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霞
河南省省立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尿毒癥的形成是人體腎臟不能產生尿液,影響人體代謝產物及多余水分排出體外所引發的一種毒性疾病,也稱為腎功能衰竭綜合征,簡稱腎衰[1-2]。尿毒癥患者患病期間腎功能長期損害,可能導致患者壽命縮短,嚴重者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尿毒癥常見臨床癥狀有嗜睡、尿量減少、感覺遲鈍、情感淡漠、顏面及下肢水腫等,長期患病或嚴重者可出現癲癇。尿毒癥相關癥狀發生緩慢,隱蔽性強,早期難以發現。該病患者最常出現腎性骨病,骨活體組織檢查約90%出現異常,原因是由于患者血鈣、血磷、骨堿性磷酸酶(BALP)、骨保護素(OPG)等骨代謝指標上升,從而導致患者骨骼結構異常[3]。大部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這是因為尿毒癥患者紅細胞生成素缺乏所致,晚期還可出現瘀斑、胃腸功能出血等。現今臨床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方法為血液凈化,分為血液透析(HD)、血液灌注(HP)、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CBP)等,主要通過將患者體內的液體引流出體外,通過對流、彌散及吸附等清除方法,除去血液中一些致病物質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4-5]。本文主要探討探討尿毒癥患者應用血液凈化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EPPO)治療對血清膽堿酯酶(ChE)活性、腎功能及骨代謝指標的影響。
隨機抽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河南省省立醫院收治的92例尿毒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各46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24例,年齡范圍為23~71歲,平均年齡(59.23±5.14)歲,高血壓腎病8例,糖尿病腎病16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5例,其他病癥7例。干預組中男23例,女23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60.56±4.97)歲,高血壓腎病12例,糖尿病腎病1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4例,其他病癥6例。納入標準:(1)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主同意本次研究。(2)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腎衰竭診療指南》[6]中尿毒癥診斷指標。(3)意識清醒且無意識障礙。(4)無重大心血管疾病。排除標準:(1)確診其他嚴重器質性病變。(2)既往精神病史。(3)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4)惡性腫瘤或代謝障礙。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只給予血液凈化技術治療。采用日本尼普洛[尼普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型號:NCU—18和SURDIAL 55]進行透析,應用碳酸氫鹽透析液,肝素抗凝,血流量設置為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超濾系數設置為300~500 mL/h,每次4 h,每周3次,肝素首次注射量為1 mg/kg,依據患者病情酌情追加劑量至10 mg/h。干預組采用血液凈化聯合EPO治療。在血液凈化的基礎上給予EPO(生產廠家:成都地奧九泓制藥廠;國藥準號:S19991006;規格:1 000 IU/瓶)治療,靜脈滴注EPO,15 min內滴注3 000 U,每周3次。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骨代謝指標改變情況。骨代謝指標包括骨堿性磷酸酶(BALPP)、血清全段甲狀旁腺素(IPTH)、骨保護素(OPG)。BALP正常范圍≤200 U/L,IPTH正常范圍≤70μg/mL。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改變情況。腎功能指標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BUN的正常范圍2.9~7.5 mmoL/L,Cr正常范圍男性44.2~132.6 umoL/L,女性71.1~106.1 umoL/L,檢測方法為抽取靜脈血5 mL,采用不去蛋白終點法檢測Cr。取晨起第1次尿液的中段尿,使用加熱醋酸法檢測BUN。
(3)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為后ChE活性情況。ChE正常范圍4 300~10 500 U/L,檢測方法為患者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5 mL,30 min內分離出血清,4~8℃的冰箱內冷藏7 d,使用草酸鹽抗凝,酶速率法測定ChE活性。
(4)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包括低血壓、食欲缺乏、惡心嘔吐及代謝紊亂。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指標均有下降,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經治療后BALP、IPTH、OPG指標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ALP、IPTH、OPG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ALP、IPTH、OPG情況(±s)
組別干預組對照組t值P值BALP(IU/L)治療前27.57±2.15 27.16±2.34 0.857 0.197治療后10.14±1.72 17.64±2.51 16.717 0 IPTH(μg/mL)治療前371.26±11.54 373.21±12.15 0.789 0.216治療后121.36±12.61 187.49±15.26 22.657 0 OPG(pg/mL)治療前70.41±7.24 70.26±7.41 0.098 0.461治療后28.49±4.97 54.33±2.76 30.828 0
治療前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BUN、Cr指標均有下降,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經治療后BUN、Cr指標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UN、Cr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UN、Cr情況(±s)
組別干預組(n=46)對照組(n=46)t值P值BUN(mmol/L)治療前27.64±2.61 27.59±2.43 0.095 0.462治療后10.57±2.59 19.22±6.22 8.707 0 Cr(umol/L)治療前698.25±22.31 694.36±21.64 0.849 0.199治療后256.38±75.26 365.29±68.64 7.252 0
治療前兩組患者ChE活性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hE指標均有上升,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經治療后ChE活性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hE活性情況(±s) U/m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hE活性情況(±s) U/mL
組別干預組(n=46)對照組(n=46)t值P值治療前2 861.23±756.28 2 864.28±712.94 0.020 0.492治療后3 567.59±752.64 3 106.24±521.26 3.418 0
與對照組對比干預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
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例(%)
尿毒癥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我國患該病的人群逐年增加。尿毒癥是由慢性腎病發展而致,患者體內聚集大量毒素,需進行血液凈化,如果凈化不徹底或不及時可能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7]。現階段臨床主要通過腎臟療法治療尿毒癥,如:血液透析、血液過濾、腹膜透析等,血液凈化技術可有效清除體內代謝毒素,糾正體內代謝紊亂,對尿毒癥癥狀改善顯著,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腎性貧血、腎性骨病等[8-9]。
本研究中干預組患者及對照組患者均完成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血壓、心率等基本生命體征正常。由于鈣、磷代謝異常,通過骨活檢可發現骨骼結構和形態異常。IPTH、OPG、BALP指標是觀察骨代謝的依據,IPTH是由甲狀旁腺生成的一種多肽類激素,可增加血鈣濃度,從而引起骨質疏松。OPG正常水平可增加骨密度,對成骨細胞的分化有促進作用,對破骨細胞有抑制作用;BALP與骨細胞活性、功能有關,主要用于評判骨礦化障礙[10]。EPO能加強患者谷胱甘肽過氧化氫酶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整體代謝水平,提升抗氧化活性,降低脂質過氧作用,改善骨代謝指標水平。本研究中干預組骨代謝指標較對照組低,這與楊柳冰[11]學者提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進一步明確了血液凈化聯合EPO治療對骨代謝指標優勢顯著。尿毒癥對骨髓造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腎衰竭后EPO分泌不足,加之紅細胞壽命縮短、慢性失血等多種因素導致腎性貧血。EPO是由腎臟生成的一種分子量約為36KD的糖蛋白,對骨髓干細胞的改善顯著,促進紅細胞的分化、生成及成熟,降低自由基的損傷,延長紅細胞的壽命,維持外周循環紅細胞的數量進而改善CHE活性[12-13]。本研究中干預組CHE活性經血液凈化聯合EPO治療后明顯高于對照組,與上述分析一致。
尿毒癥患病期間,患者腎功能BUN、Cr指標水平升高較快,EPO能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對體內代謝產物的排出有促進作用,不僅能改善腎功能的損傷狀況,還能抑制炎性反應,促使腎小管上皮細胞再生,從而降低腎系統的受損情況。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腎功能BUN、Cr指標均有降低,提示血液凈化與EPO兩種治療方法都可改善尿毒癥患者腎功能,而干預組較對照組明顯較低,進一步說明了血液凈化治療方法單一使用存在一定弊端,應用血液凈化聯合EPO治療更具優勢。這與鄧湘佐等[14]學者提出的研究結果相符,與本研究不同的是,其增加了骨保護素配體(RSNKL)指標的對比,RSNKL是觀察骨代謝的一項指標,可影響骨細胞的生長發育。本研究尚有不足之處,日后應加強觀察指標完善性。本研究的優勢在于對比了兩組患者治療的不良反應,血液凈化可引起患者低血壓、食欲缺乏、代謝紊亂等不良反應,給予EPO治療可增加紅細胞生成,糾正患者體內代謝,降低低血壓風險,有效改善患者因腎性貧血引發的不適癥狀。故本研究中干預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與上述分析相一致。
綜上所述,尿毒癥患者應用血液凈化聯合EPO治療可有效降低骨代謝指標,提高ChE活性,降低腎功能損傷,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升了治療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