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彬
(北京市昌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精神十科,北京 102209)
精神分裂癥為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發病后,會表現出情感障礙、思維障礙、感知覺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行為異常、意志異常等情況,患者癥狀個體差異較大,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學習。因此,選擇一類有效方式治療首發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意義重大[1]。聯合用藥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目的在于強化治療作用,減緩患者痛苦,使藥物發揮協同效用,提升治療效果。現階段,針對利培酮聯合奧氮平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臨床效果的研究并不多,結合實際情況,本研究分析奧氮平聯合利培酮治療首發性精神分裂癥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昌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96例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9例;年齡26~76歲,平均年齡(43.69±1.28)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齡27~77歲,平均年齡(44.19±1.3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北京市昌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參照《中國精神分裂癥防治指南》[2]中首發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均為首次發病;②臨床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②妊娠或哺乳期者;③伴肝、腎功能不全者;④存在意識障礙及精神異常者;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奧氮平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500,規格:5 mg/片)口服治療,2.5 mg/次,2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利培酮片(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330,規格:1 mg/片)口服治療,1 mg/次,2次/d。醫生結合患者病情,適當調整兩組患者藥物劑量。兩組患者均于治療1個月后評價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包括圖形自由回憶、強化性記憶、人像特征聯系及回憶、無意義圖形再次辨認、聯想學習,得分越高,認知功能越好[3]。②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原有精神分裂癥陰性、陽性癥狀消失,患者認知功能正常,自主勞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得以全面恢復;有效:治療后,患者原有精神分裂癥陰性、陽性癥狀有所轉歸,患者認知功能有所恢復,可完成簡單的勞動;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標準[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5]及陽性陰性癥狀(PANSS)評分[6]。HAMD評分共17項,其中得分<7分為正常;7~16分為輕度抑郁;17~24分為中度抑郁;>24分為重度抑郁。HAMA評分共14項,其中得分<7分為正常;7~13分為可能存在焦慮;14~20分為肯定存在焦慮;21~28分為存在顯著焦慮;≥29分為嚴重焦慮。PANSS評分,每個量表都沿用7級評分標準。結合精神病理水平,遞增評價。1級為無;2級為很輕;3級為輕度;4級為中度;5級為偏重;6分級為重度;7級為極重度。各量表評分標準:上述評分越高,代表患者抑郁、焦慮以及精神病性程度越高。④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口干、頭暈、惡心、失眠、錐體外系反應等。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認知功能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聯想學習 無意義圖形再次辨認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8 8.43±0.56 9.67±0.41* 7.54±0.86 9.74±0.61*對照組 48 8.33±0.43 9.16±0.31* 7.66±0.89 8.91±0.56*t值 0.251 4.528 0.152 5.291 P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人像特征聯系以及回憶 強化性記憶 圖形自由回憶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8 5.54±0.66 6.64±0.56* 7.32±0.39 8.66±0.33* 6.48±1.12 9.33±0.49*對照組 48 5.16±0.79 6.29±0.44* 7.26±0.48 8.29±0.29* 6.66±0.82 8.25±0.19*t值 0.415 4.015 0.125 4.025 0.226 5.09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HAMA、PAN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AMD、HAMA、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HAMD、HAMA、PANS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HAMA、PANSS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HAMA、PANSS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PANSS:陽性陰性癥狀評分。
組別 例數 HAMD評分 HAMA評分 PANS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8 11.93±1.26 6.63±1.33* 11.62±2.69 6.25±1.82* 62.08±6.95 30.82±3.39*對照組 48 11.25±1.33 9.11±1.29* 11.25±1.66 9.18±2.51* 61.25±5.62 41.29±4.99*t值 0.082 4.528 0.339 5.018 0.718 13.93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本研究表明,通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認知功能評分比對照組高;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前,兩組患者PANSS、HAMA以及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上述評分改善情況更好。分析原因,針對于首發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講,為其應用利培酮片聯合奧氮平治療疾病,能夠全面提升患者認知功能,可以對患者的垂體、下丘腦等部位的信號通路進行積極的調節,改善患者系列性臨床癥狀。奧氮平常用于治療精神分裂,是一種非典型的抗精神類藥品,也是一種較新的藥物。當奧氮平進入人體之后,能夠選擇性地作用于中腦邊緣多巴胺能通路,就此發揮出相關作用。奧氮平針對人體多巴胺、5-羥色胺(5-HT)、α-腎上腺素及組胺H等諸多受體能夠發揮出親和力。奧氮平有著多巴胺、5-HT以及膽堿能拮抗效用,這種作用的發揮和其受體相結合的情況相符合。奧氮平針對體內以及體外的5-HT2受體親和水平比這種藥物和多巴胺D2受體親和力要高。值得說明的是,這種藥品可以選擇性降低人體間腦邊緣系統多巴胺能神經元放電。藥物針對紋狀體運動功能影響通路比較低。奧氮平可以在低于產生效反應劑量水平的時候,可以減少條件回避的反應。相較于其他抗精神病藥物來講,奧氮平在焦慮測試中可以有效增加反應,進而改善首發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所表現出的陽性以及陰性癥狀。這種藥物針對骨髓沒有毒性作用,且無致癌性、無致突變性、無致畸性。利培酮為苯并異惡唑衍生物,其為全新一代抗精神病類藥物。該藥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夠和5-HT能中的5-H2受體與多巴胺D2受體有效結合。最近研究證實[7],利培酮能夠與腎上腺素能受體相互結合,同時也能夠以較低的親和力和α2-腎上腺素受體、H1組胺能受體有效結合。利培酮進入到人體之后,并不會和膽堿能相互結合,其為一種高效D2拮抗藥物[8]。首發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使用這種藥物治療疾病,能夠有效改善精神病陽性癥狀[9]。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比對照組高。提示針對首發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利培酮聯合奧氮平治療疾病的效果顯著。分析原因,以上兩者均為非典型抗精神病的藥品經口服用之后,能夠在短時間內被人體所吸收。且值得說明的是,奧氮平針對人體內多巴胺受體和5-HT受體在產生相關作用的同時,也能夠選擇性地有效抑制中腦邊緣系統多巴胺神經元放電,降低大腦邊緣系統多巴胺神經元放電,改善患者相關臨床癥狀[10]。
綜上所述,利培酮聯合奧氮平治療首發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能取得滿意療效,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認知功能,用藥安全性強,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