筅江蘇省江陰市要塞中學 陳曉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教學應從興趣入手”.初中階段的孩子,不管是心理還是情感方面,發展都不夠完善,教師需要大膽應用各種教學手段,多渠道、多層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提升頗有益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奇心理人人都有,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巧妙地設置懸念,可以讓學生產生渴望與追求,喚起濃厚的興趣,激發聽課的熱情.因此,教師應巧妙設置懸念,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喚醒他們的驚奇感,以達到激疑、激趣、引思的多重功效,在這樣的心理傾向下,可以讓學生興致勃勃地開展數學探究活動.當然,懸念的設置并非隨意而為,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如難易程度的把握需要關注,這樣才能讓學生始終圍繞著問題進行思考;又如,需要和學生的實際相溝通,這樣才能活躍思維,并讓思維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狀態;更重要的是,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緒,只有讓飽滿的情緒與適切的懸念相融合,才能讓學生興趣盎然地進行數學學習.
案例1:合并同類項.
PPT投影一些生活剪影:超市里貨柜上各種商品的擺法,水果店里各種水果的擺法,藥房里各種藥物的擺法等.
師:在剛才我們一起欣賞的圖片中,你們發現這些物品是如何擺放的?為什么要這樣擺放呢?
學生小聲討論.
生1:這樣擺放,我們找物品就方便多了.
生2:可以節約時間,不然到了超市就要到處尋找.
生3:這樣擺放,讓生活變得方便!
師:非常好,生3用一句簡單的話總結了這樣擺放的用處.現在,老師將這些物品換成之前已學的單項式,你準備如何分類呢?如-2ab,2x2y,-3x2y,2x,4ab,6x2y,-x.請大家自己先嘗試分類,之后小組合作交流.
…………
同類項很好地溝通了數與式,更是“分類”單項式的有效抓手.因此同類項概念的建構十分重要,它不僅是訓練學生抽象思維的契機,也是形成數學運算素養的良好載體,更重要的是,充分彰顯了數學的簡約美.本課中,教師基于初一學生的思維和認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興趣感受“歸類”的過程,進而為概念的建構做好鋪墊,在這樣合情合理的設計下,讓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悄然落地.
數學知識抽象,數學學習也比較枯燥,但一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自然意想不到.事實上,盡管數學學科枯燥、乏味,但一些優美的圖形可以令人賞心悅目,可以給予學生美的享受;一些數學定理、公式等所具有的隱性的和諧美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美,可以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的“味道”,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挖掘數學中美的元素,賦予數學知識美的生命和內涵,讓學生在感知和體驗數學的顯性美中提升對其隱性美的認識,讓學生在感知數學之美中促進數學美感的形成,進而讓數學課堂生動起來.
案例2:軸對稱.
師: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組圖形.(PPT出示圖1)

圖1
生:這些圖形怎么只有一半?
師:你們能猜出畫的是什么嗎?它們美不美?它們有何共同之處呢?
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一一作答,課堂氣氛活躍.
師:你們的觀察真仔細,那這些圖形從哪里可以分成左邊、右邊?下面哪位同學愿意在圖上指一指?
…………
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關于數學美的素材,它們看似平淡,事實上包含了豐富的內涵,這些都是教師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極好素材.以上案例中,教師能選取學生感興趣且符合認知水平、也能誘發探究欲望的素材作為課堂導入的材料,激起學生數學探究的興趣,從創造美麗圖案開始到軸對稱概念的生成,讓學生在感知和鑒賞數學美的過程中愉快地學習.就這樣,逐步提升問題的深度和廣度,讓探究問題交融于數學的對稱美與和諧美中,促進學生思維的自然生長.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各種類型的優質課、評優課會讓我們回味無窮,也有一些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考.然而一些教師為了讓知識與生活的融合度更高,常常會編造脫離實際的問題情境,試問,這樣的問題如何能激趣引思,啟迪學生的思維呢?誠然,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并非僅僅依靠講題、解題,而應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讓學生在感知、經歷和體驗中得以發展.為此,在問題情境設計中,聚焦每一個教學元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且具有層次感,同時具有一定思維含量的獨特問題,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真正進入數學思考的過程,以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案例3: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師:首先,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些奧運商品.(PPT出示各種商品,如金屬“鳥巢”、金銀幣、奧運筆、奧運書包等.學生們都被琳瑯滿目的奧運商品深深吸引著,不亦樂乎.)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解決一個和奧運有關的問題吧!
學生躍躍欲試.
為了弘揚奧運精神,初一每個班級準備舉辦“迎奧運”知識競賽.為此,需要提前準備好競賽問題和小禮品.負責準備禮品的王老師在咨詢學生意見后準備用福娃玩具和奧運筆作為禮品,因此就需要了解1個福娃和1支奧運筆的價格是多少,圖2中為已知信息,你能根據信息一得出兩種獎品的單價嗎?結合信息一和信息二,可以得出它們各自的單價嗎?你是如何得出的?

圖2
…………
迎奧運活動似乎與解二元一次方程并無聯系,但是教師巧妙地將生活與數學問題結合起來,并且結合得十分自然和流暢,相信在嘗試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形成深刻的認識.同時,在這三個問題的基礎上,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
教學不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門藝術,它的本質并不只在于本領和知識的傳授,很多時候在于鼓舞、激勵和喚醒.人人都需要贊美,初中生都是獨具個性的個體,表揚與批評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與思想.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合理利用激勵性語言評價學生.例如,對于精彩的發現可以這樣評價:“你的發言非常精彩”“你的自信讓老師十分欣賞”“你的創意思路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你專注的眼神真好看”.又如,在作業批改中,對于書寫認真且正確率高的學生,可以這樣評價:“欣賞你的作業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你的作業帶給了老師一天的好心情”.對于一些后進生,也需要及時發現閃光點:“這次作業進步真大,相信你今后可以把作業做得更加漂亮.”
當然,無論哪種評價方式,作為教師,我們都需要誠懇和寬容,應善待每一位學生.就這樣,通過時時鼓勵和激勵,給學生插上快樂的翅膀,讓學習成為美好的體驗,讓每個學生都能樹立信心從而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我們需抓住學生的特征,把握學生的興趣點,以培養學習興趣為核心,巧妙設置懸念,挖掘數學之美,巧構獨特問題,尤其需要時時鼓勵和激勵.這樣,才能讓抽象、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有趣、有疑、有味,最終讓學生獲得思維的起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學為樂.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