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鳳嬌 王漢超 任 梅
(1.貴陽人文科技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2.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實訓與技能鑒定中心,貴州 貴陽 551400;3.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互聯網+教育”成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必然選擇。化解疫情背景下的教育難題,推進線上教學模式,保障教育教學質量,成為高校探索焦點。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是高等院校園林、風景園林、環境設計等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該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如何科學有效開展在線理論實訓教學穿插,成為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中的難點。通過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進行線上教學實踐,探索疫情背景下理實一體化在線實踐教學模式和方法,以期為后疫情時期高校線上理實一體化教學提供借鑒。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國各類院校延期開學,教學常規被嚴重打破。全國各院校高度重視,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及教育廳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工作部署安排,有序組織開展了“停課不停教”線上教學活動。各院校教師積極參與其中,為切實保障網絡教學平穩運行,針對網絡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突發情況做出了解決方案。很多課程的授課制定均包含了理論及實訓兩大部分。在線理論授課,相對容易實施及交互反饋。由于教學時長壓縮,師生各處“云端”,教師不能親臨指導,缺少有效監督,及學生在家無實訓設施等問題,導致實訓部分的教學難以開展。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是高等院校園林、風景園林、環境設計等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課程中技能實踐環節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以往的學習還停留在植物理論識別及圖示層面,所學理論難以轉化為植物的實踐應用場景設計,發散創新及空間思維轉化能力較弱。
為加深學生的記憶強度與理解深度,提升技能應用能力,加強職業素質培養。在線教學設計中,要摒棄片段式、知識單點式的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訓環節緊密穿插在一起,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從專業理論學習向職業技能過渡。超星學習通具有多形式簽到、選人、作業測驗、考試、直播、反饋、通知等多重交互功能、整體課堂教學活動較全面,手機移動端及電腦端,登錄使用便捷,資料豐富、存儲空間大,建課、建班迅速,學情統計、管理,有助于實時掌握學習動態,為在線教學提供多種模式。騰訊QQ作為日常信息交流工具,在一定情況下,能起到有效輔助。課程選擇在線教學平臺學習通上傳學習資料,結合QQ發布任務并強調通知內容,開展理論知識鏈接,進行課堂主題討論。課程結束后學生根據實訓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設計任務并在線提交,教師組織學生對已提交的作品進行互評反饋,同學們結合專業理論知識分析點評,按照評分標準相互評分,并針對本次設計總結發言。整個過程是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進行節點分布的,學、說、動手、回歸反饋多重刺激,使在線理論與實訓教學緊密相連,讓學生對任務進行理論認知、專業分析,明白設計的根本出發點,注重植物景觀設計的關聯性、邏輯性,培養學生的發散創新思維和空間思考能力,最后以圖示化的語言回歸到植物材料的實踐場景應用。使其形成了持久記憶,在未來的相似設計場景中能在短時間內提出理想的設計解決方案。
在線教學設計采用超星學習通結合騰訊QQ的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通過課前項目引入、PPT+網絡資源、線上知識鏈接互動答疑、線下技能實訓,在線實時指導、線上學習互評反饋,點評總結等途徑(見圖1),橫縱向解決學生學習問題,關注學生學習成果和職業能力提升及思維培養。課程采取積分制學習管理制度,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有效保障了學習氛圍,課程教學對學生設計思維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圖1 基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環節
本文總結了園林技術專業課程授課經驗,以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中藤蔓植物的栽植與應用理實一體化在線混合式教學實踐環節設計為例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3.1.1 第一階段:線上理論知識鏈接
(1)理論課前
針對學情及在線教學情況,教師充分做好課前準備,精心設計學習資料并上傳學習通,提前發布學習內容測驗及任務通知,進行自學引導及自我學習檢驗,讓學生掌握知識疑難點情況,開放技能實訓作業提交通道,設置好互評環節,明確課程安排及任務目標。整個過程采用學習通電話、短信、微信督促及QQ通知等方式相結合,讓學生盡快接收到通知,并按任務單完成自主學習及知識測驗,做好課前學習準備。教學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學情統計及知識檢驗反饋及時掌握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實時調整方案,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2)理論課中
通過學習通發布簽到組織教學,了解學生的在線情況,增強儀式感,讓學生快速回歸課堂。考勤采取學習通簽到、隨機選人答題等結合QQ督促兩種方式,滲透課堂之中,并將考勤計入成績考核,以有效維持在線學習秩序。結合課前知識測驗,通過學習通發放問卷及主題討論,鼓勵并引導作答思路,掌握學習情況,激活學習思維。在線梳理知識體系,合理安排互動答疑,進行重、難點解惑。實現理論學習提升,層層遞進,引導場景應用,注重綜合理論鞏固及發散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豐富學習體驗。
最后針對任務進行設計思路及方法總結,設置章節測試進一步鞏固強化重、難點知識。并給予關注,信任和期待,以形成正確的評價、引導方式,讓其成為師生主動發展的動力和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1.2 第二階段:線下技能實訓,在線技能指導
理論與實訓銜接部分教學設計由學生自主分配時間完成,教師進行在線技能指導。在理論課后,學生結合理論學習根據設計要求,完成設計圖紙繪制。并在下堂實訓課之前通過教師發布的實訓作業提交通道完成在線提交。在實訓課前,教師關注學生圖紙提交情況,并通過學習通及QQ給予實時督促提醒,并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線上指導。
3.1.3第三階段:線上互評反饋
在正式實訓課中,教師通過學習通發布簽到,在線組織教學,此時學生學習激情高漲,對圖紙互評環節充滿期待。
教師再次發布生生互評標準,學生滿懷期待自覺按照評分要求進入互評環節。教師通過學習通電腦端監督學生互評完成情況,并實施督促,通過互評使學生可以進行不同設計思路和表現技法的橫向對比,從中學習別人的優點,提升發散創新思維。學生在評完已分配到的圖紙后,仍然期望能看到更多的圖紙。此時教師在同學們的期待中,進行全班設計圖紙公布。同學們在賞析完作品以后,積極發表評論并針對各自優缺點進行反思,總結經驗。
最后,教師對本環節的知識重點,及實踐應用技能表現等難點及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進行點評總結,并通過發放學習積分的方式給予按時完成設計任務的同學鼓勵及期許。
在本次理實一體化教學環節設計中共計2課時,每課時45分鐘,理論課時45分鐘,實訓課時45分鐘,共計發布簽到2次,園林技術專業上課班級人數共計43人,在線簽到率達99.8%。完成設計任務并提交的同學有39人,已查看保存作業未提交的有3人,1人未查看。作業提交率為90.7%。因3人延遲提交,未能獲得互評資格,即在線完成互評的同學有33人,3人未參與。提交作業有資格參與互評的同學共有36人,互評率達91.7%。反饋顯示(見圖2),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在線學習參與率,且知識掌握、實踐應用技能等方面均有較大的提升。但因網絡原因,極少部分同學未能及時完成設計任務并參與互評。且線上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能逐一對每位同學的作品進行在線點評,只能針對性進行概況總結。后續將利用教學平臺在線批閱功能完成評閱,并針對各自設計存在的問題,給予進一步提升的建議,通過學習通及QQ下發通知,讓學生進行查看批閱結果,針對問題完善提升,使學生在每一次學習動手、總結的過程中都有新的收獲和成長。

圖2 及時反饋課程成果
本研究通過在線教學環節設計及學習通、QQ通知、作業、討論、測驗、互評等交互功能的使用,實現了在線理論實訓的有效穿插。并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升了學生發散創新思維,及在專業實踐場景設計應用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應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創新應用型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科學有效開展理論實訓教學穿插,使教學提質增效。強化課程育人功能,培養滿足區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