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鵬,董世甜,熊一鳴
(中原工學院 服裝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隱喻一詞源于希臘語Metaphora,意為一種“由此及彼”的運動,指“傳達”或“轉化”,用于以言語映射出與字面意義不同的事物[1]。隱喻是修辭學中的一種手段,在文學表達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在古希臘,隱喻被認為能夠傳遞比直接表達更豐富的意義,亞里士多德提出了隱喻的功能—“使風格富有裝飾意味而不流于平凡,可以使問題莊重而不失分量”。進入當代,萊考夫和約翰遜提出“隱喻是人類的思維方式”的觀點以及“隱喻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工具”的認知理論,認為借助隱喻能讓復雜隱晦的概念變得通俗,進而易于理解。隱喻認知理論的提出和應用,使其在各個領域大放異彩。隱喻被當作一種思維工具,成為解讀和開拓新認知的渠道。
延伸到設計領域,隱喻可以把抽象化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設計,使設計作品更生動、更具有表達性。隱喻的主要做法是通過設計載體,向人們傳達某種意義或形象,其本質是通過對待一件事物的經驗去理解陌生的事物,依靠聯想、想象等方式進行認知重組,進而把人們對一種事物的理解轉入新的事物中。在服裝設計中,采用隱喻能夠為意義的表達和新形式的創造發揮作用。
服裝的形式不是設計要素的簡單堆砌,而是一種語言,訴說著理念和意義。以隱喻進行表達的服裝能夠對文化內容和思想含義進行釋義,通過隱含的方式傳遞特有的意味,進而隱喻具有語言表達的功能[2]。在人類發展中,服裝作為文明的載體,積聚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符號意義,因此,通過人在著裝上的表征能夠解讀其動機,了解其潛在的觀念和審美。
人們的所思所想除了可以通過語言來抒發,還可借助相關物質來傳達,服裝的表現與所處時代、社會、審美等因素緊密關聯,因此,成為人們心理的外化物,能傳達人的心理發展變化。隱喻的基本作用是意義傳達,隱喻性的服裝能夠暗示穿著者的審美和個人特質。
隱喻性的服裝設計尤其體現在影視作品中。著裝往往隱喻著人物的性格、身份和精神面貌,進而表現作品的主題,引起觀眾的思想共鳴。例如在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女孩Andrea Sachs的服裝設定是電影的重點之一,無聲地展示了角色的人格成長及審美發展。Andrea初入職場時,穿著風衣外套配上厚厚的毛衣,散發著學生氣息,透露出她對時尚的陌生,為上司對她的嚴苛埋下了伏筆;在職場歷練一段時間之后,Andrea放棄了臃腫的毛衣和保守的搭配,穿上了性感的高跟鞋,根據場合選擇適宜的服裝,充分表現了干練和敏銳,也喻示著她心態的改變和對時尚職業的重新認識;當Andrea對工作得心應手時,她的穿搭開始豐富多變,靈活灑脫,充滿個性,暗示著她的內心逐漸強大和自信。在整部電影中,每一套服裝造型都是她走向專業、獨立和成熟的見證,喻示著主人公從職場小白到創意達人的轉變。
服裝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還承載了復雜的社會文化和時代思潮,隱喻性的服裝往往成為觀念的符號。人類社會的各種制度和規則制約著服裝的表現,而服裝作為精神內涵的物質載體,也成為沖破束縛的“反叛”工具。
20世紀60年代,經濟快速發展,但是發展不平衡、大范圍的生態環境惡化、戰爭和權力斗爭使人們發出了對社會主流文化的質疑。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主張個性自由、回歸自然、反對現代工業文化的嬉皮士,他們以日常服裝作為載體,表達渴望自由、回歸自然、反對權威的理念。他們穿著顏色豐富的扎染T恤以及帶有迷彩圖案的服裝來暗含理想中的自然與自我追求,將崇尚自由的精神投射在服裝再造上,通過隨意地裁剪服裝領口,剪掉袖子、在衣身上挖洞,使服裝更加寬松隨意,體現個人化,遠離常規,來宣泄對社會的不滿。服裝作為隱喻自由的媒介,演繹著嬉皮士的瀟灑不羈,隱含了當時年輕人的思潮。
服裝是文化的載體,能折射出一個民族的發展歷史。在中國,服裝有其特定的符號化隱喻,訴說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和追求。因此,在慶典、外交等重要場合,服裝成為反映民族精神的道具,隱含著深刻的意義內涵和審美。
在國際會議APEC中,中國作為東道主,為各國領導人所設計的服飾不僅具有包容并蓄、和諧共生的寓意,也代表了中國獨特的審美品位。服裝采用具有歷史特色的宋錦面料,以傳統的“江崖海水”紋樣隱喻21個經濟共同體山水相依、河清海晏的美好愿景;服裝款式采用古老的連肩結構和傳統中式立領等細節,以“新中裝”的形式,隱喻莊重嚴謹的文化品質、包容渾厚的精神面貌,也表現了和平發展、共創文明的寬廣胸懷。
從結構角度來看,隱喻可分為3個層次,分別是根隱喻、基本隱喻和派生隱喻;根據使用頻率,隱喻可分為常規隱喻和新穎隱喻;根據隱喻之間的相似性,隱喻可分為相似性隱喻和創造相似性隱喻[3]。服裝的隱喻同樣可以從認知功能、使用頻率、相似性基礎等角度展開應用。
從認知角度來看,根隱喻和派生隱喻是主從關系,根隱喻往往是隱含的,一般不為人所察覺,反映了人們對自然和世界的早期認識,是概念化隱喻的核心;而派生隱喻是根隱喻的外在表現,是圍繞根隱喻生長出來的[1]。
服裝中的根隱喻是指構建服裝實體之前設定的某種概念[4]。設計者將此概念作為起點進行設計,這個概念的內容即為服裝的根隱喻內涵,圍繞這個概念所產生的其他隱喻內涵即為派生隱喻。根隱喻具有總結性和統領性,在整個服裝隱喻設計中占主導地位;而派生隱喻處于從屬地位,是依照根隱喻的特征屬性演變出來的。根隱喻和派生隱喻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兩者要相互作用才能實現服裝隱喻設計。
例如,花的寓意豐富,是美麗嬌柔、幸福圓滿的代名詞,進而經常被應用于女裝設計中,以獲得表達女性魅力的隱喻效果。如圖1所示,施喻者首先構建認知,將“女人如花”作為根隱喻,其次在根隱喻的基礎上選取花的特征,設定服裝廓形和色彩,以此構建服裝實體,最后受喻者從服裝中獲取的隱喻信息—“女人像花一樣高潔優雅”,即派生隱喻。由此可知,派生隱喻的內涵是以“女人如花”這個根隱喻為前提,若忽略根隱喻,受喻者可能無法識別出服裝所派生出的隱喻意義。

圖1 服裝根隱喻和派生隱喻的應用表現
2.2.1 常規隱喻
當某種隱喻多次出現,長期使用后成為日常程式,以至于人們習慣不再意識到其是隱喻,這樣的隱喻被稱為常規隱喻[5]。服裝的常規隱喻是指設計者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符號與服裝相結合,以此來隱喻一些思想和意義。在此類隱喻中,最重要的是對設計元素符號的選取,而這些符號需具有普遍性和易讀性,進而受喻者在面對服裝時才能準確領會其內涵。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這些符號所產生的隱喻意與受喻者解讀出來的內涵應保持一致,這樣設計師會提煉隱喻符號的特征并置入服裝中,人們才能順理成章地獲取服裝的含義。
例如,當施喻者想要通過服裝隱喻獨立自信的人物個性時,通常會選取人們熟知的豹子作為隱喻符號。因豹子喜歡獨自活動且捕獵兇猛快速,于是成為獨立、力量的符號,用于女裝設計,能夠隱喻女性自信、大膽、敏銳的精神氣質。設計者選取符合表達理念的豹子符號,提取豹紋融入服裝中,使服裝表達出所要隱喻的內涵。
2.2.2 新穎隱喻
新穎隱喻是指將陌生或者不常用的符號與服裝相結合,進而使服裝產生新的內涵意義。其常常采用跨領域的聯想,把服裝形式和其他領域中的某些表現巧妙地聯系起來,不但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還能創造出新的意義,是創意型服裝設計的重要方法。
施喻者汲取其他領域中的符號,提煉出符號中的本質特點,并通過服裝的形、色、質等體現,以此構建服裝的實體形象。服裝的意義構成和解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受喻者通過服裝接收的內涵意義,與原來符號的隱喻內涵有所不同,使服裝具有了延展或產生新內涵意義的能力。
例如,笑的符號隱含著平和的心態和友善的情感,網絡表情中笑的形象更具有娛樂性。設計師弗蘭科·莫斯基諾提取笑的表情進行重復構成,以卡通化的笑臉作為服裝的圖案,激活了人們對笑的美好認知,隱含著他反對戰爭以及對世界和平的渴望。笑臉作為隱喻符號,不僅增添了服裝的視覺新鮮感,還衍生出人類追求和平與美好生活的新意義。
2.3.1 相似性隱喻
以相似性為基礎的隱喻,是指設計實體和隱喻來源之間的相似。在服裝的相似性隱喻中,施喻者將某種事物的物理要素(如體態、造型、色彩等)與服裝相聯結,呈現出與隱喻來源相似的視覺效果。受喻者看到服裝時,會調動存在于經驗與意識中的形象與其匹配,這種相似匹配不需要經過進一步的聯想或轉化,是人們自主、直接的行為。
例如,畢加索的畫因獨特的繪畫風格被世人所熟知,荷蘭設計師Viktor&Rolf將畢加索的畫作為服裝隱喻的來源,模仿畢加索的解構手法,采用拼接工藝進行服裝設計,使受喻者看到服裝后自然地聯想到服裝的隱喻來源(圖2)。

圖2 相似性服裝隱喻分析
相似性是隱喻的基礎和靈魂。相似性隱喻所涉及的兩個事物之間具有直觀、簡單、容易為人識別的關聯。在構建隱喻的過程中,人們可以參照他們熟知的經驗和具體的概念去理解新的事物,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豐富和拓展了他們對世界的認知。
2.3.2 創造相似性隱喻
創造相似性隱喻是指設計者將原先并不被認為存在相似性的兩個事物聯系到一起的隱喻,即在隱喻使用前,人們并未認識到兩者的相似性。設計者通過對相差甚遠的兩種事物進行相似性挖掘,建立起兩者相似的橋梁。具體到服裝設計上,表現為施喻者把某個領域中的若干特征或屬性轉移到服裝上,受喻者從服裝的形象中不能簡單直接地認識到隱喻來源,需要通過類比、聯想、象征等思維步驟,才能發覺兩者之間的相似性。
例如,施喻者運用創造相似性的隱喻方式設計服裝,將建筑外形與服裝創造性聯系在一起,運用易塑形的材質打造了舒展且富有張力的服裝廓形;而受喻者在接收服裝信息時,因知識儲備中缺少建筑相關內容,所以不能直接識別服裝與建筑之間的相似性,但通過施喻者給予的引導,受喻者逐漸打開思路、恢復記憶、補充知識并進行類比、聯想和推理,進而理解設計的意圖。這樣的隱喻,能使人產生豐富的思維活動,促使人們獲取新認知,深化人們對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理解(圖3)。

圖3 創造相似性服裝隱喻分析
服裝的隱喻能夠釋放出多方面的信息與含義,表達人物心理、社會思潮、特定含義等內容,為設計理念向服裝導入提供了方法。各種類型的隱喻在服裝中的應用,是服裝創意和意義傳達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