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詩怡,龔 嵐,王曦涓,唐 佼
(湖南理工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湖南 岳陽 414006)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內涵發展、質量提升的關鍵時期。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出臺的有關文件,都將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創新人才提到了戰略高度。海量開放在線課程、混合學習、翻轉課堂等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各種網絡平臺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高校課程改革提供了持續的動力和技術支撐。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本研究立足新時代人才培養需求,著眼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選取,引入產出導向的教育理念,構建基于OBE 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修建性詳細規劃課程開展個案應用,以期為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建設、發展和推廣提供參考和指導。
城鄉規劃專業設計類課程是該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課程,主要包括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城市設計等。這些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具備規劃設計的實踐能力,為今后的職場設計實踐提供基礎。城鄉規劃專業設計類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學做合一”,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在城市規劃所面臨的規劃環境和對象越來越多樣和復雜、規劃所涵蓋的政策領域越來越廣泛的背景下,城鄉規劃師具有維護社會公平、建構社會資本和通過規劃提升經濟效率的重要職責。所以,城鄉規劃的教學既要注重理論知識教學,又要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城鄉規劃設計類課程教學過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包括理論知識講授和設計實踐。目前,在第一階段課堂教學中,教師仍以講授和操作演示為主導,學生被動聽講、內化知識,這限制了學生學習自主性和效率的提高。在第二階段設計實踐中,教師發布設計任務書,學生根據要求開啟設計實踐。這一階段主要是教師一一與學生溝通,并指導其修改方案。一對一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設計方案,但也存在受眾面窄、溝通渠道單一等缺陷。
以往課程大綱的教學目標中僅考慮了課程的培養目標,未結合行業需求和學生發展需求明確課程培養的知識和能力具體要求。城鄉規劃設計類課程任務書的制訂雖然與實踐項目對接,但是以“真題假做”的形式來操作,學生基于各種假定條件設計方案,與實際的項目背景存在偏差,未能體現各個層面的利益需求的統籌平衡。
教學評價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傳統的課程教學評價往往只注重階段性草圖和正圖完成情況的考核,學生存在平時不認真構思方案、檢查設計草圖節點時“臨時抱佛腳”的現象。現有的課程考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為評價主體,難以全面評價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和教學成效。由于課堂學習的時間有限,關于學生設計方案的探索與構思、設計團隊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大都在課外進行,教師并不能清楚地掌握學生課堂外的表現。因此,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不能全面、客觀地衡量學生課程學習效果。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將網絡在線學習與傳統的師生面對面教學有機融合的教學方式,它以學生為中心,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混合式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將在線學習和傳統課堂學習進行疊加,而是有機融合傳統理論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
OBE 理念是成果導向教育的簡稱,OBE 遵循的是一種以能力產出為導向的逆向設計的教學思維,強調教育過程應注重所有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效,并進行設計、組織和重構。OBE 的教學活動遵循“由后至前”的理念,即遵照“確定預期學習成效、實現預期學習成效、評價學習效果”的步驟。

圖1 基于OBE 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基于OBE 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按照“明確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過程—評價教學效果—可持續改進”的基本過程來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形成以學生為中心,面向產出,持續改進和優化的教育閉環,具體見圖1。
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應滿足行業、社會對本專業人才基本素質、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的相關要求,并且該專業實踐性很強,主要是為了培養能夠解決繁雜城鄉發展問題的復合型人才,所以教學目標應該符合行業的實際需求,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
明確學生的預期學習目標后,教師反向進行課程設計,具體就是圍繞這些目標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課后完善進行規劃。
3.2.1 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為中心的教學內容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提出的具體要求,將其分解成多個子目標對應的教學內容,形成能力目標與教學內容的矩陣系統。
3.2.2 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為重心的教學方法
針對現行單一教學方法的局限性,教師在教學方法改革中應變被動為主動,尋求契合的教學方法,選擇以混合式教學方法為主,多種教學方法輔助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設計創造力。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發布教學任務,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課程內容并記錄自己的疑問,可以選擇在線提問,也可以選擇在課中探討交流。在課中講授和交流階段,教師引入案例教學法、探究式問題學習法、多途徑教學互動法等,將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到課程教學中,促使學生全面掌握課程內容。
3.2.3 以持續改進完善為目標的課后完善
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線上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后完善。學生可以進一步回顧相關知識點,提交階段性設計成果,并且課堂上未得到輔導的學生也可以線上請教同學和教師。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提交的階段性設計成果和問題,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實踐設計構思能力,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完善總結。
在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中,目前很多研究者僅注重教學資源庫的構建和教學活動的開展,而對教學的評價仍然缺乏充分重視。基于OBE 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即將過程評價、成果評價、互相評價三者有機相合,構建評價體系。過程性評價主要以學生在課前準備的充分性、課中交流的積極性、課后改進的完善度來進行考核評價,主要考核三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對課程理論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成果評價則是對學生各節點的設計草圖成果以及設計正圖成果進行考核評價,主要是依據設計正圖成果考核學生的設計構思和表現能力。互相評價主要是為改變以教師為單一主體的評價模式,引入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生生互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也能成為評價的主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采用縱橫向對比評估的方法,橫向評價立足于本學期學生互評和自評、學習效果、能力培養的對比,縱向評價基于不同學期學生學習效果的對比。同時,依據學生成績、評教、學院督導檢查,對課程達成度進行評估,對教學改革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建立效果評估和改進體系,促進課程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得到可持續發展。
修建性詳細規劃作為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更重視學生實踐設計能力的培養。該課程安排了96 個教學課時,分別是26 個理論課時,70 個實踐課時,以城鄉規劃2017 級、2018 級學生為應用對象,選擇在修建性詳細規劃教學中使用基于OBE 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合理利用線上平臺,可以較好地彌補該課程教學時間固定僵化的弊端,構建多渠道的輔導方式,達到提升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在明確教學目標階段,明確每一知識模塊的預期培養能力目標,明確預期學習成果,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階段,該課程以OBE 理念為準則,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學習分為線下、線上兩個平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學習環節。
課前階段主要是教師通過超星線上平臺上傳任務書及其他教學資源,督促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思考和明晰相似案例優缺點,持續推進和深化設計圖紙內容。這不僅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還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課中階段,通過傳統線下課堂講授和方案設計實踐的方式,教師一對一地對學生設計方案進行指導,并溝通其設計方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難點,尋求解決方法,共同探討相對最優的設計方案。線上教學可以采用簽到、搶答、選人等方式貫穿課中階段的全過程。在課后階段,教師通過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評等多渠道的溝通方式,繼續輔導和優化學生的設計方案。學生把在課后設計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上傳至超星平臺討論答疑區,教師在固定的課后交流時間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并鼓勵學生互評方案。
OBE理念下的修建性詳細規劃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3.1 學生自主學習性得以充分激發
混合式教學利用線上平臺,使預期學習成果與課程考核有機融合,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指引學生獨立思考、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分析總結的才能。城鄉規劃專業課程的學習不局限于課堂,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大大提高。
4.3.2 學生的實踐創新和綜合設計能力明顯提升
通過混合式教學方法的運用,2017 級、2018 級學生的教學成效和學習氛圍明顯比上幾屆優秀。通過對接城鄉規劃實際項目以及企業導師的指導,學生的設計作品質量和課程成績有一定提升。2017 級學生修建性詳細規劃課程目標總達成度為0.78,2018 級修建性詳細規劃目標總達成度為0.80。此外,各種國家級、省級和校級比賽的參賽人數和獲獎人數也均有增加。由此可見,新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4.3.3 持續的教學效果評估與改進體系得到建立,學生課程滿意度顯著提高
通過全方位、多視角評估課程能力達成度和教學效果,學校建立了效果評估和改進體系,持續推進課程能力培養目標。通過期末教學評價和學生的訪談記錄,與2017 級相比,2018 級學生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滿意度顯著提高。
針對城鄉規劃設計類課程,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混合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能力產出。該教學模式體現了OBE 理念中“明確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過程—評價教學效果—可持續改進”的基本架構,通過在2017 級、2018 級城鄉規劃專業學生中開設“修建性詳細規劃”課程,發現“能力本位”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順應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和綜合設計能力。總的來說,該教學模式是值得被繼續研究和改進的新型教學方式,適合在城鄉規劃專業的設計類課程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