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謝維龍 陳建鵬 秦作義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自2022 年2 月以來,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淮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辦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37 件,督查食品生產企業28 家,發現風險隱患226 個,已整改完成218 個,正在處置8 個;食品流通環節檢查745 家次,發現問題549 個,已完成整改538 個;餐飲服務環節檢查市場主體1 886 戶次, 發現安全風險隱患3 725 個,已完成整改3 720 個,正在整改5 個。金湖縣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亮點紛呈,受到省、市局領導的督查肯定。
及時研究印發金湖縣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成立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實行條線負責制,即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抽檢、案件辦理分別由分管負責人牽頭負責;細化分解行動內容——科室、分局具體負責,協調科牽頭抓總,按照工作目標、行動任務和時間節點,克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督查推進,絕不遲疑搖擺觀望。

圖1 金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曹福生(圖左1)檢查食品安全工作
與縣教體局聯合召開校(園)長食品安全工作會議,通報學校食堂檢查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布置風險隱患自查、檢查任務,進一步壓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明確工作目標,開展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操作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識。多次對學校食堂開展“四不兩直”全覆蓋檢查,排查出的問題主要有校長負責制落實不到位、進貨查驗不細致、功能間使用不規范等,現場指導,立行立改。連續檢查集中供餐配送單位,對洗消不規范問題下達責令整改意見書。研究提請縣食安辦印發《金湖縣學校配送餐管理辦法(試行)》,為淮安市首家。明確屬地鎮(街)、縣教體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衛健委、城管局、受餐單位等的管理職責,推動對集中供餐的社會共治。聯合縣衛健委對復學的托幼機構食堂開展檢查,責令兩家不符合供餐條件的托幼機構停止供餐,并協調有資質的集中供餐單位供餐。校園守護行動發現風險隱患141 個,下達監督意見書17 份。近期,已全部整改到位。

圖2 檢查學校食堂大宗糧油采購食品安全信息
督促金湖縣5 家大型品牌連鎖超市開展食品安全自查,自查率達到100%,且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抽考率和監督抽考合格率均達到100%。推進風險分級動態管理,連鎖超市100%實施風險分級動態管理。在金湖縣大中型超市全面實施特殊食品專區(專柜),指導進口水果的連鎖企業規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找準食品安全顯性和隱性風險,嚴格督促經營者落實“三專、三證、四不”要求,縣內7 家門店全部使用“江蘇冷鏈”系統進行追溯報備、出入庫在線登記,在柜臺醒目處張貼“進口水果”專用標識,并賦碼銷售。消費者可根據張貼的操作說明使用“江蘇冷鏈”小程序掃碼,進而查看進口水果索證索票等溯源信息。
開展連鎖餐飲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檢查。對3 類連鎖企業— —總部在外省、總部在本省縣外、總部在本縣的連鎖餐飲企業(包括一人多店或一家分別經營的餐飲企業)進行檢查,并重點檢查網紅連鎖餐飲店,媒體曝光過的、投訴舉報較多的餐飲企業以及總部在本地的餐飲企業;對其經營資質、環境衛生、人員管理、過程控制、主體責任落實等環節進行全面食品安全檢查。連鎖餐飲企業專項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48 人次,檢查餐飲單位168 家次,排查出風險隱患678 條,下發監督意見書68 份,督促餐飲單位立整立改,問題清單逐一銷號清零。
開展食品生產領域檢查整治,檢查米面油生產企業21 家、速凍食品生產企業7 家、涉及高風險食品類別肉制品企業4 家、乳制品企業1 家和保健食品生產企業1 家。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對企業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出廠檢驗、標簽標識等方面開展重點檢查,發現問題85 個,問題發現率全市第一。推進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引導乳制品生產企業全面建立實施HACCP 體系,促進乳制品產業高質量發展。金湖縣內的安牧乳業(江蘇)有限公司于2022 年3 月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6 月完成HACCP 體系認證。
針對小餐飲、食品小作坊、食品小攤販、小飲品店、小食品商店面等廣量大、基礎條件相對簡陋的特點,扎實開展食品“五小”排查整治工作。金湖縣食安辦協調,市場監督管理分局牽頭,屬地鎮(街)協助,劃片負責對縣城區較集中的食品“五小”劃成3 個片區— —城中、勞動橋、閘東社區由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平安路、宋壩橋社區由黎城街道負責,西苑、新城、衡陽路社區由商務局負責。摸清底數,包干到人,結合疫情防控,檢查整改,重點檢查經營戶亮照經營、從業人員健康證、環境衛生、三防設施、冷凍冷藏設備等問題,共督促辦理小餐飲備案證151 個,小攤販備案證16 個,健康證869 張。
加強農村集體聚餐整治,修改完善《金湖縣農村集體聚餐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農村集體聚餐報告,以及登記的范圍、內容、時限、協管員和信息員職責。將農村集體聚餐排查整治納入縣對鎮(街)的季度考核,對協管員、信息員和從業人員進行培訓,開展農村集體聚餐檢查,使農村集體聚餐的管理更加規范、有序。
對群眾關注度高,且憑經驗和感官形狀不能發現問題的,積極發揮監督抽檢作用。截至目前,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抽檢60 批次、校園及周邊食品專項抽檢10 批次、集中隔離點專項抽檢10 批次、酸菜粉絲方便食品專項抽檢20 批次,其中,3 批次不合格問題企業專項跟蹤抽檢5 批次。通過抽檢,發現問題8 個,主要涉及餐飲具洗消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農殘超標、普通食品食品添加劑超標等,均已及時進行了后續處置。全局對2021 年檢出3 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的江蘇沁沁食品有限公司和金湖小胡子面店開展監督檢查,對企業進行責任約談,督促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系統性自查,找準問題原因,切實整改到位,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督促其保持生產經營許可條件,合法合規開展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同時,按照風險管理原則調高風險等級,列為日常監督檢查重點對象,增加監督檢查頻次,檢查情況記入企業信用檔案,作為信用等級評定的重要依據。沁沁食品的風險等級調整為D級,且增加檢查頻次,并取消了不合格食品品種的生產許可;對小胡子面店跟蹤抽檢5 批次,結果全部合格。

圖3 監管人員檢查生鮮食品感官性狀
金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自編自拍“街巷遍走市監人”“五一監管不停歇,食品安全不放松”“疫情當前更顯責任擔當”等短視頻(情景小視頻),將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治理成效在“金湖論壇”“金湖發布”等新媒體發布,讓市場主體和市民知悉。此外,通過“3?15”等活動講解食品安全知識,點評經營狀況,糾正違規行為,不斷提升正能量,激發了全民參與的熱情,使專項行動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