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季紅 叢衛燕 曹曉麗
(1.如東縣掘港街道,江蘇如東,226400;2.如東縣檔案館,江蘇如東,226400)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開啟了加快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征程。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檔案工作融入國家發展政策、為社會貢獻檔案力量的必然要求。家庭農場檔案作為農場生產、經營的真實記錄,見證了家庭農場發展的全過程,既是鄉村振興戰略檔案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鄉村振興戰略持續發展的基礎性保障。如東縣掘港街道自2013年3月率先在全縣登記注冊首家家庭農場以來,家庭農場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今已發展到各類家庭農場128家,產業類型有糧食種植、瓜果蔬菜種植、種養結合等。筆者通過走訪調研多家家庭農場,發現目前家庭農場檔案管理的狀況仍不容樂觀,亟待引起重視。
1. 檔案意識不強。大多數家庭農場主檔案意識淡薄、認識不到位,認為家庭農場是自己的家庭產業,沒有檔案照樣生產、經營,檔案增加不了經濟效益,也增加不了農場成員的收入,收集、整理、保存檔案還要投入人財物,因此檔案管理處于隨意狀態。特別是農場主對生產管理和經營交易中的電子文件缺乏歸檔意識,保存于網盤、云盤中的信息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2. 檔案管理不規范。家庭農場檔案管理缺乏規范,沒有建立檔案管理相關制度,對檔案工作缺乏必要的約束。一是檔案資料收集不全。目前,很多家庭農場檔案資料收集不齊全、不完整。特別是初建的家庭農場幾乎找不到一份與己相關的檔案資料;一些家庭農場只有營業執照、出資清單及土地承包權流轉合同等少量的文件材料,且這些文件材料因用圓珠筆、復寫紙謄寫,導致字跡褪變模糊;一些有價值的文件材料都分散在農場主或其他辦理人的櫥柜或抽屜里,有的還在農場主或辦理人的電腦或手機里;還有些農場主僅認為紅頭文件是檔案,忽視了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會計、種植養殖管理、營銷等各種類別、載體檔案的收集保管。二是整理不規范。許多家庭農場檔案沒有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檔案整理自認為方便就行。三是保管條件不到位。因沒有規范的整理,檔案存放零零散散,一些家庭農場甚至都沒有存放檔案的櫥柜,更談不上專門的檔案室了。
3. 檔案作用得不到發揮。由于家庭農場主檔案意識不強,沒有相應的制度約束,致使檔案收集不全,不能很好體現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情況,也造成查閱利用不便,檔案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發揮。有的家庭農場在產品品牌申報,省、市示范性創建活動中由于資料不充足,給參與創建活動帶來困難,有的也因此不能及時申請到國家相應的財政專項扶持資金。
1. 農場自身發展的需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快速實施,家庭農場進一步發展壯大,而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建立和規范家庭農場檔案工作則顯得愈加重要。農場的農作物技術管理檔案不僅積聚了工作經驗,還可從中找到一些生產技術事故的隱患,以及追溯違章責任,使機械、種子、農藥、化肥及勞力等各類投入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如在追溯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過程中,完善的檔案管理可以避免和抵御各種風險,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得到明顯提升。由此可見,加強家庭農場檔案建設是推動家庭農場自身發展、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保證。
2. 維護農民利益的需要。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目的是促進農民增收,服務鄉村振興。家庭農場形成的各種總分類賬、明細賬、資產登記賬及財務報表等財務管理檔案都是證明農民合法權益的有力證據。經營活動的合同檔案,品牌創建、注冊產品商標的申報檔案,基礎建設的基建檔案,設施配置的設備檔案,重要活動的照片、錄像等聲像檔案,獲得的資質資產的證書、榮譽獎牌等實物檔案,都是維護農民自身利益的可靠憑證。這些“檔案娘舅”都會成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護身符”。
3. 實施鄉村振興的需要。做好家庭農場檔案工作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的策略之一。家庭農場在生產和經營中形成的技術服務等檔案,記錄的是鄉村振興的寶貴經驗,這些檔案資源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東縣虹橋家庭農場是南通市市級示范家庭農場,瓜果種植面積為220畝,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果樹85畝余,并為他們提供全方位標準化技術服務,解決面臨的技術、市場難題,增加農民收入。
1. 大力宣傳,增強意識。家庭農場檔案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信息資源,是反映家庭農場發展的歷史見證。各級農業、檔案管理部門要采取組織家庭農場主參觀學習等各種措施,大力宣傳檔案工作在家庭農場發展中的作用,不斷提高農場主的檔案意識,增強建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農場主將檔案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同時,檔案管理部門聯合農業部門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指導,保證家庭農場檔案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2. 完善制度,規范管理。一是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家庭農場檔案管理制度,加強檔案工作規范化建設是服務鄉村振興及家庭農場發展的內在要求。各家庭農場要結合自身實際,在農業和檔案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制定文件材料收集整理歸檔、檔案保管利用、農產品檔案保密、農產品檔案質量安全監督檢驗、財務檔案管理等制度。二是加強檔案收集。各家庭農場要根據鄉村振興戰略和本農場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檔案管理部門的指導下,明確文件材料收集范圍,制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明確專人負責收集工作,凡是本農場在成立登記、民主管理、生產經營、技術服務、利益分配等活動中形成的,反映家庭農場建立、建設和發展變化的,涉及本農場切身利益的各門類、各載體檔案,必須及時收集,以確保檔案齊全完整。特別是要按照農業標準化生產要求,建立健全生產記錄檔案,主要涉及農業生產用地檔案、農業投入品使用檔案、田間生產管理檔案、產品儲運銷售檔案等。養殖類家庭農場還應建立畜禽養殖檔案,全面記錄畜禽的品種、數量、標識、來源、繁育、檢疫、免疫、診療、監測、消毒、調運等情況。農產品生產檔案由農場專人填寫,農場自行整理和保管。農產品生產記錄應當保存3年以上,禁止偽造農產品生產記錄,確保銷售的農產品做到有檔可查、有檔可依。三是加大保障力度。農場主必須積極籌備專項資金或爭取財政專項扶持資金,保障檔案工作的人力、物力資源的配備,配置檔案保護必要的設施設備。同時,家庭農場還應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管理實際,配備適合本農場的檔案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家庭農場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3. 重視利用,彰顯作用。檔案是記錄并展示家庭農場建設的第一手資料,家庭農場檔案要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智囊”作用。如東縣虹橋家庭農場建立了17個包含現代溫室大棚、果園、種植養殖區的生產經營電子檔案,從種苗選購、有機肥料及生物農藥的采購和使用到水果銷售等方面信息都較為完整,電子檔案的建立促進了農場經濟效益提升,近三年農場經營總收入達197.68萬元,成為農業經營體系中的骨干和龍頭。家庭農場創建和發展的實踐也證明了規模農業對農場經營管理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只有規范的管理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其中檔案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4. 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家庭農場檔案是鄉村振興工作的見證。由于家庭農場發展剛剛起步,可資借鑒的成熟經驗不多,因此如東縣在調研的基礎上,選擇規模和影響較大、積累文件材料相對較豐富的市級示范家庭農場作為家庭農場檔案工作的先行試點,然后組織全縣的家庭農場主到示范點學習觀摩,通過試點推動、典型引路,有組織、有計劃、有重點地穩步推進家庭農場檔案管理工作。同時,根據上級農業部門相關要求,建立激勵機制,調動家庭農場檔案工作規范建設的積極性,將家庭農場檔案工作作為項目推薦審批、評選“示范”家庭農場的必備條件,并對在家庭農場檔案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農場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從而有效推進家庭農場檔案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
家庭農場檔案管理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一項基礎性、支撐性工作,家庭農場的發展需要檔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檔案。各家庭農場須切實重視健全檔案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檔案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記錄好、服務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