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一客戶端暨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記者 鄭友

渝北區龍溪街道花卉東路社區“鄰里促進中心”成立現場
“如果不是你們耐心調解,我們之間的矛盾可能會激化。”7 月6 日,渝北區龍溪街道花卉東路社區,因鄰里糾紛鬧得不可開交的兩家人最終握手言和。這一令人欣慰的結果,得益于社區剛成立的“鄰里促進中心”。
重慶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后5年,將深入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重慶。花卉東路社區“鄰里促進中心”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社會安定有序,人民才能安居樂業。讓人民群眾住得安適、吃得安心、行得安穩、干得安全、過得安樂,當下,重慶正拿出真招實招不斷加強社會治理,守護市民穩穩的安全感。
“物業管理服務確實要提高質量,但是繳納物業管理費是業主的義務……”6 月27 日,在位于渝中區解放碑國貿大廈的樓宇警務室,民警黃茂為正在調解一起糾紛。

樓宇警務服務轄區企業
敞開式的辦公環境,一排排整齊碼放的宣傳資料,墻壁上醒目的“樓宇警務”幾個大字,彰顯著這里的與眾不同。很快,在民警、居委會等多方努力下,大廈里的矛盾雙方終于達成一致,握手言和。
作為重慶商貿中心,解放碑商圈樓宇林立、商賈云集,樓宇復雜的治安環境給公安機關的管理帶來巨大挑戰。如何為寫字樓內的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積極開動腦筋。
針對解放碑商圈寫字樓多、涉外企業和小微企業多的實際,以及人員流動性大、管理難度大、涉眾型經濟案件高發等實情,渝中公安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把握問題癥結,在全市率先試點集精準防控、警務求助、法律咨詢、糾紛調解、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樓宇警務室。
樓宇警務室與企業做“鄰居”,組織社區民警、居委會主任、物業管理公司負責人、輔警、協管員和樓宇企業治安積極分子成立樓宇服務隊,定時現場辦公、上門服務,定期巡邏排查、加強監管,變“坐堂式”被動服務為“下訪式”主動服務,讓樓宇企業放心經營,安心發展。
黃茂為說,國貿大廈樓宇警務室剛成立不久,他們就接到企業投訴樓內一家網絡公司工作噪音大,主播們穿著過于“清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周圍企業的正常經營。
接到投訴后,民警立即找到該公司負責人,讓其加固隔音設施,規范工作制度,并聯系物業管理公司巡查、監督。“真正感覺到民警就在身邊。”問題得到解決后,投訴方連連稱贊。
從固定資產投入角度來看,冗余率超過10%的為機構15、機構19、機構16、機構18。其中機構15、機構19的固定資產投資率高達30%以上。這進一步說明,這些機構的資源配置利用技術水平較差,同時也說明,這2個機構目前只重視了投入規模,而沒有重視資源利用技術的提高,難以實現綜合效率有效。
“不出樓就能解決問題,實實在在地幫我們挽回了經濟損失,真是太棒了。”另一家公司負責人同樣伸出大拇指,夸贊樓宇警務室。
原來,1 個月前,該公司財務人員因操作失誤,將工資誤發給了同名同姓的前同事,但對方不愿退還。財務人員急匆匆地跑進樓宇警務室求助,民警一邊安撫,一邊法制教育對方,最終把誤發的工資要了回來。
黃茂為說,樓宇服務隊每周兩次巡邏排查樓宇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對消防、鄰里企業糾紛、投訴舉報、相關法律咨詢等問題當場處理,對不屬于管理范疇的問題立即幫忙聯系所屬部門,分流化解。通過“資源聯享、問題聯治、糾紛聯調”,讓群眾少跑路的同時,也讓企業花最少的時間解決日常問題。
截至目前,樓宇警務室常態化開展巡邏防控200 余次,為企業提供安全培訓160 余次,開展“掃樓”反詐騙宣傳3400 余人次,調解矛盾糾紛270余起,接受咨詢400余人次。
洗菜、切菜、炒菜……6 月下旬,梁平區屏錦中學食堂,數名員工在后廚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其間,所有的工序和過程,均被廚房的多個攝像頭完整地記錄下來,而食堂就餐區顯眼的大屏幕上正實時播放著后廚的各個操作環節,學生和教師能清晰地看到餐食的制作流程是否規范、衛生。
據了解,校園食堂之所以變得陽光、透明,得益于梁平區全力打造校園食品監管協作平臺,穩步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A I 智能識別”工程建設。
與此同時,梁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梁平區教育委員會溝通協調,督促各學校制定完善食品安全崗位責任制度,從校長到廚師層層管理,真正做到責任“見人、見事、見地、見時”,確保師生用餐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梁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推進智慧監管平臺建設,實現行政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三方聯動,提高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創造和諧有序的食品安全環境,進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線,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事實上,“互聯網+明廚亮灶+A I智能識別”工程建設只是梁平區推動智慧監管的一部分。2020 年以來,梁平區積極引導全區餐飲單位注冊使用“重慶陽光食品”A pp,并通過食品安全業務培訓,指導餐飲單位規范使用該平臺。
截至目前,梁平區共有1500 余家餐飲單位完成“重慶陽光食品”A pp 注冊。此平臺通過對餐飲從業人員進行上崗前晨檢,每周開展一次食品安全自查整改風險隱患,定期培訓考核從業人員,對原材料查驗索證索票進行系統管理等方式,極大地提升了餐飲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此外,梁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深入開展文明餐桌食品安全示范平臺創建。對確定創建“文明餐桌食品安全示范街”的20 家商家、8 家示范單位,進行創建標準、食品安全、文明禮儀規范等內容的監督檢查;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廣泛宣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讓“文明用餐、節約光榮”理念深入人心,為文明餐桌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2022 年4 月,梁平區雙桂街道桂西路被授予市級“文明餐桌食品安全示范街”稱號,梁平楓葉國際學校、雙桂幼兒園、梁平區美食林大飯店、梁平區中意格格酒樓秘廚府4 家單位被評為市級“文明餐桌食品安全示范單位”。
接下來,梁平區還將不斷加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力度,提升監管能力,防范餐飲服務食品風險,持續推動法治、自治、智治、共治有機融合,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7 月1 日,渝北區龍溪街道花卉東路社區,在期盼和掌聲中,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服務的“鄰里促進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據悉,“鄰里促進中心”設有警務室、調解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法律咨詢室、綜合治理中心,配有由“法律明白人”、社區警務員、矛盾調解員、基層網格員、便民志愿者組成的調解工作隊伍。
“‘鄰里促進中心’遵循黨建引領原則,社區黨委與律師事務所黨支部簽訂共建協議,常態化開展法律宣傳,定期接待居民法律咨詢,及時調解矛盾糾紛,提升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專業化、常態化、便民化。”花卉東路社區黨委書記王森林介紹。
王森林說,“鄰里促進中心”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功能于一身,深入群眾,對各類隱患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社區調解員、律師、派出所民警對矛盾糾紛提前介入,及時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網格。同時,基層網格員、便民志愿者通過入戶走訪等形式對轄區矛盾糾紛進行常態化排查,確保“動態有人注意、情況有人收集、問題有人報告、困難有人解決”。
“鄰里促進中心”設有專門綜合服務崗、志愿服務崗進行日常接待、統籌協調、收集民意,配備3名“法律明白人”日常接待法律咨詢,每周在固定時間由律師、民警進駐開展普法宣傳、反詐騙宣傳和矛盾糾紛調解工作。
王森林表示,基于調解工作室成立的“鄰里促進中心”,使居民在社區即可申請法律服務,更高效、更專業、更便民,滿足了新時代基層治理需求,有效提高了基層治理水平。
“鄰里促進中心”只是龍溪街道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的縮影。
堅持“主動防控、立體防護”,推動社會治理方式從“被動防”向“主動創”轉變;堅持“主動擔責、黨群融合”,推動社會治理主體從“單向管理”向“共同治理”轉變;堅持“在小細節做大文章”,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從“粗線條”到“微治理”轉變……每一項都是基層繼續探索的方向。
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不斷加強民主法治和平安重慶建設,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切實加強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守護市民穩穩的安全感,重慶正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