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敬芳
(內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相較于物質需求,人們當下更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滿足,在城市生活中,文博館精神主導功能日益凸顯,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其中,對于現代文博館文化內涵的傳遞與發揮而言,展陳空間設計較為關鍵,直接關系到文博館品質。為使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能夠做到文化內涵挖掘、人類情感共鳴吸引等,應對此類空間的現代化設計方法進行分析,把握其要點,以此推動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建設走向新高度。
現代文博館為文化性質博物館,文化性、教育性、主題性是該展館的主要特征,從當前發展現狀來看,現代文博館涉及較多領域,比如歷史、藝術、科技、文化等,所以其主要功能是面向社會群眾開展歷史的、科學的、審美的教育。展陳空間作為現代文博館設計體系的重要構成,共具備五方面特性,具體如下:
第一,系統性特性。創意設計方案、展陳策劃書是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基礎,可以說,策劃是該空間所有設計的骨架,具體設計內容就是骨架上的肉血,為全面、準確、有側重點地將項目展示給人們,展陳空間設計具有極強的系統性。該特性主要體現在空間內參觀動線的規劃、文物陳列、輔助展具、圖文展板主題表現、光影效果、材質機理等方面,依托于各方面的協調設計,強調歷史與文化的歸屬與存在意義,營造出突出主題的環境氛圍。以上海琉璃博物館為例,為盡可能地使參觀人群了解琉璃文化,感受到琉璃藝術魅力,該博物館在傳達制作工藝、起源發展、藝術品等時,將整個展陳空間設計營造成與琉璃性情一樣的禪意靜謐分為,同時通過場景和道具的設計,使人們沉浸到展品中;或是武漢中山艦博物館,作為專題性博物館,展陳空間以中山艦歷史故事為核心進行設計,并結合相關展品的展出,歷史真實感撲面而來。
第二,體驗性特性。對于體驗性特征,其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展陳環境分為體驗,依托于恰當的展陳、詮釋、說明深度,讓人們從裝潢中體悟到展陳環境營造傾向,感受到相對應的審美體驗。二是展品信息體驗。在參觀現代文博館時,人們最先感受到的是展陳環境氛圍的感知,之后才是對展品的觀察、欣賞與審美,展陳空間內文物陳列的規整性、文字編排的準確性,都影響到人們對信息的接收效果。因此,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還具有體驗性特性[1]。
第三,技術性特性。技術是實現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創意實現的基礎,尤其在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環境下,現代文博館對展品、文化、歷史的展示方式更為先進,比如高科技多媒體的聲光電技術,或是多媒體數字技術等,使得展陳空間設計進入數字層面,因而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具備較強的技術性特性。
第四,互動性特性。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越發注重與人的互動,這不僅是技術進步的結果,更是展陳效果的優化手段,通過提高參觀者在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的參與度,能夠使參觀人員更為準確、直接地感受到空間場所及其展陳的精神內涵,即依托于交互式、參與式、場景式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能夠實現寓教于樂的展陳效果。因此,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還具備互動性特性。
第五,文化性特性。當前時代下的博物館價值取向、語境發生變化,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大,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仿佛變成活歷史教科書,在該情況下,現代文博館更加注重歷史性、地域性、文化性的展示,因而展陳空間的文化性愈發濃郁。比如寧波博物館展陳空間展現的河姆渡文化,或是蘇州博物館展陳空間整體氛圍下的歷史傳統文化等。
1.整體性特征
藝術作為時代發展過程中的產物,現代文博館展陳形式作為呈現藝術文化的空間與載體,其設計形式也與時代具有密切聯系。從內部展陳空間進行分析,相較于以往傳統的展示空間設計,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將規模合理擴大,各個空間功能性分區更為明確,歷史、文化、藝術的表現手段更加技術化。可以說,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不再單純進行圖文為主的視覺效果展示,而是站在現代文博館內涵的角度采取多元化、多樣化設計方式整體化展示空間形態、功能、技術與類型,功能區間具有密切聯系,功能性和完整性愈發健全。其整體化特征體現在:形式內容相統一、傳統現代相結合等,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風格氛圍,均以統籌設計的形式展開。
2.新媒體技術運用
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多媒體數字化技術發展,這給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帶來革新,尤其在視覺設計方面,通過此類技術的運用,展陳空間視覺設計流程得到簡化和加速,極大地豐富了展陳空間創意設計的表現形式和傳播載體。而且,在數字化的發展環境下,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在多媒體數字技術方面的運用愈發深入,以數字圖像、影像、影音為載體的視覺創意設計將成為現代和未來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2]。
3.人本與物本相統一
物本和人本是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的重要理念,以往的設計工作更注重物本,即將展品文化內涵展示給人們,但在文博館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以人文本的設計理念應用愈發普遍,即注重人們瀏覽體驗。因而,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所秉持的理念是人本與物本相結合的核心理念,注重人與物之間的文化淵源,以此引發觀眾共鳴。
1.保持參觀路徑與情節的一致性
從上述文博館展陳空間特性來看,其整體性特性要求展陳空間路徑與情節保持一致,設計人員需要明確展陳情節邏輯性,以此為基礎進行空間內部設計。其中,參觀路徑類型分為兩種,一是線性布局,包括回旋式、串聯式、散點式、長廊式;二是非線性布局,包括并聯式、放射式、組合式。在實際設計中,設計人員應根據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信息交流的敘事性特征,圍繞時間順序、歷史發展進程等對參觀路徑形式進行合理選擇、靈活搭配,站在整體性的角度上安排展陳內容、參觀走向和空間組合布局,依托于三維空間的總體籌劃讓人在參觀運動中獲得最為良好的空間感受。除此之外,參觀動線設計要注重人們在參觀時獲得的思考與理解,像是故事大綱,最好按照年代或是地域對參觀順序進行安排,動線引領下的空間情節發展應具有起伏、遞進、高潮、結束等幾大塊,從而順利地使參觀者在腦海中形成系統的文化知識體系,確保現代文博館文化、教育功能的發揮。另外,作為現代文博館陳列設計的重要一環,設計人員還要參照整體性的陳列大綱、具體的文物屬性以及現代文博館的風格基調開展二次藝術創作,確保動線流暢、情節匹配,避免回頭路、迂回交叉等情況的發生。
2.藝術化設計展品組合陳列
當前,文物組合基本形式包括平躺、懸掛、站立、架空、鑲嵌,不同的文物類型、材質所選用的組合形式存在差異,比如書籍等紙質文物主要平放于基木,錢幣等小尺寸金屬文物多懸掛、鑲嵌在基木上,或是安置在亞克力洗槽框內,矛、箭等大尺寸金屬文物多掛在展架上。在當前環境下對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的展品組合陳列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要注重整個空間的視覺審美,易于人們對展品信息的接受與理解,所以最好采取藝術化的手段對文物組合進行設計,一方面確保其具有良好的觀賞性、視覺審美感受,另一方面保證展品亮點的凸顯。具體而言,立足于現代文博館大綱內容需求,若是陳列柜內容較多,則要控制展品規格種類尺寸數量,避免信息繁雜、版面繁亂。對于同等屬性文物,最好設計使用同類型號展托并對稱水平分布,間隔控制在一個單位尺寸即可;對于尺寸較大的展品,可以將其作出重點單獨陳列,通過層次、參差錯落設計,形式美法則貫穿其中,展品特色很好被突出[3]。
3.基于主題設計輔助展具表現
開展輔助展具相關設計時,在把握輔助展具與主題之間聯系的同時,也要注重展具的低調化和大膽化。對于輔助展具的低調化設計,一般應用于文物展托設計場景,主要目的是避免其喧賓奪主,整體呈現以文物為主,尤其是物件主導型博物館,內容決定形式。因此,在該情況下,要盡量低調設計、選用文物展托這一輔助道具,且材質盡量選擇亞克力板,顏色多選用透明或磨砂白,依托于透明和半透明效果,使人們能夠第一眼就看到文物,將展品襯得輕巧玲瓏。在展架設計方面,為使人們目光集中于展品,可以在展架上使用亞麻布、毛氈等,利用大面積的、相同的色調保證材質與色調的一致性。大膽性輔助展具設計主要應用于展臺道具方面,多運用于科技類博物館。由于館內展品規模較大,且陳列方式較為新奇,所以展臺道具整體體型較大,與展品具有一體化特點,為使展品成為空間內的視覺焦點,設計人員可以圍繞環境風格、空間色調和展品特點進行色彩設計,根據主題特征合理夸大主題元素,以此增強展品招攬性。
1.多通道環幕投影
多通道環幕投影系統以投影機為基礎,結合多通道大屏幕展示系統將360度范圍內的景物展示出來,人們通過站在觀眾廳的中央區域,在全方位立體聲音效的配合下將被廣闊畫面包圍,獲得身臨其境的參觀體驗。最初,環幕電影為新的電影形式,在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中的運用,能夠將歷史、文化、藝術等內容以360度全景的方式展現給觀眾,進而依托于技術手段深化現代文博館的教育、文化與藝術功能,引導游客情感共鳴,更為直觀地領略展品和現代文博館的文化技術魅力。
2.幻影成像
所謂幻影成像技術,主要是指多媒體虛擬成像展示技術,是當前時代下新興的展示技術,其主要利用的光學成像原理,依托于人、物動畫與燈光、音效、實景模型的整合,打造出虛實結合的參觀環境,適用于歷史、文化、人物活動再現,進一步增強參觀者的參與感。比如,常熟新四軍紀念館運用該技術圍繞場館核心再現抗戰時期戰役場面,通過虛擬成像、同步的影音燈光效果以及實景模型,給觀眾帶來逼真的形象展示,豐富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內容、形式的同時,也優化了館內文化、藝術、歷史氛圍的營造。
3.全息影像
全息影像利用當今時代下的高新技術對文物古跡、新產品等進行展示,是整合了光學成像、聲光電控制和多媒體制作等技術的展示系統,通過真彩色三維影像,即便在普通的光照環境下,展品的空中成像也十分逼真、清晰。在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中,設計人員可以結合360°全息影像對展品的展示動畫進行設計與制作,為提高參觀人員的參與感,優化交互體驗,設計人員還可以增加設計觸摸屏,在該情況下,參觀人員通過提前設置好的動作和手勢就能夠對立體模型進行拆解、旋轉[4]。
1.光影效果
光影作為營造環境氛圍的重要設計內容,在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中,應圍繞照明設計打造與展品相對應、與展館風格相適配的空間造型,將原本簡單的造型變得豐富,使其在冷暖、軟硬和輕重上產生微妙變化。實際設計中,相關工作人員應靈活選擇照明配光方式,詳盡的設計照明區位分布、照明功能、照明方式、照明光調等,對于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而言,常用燈具有LED等、軌道射燈、激光發生器等。開展照度設計時,要以人工照明為主,自然光為輔,滿足照明使用需求的同時發揮照明設計的視覺導向作用,使其產生的運動感對展陳空間進行擴展,同時調整空間色彩結構,提高展品美感。在照明形式設計中,為確保明度能夠均勻地照亮地面,應規律地將燈具安裝在空間頂部;而在突出展品外觀時,則開展局部照明設計,吸引參觀者的視線。在“影”的設計方面,則要利用觀影呼應與變化營造虛實對比效果,增強整體空間氛圍的趣味性和戲劇性[5]。
2.視覺色彩
由于色彩具有較強的心理效應,所以開展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時應把握展品性質以及展陳主題,立足于空間主色調和色彩搭配關系進行視覺色彩的設計,以此充分發揮色彩搭配帶來的心理調節作用。此外,將色彩作為分割空間、主題突出之用,以此強化不同展品的差異化特點。
綜上所述,現代文博館展陳空間設計是整體設計的重要內容,實際設計中應把握參觀路線與內容之間的統一性,以展品呈現、文化氛圍渲染為主,積極使用多種數字技術,營造良好的展陳空間氛圍,以此優化展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