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緒云
(泗陽縣中醫院功能科,江蘇 宿遷 223700)
左心室肥大屬于高血壓患者常見的心臟疾病前兆指征,主要原因在于患者主動脈、大動脈負責接收左心室射出的血液,一旦患者大動脈、主動脈壓力增大,左心室需要將血液盡快攝入血管內,需增大收縮力,進而發生心肌肥厚,長此以往,引起左心室肥大問題。左心室肥大可誘發多種心血管疾病,因此早期鑒別診斷高血壓患者左心室肥大情況對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超聲心動圖作為一種對高血壓患者左心室結構和功能進行檢測的無創檢查方式,其可以更加直觀地反映心房、心室、主動脈等結構變化,診斷準確率高,但對操作者要求較高,普及率不高[1]。心電圖通過記錄心臟每一次心動周期產生的心率變化,對患者心臟基本功能及其病理方面進行研究,但其診斷準確性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診斷標準的選擇對心電圖診斷結果具有明顯影響,Sokolow-Lyon標準(傳統標準)和Romhilt-Estes score標準(羅密特記分法)作為心電圖檢測中常見的診斷標準,傳統標準具有分析簡單,易操作等特點,但準確性不理想,而羅密特記分法則是近幾年新興的診斷標準,其相比傳統標準分析結果更準確,但實施難度較高[2]。本研究旨在對比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對左心室肥大的檢出情況,分析在心電圖檢測中不同診斷標準對左心室肥大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泗陽縣中醫院收治的52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齡26~72歲,平均(45.94±5.13)歲;高血壓病程2~14年,平均(7.84±1.23)年;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糖尿病8例。納入標準: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測量血壓,收縮壓≥ 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 90 mmHg]者;存在不同程度胸悶、心慌等癥狀者;臨床資料完整者等。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者;合并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者;合并其他危重疾病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檢測方法
1.2.1 心電圖檢測使用數字式十二道心電圖機(深圳市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型號:SE-1200 Express)檢測,采集所有患者的心電圖數據,需保存20 s內的心電圖波形,設備啟動后走紙速度設定為25 mm/s,靈敏度為10 mm/mV。記錄患者相關指標后,分別以傳統標準和羅密特記分法評估患者左心室肥大情況。①傳統標準:胸導聯RV5超過2.5 mV,或RV6超過2.5 mV,男性患者的RV5+ SV1≥ 4 mV;女性患者 RV5+ SV1≥ 3.5 mV[4]。②羅密特記分標準:肢體的導聯最大R波或S波≥ 2 mV;V1或V2導聯最深的S波≥ 3 mV;RV5或RV6≥ 3 mV,凡符合上述標準中任意1項者記3分。記錄ST-T波形,評估左心室損耗情況,如患者檢查前使用洋地黃類藥物記1分,未服用者記3分;如患者存在左心房增大的情況,則記3分,不存在則記0分;若心電圖QRS電軸向左側偏移,則記2分,QRS時限延長≥ 0.09 s,記1分;類本位曲折時間延長,若V5或V6≥ 0.05 s,則記為1分。將患者得分情況進行匯總,其中記分值超過5分者診斷為左心室肥大[5]。
1.2.2 超聲心動圖檢測采用彩色超聲診斷系統[飛利浦醫療(蘇州)有限公司,型號:EPIQ 7C]對患者的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及舒張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進行檢測,計算左心室質量(LVM)和左心室質量指數(LVMI)。LVM根據Devereux校正公式進行計算,LVM(g)=0.8×1.04×[(IVST+LVEDD+LVPWT)3- LVEDD3]+0.6;體表面積(BSA)(m2)=0.006 1× 身高(cm)+0.012 8× 體質量(kg)-0.152 9;LVMI(g/m2)=LVM/BSA。左心室肥大診斷標準:LVMI≥ 131 g/m2(男性)或LVMI≥ 100 g/m2(女性)[6]。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超聲心動圖與心電圖檢測對左心室肥大的陽性檢出率。②心電圖診斷左心室肥大異常指標情況:包括RV5/RV6≥ 2.5 mV、RV5/RV6≥ 3.0 mV、RV5/RV6+SV1≥ 3.5 mV、S 波 ≥ 3.0 mV、左心房肥大、QRS、電軸左偏、ST-T改變等。③分析心電圖檢測中不同診斷標準對左心室肥大的診斷結果;應用Kappa檢驗進行一致性分析,其中Kappa值≤ 0.20為極低的一致性;0.21 ≤ Kappa值≤ 0.40為一般的一致性;0.41 ≤ Kappa值≤ 0.60為中等的一致性;0.61 ≤Kappa值≤ 0.80為高度的一致性;0.81 ≤ Kappa值≤ 1.00為幾乎完全一致[7]。④對比不同心電圖標準對左心室肥大的診斷效能,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假陽性+真陰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陰性)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陽性)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應用Kappa檢驗進行一致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超聲心動圖、心電圖檢測對左室肥大的陽性檢出率在52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超聲心動圖對左室肥大的陽性總檢出率顯著高于心電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超聲心動圖、心電圖對左室肥大的檢出率比較[ 例(%)]
2.2 心電圖診斷左心室肥大異常指標情況分析經心電圖診斷,原發性高血壓左心室肥大患者中電軸左偏、RV5/ RV6≥ 2.5mV異常指標的占比均較高,見表2。

表2 心電圖診斷左心室肥大異常指標情況分析[ 例(%)]
2.3 不同心電圖標準檢查左心室肥大的檢查結果比較經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顯示,52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共檢出左心室肥大陽性50例,陰性2例;羅密特記分標準的陽性率 [78.85%(41/52)]高于傳統標準 [61.54%(32/52)],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722,P>0.05);經一致性檢驗顯示,傳統標準、羅密特記分標準與超聲心動圖檢測結果分別具有中等一致性、高度一致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Kappa值=0.562、0.711,均P<0.05),見表3。

表3 不同心電圖標準檢查左心室肥大的檢查結果比較(例)
2.4 不同心電圖標準診斷左心室肥大的診斷效能比較羅密特記分標準診斷左心室肥大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顯著高于傳統標準,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種檢查方式診斷左心室肥大的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不同心電圖標準診斷左心室肥大的診斷效能比較(%)
當患者出現左心室肥大時,其心臟中的冠脈供血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冠脈供血量下降,直接影響心肌的健康程度,心臟長期處于病理狀態下會引發缺血性心肌壞死,甚至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病死率相對較高。早期治療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心室肥大癥狀給予逆轉,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意外等的發生概率,因此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左心室肥大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8]。
目前臨床用于左心室肥大的診斷方式較多,其中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臨床應用范圍較廣,這兩種診斷方式均為無創診斷技術,且臨床應用時的操作簡便,其中以超聲心動圖檢測為臨床診斷高血壓患者左心室肥大的金標準,有助于較全面地了解患者心內結構、分析心臟整體及節段性功能,通過無創評價血流動力學變化,對血流信息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質進行顯示,但其檢查的準確性受檢查者的專業水平、臨床經驗等因素影響,部分基層醫院中的醫生同時兼職多個專業,進修、學習的機會少,導致其專業水平低、臨床經驗少,同時部分地區的基層醫院超聲醫生緊缺,且部分基層醫院并未開展心臟超聲檢查。
心電圖通過檢測和觀察心臟興奮的電活動來反映心臟功能與病理生理情況,了解心肌受損的程度和發展過程,同時可較好的體現心房心室的結構功能,且具有重復性好、操作簡便、經濟等優點,對于不方便搬運的患者可以在床邊進行使用,易于被患者接受[9]。但本研究中,超聲心動圖對左室肥大的總檢出率均顯著高于心電圖,提示超聲心動圖對左室肥大的檢出率較高,而心電圖檢測對左心室肥大的靈敏度和準確度相對較低。本研究中,原發性高血壓左心室肥大患者中電軸左偏、RV5/RV6≥2.5 mV異常指標的占比均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受患者心臟解剖位置、形態、以及胸壁距離等因素的影響,在心電圖測量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異常的指標情況,例如RV5電壓異常升高、QRS時限延長、電軸左側偏等,導致不同的心電圖診斷方式對左心室肥大的診斷結果存在差異[10];另外,心電圖檢測在診斷左心室肥大時可供參考的標準相對較多,如傳統標準、羅密特記分標準等,因而診斷時需要對心電圖診斷標準進行選擇,保證診斷結果與超聲心動圖診斷結果的一致性[11]。
羅密特記分標準在使用過程中可參考多個相關指標,根據各指標的變化進行綜合分析,當患者左心室出現肥大病變后,其心室平滑肌的激動順序仍與健康心肌組織相同,但左心室外壁除極方向、向量的具體數值已經出現變化,導致其心電向量圖上的QRS波增大,相應時間指標延長,QRS波群的除極方向電壓會異常增加。而傳統標準主要依賴反映左心室高電壓的指標來進行判斷,當患者合并自身胸壁異常增厚,或合并左心室電壓下降等情況時,診斷左心室肥大容易出現假陰性的結果[12]。由此可知羅密特記分法采集的數據相對較多,會導致該診斷標準更加繁瑣,工作量也會隨之增加,但此標準可以為診斷者提供更多的參考項,所獲得的結果準確性也相對較高。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羅密特記分標準診斷左心室肥大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顯著高于傳統標準,且羅密特記分法診斷結果與超聲心動圖呈高度一致性,提示心電圖檢測中,羅密特記分標準診斷左心室肥大的診斷價值高于傳統標準。
綜上,相比于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對左心室肥大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在心電圖檢測中,羅密特記分標準診斷左心室肥大與超聲心動圖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其診斷效能高于傳統標準,在醫療條件、醫療技術有限的地區,可將其作為首選診斷方法,但目前相關研究報道尚不多見,因此值得臨床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