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霞
(甘肅省臨澤縣城關小學,甘肅臨澤 734200)
當前時期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由此直接推進和帶動了教育改革的整體進程,促進教育由形式、內容至方法的轉變。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當意識到信息技術手段對于傳統數學課堂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能夠在此基礎之上實現對數學教學過程的再認識。
在學生的眼中,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是枯燥且艱難的。原因在于數學知識都是一些數字和公式,看上去毫無樂趣,而且數學知識自身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又加大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而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引入小學數學課堂之中能夠促使教師為學生立體化地呈現出相關知識內容,特別是借助FLASH、PPT 動畫效果等工具能夠讓各種幾何圖形的變化過程得以直接呈現在學生眼前。可以說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讓原本在學生眼中枯燥且艱澀的數學知識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并且能夠讓學生領略數學之美、數字之美以及圖形對稱和諧之美,進而激發學習興趣。
為了避免學生對于數學相關知識點機械的記憶,教師應當讓學生領會相關知識的起源和發展過程,并秉持生活化教學視角,告知學生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場景當中的應用,由此改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錯誤看法。教師應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如為學生播放數學史當中一些公式的產生過程、數學家的經歷等,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目的并非僅僅為了確保自己在參加數學科目考試時獲得更為理想的卷面分數,而是能夠通過學習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點解決現實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
教師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數學微課資源,并將這些微課資源通過班級微信群發送給學生,滿足學生自學數學知識的需要。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搭建在線學習平臺,促使學生就自己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當中的心得、經驗和困惑同其他同學分享,進而提高合作能力。
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依托系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養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領會問題求解的多重策略,還應當使學生學會如何同他人展開合作,并且在合作過程之中做到有效交流與溝通。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并改變以往教師掌控數學課堂的局面,讓學生在課堂之中按照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展開自主討論以及合作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進步與提高。同時,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獲取并不是完全來自教師的知識傳授,還有由自身的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學習獲得學習感悟,這種感悟對于學生而言將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以“年、月、日”這部分知識內容為例,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實現對年、月、日等時間單位的認知,使其領會何為大月、小月、平年與閏年,能夠根據這些知識內容計算出特定年份為平年還是閏年。我在教學當中先行組織學生借助計算機系統所附帶的日歷功能來了解每個月的天數,并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選取不同的年份,探索大月、小月的天數,并在此基礎之上實現對閏年與平年的領會。同時,在分配課下的學習任務時,我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去理解為何會有閏年與平年,其后在合作學習過程之中對閏年的規律加以總結,在每個小組得到結論之后利用線上學習平臺組織班級學生結合萬年歷APP 對總結出的規律加以驗證。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內容的同時實現對相關知識內容深化理解與認知,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可以說此種教學模式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模式所無法給予的,教師在實施這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知識學習過程大為改觀,不再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視為枯燥無味的計算,而是能夠在探索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奇妙,并讓課堂學習氛圍變得熱烈。當學生在闡述自己觀點的過程當中,他們不再是被動學習,而是有如數學家般認真,如此將會使學生的創新水平獲得提高,并且在這一過程之中形成獨特的知識探索與學習方法,從而有助于其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取得更為理想的成績。
作為小學生這一群體而言,他們的生活經驗較為有限、知識儲備也較為薄弱,因此他們通常習慣結合事物的特征對事物加以概括、判斷,這體現了小學生習慣形象思維、不熟悉抽象思維的特點。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聲為有聲。具體而言,教師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等,能夠為學生展示和呈現出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由此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深入觀察、揣摩和記憶,進而領會相關知識要點。
例如,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首先利用多媒體將一個圓2 等分,拼成近似長方形的圖形,接著再8 等分、16 等分、32 等分,并且對這些等分進行割補,使學生意識到“隨著等分份數越多,所拼出的圖形也就越接近長方形”這個觀點。如此,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圖形的變化和知識的形成過程,這對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克服認知障礙、培養空間思維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數學知識應用意識。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個步驟:(1)基礎知識教學。這部分知識內容要求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做到扎實掌握。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學生才能在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時做到得心應手,并能夠讓學生在數學知識點的學習過程當中獲得成功的喜悅。(2)思維知識教學。數學知識十分重視思維和思辨,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當注重和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數學思辨能力的培養,以此幫助學生形成敏銳的數學知識應用意識。(3)技能教學。正如前文所反復論及的那樣,數學知識的學習目標并非為了卷面分數,而是能夠將所學運用于現實生活之中,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數學技能教學的同時應當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如借助微信群或者在線學習平臺的方式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成果展示出來,以此來強化學生的自我認同感,使其在后續的數學知識學習過程當中產生更大的動力。
之所以一部分學生在數學課堂之上自認為牢靠地掌握了教師所傳授的數學知識,但是在后續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卻遇到了許多問題。其原因在于這些學生未能在課后進行系統的知識回溯和鞏固,進而影響到其對習得的數學知識的消化與運用。面對這種情況,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習慣采取題海戰術的方式敦促學生進行鞏固,不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極易導致學生在面對大量數學習題的過程當中產生抵觸和排斥情緒。有鑒于此,教師應當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施課后拓展,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對習得的數學知識的全方位鞏固。
舉例而言,我在組織班級學生學習了“圓”的相關知識內容后,基于幫助學生深化理解的考慮,便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制作了微課資源,并通過班級微信群的形式發送給每一位學生。微課資源時長較短,能夠呈現出本部分知識當中的重難點內容,諸如圓的基本特征及其構成要素、圓的周長及其面積的計算方法等。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利用微課資源在課下對自身尚且存疑的知識內容加以厘清和鞏固。同時,我在微課資源的最后附上了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在觀看微課資源之后結合所習得的知識對這些問題進行求解。此外,在遇到困難時,學生也可以利用微信群或者在線學習平臺向教師請教并解決問題。前述舉措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鞏固大有裨益。
從內涵的層面來看,所謂的“研究性學習”乃是為從事某項專題性學習活動,從而在分工協作過程當中實現破解特定學習任務的活動。當下互聯網平臺當中儲存了海量的數學學習資源,教師應當意識到通過對這些資源的利用能夠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獲益良多。為此,教師應當在課上為學生布置專題內容,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下時間借助互聯網資源搜集相關學習資料、自行觀看同專題相關的數學視頻,并與其他小組成員共同討論,以此來達成數學知識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多媒體平臺,通過采取多媒體平臺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之中將自身的學習心得、學習經驗、問題求解思路以及所遇到的困難借助平臺與同組的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可以說,這種溝通和交流的效果比傳統的面對面交流效果更好,因為此種交流和溝通方式不會受到時空的限制,從而保證了溝通的效度。
多媒體技術擁有一定的目標性、科學性、藝術性,應作為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要以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責任目標,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多樣化,只會適得其反。
將多媒體輔助設備應用于課堂教學環節能夠實現對學生感覺器官的全方位刺激,由此將達成豐富學生知識學習體驗的目的,從而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當前,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設備時必須把握好使用的契機和節點,以此來確保教學活動的最大收益。
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能夠讓靜態轉化為動態、抽象轉化為形象。不過教師也應當避免對于信息技術手段的過分倚重,如若不然則將導致教學活動本末倒置。而且多媒體技術對于抽象數學知識的形象化處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養成和提高。有鑒于此,教師應當科學處理形象和抽象二者間的關系,以便確保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均獲得提高。
在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因為課件內容都是教師事先編制好的,因而無形之中便限制了教師在課堂之中的臨場發揮,也會影響到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有效性。有鑒于此,教師必須科學把握程序化和創造性二者間的關系,即要讓多媒體技術成為提升課堂教學效度的工具,又要避免過于倚重多媒體授課,以免使得教師難以在教學當中發揮創造性。
小學階段是重要的基礎教育時期,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積極地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引入小學數學課堂之中,讓學生易于實現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領會。同時,教師也應當注重發揮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和經驗,避免陷入工具主義的誤區,即為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而應用,從而忽略掉數學教學的本質。
以上筆者從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入手,分析了依托信息技術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途徑,對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小學數學教學面臨著諸多機遇,因此教師應該抓住機遇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起來,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