠從事汽車鈑金與噴漆、事故車查勘定損二手車評估與交易等工作;具備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意識與責任感;具備愛崗敬業、團結互助、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職業道德素養;具備對事故車的機械、電氣、車身等損傷進行評估的能力。
汽車車身接合技術課程內容以事故車結構件更換為背景,基于事故車結構件更換的過程將課程內容設計4個項目:安全與環保意識培養,機械接合方法,化學接合方法、熱接合方法(焊接),結合生產實際和X證書職業技能資格證書標準,又基于建構主義規律,符合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規律。
課程內容滿足汽車車身檢測與維修崗位群需求,對接汽車運用與維修“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和世界技能大賽車身修理項目標準,適應汽車檢測與維修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業態,滿足新時代汽車檢測與維修行業對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基于崗位工作任務,按照“3階5欲7步”實施教學;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省級精品課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省一類品牌專業建設實訓基地等教學資源,構建了 “學、仿、做”一體的學習環境;培育出有情操、明理論、熟技能、會應變、能創新的汽車檢測與維修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汽車車身接合技術》是一門是比較綜合和前沿性的課程,實操性強,難懂的知識點多,引入的課程思政內容,不但能夠起到“育人”作用,還能活躍教學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具體總結課程思政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

圖1 教學設計圖
(1)產教融合,落實立德樹人
課程是我校與保時捷公司PEAP品質實習生項目和PEAP PLUS項目的置換課程,是培養汽車鈑金高素質技能人才的核心課程,校內由省高技能人才、省技術能手、省五一勞動獎章推薦資格者等組成,踐行新時代“四有”教學團隊在課程領域奮力書寫華章,校外由多名經驗豐富的保時捷企業導師團隊協同育人,實現校企資源齊用、教學團隊互融、供給兩側同線、建設成果共享。通過工匠精神、勞模精神、釘釘子精神,錘煉“膠粘”品質、“鉚接”品質、“焊接”品質,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培育理論實、技能高、情懷深、闖勁足、應變強、創新正的汽車車身修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思政入微,堅韌品質垂成
教學團隊在教學中,既猛抓技能訓練,也狠抓思想教育,通過大國重器、大國工匠等集中觀評、焊接知識挑戰團內賽等多種方式,培訓過程中巧用課程思政育人方法,把技能報國、大國工匠、精益求精、攻堅克難等正能量與教學結合起來,實現思政教育入微入味,點亮學生心燈,學生在訓練、競賽過程中面對困難時,主動調整,發揚工匠精神,養成鉚接品質、頂鐵品質。課程思政效果成效明顯,學生畢業后扎根鈑金噴漆一線,受到企業表揚。
(3)六位一體,培養質量躍升
與名企合作,引企業標準進課程。2020年,我校與世界500強企業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珠海校區舉行了保時捷(中國)品質實習生項目(PEAP項目)簽約儀式,是廣東省內唯一與保時捷公司深度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保時捷中國舉行的2021 年度保時捷中國品質實習生項目峰會上榮獲2021保時捷中國品質實習生項目新銳合作獎唯一的一等獎。2021年,我校與世界500強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隆重舉行校企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通過教材、教法、教學內容與思政交融,實現思政教學供給側改革。《汽車車身接合技術》課程學習目標的設計要以學生學情為依據,并且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去創設學習情境,組織學習過程,形成一種高效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學生能動性得到發揮和展示的道德課堂。
課程思政是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與改革,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以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理念。
(1)以教材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編寫的教學用書,它是教程和學程的統一,必須體現教法與學法的一致性。在創新教育大環境下,教材必須既能滿足教師創造性地教的需要,更要適應學生求新探奇的特征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對“教師角色”重新定位,要由原來的“臺前”退到現在的“幕后”,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增強服務學生的意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為學生創造在課堂上敢于發言、敢于質疑的氛圍,才能使課堂真正“活”起來。
(2)創設活動情境,調動學生的創新激情
情景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需要,積極地質疑、釋疑,創造性地思維并解決問題。例如,可以采用討論、演講、辯論、知識競賽、主題班會等形式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推理,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情境教學能為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情境,情境對學生的活動具有積極的暗示作用,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活動的興趣大大增強,內心有了強烈的參與欲望,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意識,提高學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學生逐步達到活動的最佳狀態。活動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自覺地在創設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思考,在思考過程中把外在的知識內化為自我的思想和行動,把外界情感內化為自我情感,把每一次學習都作為一次新的創作過程,并在這樣的創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體現自我的價值。
(3)利用技能實踐,發揮學生創新能動性
技能實踐活動是一種大課堂活動課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技能實踐活動中的學習過程[7]。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踐,同時,也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并在實現自身的社會角色轉化中,內化情感,堅定信念,指導行動。通過頂崗實習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與活動,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識,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課崗證貫通,增強課程適應性
課程內容與崗位技能結構及 1+X 證書考評體系對接。在教學過程中以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全面開發本課程內容。依據汽車專業人才需求、崗位需求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目標制定課程標準,開發項目化實踐教學資源,培養技能型人才;同時解析工作崗位技能,融入 1+X 證書考評體系,形成專項能力,根據崗位對相關專業課程的內容選擇進行分析,重組課程內容,制定課程標準,依據1+X證書,課程與考證對接,教材貼合考證,課程內容設置體現考證要求,同時輔以技能性練習和實訓。
通過課崗證貫通,提高了課程適應性,破解不同生源、不同教學形式的教學難題。本門課程授教時,學徒制的同學在企業實踐,理論薄弱,但動手能力強,針對現代學徒制的班級,把課證內容融入崗位實踐,以技能實踐推動理論學習,升華理論知識;針對普通班級,由于在校學習,把崗證內容化于課程,理論指導實踐,發揮學生長處,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課程適應性。
(2)賽研創融合,提高課堂參與度
將世賽省賽等技能比賽、科研和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人才培養與技能大賽項目銜接,將競賽項目融入課程項目、競賽內容融入課程任務內容、競賽評價融入任務評價等,以競賽為引領,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專業教學中融入技術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專利申請、論文發表等,以教學教具、實訓設備、項目所需要工具和耗材等為突破點開展研發,提升學生研發能力;將創新創業培養融入課程任務庫,實現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的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指導學生承接校內車輛,用真實項目增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和認知。
構建課、崗、證、賽、研、創六位一體協同培養,實現以能力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針對課堂氣氛低迷、學生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以學生為本,通過任務驅動、真實案例、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建出有活力、有競爭的課堂氛圍,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實效。在教學中創設巧設懸疑、創設情境、直接仿真、真刀真槍、擴展延伸、競賽表現等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延長學習時空,著力培養汽車車身修理崗位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技能人才。
(3)線實虛賦能,展示技能呈現力
線上精品課程等線上課程資源、省級實訓基地、高端合作企業、虛擬資源等資源賦能教學,高度體現虛實交互,充分滿足了學生理論知識需求。為解決實訓了技能要點呈現的問題,借助AR/VR 等虛擬仿真資源,形成實訓前VR+預習,實訓課堂VR+演示、指導,智能考評的”VR+實訓”生態,虛實交互賦能實訓教學。實現了課前VR+課中VR或實訓或VR交融+課后VR混合開展。把技能的展現難點通過虛擬軟件展現出來,發布在線上課程。錘煉“膠粘”品質、“鉚接”品質、“焊接”品質,培養新時代汽車工匠。
通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學生求知欲、探索欲、表現欲、認同欲、創造欲得到了全面激發,沉浸式的學習訓練、表現式的成果展示分享以及競賽認同與創造,使學生能動性提升明顯,學習動力十足。
2021-2022 學年第一學期,學生對本課程的教學評價為94.5分。總體來看,課程教學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學滿意度較高,教學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