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良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五龍山校區, 成都 610500)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于2022年4月頒布,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地理課程10%的課時用于跨學科主題學習。天氣、氣候現象是我國古典詩詞里經常描寫的對象,古典詩詞通常借助地點、天氣、植物等意象,或含蓄、或直白地表達詩人當時的心境。將語文學科中的古典詩詞與地理學科中的大氣運動結合,是跨學科主題學習中很好的切入角度。
《古典詩詞話氣象》一書由蔣國華主編,由氣象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我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資料查閱收集耗時費力,還面臨取舍困難、掛一漏萬等情況,要找出古典詩詞中與氣象知識相關性密切、傳通度高的作品,難度可想而知。此書作者歷時六年,引用古典詩詞約300首,利用大氣運動學原理,結合描寫天氣氣候的優美古典詩詞,對我國氣候特征和各類天氣現象進行了科學闡述。
全書內容分為氣候和天氣現象兩大部分,基本涉及了我國各類氣候類型和天氣現象。第一部分為氣候篇,引用古典詩詞對中國氣候與氣候帶、地方性氣候、動植物的地域性與差異性、我國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氣候特征進行闡述;第二部分的天氣現象篇則更為具體,以生活中常見的風、雨、霧、露、霜、雪、彩虹等現象為引,在闡述各種天氣的同時,也對我國二十四節氣和地理、歷史知識等進行了介紹,既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也豐富了氣象知識內涵。暢讀此書,既能在詩情畫意中收獲氣象知識,同時又能感受古典詩詞的無窮魅力。
跨學科主題學習其實并非是一個嶄新的概念,部分地區已開始進行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課程實驗。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古典詩詞為引,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形成正確的認知和情感體驗,進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該書所提供的詩詞與氣象結合的案例,在豐富普通讀者眼界的同時,對缺乏跨學科教學經驗的教師而言亦可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