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希
(北京市老年病醫院檢驗科,北京 100020)
細菌感染高發于老年人群,由于細菌種類繁多,因細菌感染而出現的臨床癥狀也較多,比較常見的有嘔吐、惡心等,嚴重者可出現四肢厥冷、紫紺等。因此,當出現細菌感染相關的癥狀時,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檢測,可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參考。微生物培養受檢測技術、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且培養的周期較長,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臨床除微生物培養外,還有多種可間接反映細菌感染的檢測指標,其中白細胞計數(WBC)和中性粒細胞百分率(N%)升高是初步確定細菌感染的指標,WBC占白細胞總數的半數以上,機體內WBC、N%水平升高多提示機體因細菌感染導致炎癥和組織損傷[1-2]。當機體存在細菌感染和組織損傷時,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顯著升高[3];降鈣素原(PCT)在健康人群的血漿中處于極低水平,但在細菌感染時,肝臟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肺、腸道組織的淋巴細胞等可合成分泌PCT,從而導致PCT水平明顯升高[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細菌感染患者WBC、hs-CRP、N%、PCT檢測的臨床意義,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北京市老年病醫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發熱患者的臨床資料,經微生物培養結果顯示有100例為細菌感染者,將其作為感染組,另有100例微生物培養結果顯示為非細菌感染者,將其作為未感染組。感染組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齡60~85歲,平均(66.81±1.33)歲;感染類型:呼吸道感染患者34例,泌尿系統感染患者36例,血液感染患者30例。未感染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齡60~80歲,平均(66.43±1.12)歲。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實施組間對比。細菌感染的判定標準:當患者存在不明原因發熱體溫>38.0 ℃,或體溫低于36 ℃,低血壓或高血壓、嚴重的局部感染等,盡可能在患者發熱高峰抽取2個不同部位靜脈血送檢,對局部感染送檢相關指標進行病原菌培養,如痰液、尿液、引流液等,各標本的提取及送檢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執行,其中若各類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培養出致病菌則為細菌感染;若未培養出致病菌則為未感染[5]。納入標準:近期未服用過相關抗感染藥物;無心臟、肝臟等器官類疾病;病歷資料完整者等。排除標準:近期有手術或外傷等應激、器官移植及應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本研究經北京市老年病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檢測方法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一部分血樣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希森美康公司,型號:XS-800i)檢測WBC、N%,另一部分血樣進行離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hs-CRP,電化學發光法檢測PCT,于4 h內完成檢測。其中陽性檢測標準如下:WBC>10×109/L,hs-CRP>10 mg/L,N%>70%,PCT>0.5 ng/mL[6]。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WBC、hs-CRP、N%、PCT水平。②比較感染組不同感染類型患者WBC、hs-CRP、N%、PCT水平。③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WBC、hs-CRP、N%、PCT檢測老年細菌感染的診斷效能并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均首先進行正態性和方差齊性檢驗,若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則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ROC曲線分析WBC、hs-CRP、N%、PCT檢測老年細菌感染的診斷效能。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WBC、hs-CRP、N%、PCT水平比較感染組患者WBC、hs-CRP、N%、PCT水平均顯著高于未感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WBC、hs-CRP、N%、PCT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WBC、hs-CRP、N%、PCT水平比較( ±s)
注:WBC:白細胞計數;hs-CRP:超敏-C反應蛋白;N%:中性粒細胞百分率;PCT:降鈣素原。
組別 例數 WBC(×109/L)hs-CRP(mg/L) N%(%) PCT(ng/mL)未感染組 100 9.52±1.64 36.81±1.62 67.23±1.32 0.26±0.01感染組 100 14.31±1.27 88.61±4.22 72.22±1.23 19.41±4.64 t值 23.093 114.595 27.657 41.27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感染組不同感染類型患者WBC、hs-CRP、N%、PCT水平比較血液感染患者hs-CRP、PCT水平均顯著高于呼吸道、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上述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泌尿系統感染患者;血液感染患者WBC、N%均顯著高于呼吸道、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感染組不同感染類型患者WBC、hs-CRP、N%、PCT水平比較( ±s)

表2 感染組不同感染類型患者WBC、hs-CRP、N%、PCT水平比較( ±s)
注:與呼吸道感染比,*P<0.05;與泌尿系統感染比,#P<0.05。
組別 例數 WBC(×109/L) hs-CRP(mg/L) N%(%) PCT(ng/mL)呼吸道感染 34 13.47±1.67 80.81±23.22 70.21±1.53 2.45±0.56泌尿系統感染 36 14.11±1.42 52.24±20.23* 70.84±1.22 0.89±0.02*血液感染 30 17.21±1.44*# 122.56±42.33*# 75.23±1.45*# 46.32±11.15*#F值 54.756 46.825 119.785 562.709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WBC、hs-CRP、N%、PCT檢測老年細菌感染的診斷效能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PCT在診斷老年細菌感染的曲線下面積(AUC)值最大,其次是hs-CRP,且PCT對老年細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高于hs-CRP、WBC、N%,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WBC、hs-CRP、N%、PCT檢測老年細菌感染的診斷效能
患者所處的外部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情況等均會導致細菌感染,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是細菌感染的高發人群;據研究統計結果顯示,老年細菌感染患者晚年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如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細菌感染惡化還可能引發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等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診療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7]。相關研究顯示,微生物培養鑒定是診斷致病菌感染的金標準,但培養時間相對較長,延誤臨床治療,導致患者發生感染后易造成死亡[8]。因此,在臨床細菌感染性疾病中,快捷、有效的實驗室監測方法對于細菌感染診斷有重要價值。
WBC、hs-CRP、N%、PCT等是臨床檢測老年細菌感染患者的常用血清生化指標。PCT可以反映患者體內的細菌感染程度,健康人血清PCT水平較低,在細菌感染后,該指標水平明顯上升,且升高程度與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關[9]。hs-CRP是炎癥因子合成的一種敏感的急性反應蛋白,可刺激肝細胞,觸發免疫調節和吞噬作用,免疫復合物形成后,補體系統被激活,機體發生炎癥反應。正常狀態下機體血清hs-CRP含量較低,但當發生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時,hs-CRP含量會大大增加,這與感染程度密切相關,機體炎癥反應越強烈,則該指標水平越高[10]。在細菌感染的診斷中,WBC和N%也是重要的指標,兩者均可反映機體的生理狀態和免疫水平,WBC是作為傳統的檢測病毒、細菌等感染性疾病的指標,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或敗血癥等可引起粒細胞過度消耗而造成粒細胞減少,在對感染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通過對患者WBC的檢測能對患者的炎癥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然而,在一些非細菌性感染的患者中,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患者體內的WBC也會呈現出不斷的變化[11]。N%偏高時則表示患者存在一定的炎癥,臨床在對感染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N%能反映患者的炎癥情況,進一步反映患者的感染程度[12]。本研究中,感染組患者WBC、hs-CRP、N%、PCT水平均顯著高于未感染組,表明檢測WBC、hs-CRP、N%、PCT水平可為老年細菌感染提供診斷依據。
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液感染患者hs-CRP、PCT水平均顯著高于呼吸道、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上述指標水平顯著高于泌尿系統感染患者;血液感染患者WBC、N%均顯著高于呼吸道、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其原因在于,血液感染患者是由于炎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感染的細菌通過破損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后引發高熱和病菌的體內傳播,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能通過血液流經全身,造成一系列的炎癥反應;血液感染患者在機體運作的過程中,病菌能通過血液流經全身,造成多臟器的炎癥性反應[13]。本研究中,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患者WBC、N%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原因在于,WBC、N%均可反映生理狀態和免疫水平,在對患者檢測的過程中出現升高則表示患者受感染,是診斷是否受感染的重要指標,但不同感染之間的水平差異不顯著[14]。
本研究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PCT在診斷老年細菌感染的AUC值最大,且PCT對老年細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高于hs-CRP、WBC、N%,表明對于老年細菌感染患者,采用PCT的診斷效能高于hs-CRP、WBC、N%,其原因在于,PCT是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肽物質,當嚴重細菌、真菌和多臟器功能衰竭時,其在血漿中的水平升高,病毒感染、慢性炎癥與自身免疫并不會致使其顯著升高,故其能夠明確鑒別、診斷細菌性與非細菌性感染與炎癥;hs-CRP能夠準確區分機體低水平炎癥狀態,若機體發生細菌感染,hs-CRP水平則相應升高,但除感染外,急性應激狀態下,如嚴重創傷等,也可出現hs-CRP升高的現象;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和機體反應均較差,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臨床中各種炎癥反應和感染均會導致WBC、N%升高,但WBC、N%升高并不都是細菌感染引發的,不能作為判定細菌感染的獨立指標[15]。
綜上,WBC、hs-CRP、N%、PCT可為老年細菌感染患者提供診斷依據,其中PCT對老年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較高,更適用于老年性細菌感染者的診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