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銀河
(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廣東 江門 529000)
數學的應用和發展領域廣,直接影響到人類物質生產和日常生活,高職院校學生學習高等數學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信息化背景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一種必然趨勢。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激發學生的潛能。文科數學課程是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我校”)開設的一門重要公共基礎課,其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數學史與數學文化、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推理、微積分及統計量等實用性較強的內容。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無法實現高效課堂,因此,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1.2.1 教學模式單一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數學課堂仍然采用相對單調的線下課堂教學模式,即傳統的面授模式或只是結合簡單的PPT課件進行課堂講授。雖然在課程改革中,教師也采取了多種教學方法,但是絕大多數課堂都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的過程中發揮的主導作用,只有在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才能落實和體現,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取決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程度。如果學生只是一味被動式地接受知識,將無法發揮主體性作用。況且,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較強邏輯性的學科,而文科生普遍數學基礎薄弱,如果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將知識消化,難免會出現學習上的挫敗感。與此同時,個別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好,若教學進度比較慢,則可能會減弱這部分學生探索新知的熱情,進而出現課堂學習疲憊的狀態。
1.2.2 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不夠強
高校部分學生學習意識和學習欲望不強,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都是以一種敷衍的態度來對待,在學習過程中也缺乏主動性,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具有激發、定向、維持和強化的作用,并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不足,自然就會影響其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的主動性。正因如此,大部分文科生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針對缺乏信心的科目,都是抱著考試能合格通過就好的心理,沒有花時間去深入學習和消化學科知識,數學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和抽象性,更需要學習者慢慢去研磨和內化。
1.2.3 師生的課堂溝通有所欠缺
課堂改革強調要增強課堂“溝通”意識,但教師所理解的“溝通”是由傳統的“滿堂灌”轉變成“滿堂問”。課堂教學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師生的課堂溝通非常欠缺。教師在講臺一味“灌輸”高深理論,而一些學生在臺下左耳進、右耳出,或是開小差。課堂上教師沒有全面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做到及時向教師提出疑問,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往往都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這也導致課堂教學失去了它應有的交流與溝通。
所以,推進文科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是必然的。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填補了傳統課堂教學許多不足的地方,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活躍,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傳統的課堂模式采用常用的教學工具,如黑板、粉筆、幻燈片等,教師通過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完成特定教學內容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其優點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口授、板書,學生邊聽講邊記筆記,這樣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會更深刻。對于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將復雜問題通過啟發式教學方式講解清楚。這樣,學生反饋過來的信息教師能及時獲取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調整教學策略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尤其是文科數學課程,有比較強的理論性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適合用傳統的面授模式。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自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不能完全被取代。
沒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是線上課堂教學的最大優點,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進行學習。線上教學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技術開展網絡教學活動,它的學習資源廣泛,信息量大,能將理論知識可視化,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教學效果。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來完成學習任務。一方面,學生可以借助現代電子產品輔助學習,如通過電腦、手機隨時隨地進行網絡學習。有針對性的學習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點,彌補線下教學的不足。另一方面,線上課堂的師生互動環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線上教學也存在弊端,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管控,對于自控力較差的學生,教師也是無能為力的。
混合式教學模式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點和網絡教學的優點深度融合,教師引導和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能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得到充分體現。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混合式學習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數學基礎制作相應的微課內容,還要根據學生實際需要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料,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智能設備進行自主學習和提高。在文科數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將線下講授的內容,如教材中的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文化等,借助“職教云”平臺與學生共享教學資源,包括文本、音頻、視頻等。教師借助“職教云”學習平臺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分析,及時調整教學進度,避免不必要的時間和資源浪費。
“職教云”平臺為教學提供較好的溝通互動,教師在線上可以隨時隨地為學生解答問題,也可以在線上提問學生有關教學內容的問題。學生通過“職教云”平臺的活動功能,實行簽到、投票、選人、搶答、隨堂練習等。而教師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合理做好教學安排。學生在線下學習遇到的難題,也可以一并向教師提出,不會因為非上課時間而擔心找不到教師來解答疑問。
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讓教師去建設數字化的教學資源,更不是去開展花樣百出的教學活動,而是設法去拓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力依據學習和教學的規律去實現拓展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的目標。例如,針對文科數學課程里的數學史與數學文化,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把資料共享在“職教云”平臺,學生可以利用平臺上的微課、慕課、短視頻等資源進行拓展學習,進一步了解數學史和數學文化,學會知識的延伸。我們的教育本身就是希望能通過教,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希望學生通過學習后,能做到觸類旁通和提高知識遷移能力。
教師運用教育技術的能力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首先,學校領導必須重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加強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設施的建設,重視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更新辦學理念,定期開展相關的學習培訓。尤其是年長些的教師,其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相對薄弱,仍需要更多的幫扶和引領。在“互聯網+”時代,前沿的學科觀點和教學模式,都是可以通過學習得以獲取的,尤其年輕教師在這方面最有學習勁頭,學校更要讓年輕教師多外出學習,以帶領學校其他教師共同進步。
教師進行合理利用與整合處理網絡數字教學資源,再上傳到教學平臺以便學生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線上學習資源使用率。誠然,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對線上教學效果的影響是很大的,學校可以根據文科數學課程的特點建設教學資源平臺,以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教學需求。目前,慕課上的開放課程給高校學生帶來很大的幫助,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在平臺上進行注冊,通過學習、討論、測試、提交作業等環節拿到證書或學分。
在課前預習環節,教師可以把上課要用到的與知識點相關的文本、音頻、視頻等資料上傳到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前隨時隨地進行預習或是自主學習。在課中學習階段,課堂教學主要是以線下的形式進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來進行探究性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面授中結合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比以往傳統的口授更能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后的學習階段,教師可以將相關的資料上傳至平臺,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在課后評價反饋階段,課堂學習任務完成后,教師要及時批改學生完成的作業和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作出評價。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變得多元化,包括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檢索能力、數學知識應用能力、課堂出勤等,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得到重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越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就越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當前高校首選的一種教學模式。結合當前教育的需求,大學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教育技術知識,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生態,使學生除了獲取課堂上的顯性知識之外,還能通過線上學習到更多隱性知識,這對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大有幫助。目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在我校數學學科教學中仍處于探索階段,還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