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宏,趙珊珊,尤登攀
洛陽市婦幼保健院 1康復科,2兒科,洛陽 471000
哮喘可影響患兒的肺功能和生長發育、降低患兒的生活質量,給患兒及其家人乃至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2]。因此,及時有效治療哮喘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臨床問題。布地奈德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可通過抑制氣道局部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增加環磷酸腺苷的合成而發揮抗炎作用,并可抑制機體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激活,以及抑制氣道的變態反應。布地奈德生物利用度高,肺部吸收效果好,可直接作用于靶細胞而發揮抗哮喘作用[3-4]。已有研究表明[5],不同時機吸入布地奈德可能影響其臨床療效。目前,關于布地奈德吸入時機對輕度持續性哮喘兒童肺功能及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比較了持續性吸入和出現哮喘征兆時間歇吸入布地奈德對輕度持續性哮喘、兒童哮喘臨床癥狀、哮喘控制情況、肺功能及生長發育的影響,并比較了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差異,以期提高輕度持續性哮喘兒童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輕度持續性哮喘兒童8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和B組,每組43例。A組行布地奈德持續吸入治療,B組在患兒出現哮喘征兆時間斷吸入布地奈德治療。A組:男性患兒28例,女性患兒15例;年齡4~12歲,平均年齡(7.51±2.24)歲;身高101.3~155.3cm,平均身高(123.41±3.65)cm;體重16.25~43.45kg,平均體重(28.35±2.06)kg。B組:男性患兒30例,女性患兒13例;年齡5~12歲,平均年齡(7.72±2.02)歲;身高102.1~152.8cm,平均身高(124.58±3.21)cm;體重16.68~41.88kg,平均體重(29.81±2.29)kg。兩組患兒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患兒監護人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 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 (2016年版)[6]相關診斷標準者。② 存在反復喘息、胸悶、氣急、咳嗽等臨床表現者。③ 每周至少1次輕度持續性哮喘發作但每天發作不超過1次,影響患兒睡眠和正常活動者。④ 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 pred)>80%者。
排除標準:① 近3個月內經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或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干預者。② 近1個月內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者。③ 合并其他慢性器質性疾病者。④ 因各種原因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
兩組患兒均進行止咳、祛痰、解痙、平喘等常規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A組給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40475, 規 格 2ml︰1mg)0.5mg/次,bid,霧化器持續霧化吸入治療。B組在患兒出現哮喘征兆時給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0.5mg/次,bid,空氣壓縮泵霧化間斷吸入治療。對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酌情進行對癥干預。兩組患兒均持續治療6周,并持續隨訪觀察至少1年。
(1)參考《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7]評價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隨訪3、6個月和12個月的哮喘癥狀評分,包括哮喘日間癥狀評分和夜間癥狀評分。日間癥狀評分(總分0~5分):① 0分:患兒無胸悶、氣喘、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癥狀。② 1分:患兒間歇出現輕微癥狀。③ 2分:患兒出現≥2次的輕微癥狀短暫發作。④ 3分:患兒大部分時間存在輕微癥狀,但不影響日常生活。⑤ 4分:患兒大部分時間癥狀嚴重,且影響其日常活動。⑥ 5分:癥狀嚴重,患兒無法進行工作和日常活動。夜間癥狀評分(0~4分):① 0分:無癥狀。② 1分:早醒或憋醒1次。③ 2分:早醒或憋醒≥2次。④ 3分:經常憋醒但可間斷入睡。 ⑤4分:癥狀嚴重,無法入睡。(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隨訪3、6個月和12個月的FEV1% pred和PEF% pred等肺功能指標,采用MS PEODITYIE APS肺功能檢測儀(德國耶格公司)檢測肺功能,一次同步測出相關指標,記錄相關參數。患兒均檢測3次肺功能并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檢測結果。(3)比較兩組治療前、隨訪6個月和隨訪12個月的身高和體重,計算隨訪12個月身高增長值(隨訪12個月的身高-治療前身高),以及治療前、隨訪6個月和12個月的身體質量指數(BMI)。(4)比較兩組治療1年期間哮喘發作次數以及聲音嘶啞、口腔真菌感染、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均符合正態分布,兩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多次重復測量比較采用方差(F)分析并通過SNK-q檢驗進行進一步的兩兩比較。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檢驗進行比較。P<0.05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治療前,兩組患者哮喘臨床癥狀評分和肺功能指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隨訪3、6個月和12個月后,兩組患者哮喘日間癥狀評分和夜間癥狀評分均低于治療前,FEV1% pred和PEF% pred高于治療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A組患者隨訪3、6個月和12個月的哮喘日間癥狀評分和夜間癥狀評分低于B組,FEV1% pred和PEF% pred高于B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哮喘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n=43,±s,分

表1 兩組哮喘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n=43,±s,分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
哮喘日間癥狀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隨訪3個月 隨訪6個月 隨訪12個月A 組 4.86±0.31 1.76±0.21ab 1.53±0.26ab 1.25±0.21ab 0.83±0.18ab B 組 4.91±0.26 2.08±0.29a 1.84±0.31a 1.62±0.19a 1.24±0.22a組別哮喘夜間癥狀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隨訪3個月 隨訪6個月 隨訪12個月A 組 3.53±1.11 1.59±0.27ab 1.24±0.22ab 0.89±0.21ab 0.62±0.16ab B 組 3.58±0.89 1.71±0.33a 1.43±0.29a 1.12±0.24a 0.86±0.19a組別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 n=43,%
隨訪12個月兩組患者的身高增長值以及治療前、隨訪6個月和隨訪12個月的BMI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長發育情況比較 n=43,±s

表3 兩組生長發育情況比較 n=43,±s
隨訪12個月BMI(kg/m2)A 組 6.35±2.21 16.02±1.71 16.24±1.69 16.38±2.06 B 組 6.12±1.96 16.21±1.62 16.13±1.77 16.15±1.84 t 值 0.511 0.529 0.295 0.546 P值 0.611 0.590 0.769 0.587組別 隨訪12個月的身高增長(cm)治療前BMI(kg/m2)隨訪6個月BMI(kg/m2)
治療1年間,A組平均哮喘發作次數[(3.86±0.22)次]低于 B 組[(5.17±0.48)次],具有統計學差異(t=16.269,P<0.001)。Fisher精確檢驗分析結果顯示,兩組聲音嘶啞、口腔真菌感染、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治療1年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n=43
哮喘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有近3億人受到哮喘疾病的困擾,且近年來兒童哮喘發病率不斷增加,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8-10]。目前,兒童哮喘的治療仍面臨挑戰。輕度哮喘在全球的發病率高達50%~70%,但由于其臨床表現和肺功能受影響程度均較低,極易被患兒及家屬忽視而導致治療不當、依從性較差等,患者常可發展為中重度哮喘甚至致死性哮喘[11-13]。本研究中,輕度持續性哮喘的FEV1% pred和PEF% pred等肺功能指標值較低,而日間癥狀評分和夜間癥狀評分較高,提示其哮喘癥狀明顯,肺功能受損,可能對患兒的日常活動造成一定影響,降低患兒的生活質量,提示需重視輕度持續性哮喘的規范有效治療。
每日吸入低劑量糖皮質激素為兒童輕度持續性哮喘的首選治療方法,吸入用糖皮質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藥物劑量較小,而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的藥物多在肝臟滅活,因此其全身不良反應較少。口咽部不良反應主要為聲音嘶啞、咽部不適、念珠菌感染等,可通過吸入藥物后及時進行清水漱口、使用干粉吸入劑等多種措施減少相關不良反應[14-15]。布地奈德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其在哮喘治療中的應用已得到認可[16-17]。有研究表明[18],不同時機吸入布地奈德可取得不同的臨床應用效果。本研究比較了布地奈德持續吸入和間斷性吸入2種給藥方案治療患兒的療效。結果顯示,2組患兒哮喘日間癥狀評分和夜間癥狀評分均降低,而FEV1% pred和PEF% pred均升高,提示患兒的哮喘臨床癥狀和肺功能均得到改善,其中布地奈德持續吸入組患兒的哮喘臨床癥狀和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佳,治療1年期間哮喘發作次數更低,哮喘控制效果更佳。而治療期間聲音嘶啞、口腔真菌感染、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并無增加,且癥狀均較輕微,在不干預情況下可于3天內自行消失。
哮喘等慢性疾病的病程長,病情遷延不愈。兒童哮喘治療不僅涉及慢性病的持續治療問題,也涉及兒童的生長發育、生活管理、社會適應能力等多方面問題[19-20]。哮喘等慢性疾病的長期反復發作可直接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對骨骼、智力、器官功能、免疫功能、情緒、認知等方面的影響。部分哮喘患兒可出現生長發育的延遲,而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應用亦可能對兒童生長發育造成抑制效果[21-22]。因此,在應用布地奈德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進行哮喘治療的同時,需對患兒的生長發育予以關注。本研究中亦關注了納入患兒的生長發育情況,結果顯示,2組患兒隨訪12個月的身高增長速率以及治療前、隨訪6個月和12個月的BMI比較無統計學差異,提示改變布地奈德吸入時機輕度持續性哮喘兒童生長發育的改善作用沒有明顯影響,可能需從控制患兒病情、加強營養支持等方面改善哮喘兒童的生長發育。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且觀察隨訪時間總體較短,未來需要更大樣本量、長期觀察研究來證實這一結論。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持續吸入可更有效地改善輕度持續性哮喘兒童的哮喘癥狀、哮喘控制效果及肺功能,但對兒童生長發育未見明顯影響,是安全可靠的輕度持續性兒童哮喘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應用。
合理用藥科普
對兒童霧化誤區“say”拜拜,這份霧化小知識請您查收
(一) 什么是霧化吸入?
說到吃藥、打針、輸液,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和它們一樣,霧化治療也是一種給藥方式,藥物經霧化吸入裝置轉化成細微狀顆粒,通過孩子的呼吸,直接進入呼吸道從而發揮藥效。
(二) 霧化的各種誤區
1 霧化傷害大于吃藥、輸液?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對這幾種給藥方式做一對比。
吃藥和輸液需經血液循環作用于肺部,這兩者都屬于全身給藥方式,而霧化治療無需通過血液循環直接到達呼吸道。因此,霧化吸入可直達病灶、起效快;局部濃度高、臨床療效較好;用量少,不良反應小。
所以霧化相對于吃藥輸液而言,對孩子的傷害較小。
2 一有呼吸問題就霧化,會產生依賴嗎?
有家長有疑問說:“孩子一有呼吸道疾病就霧化,會產生依賴吧!”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所使用的霧化類藥物并沒有成癮性,不存在藥物依賴的問題。霧化治療我們普遍推廣是因為優點多。同樣,治療也會遵守合理用藥的原則,不會盲目使用。
3 孩子哭鬧時霧化治療效果會更好嗎?
有家長認為,孩子哭鬧時嘴張的大,呼吸加深,霧化藥物吸入多,效果更好。事實上并非如此。兒童哭鬧時吸氣急促,藥物顆粒很難到達呼吸道,大大降低了霧化效果。因此,最好在安靜狀態下吸入治療。
摘自公眾號:中國合理用藥
對兒童霧化誤區“say”拜拜,這份霧化小知識請您查收(一)

對兒童霧化誤區“say”拜拜,這份霧化小知識請您查收(二)

掃一掃二維碼查看科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