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雷,管 萍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管理學院,上海 201620)
截至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超4 000 家,在經濟運行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上市公司由于財務造假等原因埋下的定時炸彈頻頻引爆,使業內外人士領略到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在此環境下董事會肩負重擔,董事會作為監督協調機制,能夠有效解決委托代理所引發的危機,平衡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提升企業經營績效。然而,在我國A 股制造業企業實踐中是否如此? 董事會特征能否顯著影響企業經營績效?有待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展開深入探究。
代理問題由來已久,兩權分離時管理者易傾向于自身作出決策。基于代理理論,多元利益相關者之間所產生的沖突,不可避免會造成企業經營績效受到制約,而董事性別多元化,董事連鎖性以及董事政治背景有效權衡了董事會監督與協調的職能,緩解了長期發展與眼前利益的沖突;另一方面,資源依賴理論認為,女性董事所具備的獨特資本,連鎖董事從關聯方所獲取的有效資源有利于企業經營發展。同時,董事會擁有政治關聯,對國家政策解讀更具前瞻性,有利于企業經營決策,制定調整戰略目標,進而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近年來,女性董事特質對企業績效影響的研究愈發受到學者們的關注,但兩者之間的關系仍無定論。與幾十年前相比,今天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資歷更深,并具備在業界擔任高層次、高影響力職位的能力。然而,傳統女性觀、玻璃天花板等仍然阻礙著女性獲得高職位。一方面,有學者認為,不同于海外國家,我國企業在任用女性為董事時,并非從女性個人特質為動機出發,而是基于“象征主義”的需求(張梅,2017);另一方面,代理理論強調董事會對管理層的監督職能,現實工作中,女性董事擁有良好的出勤表現,當董事會女性占比高時,男性董事出勤問題能夠得到改善(Adams,2009)。同時,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董事會不僅僅為股東負責,還應當迎合多方利益相關者的訴求,董事會的性別多樣性會提升創新和聲譽,并最終影響企業的經營績效(Miller,2010)。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1:董事會性別多元化與企業經營績效正相關。
連鎖董事是指董事同時在兩家及以上的企業擔任董事職位(Mizruchi,1996)。基于代理理論,連鎖董事影響監督管理質量,當連鎖董事席位超過某個閾值時,企業經營績效會產生負回報(Kim,2010);并且董事會繁忙的公司,往往不能同時兼顧多家企業的正常運行(Fich,2010);基于資源依賴理論,連鎖董事能夠在工作中獲取企業賴以生存的資源,同時協調戰略合作關系(盧昌崇,2006);一旦連鎖董事勾結管理者損害股東利益,也會損害其自身的聲譽,丟失連鎖董事席位(Jensen,1983)。除此之外,互惠理論認為,企業間通過連鎖董事連接起來,會產生額外效益,合作共贏(Dooley,1969)。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2:董事會連鎖性與企業經營績效正相關。
政治關聯是一個全球性的話題,當董事會成員擁有政治關聯時,可能為了自身利益偏離正軌,棄公司發展于不顧,將其政治方面的優勢作為謀利手段,損害企業利益(Fisman,2001);并且在企業成熟期,政治關聯會阻礙經營發展(郭海,2019);另一方面,當董事會擁有政治關聯的情況下,企業更加注重國家發展動態,對國家政策解讀更為深入,不斷完善并調整公司發展戰略規劃,進而提升公司經營績效(Agrawal A,2001);在一些政府管制行業,擁有政治關聯的企業更容易打開市場,且獲得更多的政府補貼(羅黨論,2009);金融危機發生之前,與銀行交好的企業融資更為便利,提供了較少的抵押資產獲得了更多的長期貸款(Charumilind,2006)。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3:董事會政治關聯與企業經營績效正相關。
為了確保數據的有效性,在樣本收集時剔除了ST和*ST 企業以及2010—2019 年年報披露不完整和指標極端異常的企業。最后共獲取了862 家A 股制造業上市企業的8 620 個樣本。所有數據來源于CSMAR、Wind 數據庫以及手工收集,主要運用Stata 軟件處理數據。其中,被解釋變量為經營績效ROA(凈利潤/平均總資產);解釋變量為董事會性別多元化GDB(董事會女性占比)、董事會連鎖性IB(LN(連鎖董事平均兼任企業數))、董事會政治關聯BPC(董事曾任或現任政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等,國家級、省級、廳級、縣級及以下、無分別賦值4、3、2、1、0,取平均值);控制變量為董事會規模BS、資產負債率LEV、主營收入增長率DEVE、公司規模SIZE、股權集中度FSP、財務杠桿系數DFL。基于以上研究假說,構建多元回歸模型如下:

從描述性統計結果來看,經營績效標準差為0.055,表明各企業經營績效分布較為集中,女性占比的平均值和標準差較低,僅0.132 和0.116,最小值為0,說明多數董事席位仍被男性占據。董事會連鎖性平均值僅0.342,標準差為0.245,表明連鎖董事數量較少。董事會政治背景平均值達到了1.679,表明多數企業董事會擁有政治關聯,對國家總體發展形勢較為注重。
從相關性分析結果可知,董事會特征與企業經營績效均在1%水平下顯著正相關,可見所選解釋變量能夠對被解釋變量做出相應解釋,初步驗證了假設H1、假設H2、假設H3。董事會規模、資產負債率與企業經營績效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可見董事會規模過大會阻礙企業經營發展,同時負債過高的企業,應合理調節經營杠桿。
從表1 中模型1、模型2、模型3 可以看出,董事會性別多元化、董事會連鎖性、董事會政治關聯均通過了實證檢驗;從模型4 來看,自變量與因變量均在1%水平下顯著正相關,驗證了假設H1,即女性董事的增加能夠有效發揮董事會監督協調職能,女性董事所帶來的社會、人力資本有利于企業經營發展;驗證了假設H2,即連鎖董事數量的增加,有利于企業在關聯方獲取有效資源,同時在經營決策方面提供高質量意見,致力于提高企業經營績效;驗證了假設H3,即董事會擁有政治關聯有利于企業對國家政策的深入了解,合理調整發展戰略,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表1 多元回歸結果

續表
為檢驗實證結果是否穩健,將自變量重新進行設定,若董事會性別為多元化結構則取1,否則取0;董事會成員中存在連鎖董事則取1,否則取0;董事會存在政治關聯則取1,否則取0。結果表明,董事會性別多元化、董事會連鎖性、董事會政治關聯與經營績效在1%水平下顯著正相關。檢驗結果與前文相一致,穩健性良好。
本文以2010—2019 年A 股制造業企業為樣本,分析董事會特征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董事會不同特征在企業持續經營中發揮的顯著作用。其中,女性董事數量的增加,對企業經營績效產生促進作用;董事會兼任證實了資源依賴理論;董事會擁有政治關聯能夠及時調整發展戰略,適應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基于可持續發展目標,A 股制造業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女性董事占比,發揮女性董事優秀特質;合理增加連鎖董事數量,增強企業間的交流合作,互惠互利;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隨著社會不斷前進,董事會特征也將更加多元化,未來研究可以從董事個人特征入手,探索領域可以更加寬泛,對比主板市場與其他市場、制造業與其他行業之間的關系,展開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