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宋明西北邊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重修有宋范韓二公祠堂記》考釋*
——兼論宋明西北邊事

2022-08-15 00:47:20張舜璽
圖書與情報 2022年3期

張舜璽

(1.湖州師范學院 浙江湖州 313000)

甘肅省慶城縣博物館收藏一通碑刻《重修有宋范韓二公祠堂記》,鐫刻于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原立于慶城縣南街的范韓祠堂內,1985年移藏于慶城博物館。宋代名臣范仲淹長期在防守西夏前線延慶一帶任職,改革軍制,操練軍士,營田興屯,修筑堡寨等,政績卓著,深受當地百姓擁護。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范仲淹在赴潁州扶疾上任途中病逝,慶州百姓感念范仲淹功績,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在慶城修建忠烈祠堂以紀念范氏。明成化十一年重修忠烈祠,將與范氏并列的北宋名臣韓琦增祀,故又稱范韓祠(圖十一)。

這通碑記為青石材質,高240厘米,寬97厘米,厚21厘米。碑文字跡比較清晰,本文依照碑文原貌分行進行錄校,其中碑陽篆刻碑文24行,每行11至52字不等,多為50字;碑陰刻文分為四部分(圖十二),其中前三部分為文字,第一部分刻文35行,第二和第三部分刻文均為38行,每行2至22字不等,第四部分為慶陽地形圖,推測應為當時軍事防御圖(圖九)。對于碑文解讀,重點關注相關人物史實,并輔以正史、墓志相關記載,對涉及宋明的西北史實進行考釋,同時考察增祀韓琦背后的政治象征。

1 碑文內容①引自田永強,黃麗寧:《走進慶城博物館》,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年,第29-30頁。錄文錯誤較多,故此重新修改引用。

《重修有宋范韓二公祠堂記》

賜進士通議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鈞陽馬文升撰文

賜進士嘉議大夫工部左侍郎古豳劉昭篆額

賜進士嘉議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桂陽朱英書丹

生而為名將相,歿而載在信史,使人仰慕于無窮,或血食于千百年之后而不已者,必其有大功德于生民社稷,夫豈偶然哉!古之/人有能之者,其惟宋之范文正、韓忠獻二公乎?康定初,夏賊趙元昊拒命,有侵犯中原意,而延慶被害尤甚。時范雍在延州,賊圍之/孔急,環慶副將劉平、石元孫赴援陷沒。事聞,中外震驚。文正公請自行,遂命公知延州。公至,即選練兵士,修葺塞堡,尤主和以招徠/之。賊有無以延州為事之言,而奸謀為少沮焉。既而公與忠獻公俱為招討使,節制鄜延、環慶諸路兵,或主戰,或主守,戰守皆得其/宜。與夫險要之處,悉筑城堡,舉諸名士以守之,勢相連屬,綜理周密,夏賊知不可敵,遂斂兵不敢近邊,終不得以逞其奸謀,關中獲/安,而宋室無西顧之憂者,皆公與忠獻公之力也。后二公俱為宰輔,其精忠大節,豐功偉績,載在史冊,昭然可考。惜乎文正公未罄/先憂后樂之志而卒。當時民仰公之德,故于鄜延、環慶皆建祠以祀之。宣和中,經略使宇文虛中,奏公有大功,今慶州有公祠,合古/者有功于民以死勤事之法,乞賜祠額,詔賜為“忠烈”。歷金元至今,其祠不知毀于何時。成化庚寅,胡虜犯邊,予奉/命統兵守環慶,尋二公之故跡,而修復之,賊頗知懼,不復入其境,而民賴以安,況在當時者乎?壬辰春,天官亞卿、姑蘇葉公,奉/命巡邊,以文正公乃鄉先達,所至必訪公之祠而遇之,以慶之祠毀為意。予以公之祠得賜額,始于慶陽,今祠毀而不修,乃予之責也,遂/令藩司參政胡欽、孫仁,知府王貴,同知薛祿,卜地于府學之南,鳩工聚材,民樂為之,中建三楹,為正堂,東西兩廳及前門各三楹,后/五楹為退堂,左右廂房如前。正堂中塑文公并增忠獻公像,余以義起之也。經始于成化癸巳秋九月,落成于甲午春三月,規模/宏敞,輪奐一新,二公之英靈必妥于此矣。僉謂不可無文以紀其歲月,請予為記。予聞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披)發左衽矣。蓋言仲有攘夷之功,使無仲,則當時之民盡為夷狄之俗。昔二公之在關中,當元昊士馬/精強,虎視中原之日,乃能同心勠以御之,使民無蹂躪之苦,而免左衽之俗,其有功于社稷生民也,大矣。其功豈不高于仲哉?又/豈小有功于一方者之可比哉?宜乎延慶之民,建祠以祀,而后人景仰于無窮也。或謂文正公與忠獻公,共事關中,功業相等,今民/建范之祠,而不及韓者,豈韓不及范耶?予曰:是大不然。范與韓俱駐節涇州,韓兼秦鳳,范兼環慶,在慶之日久,而民之愛之者深,又/歿于韓公之先。非以范之功德有大過于韓也,不然天下后世稱宋相關中功業之盛者,必曰韓范,今合而祀之,夫豈不宜!逢掖之/士,登斯堂拜二公之像者,忠君愛國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耶?予素慕古人者,于二公慕之為尤切,故不辭而為之記。

成化十一年歲次乙未秋八月吉旦立石。

2 碑文考釋

2.1 碑文撰書者與姑蘇葉公考

馬文升(1426-1510年),碑文撰者,字負圖,別號約齋,又號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鈞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明中期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著有《馬端肅公文集》《馬端肅公三記》《馬端肅公奏議》等。歷經英宗、代宗、憲宗、孝宗和武宗五朝,歷仕近六十年,兩度出任兵部尚書,政績卓著,與王恕、劉大夏合稱弘治三君子;軍事建樹頗大,尤其重視環慶地區的軍事防御體系建設(圖五)。明憲宗成化四年(1468年)的滿四之亂影響頗大,《明史》卷178《項忠傳》中對平定滿四之亂過程記載詳細[2]4728-4731,而《明史》卷182《馬文升傳》中記載了馬文升以右副都御史銜巡撫陜西參與其中,一筆帶過其參與過程,后因功升任左副都御史[2]4838-4839。 而在《馬文升墓志》[1]記載中,平定滿四是馬文升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并在碑文中提到“俘與都御史項忠、總兵官劉玉會兵討之,生擒滿四,俘獲男婦二干六百名口,斬首七千六百余級”①文中所引內容,若無特別說明,皆為《重修有宋范韓二公祠堂記》碑文內容,以下不再一一標注。,特別是提及流民起義中一支名為“漁關火蝎兒”的義軍,這些內容均為《明史》所失載。隨即又翦滅陜西流民起義,上書御邊三策,節制三邊軍事,湯羊嶺大敗韃靼部,生擒鐵烈孫,剿平岷州叛番;成化十四年(1478年),因巡撫都御史陳鉞擅殺貢使,激化了明與女真矛盾,朝廷派馬文升處理招撫事宜,得以順利解決建州女真問題。先后任左副都御史巡撫遼東,后任右副都御史兼理漕運并巡撫鳳陽等地。升任兵部尚書后,派人溝通與安南國的關系,積極防御瓦剌部火篩犯邊,幫助哈密忠順王族孫陜巴興復哈密等;除軍事建樹外,馬文升對朝政之弊也有頗有見地,在《明史》卷182《馬文升傳》中記載較詳,其條陳時政十五事涉及人才、肅貪、刑獄、考課、國儲、四夷、兵備等方面,得到朝廷的采納實施[2]4841-4842。 致仕后去世,謚號端肅。

朱英(1417-1485年),碑文書丹者,字時杰,號澹庵,又號誠庵、任真子,郴州桂陽縣(今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人,明中期政治家、詩人。著有《認真子集》《澹庵紀年》《誠庵奏稿》等。早年閩浙、兩廣流寇盜賊猖獗,朱英采取了招撫與鎮壓并行措施,很快解決了長期困擾當地社會治安的這一問題。《明史》卷178《朱英傳》載:“(成化)十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甘肅,……明年冬兩廣總督吳琛卒,廷議以英前在廣東有威信,遂以代琛。”[2]4741即立碑是年升任兩廣總督,在安撫南蠻土著,編戶籍免賦稅等方面貢獻頗大,推動了蠻部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也減少國家軍費開支。因此,《明史》卷178《朱英傳》載:“其(朱英)威望不及雍(韓雍),而惠澤過之。在甘肅積軍儲三十萬兩,廣四十余萬,皆不以聞。”[2]4742朝廷念其功績,正德中期被追贈謚號恭簡。

姑蘇葉公,即葉盛,字與中,號蛻庵,別號涇東道人、淀東老漁,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人,著名藏書家(圖八)。著有《水東日記》《葉盛奏章》《菉竹堂書目》《秋臺詩話》等。天順年間,任兩廣巡撫,成化初曾任宣府巡撫,任上多有政績。《明史》卷177《葉盛傳》載:“請量減中鹽米價,以勸商裕邊。復舉官牛官田之法,墾田四千余頃。以其余積市戰馬千八百匹,修堡七百余所,邊塞益寧。”[2]4723這些舉措對提升邊地防御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年)后,任禮部侍郎、吏部侍郎。在救濟真定、保定饑荒過程中,他看到了豪強兼并土地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建議清理豪強田地以飼養民馬,并在涿州、天津設置糧倉以備荒年,同時遷移百姓到河套東勝屯耕防戍以備滿都魯各部,可節省物資轉運之弊;明憲宗派其巡視三邊與總督王越、巡撫馬文升、余子俊、徐廷璋等商議具體方案,葉氏通過巡視三邊,發現明朝的邊將、軍備、轉運等方面十分薄弱,無法支撐預先攻河套收東勝的戰略部署,只能防守固邊再圖進取,并與邊將商議筑邊墻設臺堡之策[2]4723-4724。但因兵部尚書白圭堅持用兵,導致了趙輔出兵河套的慘敗。明朝失敗也證明了葉盛對邊地客觀實際的預判。享年55歲,謚號文莊。

2.2 碑文所涉宋夏史實考

公元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并于宋仁宗景祐六年(1039年)正月,遣使宋朝,欲使宋承認其皇帝稱號,卻遭到宋朝拒絕,且被褫奪原有賜姓官爵,邊地互市亦被關閉,宋夏關系驟然緊張(圖四)。西夏軍緊逼宋邊地,《宋史》卷485《夏國傳》載:“康定元年,環慶路鈐轄高繼隆、知慶州張崇俊攻后橋,而柔遠呰主武英入北門,拔之。未幾,夏人攻金明砦,執都監李士彬福字。破安遠、塞門、永平諸砦,圍延州,設伏三川口,執劉平、石元孫、傅偃、劉發、石遜等。又攻鎮戎軍,敗劉繼宗、李緯兵五千。”[3]13996西夏建國初,宋廷上下均彌漫著輕敵之風,“元昊,小丑也,旋即誅滅矣”[4]331,鄜延主帥范雍深受影響,并未積極防御。主將石元孫同樣“特志常輕敵,而自處以必勝”[5]7,而西夏在戰前準備充分,非常清楚延州軍事部署,加之前期元昊以“改過歸命朝廷”的欺詐手段騙得范雍信任,最終導致了劉、石慘敗。

宋軍慘敗,朝野震動。公元1040年范仲淹臨危受命,任延州知州。延州是宋夏對峙前線,范氏到任后,迅速采取措施鞏固邊地,《宋史》卷314《范仲淹傳》載:“大閱州兵,得萬八千人,分為六,各將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賊眾寡,使更出御賊。時塞門、承平諸砦既廢,用種世衡策,城青澗以據賊街,大興營田,且聽民得互市,以通有無。又以民遠輸勞苦,請建鄜城為軍,以河中、同、華中下戶稅租就輸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糴十之三,他所減不與。”[3]10270由于措施得當,延州一線防務很快得以穩固。但因其擅自復書元昊,被降知耀州,后調知慶州,并兼管句環慶路都部署司事(圖三)。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十一月,范仲淹任環慶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同秦鳳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韓琦共理西北邊事。碑文載,“與夫險要之處,悉筑城堡,舉諸名士以守之,……終不得以逞其奸謀”,指范韓在邊地積極修建防御措施,特別是在地勢險要處修筑堡寨,戍守要塞,這些堡寨逐漸形成為宋夏邊界線,并對穩定邊地蕃部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宋夏爭奪羌戎部族中取得了主動,削弱了附夏勢力(圖二)。《宋史》卷314《范仲淹傳》載,范仲淹積極處理與邊地蕃羌部的關系,“若讎已和斷,輒私報之及傷人者,罰羊百、馬二,已殺者斬。負債爭訟,聽告官為理,輒質縛平人者,罰羊五十、馬一。賊馬入界,追集不赴隨本族,每戶罰羊二,質其首領。賊大入,老幼入保本砦,官為給食;即不入砦,本家罰羊二;全族不至,質其首領。”[3]10271同時,又調整防御戰略,招募鄉兵充實堡寨兵力,“觀今之邊寨,皆可使弓手、士兵以守之,因置營田,據畝定課,兵獲羨余,中糶于官,人樂其勤,公收其利,則轉輸之患,久可息矣。”[6]3203但因需對大量堡寨部署防御,導致宋朝兵力分散,《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49載:“陜西四路之兵,幾三十萬,非不多也。然分守城寨,故每路戰兵,大率不過二萬余人”[7]3600,事實上兵力分散,守兵較弱的堡寨成為夏軍率先進攻目標。基于兵力分散導致的不利后果,范仲淹等守將及時調整部署,招募地方鄉兵——弓箭手并給予相應土地屯田,這也是范仲淹所提積極防御西夏的措施,也得到知鎮戎軍將領曹瑋認同,據《宋史》卷190《兵志四》載:“邊民應募為弓箭手者,請給以閑田,蠲其徭賦,有警,可參正兵為前鋒,而官無資糧戎械之費”,朝廷下詔“人給田二頃,出甲士一人,及三頃者出戰馬一匹。設堡戍,列部伍,補指揮使以下,據兵有功勞者,亦補軍都指揮使,置巡檢以統之。”[3]4712(圖六)

因范仲淹積極防御,元昊被迫向宋請和,碑文載“后二公大節,豐功偉績,載在史冊,昭然可考”,因御夏有功,范氏被任樞密副使。慶歷新政失敗后,作為新黨核心成員的范仲淹被貶任鄧州知州,任上寫下名篇《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正是范氏一生憂國憂民的真實寫照。公元1052年6月范仲淹在赴潁州途中病逝,至此,宋朝仍未解決西夏邊患問題。《宋史》卷134《范仲淹傳》載:“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數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3]10276所謂祠堂,按清人趙翼考訂,“官吏有遺愛,既沒而民為之立祠者,蓋自文翁、朱邑始。……其立有生祠者,《莊子》庚桑子所居,人皆尸祝之,蓋已開其端。”[8]碑文載:“當時民仰公之德,故于鄜延、環慶皆建祠以祀之”,因范仲淹治理西北貢獻卓著,深受當地民眾愛戴,其去世后延慶民眾紛紛修建祠堂以紀念其功德(圖一)。時至今日,除慶城縣范公祠外,在甘肅華池、陜西彬縣均保留有范公祠堂遺址。

碑文載“宣和中,經略使宇文虛中,奏公有大功,今慶州有公祠,合古有功于民以死勤事之法,乞賜祠額,詔賜為‘忠烈’”,“宣和”乃宋徽宗年號(公元1119-1125年),此時恰好也是金緊逼宋邊地時期,與范氏經略延慶時宋夏對峙態勢基本一致。早在公元1120年,宋金訂立“海上之盟”以夾擊遼朝,但隨著金對遼的節節勝利與宋節節敗退形成了鮮明對照,金朝對宋朝外強中干的一面有了更加清晰認識,金軍先后攻占遼上京、中京、西京、南京,并于1125年二月俘遼天祚帝,滅遼。對遼的不斷勝利,進一步充實了金朝軍事和經濟實力,激發了金滅宋的野心,金宋逐漸由盟友變為敵對關系。

宇文虛中,字叔通,成都華陽人,宋徽宗大觀三年(1110年)進士及第,任起居舍人、國史編修官、同知貢舉、中書舍人。著有《春秋紀詠》三十卷。北宋宣和年間,蔡攸、童貫貪功而向宋徽宗建議聯金擊遼,據《宋史》卷371《宇文虛中傳》載,宇文虛中曾上書皇帝:“用兵之策,必先計強弱,策虛實,知彼知己,當圖萬全。今邊圉無應敵之具,府庫無數月之儲,安危存亡,系茲一舉,豈可輕議?且中國與契丹講和,今逾百年,自遭女真侵削以來,向慕本朝,一切恭順。今舍恭順之契丹,不羈縻封殖,為我蕃籬,而遠逾海外,引強悍之女真以為鄰域。女真藉百勝之勢,虛喝驕矜,不可以禮義服,不可以言說誘,持卞莊兩斗之計,引兵逾境。以百年怠惰之兵,當新銳難抗之敵;以寡謀安逸之將,角逐于血肉之林。臣恐中國之禍未有寧息之期也。”[3]11526-11527宇文虛中從宋遼金的實情出發,指出宋國庫空虛,且宋遼和平相處日久,軍隊長期廢弛,面對女真侵蝕,依唇亡齒寒之理本應相互依存,而非聯金攻遼。宇文虛中的分析與當時實際相符,但因宰相王黼好大喜功,未采納宇文虛中的建議。金將斡離不、粘罕分道攻遼,進逼宋朝邊地,朝野震動。宋徽宗接受宇文虛中諫言下罪己詔,任命其為資政殿大學士、軍前宣諭使,詔諭熙河路姚古、秦鳳路種師道率兵援護京師。碑文所載宇文虛中任經略使即此段史實,《宋史》記載更詳。正是范氏采取種種有效防御措施,扭轉了北宋御夏頹勢,西北邊防才得以進一步穩固(圖七)。對于“乞賜祠額”之舉,無疑為了彰顯范氏御夏之功,并上升到國家層面,進而鼓舞北宋軍民御金士氣。但因西路兵姚平仲襲擊金軍失利大敗,導致金軍復圍汴京,宋朝被迫派宇文虛中前往金營議和,后因議和遭彈劾。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宇文虛中再次被起用,任資政殿大學士,作為祈請使前往金地議和,被扣,入仕金朝后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兼太常卿,封河南郡國公、金紫光祿大夫、禮部尚書等;宇文虛中雖任職金朝,但心系宋朝,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年)因密謀舉事復宋被殺;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朝廷贈其開府儀同三司,謚號肅愍,賜廟號仁勇,宋寧宗開禧九年(1205年),宋廷加贈少保,賜其子師瑗寶謨閣待制,并賜姓趙氏[3]11528-11529。

2.3 碑文所涉明代史實考

碑文中“成化庚寅,胡虜犯邊”,“成化”即明憲宗年號(1165-1487年),“庚寅”為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年)。明中后期武備廢弛,蒙古諸部乘機入河套、青海和松山地區,形成西北“三大寇(套寇、海寇、松寇)”問題,韃靼首領毛里孩與孛來屢犯邊地,并于成化二年入據河套,因諸部內訌使得孛來殺馬古可兒吉思,毛里孩又殺孛來立脫思為可汗,后殺脫思汗;毛里孩控制東部蒙古部族時期,頻繁侵擾明朝邊地,明憲宗成化六年正月,毛里孩犯邊,被大同總兵官楊信于胡柴溝擊敗毛里孩部,而阿羅出部對延綏邊地不斷侵擾,王越、硃永、房能等多次擊敗阿羅出部[2]8473-8474。碑文中所言“予奉命統兵守環慶”,正是成化四年(1468年)固原人滿四揭竿而起,占據石城,大敗固原、靜寧等地明軍之際。前大理寺少卿馬文升正是在此情形下被重新啟用,授右副都御史并巡撫陜西,“滿四之亂”基本于是年底被平,碑文中馬文升官銜“左副都御史”,這與《馬文升墓志》所載馬文升生擒滿四而升任左副都御史的史實相符(圖十)。后又鎮壓漢中、臨潼、滿城等地流民起義,并向皇帝上書時政十五事和御邊三策,得到嘉許,令其節制三邊事務,“統兵守環慶”即在此時[2]4841-4842。 碑文載“姑蘇葉公,奉命巡邊,以文正公乃鄉先達,所至必訪公之祠而遇之,以慶之祠毀為意。”因葉盛與范仲淹同為蘇州府人,引以為榮,故“以文正公乃鄉先達”借巡邊之便利而尋訪拜謁范公祠,對于慶州范公祠的破敗損毀而惋惜,著人擇地重建修繕范公祠,歷時7個月,碑文載“正堂中塑文公并增忠獻公像”,將韓琦一同增列(封面圖)。

碑文所載“管仲相桓公……使無仲,則當時之民盡為夷狄之俗。”春秋戰國時期,管仲輔佐齊桓公進行改革,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并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口號,聯合北方抵御戎人南侵,《論語·憲問》中孔子言:“微管仲,吾其被發左祍矣”,[9]160管仲之功在于“尊王攘夷”有效阻止了齊魯“夷化”的可能性。范韓二人在環延慶一線防御西夏,避免關中被西夏占領,碑文載“使民無蹂躪之苦,而免左衽之俗,其有功于社稷民生也大矣”,二人功績可與管仲“尊王攘夷”相媲美。當然,從時人角度而言,西夏一旦占領關中,必然推行以“夷狄之俗”為特征的西夏文化,因而忽略了民族間交流融合的一面。政治立場不同,加之長期以來“夷夏之別”思想影響,后人修建祠堂紀念其御夏之功績,并將范韓二人的功績提升到與管仲相提并論的位置,就此而言自在情理之中。關于增祀韓琦問題,馬文升認為范韓二人同時經營關中宋夏對峙前沿,功績相當,同時碑文中“范與韓俱駐節涇州”,只因范仲淹治理環慶時間長久,深得民心,加上早于韓琦去世,因此當地民眾建祠紀念僅有范氏。后人常以韓范合稱,是基于對二者功績的認同,此次重修范祠將韓琦增祀紀念可謂合乎民意,亦激發了拜謁者的愛國之情,正如碑文所言“登斯堂拜二公之像者,忠君愛國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耶”。

3 結語

碑文的書寫無疑是對重要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記錄與再現,《重修有宋范韓二公祠堂記》將宋夏和明蒙史實結合起來,反映出了歷史真實的一面,這種歷史“重現”能激發能吏良將的政治使命感,并引起朝廷對西北問題的重視。秦漢以降,西北成為中原王朝經略的重點。隨著黨項勢力膨脹以及西夏建立后的不斷緊逼,環慶一線成為宋夏對峙的前沿陣地,同時也是民族碰撞交流的重要區域,這些活動客觀上推動了西北民族間的交流融合。這此背景下,如何詮釋“微管仲,吾其被發左祍矣”,成為有識之士經略西北上所需思考的重要問題。碑文重點將宋人范仲淹的功績作為闡釋的具體出發點,恐怕僅僅是作為明人馬文升抒發政治抱負的媒介依托。范仲淹人生的重要階段與宋夏對峙并行,特別是碑文中重點體現了范氏對環慶地區的經營,大大提升了宋朝防御西夏的實力,扭轉了宋夏對峙的頹勢,穩定了西北局勢,密切了蕃漢交流。盡管韓琦并未像范仲淹那樣在身后贏得環慶百姓的尊崇,但事實上,范韓二氏儼然已成為一種忠君愛國的象征符號,而明朝中期所面臨的西北政治形勢與宋夏對峙時期如出一轍,馬文升等通過借助修整范氏祠堂、增祀韓琦等舉措,亟待提升這種象征符號在民眾乃至朝廷中的影響力,以期實現政策的延續和現實的政治訴求,從而將防御蒙古諸部納入中央朝廷西北戰略的整體部署之中。由此可見,該碑文在補史、證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毛片久久久|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www亚洲精品|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日本国产在线| 高清免费毛片|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日本午夜影院|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四虎亚洲精品| 免费在线一区|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亚洲一区网站| 国产97视频在线|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欧美精品导航|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婷婷激情亚洲|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国产黑丝一区| 91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免费高清a毛片|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97狠狠操|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日韩a级毛片| 亚洲香蕉在线|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国产成人毛片|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久久男人资源站|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精品视频| 亚洲乱强伦|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婷婷伊人五月|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