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圍合出一個溫暖的空間 / Wen Studio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同樣沒有兩座一模一樣的蔚來中心。蔚來給予每一位設計師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其盡情揮灑靈感;設計師也會結合項目所在城市的人文景觀,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社區空間。
每一座蔚來中心的誕生,都映射出設計師在當時當地的思考。從創意涌現到遭遇否決,從徘徊不定到鍥而不舍,他們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完成自我理念的取舍與蔚來品牌的融合,最終為大家呈現一個延續生活無限可能、讓人愉悅和向往的蔚來中心。
活動區前廳/蔚來汽車
陸穎芝芝作室創辦人兼設計總監多倫多大學建筑學學士安大略省注冊建筑師
LUKSTUDIO 芝作室堅信“萬物皆可改變”的理念,積極突破景觀、建筑、室內及產品設計的界限。在設計完成一系列商業、文旅、辦公及住宅空間后,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在打造復合型空間方面擁有強大的實力。
能清晰展示內部各分區的弧形櫥窗/ Wen Studio
蔚來中心·南昌秋水廣場項目由LUKSTUDIO 芝作室設計完成。LUKSTUDIO芝作室由陸穎芝(Christina Luk)女士于2012 年在上海創立,團隊成員擁有不同的文化與專業背景,因為挑戰環境現狀的共同愿望而相聚,旨在為每個空間提供有意義的設計解決方案。
Christina 從小在香港長大,在多倫多大學念了建筑學士,之后在知名建筑事務所積累了五年工作經驗并獲得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冊建筑師執照,但在機緣巧合下于上海創辦了自己的事務所。
“在國外工作的那幾年,不斷地提案讓我一度很迷茫。”Christina告訴我們:“直到2007 年,我被公司委派到上海工作并全程參與了一個室內設計項目。”由于工期緊張,整個設計過程伴隨著慌亂和探索,她開始留意上海的一些優秀的設計,并不斷地學習和收獲。
“上海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我還在這里認識了我的先生。”她笑著說:“我覺得是它選擇了我,給了我創立芝作室的勇氣。”
設計行業最被看重的是創意,但常常被否定的也是創意。設計師是一群徘徊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完美主義者,他們努力突破自我和建筑的界限,期待有朝一日能將靈感落地。
“別人常常對我們說‘這行不通’‘不可能’。”Christina 驕傲地說:“但我們從不會輕易放棄,會鍥而不舍地構思出大家都認可和執行的方案。”
芝作室新辦公室,拱頂設計通過漫射增強室內光線并讓它變得柔和/ LUKSTUDIO
材料室,開放式展架圍繞中島工作臺分布/ LUKSTUDIO
“晾面架”—北京三里屯隆小寶/ Dirk Weiblen
盒里盒外—Atelier Peter Fong / Dirk Weiblen
尋味街市—長沙福來食集/ Dirk Weiblen
城市度假屋—廣州方宅 / Wen Studio
在“萬物皆可改變”的設計理念指引下,團隊積極突破景觀、建筑、室內及產品設計的界限,創造以人為本的體驗,通過最大限度地挖掘場地潛力,把控商業與藝術的微妙平衡,運用材質與光線完善細節等方式,以最少的干預實現最好的空間效果。
“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命題,我們一直在挖掘每個項目里可以突破的點,每次取得一點小小的突破都能讓我們欣喜若狂,”Christina 笑著說:“例如隆小寶的‘面條’、廣州APF.KAFE 的大面積白墻等,我們要讓經營者意識到,這些他們眼里最難打理的痛點,也能轉變為營造整個空間故事性與體驗感的賣點。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一定會讓品牌方覺得物超所值。”
成立至今,芝作室先后榮獲A&D Trophy Award、AD100、Architizer A+Awards、Design for Asia Awards、Dezeen Awards、Frame Awards、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WIN Awards 等獎項,獲得亞洲及國際權威平臺的認可。
一間充滿陽光、植物、流通空氣的房子能讓身心自由,是她心里真正的豪宅/ Christina Luk
中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背景,讓Christina 的人生視野更加開闊和豐富。以建筑為例,西方建筑方正、硬朗,長期以磚石為主體,傳達出堅固和實用的理念;而傳統的中國建筑一直以溫和質樸的木材為構架,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親和。
“我覺得自然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Christina 向我們強調:“留學與在海外生活的經歷讓我更容易吸收和嘗試新事物,但骨子里,我還是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在推敲設計造型的同時可能更注重看不到的東西。比如在設計自己家的時候;又比如,這次在設計蔚來中心·南昌秋水廣場時都會有這種體會。”
Christina 在上海的家并不是市面上所謂的“豪宅”,它改造自一間將近百年歷史的老房子,改造過程中沒有運用特別夸張的設計語言,也沒有選用非常珍貴的材料,只是把空間梳理清爽,賦予老房子新的生機。
Christina 將臥室設計得小巧而極具私密性;公區則是包含餐廳、廚房和客廳的超大開放式空間,朋友們都很喜歡到此聚會。實木地板、橡木墻面以及露臺上肆意生長的綠植,讓人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
這是一個標準的“庭院式”的家,對中國人而言,更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情結。一處小小的天地,有著春花秋月、夏風冬雪,有著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陽光、木板、詩意、自然,我把傳統文化對我的影響也放進了蔚來中心。”
Christina 告訴我們:“不僅如此,作為設計師,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取舍,自己的靈感輸出和品牌理念傳達的兼容,這些都可以在蔚來中心找到痕跡。我不僅僅是設計了這個空間,還把自己對理想生活的認知留在了那里。”
根植于中國文化的建筑語言,親和且富有力量
南昌襟三江而帶五湖,自古便有水城之稱。蔚來中心選址北臨贛江,在現場就能感受到空氣的濕潤,整體設計概念也圍繞這一城市特征而生。
水是一個代表自然的典型元素,小橋流水人家更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懷。水的靈動賦予了空間自然的韻律,水的純凈也延續了建筑江南的詩意。
多元化展示形式為車主們呈現周邊新品/ Wen Studio
純白的NIO cafe 上方是波浪形的拱頂/ Wen Studio
如同被流水打磨過的展示區/ Wen Studio
“我們將水波引入蔚來中心的設計概念,以中和蔚來原有的硬朗線條和科技感。”Christina 告訴我們:“這是芝作室在這個項目中的突破,在流動的自然形態中完成建筑和設計的平衡,打造一個專屬南昌水城的蔚來中心。”
二樓波浪形的白色拱頂,是水波瀲滟的贛江風光;Lab 區的五米長桌,桌面和桌腿在融入弧形元素的同時通過細節弱化了連接的節點,讓桌面“漂浮”在桌腿上方,與流水的輕盈感相呼應;展示壁龕和獨立展臺也為流線形設計,仿佛水流沖刷而成的景觀石。
整個空間幾乎找不到直角,設計重點在于打磨細節以更進一步延伸“流水”的意境。相比以往的NIO House 設計,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手法或許更具東方的含蓄美,也為空間整體的高科技氛圍增添柔和感。
如果說“水”主題架構起了蔚來中心與自然的聯系,體現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那么空間的留白則讓整座蔚來中心親和卻不失力量,營造出詩意舒緩的東方意境,讓來到這里的人感受到自由和愉悅。
將輸出的創意落到實處,用心考慮空間給人帶來的溫度
作為設計師,從創意展現品牌對空間的定義,到最終落地總是要經歷無數的思考。“其實NIO 關于蔚來中心有著一套非常成熟的設計標準,對空間功能、色彩、材料的使用也有著自己的規范。”Christina表示:“如何去尋找創新和突破,但又能保持蔚來品牌一致性?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設計師將南昌的水作為蔚來中心的核心設計概念,最直觀的體現是二樓白色“畫廊”空間波浪形的連續拱頂。
“在最初的設計中,我們希望拱頂是向下的。”Christina透露她原先的設計思路:“這樣更符合水波紋的構造,水波的特點也立馬就出來了。但要讓一個向下的拱頂發亮,對打光有著很高的要求。”
如果把頂設計成反方向,要將拱頂均勻照亮就要在它下面鋪設大量光源或直接運用自發光光膜來打造天花板;第一種方式會破壞這個拱頂設計的純粹,第二種方式會增加空間的科技感,這都不是我們的設計意圖。
“我們希望給用戶呈現一個親和、舒適、愉悅的空間,”Christina 表示:“所以最終還是放棄了拱頂向下的設計,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
最終采用的拱頂向上的設計,其實也保留了曲面柔和光影的特點,而且可以在拱頂之間的凹槽區放置隱藏LED 燈帶和軌道射燈來解決光源的問題。暖光照射下的白色拱頂,也更符合水波溫柔的特性。
“這樣一來,用戶既可以感受到南昌水城的特色,”Christina 補充說:“又可以在這個輕盈明亮的環境中體會到溫暖和愜意。”
除此之外,芝作室還在設計中面臨了另一個挑戰。這家蔚來中心是一個躍層空間,需要在對空間動線的規劃上做更多的考慮,以便用戶在參觀和使用時始終能感受到統一性和便利性。
“一樓臨街直接面向大眾,理所當然要做成展示廳。我們把對著商場那邊的路口敞開,像一個開放式畫廊般,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鼓勵行人自由地走進店里。二樓的面積比一樓大,但比預期需要的功能區面積要小,所以要打造隨著用途變身的多功能空間, 既靈活又有趣。我覺得這也是未來設計一個很大的趨勢。”
Lab 區長桌后的白色“盒子”藏著母嬰室和Joy Camp / Wen Studio
拱頂細節/ LUKSTUDIO
多功能廳全景/ Wen Studio
二樓是私密性更高的Club 區,有很多功能需求,設計師從采光的角度切入,充分利用陽光和照明完成對空間的合理切割。
“二樓采光最好的區域,首先被我們確定為會客廳,但由于面積有限,它同時也是多功能區。”Christina 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空間如何通過變身滿足兩個不同的功能:“我們將西側的整面柜子做成了收納,里面隱藏著50 張軟包坐凳和隔簾,讓該區域能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進行調整。”
會客廳的東側依次為Lab 區、會議室、母嬰室、Joy Camp,Lab 區的長桌由芝作室專門設計,桌面底部有一個靈活的插座軌道,供使用者連接各類電子設備;會議室和Joy Camp 都鋪貼吸音軟包,避免室內外噪音相互干擾;而較為休閑的NIO cafe和Library 則被移到了靠商場內的另一側,使用白色水磨石板體現水清澈純正的屬性,也與大量使用木質材料的溫暖愜意的會客廳形成對比。
“我們所有的設計都在呼應場地環境,力圖在既定框架內找出最優解。”Christina表示:“好的空間設計要體現方方面面的考慮,在滿足商業功能需求的同時,也提升空間的藝術氛圍。”
一樓展廳開放式入口設計/ Wen Studio
鏡面吊頂從視覺上延伸空間/ Wen Studio
Joy Camp—色彩繽紛的兒童游樂室,墻面覆蓋著安全的軟包吸音板/ Wen Studio
蔚來中心·南昌秋水廣場完美呈現的背后,還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對設計師而言,除了空間效果本身,影像展示對空間的呈現同樣重要。南昌蔚來中心正式開業前幾天,芝作室團隊按照約定帶著攝影師早早來到現場,期待著在清晨的陽光里,用鏡頭記錄下它全新初生的樣子。
“我們當天到達現場后,發現場地還是有些雜亂,”Christina 回憶說:“為了能拍攝到最好的畫面,所有人都加入到清潔工作中。” 結果不知不覺錯過了清晨的陽光。“當時我都快哭出來了,”她說:“看到錯失的那縷陽光,我有點自責。”
當中午12 點多整個空間打掃完成時,他們驚喜地發現,又有一束溫暖的光透過玻璃幕墻灑進蔚來中心,這一次攝影師果斷按下了快門。
“沒有趕上清晨那縷陽光雖然有些遺憾,”Christina 強調:“但經過一上午大家的努力,這個空間達到了完美的狀態,后面拍攝的照片更讓我感到開心。一個優秀作品的背后是一整個團隊的力量和無數細節的累積,蔚來中心·南昌秋水廣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