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 尹婷婷
(唐山師范學院)
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民間藝術的有效地保護與傳承,對建設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如民間石雕、建筑、民歌、戲曲、舞蹈、鼓樂、剪紙、泥塑、皮影、社火、飲食、服飾、廟會等等傳統的民間藝術,是歷史的“活化石”,其中包含的蓬勃生命力是中華民族巨大的精神財富。2018年《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頒布,著重強調了民間藝術繁榮對于農村文化、農村經濟的發展的重要性。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河北元素”大放異彩,如蔚縣剪紙、打樹花、康保霸王鞭、虎頭帽;河北民間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能夠從有形的物質層面與無形的精神層面融入鄉村建設,促進河北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基于此,文章針對“后冬奧”時代河北民間藝術介入鄉村建設互動實踐路徑研究,在鄉村建設中通過民間藝術介入而達到鄉村振興及民間藝術傳承的雙贏目的。
1.繁榮河北鄉村文化
舞龍、耍獅、雜技、戲曲不僅是河北民間的傳統藝術,更是風靡一時的鄉村文化娛樂活動,深受鄉村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尤其是在鄉村傳統的廟會、節慶和農閑時節,河北民間藝術呈現出一派繁榮祥和的景象。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社會多元價值的影響,電子產品的日益更新逐漸改變了鄉村人們的生活娛樂方式,傳統民間藝術演變的文化活動受“土”觀念的影響逐漸被拋棄,民間藝術及其演變的文化出現了淡漠化現象。而民間藝術介入鄉村建設,用其內涵的優秀民族文化滋養鄉村人民群眾,不僅有利于培養其文化自信,更能促進鄉村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2.振興河北鄉村經濟
從我國鄉村經濟的歷史演變歷程中,可以看出其特點具有主業與副業之分,其中主業是指農業,而副業是指民間藝術產業,主要依托地域自然資源與人文環境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特征而產生的,為鄉村剩余勞動力的利用以及鄉村經濟的增長作出的巨大共享。例如,以河北曲陽石雕藝術、蔚縣剪紙藝術為例,作為當地支柱產業,為當地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渠道,有效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實現良性循環。
3.建設河北美麗鄉村
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精神指示一直以來就作用鄉村發展的主要核心,其著重強調了鄉村振興要走生態友好、環境優美的建設道路。以產業視角將民間藝術的屬性進行定義,其零污染的綠色屬性屬于朝陽產業,不僅為自然風光增色添彩,還有效推進鄉村發展。河北山水秀美,民風淳樸,在長期歷史社會發展中涌現出許多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民間藝術,為河北美麗鄉村發展增奇添彩。
1.有效保護傳承民間藝術文化
現階段,民間藝術生存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民間藝術在劇烈的演變過程中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不斷減少,甚至逐漸消失,這是對我國民族文化發展的巨大損失。因此,以市場經濟效益為導向,通過產業化可以有效釋放經濟功能,充分發揮動態保護作用,使其重新融入人民生活,增強民間藝術的生命力,是現階段保護和傳承民間藝術的有效途徑。
2.有效提升民間文化內涵和競爭力
文創和科技在民間藝術發展進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可以有效促進民間藝術的內涵和競爭力。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對于文創和科技融入民間藝術的手段與方式較為落后,而其他國家展示出來的我國民間藝術文化值得我們借鑒,比如《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因此,在民間藝術中融入文創和科技,對其內涵、競爭力的提升以及中華文化的有序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3.有效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發展
長期以來,“三農”問題始終受到了高度關注。尤其是在現階段城鎮化趨勢日益增長的形式下,鄉村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忽視了“鄉愁”,導致民間藝術與鄉土文化的丟失。民間藝術文化誕生于鄉村社會,與鄉村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鄉村建設融合民間藝術,推進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并使其建設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河北省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在長期歷史中孕育出了種類繁多的民間藝術,且大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如曲陽石雕、吳橋雜技,以精湛的技藝聞名中外。通過對河北省的民間藝術資源進行了統計,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中國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把民間藝術概括為人們在勞動實踐中自發創造并廣泛流傳的一切藝術形式的總和,其類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美術、技藝和民俗相互重合。并針對上述民間藝術資源介入鄉村建設的現狀進行審視。
1.空間公共性喪失
現階段,河北鄉村建設主要參照西方鄉村進行建設,通過對廣場、服務中心、公園、書店、商店、茶室等城市空間的功能引入,形成的新鄉村公共空間。但是其在鄉村的實際應用中,缺乏鄉村群眾的實際需求調查,與鄉村群眾生活習慣所形成的非正式空間產生沖突,呈現多元化、娛樂化、商業化交織的無序混雜狀態。
2.設施缺乏靈活性
從設施情況來看,目前民間藝術設施存在功能單一、實用性較低的現象。一方面由于季節性和周期性影響,公共空間和設施僅在旅游旺季期間盛行一時,之后就會長期閑置。另一方面,不同人群的日常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設施建設過程中沒有考慮其多功能性,出現了與環境不適應性的現象,在具體應用中出現閑置現象。
3.風貌同質化嚴重
在以消費為導向的消費社會中,民間藝術作為一種形象游戲被過度開發,過度的視覺刺激形成了另一個社會場景,即千村一面。對于已經進行商業化的古村落、鄉村,其進行改造的部分與村落本身環境存在巨大的文化鴻溝,同時,部分鄉村空間存在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的情況,村民與游客的關系被視為彼此的景觀,外來文化的引進和所涉及的文化同化之間產生矛盾。
4.服務主體不明確
河北民間藝術介入鄉村建設的主體為多元化屬性,而不同主體具有不同的訴求,進而導致其服務主體不明確。服務主體的不明確性導致建設出現差異化現象,尤其在公共空間方面現象更加突出,其功能與方向不能滿足各主體的實際需求。例如,在鄉村旅游旺季,其公共空間多被商業占用,雖然滿足游客的精神消費,但與原住民生活相排斥。
北京冬奧會下河北元素大放異彩,為河北民間藝術傳承與鄉村建設的互動實踐路徑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路。基于此,按照結構功能主義理論AGI框架,構建“234”互動實踐路徑,在鄉村建設中通過民間藝術介入而達到鄉村振興及民間藝術傳承的雙贏目的。

圖1 “后冬奧”時代河北民間藝術傳承與鄉村建設的“234”互動實踐路徑
1.完善鄉土文化教育機制
首先,建設鄉村鄉土文化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持體系,通過優化鄉村教育頂層設計、均衡鄉村教育資源配置、健全鄉村教育督導機制等措施,促進鄉村教育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同時開設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等相關課程,提高民間美術傳承人的鄉土文化素養。其次,深入挖掘和開發優秀鄉土文化,鄉村教育應深植于優秀鄉土文化,深入挖掘優秀鄉土文化,充分發揮鄉土文化的強大作用;不僅要進行技術或知識的傳授,更需要挖掘、開發和激活優秀鄉土文化因素,傳承和接續鄉土文明精神,塑造新時代文明鄉村鄉風。
2.建立藝術介入創新機制
首先,組織與自組織的多主體介入管理。鼓勵村民尋找生活元素,挖掘當地的歷史故事元素和地域文化產物,進行創作構思,形成一種“構思-反饋-構思”的循環系統。其次,積極輿論引導與嚴格的執法保障。為民間藝術的積極發展培育社會土壤,通過輿論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重視并欣賞;同時明確管理部門自身職能邊界,規范執法部門的行為,更有針對性地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1.在點狀空間的介入
點狀空間是村民聚集、分散、交流和休息的主要空間。在鄉村的空間位置上比較突出,容易形成視覺焦點,如鄉村中的牌坊、古樹、橋梁或有標志性的空間節點。在功能上點狀空間要起到視覺聚焦的作用,形成人群聚集的視線引導,增強公共空間的聚集效果;點狀空間也是村內重要的交通節點,承載著村內交通樞紐的功能,是村民必經的地方;點狀空間需要體現了鄉村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如鄉村入口處的牌樓,是對外展示鄉村形象的集中體現,通過民間藝術的介入,體現村落的地域特色。
2.在線狀空間的介入
線性空間是整個鄉村系統的骨架,是連接點狀、面狀空間的“紐帶”。通過線狀空間可以其他空間串聯,形成完整的農村公共空間體系。線性空間以公路、街巷為主,承載著鄉村人們交通所需,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是鄉村群眾重要的公共生活平臺,也是村民休息、交流的主要場所。通過將民間藝術融入其中,凸顯鄉村線狀空間。
3.在面狀空間的介入
面狀空間是鄉村公共空間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代表了鄉村內一定的“區域范圍”,但這種“區域范圍”更多是一種心理感受,其實體邊界的劃分并不明確。鄉村中的面狀空間主要由小型廣場、公園等組成,是村落居民的主要休憩空間。通過將民間藝術融入其中,凸顯鄉村面狀空間。
1.景觀設施中融入
通過對河北民間藝術元素進行提煉,利用合適的材料在景觀設施中應用,同時借助景觀設施進行立體化和可視化塑造。例如,選用河北民間常用的幸福、長壽、吉祥等傳統圖案,通過鏤空藝術手法設計系列圖案,并將這些圖案應用于景觀設施中,使其成為連接景觀環境的主線,使民間藝術作品走向群眾。
2.傳統建筑中融入
河北民間藝術融入傳統建筑主要采用直接應用與改造應用兩種方面。在直接應用方面,河北民間建筑主要以四合院形式進行呈現,可以在四合院內門窗、磚雕、門墩等裝飾中應用民間藝術。在改造應用方面,可以提取河北民間藝術元素,如將河北民間藝術剪紙、皮影等元素通過彩繪的形式進行傳統建筑墻面設計,彰顯民間藝術文化。
3.地面鋪裝中融入
地面鋪裝作為與人距離最為貼近的鄉村建筑,河北民間藝術在其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裝飾空間環境,還可以烘托氛圍。例如,將蔚縣剪紙、辛集農民畫、唐山皮影等代表性河北民間藝術紋樣進行概括,提取線稿按照形式美的規則重新設計,通過鵝卵石、瓷磚、青石板等材料表現出來,傳達美好與和平的含義。
4.鄉村色彩中融入
河北民間藝術中的色彩大多數以紅、綠、黃、紫四色呈現,充分表達了其人民群眾的情感。在地面鋪裝方面,將民間藝術中高純度的顏色應用于鄉村健身區域,營造局部環境氛圍,可以有效吸引鄉村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促進全民健身和陽光運動的發展。在傳統建筑方面,通過將民間藝術色彩應用于墻面、屋頂、門窗等地區,有效促進民間藝術的大眾識別度與建筑形象。在景觀設施方面,將河北民間藝術色彩以高明度的色彩搭配,提高景觀設施識別度,使景觀設施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