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玉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三龍鎮農業農村局 224161)
蘇禽綠殼蛋雞是依據綠殼色的遺傳規律,用兩種優良地方雞種東鄉綠殼蛋雞和如皋黃雞培育而成,研究人員利用多種試驗方法培育出黑羽和黃羽兩個品系。自培育以來,該品種蛋雞綠殼蛋產率高達99%,并通過家禽品種委員會審定,可向外提供種源。探究該品種蛋雞養殖管理要點可最大限度地發揮該品種生產優勢,提高產量。
雞舍溫濕度應適宜,在蘇禽綠殼蛋雞培育初期,養殖人員要關注雞群的運動情況,這是判斷溫度是否適宜的關鍵條件。若雞舍雞群分布均勻,運動正常,表明此時雞舍內溫度適宜。若雞群呈局部聚集狀態,或雞在雞舍中張口喘氣且遠離熱源,說明雞舍溫度需要調整。蘇禽綠殼蛋雞在1~7 日齡時,雞舍溫度應維持在35℃左右,第二周開始,每過一周雞舍溫度調低2~3℃,并最終維持在25℃左右。與此同時,不同生長階段的雞對濕度的要求也略有區別,10 日齡以前適宜濕度為60%~70%,而后10d 濕度應維持在60%,隨后濕度應維持在50%~60%[1]。雞舍保持合理的溫濕度是蘇禽綠殼蛋雞健康生長的重要保證。
雞舍中的空氣質量由于雞糞堆積等問題難以保持良好狀態,氧氣含量會逐漸降低,逐漸被其他氣體取代。氧氣是任何動物生存必需品,因此,在養殖蘇禽綠殼蛋雞過程中,一定要提高雞舍通風換氣的頻率。但通風換氣時同時需要考慮該時期雞對溫度與濕度的要求,既能達到通風換氣的目的,又不會打破雞舍溫度與濕度的穩定。雞舍通風口要設置可調節大小的裝置,以實現通風口大小和打開數量可與不同通風需求相適應。加強雞舍通風換氣也是管理雞舍環境的重要部分,是蘇禽綠殼蛋雞養殖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養殖細節。
在蘇禽綠殼蛋雞養殖中進行日常打掃和消毒至關重要。大多數蛋雞養殖者意識不到雞舍消毒的重要性,蛋雞長期生活在雞舍中,其產生的排泄物等會破壞雞舍環境,進而滋生細病原微生物對蛋雞健康生長的。養殖人員在養殖蘇禽綠殼蛋雞時,務必要重視雞舍的打掃與消毒,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將責任落實到人。輪流安排專人進行雞舍打掃,及時清理蛋雞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杜絕病毒從內部滋生。與此同時,定期進行帶雞消毒。消毒頻率按不同生長階段進行,在蛋雞育成期每周需要進行2~3 次消毒,進入產蛋期每周進行1 次消毒,用于雞舍帶雞消毒的消毒劑要時常變換,以免長期使用同種消毒劑,導致病毒產生抗藥性,影響消毒效率。
需要進行控制單位面積內蘇禽綠殼蛋雞養殖數量,數量對養殖密度具有決定性作用。雞舍內的雞群數量直接影響雞舍的空氣質量與衛生狀況。合理控制飼養密度是養殖中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蘇禽綠殼蛋雞的適宜飼養密度在各個階段有所不同,養殖人員要及時進行控制。蛋雞育成第1 周,適宜的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60 只。第2~4 周,每周每平方米減少10 只。第4 周以后,飼養密度應控制在每平方米15~20 只。
雞群的采食和發育情況與光照時間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控制光照時間也是蘇禽綠殼蛋雞養殖過程中重要的管理內容。蘇禽綠殼蛋雞生長的不同時期所需光照時間不同,養殖人員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生長需求控制養殖區域的光照時間,以保證雞群健康生長。1 日齡蛋雞每天光照時間要達到24h,2~7 日齡期間應保證23h 的光照時間。之后采取自然光照,陽光強烈時需要采取措施適當阻擋光線進入雞舍,以免過度光照出現影響生長的不良習慣。18 周齡的蛋雞開始逐周增加光照時間,增長速度為每周半小時,直至每天光照時間達16h。光照時間趨于穩定后,還要控制光照強度,最佳指標為每平方米15~20Lux。養在養殖過程中要人為調整不同時期的光照時間,為蘇禽綠殼蛋雞的生長發育創造最佳條件。
蘇禽綠殼蛋雞進入育成期后,雞群整體的體重與發育程度應控制在同一水平。18 周齡后蛋雞的體重會直接影響其產蛋能力,養殖人員需要定期對雞群個體進行稱重,以保證雞群體重維持在同一范圍內。在對雞群進行稱重時,如若超過雞群平均體重的個體較少,說明雞群生長情況處于同一水平,如若體重差距較大,養殖人員需依照體重標準對雞群進行劃分,在后續養殖中分別飼喂。同一雞舍的蛋雞應處于同一生長水平線,便于養殖人員控制飼喂量與頻率,保持雞舍的雞發育情況相同,產蛋期相同,提高蘇禽綠殼蛋雞的產量。
蘇禽綠殼蛋雞相較于其他蛋雞品種敏感性更強,更容易發生應激反應。因此,在進行疫苗注射、換雞舍或調整雞群時,養殖人員一定要輕拿輕放,避免大聲吵嚷,最大限度地減少蘇禽綠殼蛋雞的應激反應。引起蘇禽綠殼蛋雞發生應激反應的因素很多,涉及多方面的管控,養殖人員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維持環境穩定,最大限度地降低應激反應。蛋雞出現應激反應會直接導致其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大雞群染病風險,進而影響蘇禽綠殼蛋雞的產量或致使蛋雞直接死亡。
在蘇禽綠殼蛋雞成長初期,養殖人員要選擇小雞專用飼料。這一階段的蛋雞食量大,為避免其過度進食影響雞群均勻度,要采取“少喂勤添”的方式進行投喂,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控制雞群生長情況[2]。進入育成期或產蛋期的蘇禽綠殼蛋雞,其所需營養元素繁多,養殖人員要選擇營養均衡的飼料進行飼喂,也可依據所需營養成分自行配料。蛋雞飼料是其生長所需營養成分的主要來源,養殖人員在進行飼料選擇與調配時,務必要仔細對待。
在蘇禽綠色蛋雞生長過程中容易出現多種疾病,為預防其發生,在喂養蛋雞時要在其飼料中添加有針對性作用的藥物。如降低應激反應的藥物應攪拌飼料中,以藥物管控的方式提高蛋雞適應能力,可最大限度地促進蘇禽綠殼蛋雞的健康生長。
蛋雞生長與水密不可分,保證蛋雞飲用水質安全至關重要。水體中會蘊含多種形式的病原體,若不監管蛋雞飲用水,水中含有的病原體會引發多種疾病,且影響蛋雞正常生長[3]。養殖人員在引入水資源用于飼喂蛋雞時,要利用專業化設備對水進行檢測,在供蛋雞飲用前對水進行消毒,降低其中病原體的含量,以此保護蘇禽綠殼蛋雞免受疾病的侵害。
在蘇禽綠殼蛋雞養殖過程中,飼養員是進出雞舍最頻繁的群體,也是外界病毒進入雞舍最主要的流動載體。對流動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消毒是杜絕外界病毒進入雞舍最有效的方式。管理者在進行養殖地管理時,一定要重視工作人員進入雞舍前的消毒工作,以保證進入雞舍工作人員不攜帶未知病毒,進而降低雞群感染外界疾病的風險。蘇禽綠殼蛋雞養殖場管理人員要完善消毒措施,提高消毒效率,最大限度地杜絕工作人員流動引發的雞群疫病。建立專門消毒管理部門,明確劃分各部門的責任區域,對消毒工作進行合理監管。
養殖地內部的病毒是誘發雞群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是疾病防控的關鍵部分。減少養殖場內部的病毒,控制水質、飼料質量及養殖內部消毒等都是有效的控制措施。水源與飼料質量直接影響養殖地內部的病毒數量,水中會蘊含多種病毒,如不管控水質,蛋雞飲用水中的病毒會進入蛋雞體內,進而誘發多種疾病,在雞舍內造成大面積傳播。
為雞群注射疫苗是提高雞群個體免疫力的基本方式,養殖中為每只雞接種疫苗,以此提升雞群免疫力。在為雞群接種疫苗時應著重考慮以往養殖過程中容易發生的疾病,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預防疾病的成本遠遠小于治理,防患于未然是健康養殖蘇禽綠殼蛋雞必須要具有的意識。通過為雞群注射疫苗,建設阻擋某類常見病的屏障,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同時促進蛋雞健康生長,最大化地發揮其生產價值。
養殖人員在養殖過程中要定期檢查雞群健康,及時發現患病蛋雞,將其從雞群中分離出來。尤其是攜帶具有傳染性疾病病毒的蛋雞,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家禽類動物發生疫病,不僅危及整個雞群的健康生長,甚至會危及人體健康。及時合理地處理患病蛋雞可有效縮減傳染范圍,降低損失。
養殖蘇禽綠殼蛋雞的范圍頗為廣泛,全面研究并分析其養殖措施十分重要,科學合理的養殖可將其蘊含的生產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蘇禽綠殼蛋雞產蛋量巨大且營養價值極高,與此同時,其本身肉質也具有食用性價值,是蛋雞養殖的優選品種。探究其養殖措施并加以規范,可最大限度地提升蘇禽綠殼蛋雞的產量及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