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翁劍青
(1.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鵝湖分院檢驗科;2.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鵝湖分院外科,江蘇 無錫 214116)
感染性休克是指由各種致病菌及其毒素感染引起的休克表現,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產物等會侵入血液循環,激活患者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系統,并作用于機體各種器官、系統,導致組織細胞缺血缺氧、代謝紊亂、功能障礙,甚至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早期診斷患者病情、預測預后,可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主要由白細胞介素 -1(IL-1)、白細胞介素 -6(IL-6)等刺激肝細胞所產生的急性期反應蛋白,感染性休克發生后,其濃度會急劇升高,隨著患者病情改善其含量又會恢復至正常水平;降鈣素原(PCT)是炎癥反應中的急性時相蛋白,可反映炎癥反應的活躍程度,并鑒別細菌或病毒感染,其水平與感染性休克的發生及發展情況密切相關[1];白細胞計數(WBC)是早期診斷感染性疾病的高敏感指標,其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水平較高[2]。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PACHEⅡ)是目前臨床上重癥監護病房應用最廣泛、最具權威的危重病病情評價系統,其分值越高,病情越重,預后越差[3]。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CRP、PCT及外周血WBC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水平變化與預后評估價值,現將研究結果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鵝湖分院收治的123例外科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按是否并發休克分為感染性休克組(72例)與非感染性休克組(51例)。感染性休克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齡42~73歲,平均(61.13±4.45)歲;體質量指數(BMI)19~28 kg/m2,平均(22.15±1.52) kg/m2。非感染性休克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齡41~75歲,平均(60.84±4.80)歲;BMI 19~27 kg/m2,平均(22.30±1.50) 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急診治療指南(2018)》[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年齡>18周歲,住院時長>72 h者;既往無膿毒癥病史者;近期無外傷史者;凝血與造血功能正常者;臨床資料完整者等,且感染性休克組患者同時出現持續性低血壓,在充分容量復蘇后仍需血管活性藥維持平均動脈壓≥ 65 mmHg(1 mmHg=0.133 kPa),血乳酸濃度>2 mmol/L。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免疫功能障礙者;合并艾滋病、肝炎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合并肝、腎功能衰竭、腫瘤終末期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檢測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第1天清晨取空腹靜脈血6 mL,其中3 mL,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濟南希森美康醫用電子有限公司,型號:XN550)檢測全血WBC水平;另3 mL靜脈血進行離心處理,離心半徑為13.4 cm,轉速為3 0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取上層血清,使用C- 反應蛋白分析儀(上海基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QuikRead go)檢測血清CRP水平;采用量子點免疫熒光層析法檢測血清PCT水平。
1.3 觀察指標①觀察并比較感染性休克組、非感染性休克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評分及治療后28 d的病死率。 APACHEⅡ評分[5]分值范圍為0~71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嚴重。②根據感染性休克組患者治療后28 d的病死情況分為生存組和死亡組,觀察并比較生存組、死亡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PCT水平,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評分。③通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APACHEⅡ評分與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的相關性。④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APACHEⅡ評分、CRP、PCT、WBC在對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況的診斷價值。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本研究中的計量資料均經K-S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采用ROC曲線分析APACHEⅡ評分、CRP、PCT、WBC對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況的診斷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感染性休克組、非感染性休克組炎癥因子、APACHEⅡ評分及治療后28 d的病死率比較入院第1天感染性休克組患者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評分,治療后28 d的病死率均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感染性休克組、非感染性休克組炎癥因子、APACHEⅡ評分及治療后28 d的病死率比較
2.2 生存組、死亡組炎癥因子水平與APACHEⅡ評分比較治療28 d內感染性休克組患者中,死亡21例納入死亡組,剩余存活的51例作為生存組;死亡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評分均高于生存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生存組、死亡組炎癥因子水平與APACHEⅡ評分比較( ±s)

表2 生存組、死亡組炎癥因子水平與APACHEⅡ評分比較( ±s)
組別 例數 CRP(mg/L) PCT(ng/mL)WBC(×109/L)APACHEⅡ評分(分)生存組 51 128.11±11.38 3.33±0.25 14.81±2.82 19.98±2.51死亡組 21 141.12±10.39 6.23±2.14 18.52±3.56 28.41±2.56 t值 4.518 9.615 4.692 12.880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APACHEⅡ評分與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顯示,APACHEⅡ評分與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均呈正相關(r= 0.528、0.618、0.66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APACHE Ⅱ評分與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2.4 APACHEⅡ評分、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對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況的診斷價值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APACHEⅡ評分,血清CRP、PCT水平,全血WBC水平對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況診斷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 0.803、0.713、0.917、0.739,其中以PCT的診斷價值最高,其次為APACHEⅡ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見圖1。

圖1 APACHE Ⅱ評分、血清炎癥因子對感染性休克診斷的ROC曲線

表4 APACHEⅡ評分、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對感染性休克的診斷價值
近年來抗感染治療以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療的進步,極大提高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但仍有部分患者預后較差,早期確診感染性休克可為改善患者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奠定堅實基礎。血液指標具有低創傷、可重復強、隨訪監測、定量分析等優勢,在感染性休克的臨床診治中發揮重要作用。
CRP是由肝細胞合成的高敏感性的非特異性急性期反應蛋白,當組織受到損傷、炎癥、感染或腫瘤破壞,以及在應激狀態下時CRP水平顯著迅速升高;對于感染性疾病病情惡化發展至休克甚至患者死亡時急速上升,可判斷患者病情進展[6]。PCT可反映了全身炎癥反應的活躍程度,在感染程度較低時,水平上升較慢,如患者發生全身性感染和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時,其水平上升明顯,對感染性休克的發生與發展具有一定鑒別意義[7]。WBC是臨床上最常用的炎癥標志物之一,其水平升高往往表示機體發生感染性疾病,但其變化易受生理、疾病、治療、應激狀態及機體免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患者發生感染性休克時,未成熟的WBC迅速分化,聚集于感染部位,從而發揮其噬殺作用,導致WBC水平升高,同時當患者存在休克癥狀且病情未得到控制,WBC水平升高可進一步增加感染性休克患者組織損傷,誘導死亡的發生[8]。APACHEⅡ評分為危重癥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評價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患者疾病的發展情況,隨著患者病情加重,其分值也隨之增加;其不僅能夠用于群體患者的預后評估,同時對于患者個體的死亡率的預測也具有一定的意義[9]。本研究中,治療后28 d感染性休克組患者病死率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組;且入院第1天感染性休克組患者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評分均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組,死亡組上述指標均高于生存組,提示相比于非感染性休克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較高,可作為感染性休克發生與預后的判斷指標。
DURAMAZ等[10]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敗血癥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進行研究,發現WBC、CRP及PCT為區分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膿毒癥、感染性休克的可靠指標,其水平大幅升高與感染性休克的發生密切相關。本研究中,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顯示,APACHEⅡ評分與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均呈正相關,提示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與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武道榮等[11]研究發現,PCT由腦、肝、肺及外周血中的單核細胞等分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程度。PCT還能夠反映感染性疾病氧化應激和與器官衰竭,高水平的PCT往往提示預后不佳;APACHEⅡ評分建立在客觀的生理學參數之上,且不受治療的影響,是目前使用較普遍的危重病嚴重程度評價方法,分值越高,病情越重,死亡風險越大。本研究中,ROC曲線分析顯示,APACHEⅡ評分、血清CRP、PCT水平,全血WBC水平對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況診斷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03、0.713、0.917、0.739,提示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及APACHEⅡ評分均對感染性休克患者預后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中以PCT的診斷價值最高,其次為APACHEⅡ評分。
綜上,血清CRP、PCT、全血WBC及APACHEⅡ評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水平升高,可作為判斷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指標,且以PCT對患者預后的診斷價值最高,其次為APACHEⅡ評分,為診斷感染性休克、預測預后、指導臨床治療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