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卿 行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程師
在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經濟環境中,施工單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不少施工單位為了能夠獲得長遠的發展空間,都在積極尋求改革和創新,努力提高各項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工程質量和安全文明施工作為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2 大核心管理目標,更應當被施工單位高度重視起來。在施工期間,只有嚴格遵守相關制度,落實各項工程項目的管理要點,確保工程項目施工環節安全、規范、文明,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民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特點取決于建筑產品的特點。與其他工業產品不同的是,住宅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長、工程體量大、施工工藝復雜以及技術難度大等諸多特征,使得民用住宅建筑工程在施工中表現出許多不同于一般性工業生產的特點,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做好精細化的管理工作[1]。民用住宅建筑施工的顯著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民用建筑施工中,雖然一個項目是固定在某一具體位置不變的,但隨著住宅樓層施工位置和高度的變化,施工中涉及到的人員、材料、機械設備等生產要素也會隨之流動。住宅建筑一般先進行地基施工,然后是各層的主體結構,再到室內裝飾、水電線路、大白粉刷以及外立面施工等。無論是施工作業的工序還是部位,都會隨之變動,因此整個生產操作過程有著很強的流動性。
合格的質量始終都是民用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首要目標。而住宅建筑工程自身工藝復雜,各道工序過程煩瑣,交叉作業多,如深基坑施工、土方施工、電氣設備安裝、吊裝作業、消防管道安裝、外墻粉刷等,不僅對施工技術要求較高,而且有著極大的作業風險,不同工序之間容易產生交叉作業的情況,這就要求各工種在熟悉自身工序的基礎上,加強彼此之間的配合[2]。
民用住宅建筑受到自然環境、地理位置、層高以及設計風格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在建筑造型、主體結構、工程材料以及外立面顏色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需要遵循不同的技術規范標準,這也給施工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長,有的項目建設周期長達數年之久。整個施工建設過程中,從基礎施工到主體結構、外立面施工,幾乎都處于室外露天作業,當地的自然氣候變化以及突如其來的極端天氣,都會對施工人員的安全作業造成影響。而且現階段隨著城鎮人口的增加,高層甚至超高層住宅建筑越來越多,施工人員經常要冒著各類安全風險在高空作業,不僅作業難度高,而且給安全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的不斷發展,在民用住宅建筑施工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許多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工藝的推廣與應用也需要各種專業的機械設備操作來完成。一方面,高程度的機械化施工節約了人力資源成本;另一方面,能夠加快施工進度,有效保障項目建設工期。
相比于其他行業來講,建筑工程的危險性很高,尤其是在結構復雜的高層住宅建筑施工中,存在著許多的安全隱患,導致各類安全事故頻發,不僅影響正常的施工進度,給涉事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更是直接威脅到施工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給無數家庭造成無法估量的后果。相關調查統計,在住宅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過程中,安全事故多數是由于現場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的。隨著現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不斷完善,無論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還是監理單位,都對于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但仍有不少企業受到傳統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心存僥幸,只注重成本控制而疏于安全管理,導致各種安全隱患因素時常存在[3]。因此,從建筑施工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企業的管理者應當本著充分保障作業人員生命安全的態度,在施工的各個環節及各道工序中都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從根本上杜絕現場的安全事故隱患。
工程質量是民用住宅建筑的首要保障,也是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工程質量不僅直接影響到人們居住的舒適度,同時也能在客觀上影響到房屋的價值。尤其是在商品房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住宅建筑一旦落下工程質量差的名聲,便會成為影響房屋銷售的重要因素。如果是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輕則導致返工維修,重則可能會延誤工期,甚至拖垮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導致項目爛尾。因此,需做好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這不僅是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更是直接關乎參與項目建設的施工單位的形象,是企業在建筑市場中長遠發展的基本保障。
部分施工單位在住宅建筑施工過程階段,出于成本考慮,對工程質量和現場安全作業問題不夠重視。例如,有的施工單位憑借著招投標環節中的低價中標,到了施工階段,為了盈利,在隱蔽工程施工中不按照設計圖紙或規范標準施工,私自降低施工標準,工程材料以次充好,抱有僥幸心理,不肯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和其他各項資源,導致工程質量和現場安全都存在著嚴重的隱患,最終影響工程整體的質量,也容易引發各類安全事故。另外,也有的企業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盡管企業有足夠的盈利空間,但在水電、大白等裝飾工程施工中,自認為其質量好壞對整體工程結構沒有多大影響,也不會出什么安全事故,因此存在安全防范上能省則省的態度,疏于管理,最終埋下安全隱患。
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質基礎。在民用住宅建筑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種類繁多,即便是同種型號的材料,也存在著規格與質量等差別。而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圖紙中不可能對每種材料都給予清晰、明確的說明,建設單位對于材料的管控和要求也難以面面俱到,這就容易造成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選擇一些規格、型號與設計相符但質量相對較差的材料,這樣不僅會影響工程質量,而且在電氣、消防等重要分項工程中,劣質材料容易引發漏電、火災等安全隱患,從而危及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民用住宅建筑施工質量要求高,這就要求施工單位有著專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同時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也有著很高的要求。然而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施工單位,沒有自己的施工團隊,經常是接到項目后臨時組建項目部,在招聘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時沒有嚴格要求,為了加快進度不得不聘用一些沒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來擔任重要的崗位,這樣極容易造成后期的質量隱患。另外,許多項目中施工單位對一線施工人員要求不嚴,在勞務市場臨時雇傭一些沒有任何施工經驗的勞工,導致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不僅效率低、操作不規范,而且也容易因操作不當引發安全事故。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員的水平直接決定著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的效果。現階段,我國許多建筑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雖然有著豐富的現場施工經驗,但受到傳統施工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影響,在管理水平上很難適應現代化建筑施工管理的發展要求。另外,有的管理人員憑借經驗,在施工圖紙與實際不符的情況下不按流程變更設計,而是根據經驗自行修改施工方案,從而影響到工程質量[4]。
質量管理是建筑工程各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提高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工作,需加強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首先,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明確施工現場各專業的質量負責人,確保各項工作都能夠落實到人,避免發生出現質量問題時相互推諉的情況。其次,以班組為單位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嚴格的管理,確保每個班組都設置質量員,協助班組長進行現場的質量管理工作。最后,結合項目具體情況,建立和落實安全責任賞罰制度,嚴格依照安全管理的要求進行工作。
加強建筑施工現場的材料管理,可以從前期、中期以及后期3 個環節來開展工作。前期管理工作中,重點要做好材料的進場登記,施工單位要強化質量管理工作,從自身做起,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來選擇材料,杜絕劣質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同時,安排專人負責對材料的功能進行檢驗,確保材料在進場時無明顯的質量問題,規格型號滿足設計要求,各項功能指標都正常,如有任何的質量問題,應及時聯系廠家予以更換或維修,確保入場的所有材料都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在材料入場后做好中期管理,由專業管理人員根據不同材料的規格型號與設備特點分類存放,確保存放地點、存放環境滿足儲存要求,如水泥和鋼筋存儲時應保持環境干燥,下方搭設墊板與地面隔離,避免受潮和腐蝕,確保材料在現場儲存期間滿足使用要求。最后,在施工完畢后,做好材料的清點工作,配合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對重點材料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等指標進行驗收,以確保投入使用的材料滿足項目建設要求[5]。
施工隊伍的專業技能水平不僅關乎工程質量,同時也是施工單位的核心競爭力。作為施工單位來講,應當重點加強一線施工作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和安全防范意識管理工作,同時保障施工人員的合理待遇,解決其流動性強的問題,這樣不僅能為企業節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而且也是提高工程質量和企業口碑的有效策略。首先,對于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無論是企業長期職工還是臨時雇傭的施工隊伍,施工單位都應當一視同仁,通過現代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保障施工人員的薪酬福利,使其能夠獲得穩定的經濟收入,從而激發其高效率的工作狀態,感受到企業的關懷并建立歸屬感。其次,加強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對于新入職的施工人員,嚴格進行崗前培訓,并按要求完成考核任務,達到上崗作業標準后方能正式進入施工作業現場。同時,在施工中期還應當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并且配合監理單位做好各項監督檢查工作。最后,施工單位也可以定期組織安全知識培訓,或者利用雨休時間組織施工人員觀看安全教育視頻課件,從而提高施工人員的現場安全防范意識。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信息技術在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信息技術有著方便、快捷以及安全性高等特征,在住宅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例如,一些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建筑設備應用于住宅建筑工程中,可以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勘測,并有效提升住宅建筑的施工質量和效率。另外,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在施工現場容易發生安全隱患的地方設置監控系統,通過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對施工現場進行24 h 實時監控,有效保障施工進度和安全作業問題,而且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模擬施工現場可能出現的各類安全隱患,做好風險的提前預判和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進而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后造成的損失。
安全生產是施工單位現場施工各項管理工作的底線。作為施工單位管理工作人員,為了確保安全作業,應當高度重視現場的安全隱患排查,將其落實在具體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住宅建筑工程具備地基基礎深、樓層高、作業面分散、施工工種和工序多等特征,導致了施工現場各類安全隱患也非常多,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安全隱患排查、預防及整改方案,真正實現從源頭上消除隱患,降低施工作業風險。另外,還需要重點加強施工現場中的應急管理工作。
住宅建筑施工現場施工周期較長,操作層流動性大,工種多且交叉作業,發生各類安全隱患的概率也比較大。為防患于未然,施工單位可以針對不同的安全隱患類型,如火災、觸電、高墜和坍塌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土方塌方逃生、火災現場逃生等應急演練,在開展演練前先對工人做好培訓,讓其循序漸進地掌握各類應急措施,從而在危險發生時有條不紊地實施應急自救。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的質量以及現場施工安全問題是最為重要的兩項管理內容。做好施工現場的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順利推動項目進展,保障建筑工程工期,同時更是施工作業人員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為此,施工單位管理工作人員要從完善管理制度、落實崗位職責、加強培訓教育、提高防范意識等多方位入手,在各個環節中全面開展管理工作,保障作業人員安全,提高工程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