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仲祥
(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福建 福清 350309)
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根據福建省安委會關于印發《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閩安委辦〔2017〕17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公司實際情況,于2018年5月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建設,2018年7月完成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并運行。
建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既是實現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向現代化安全管理水平邁進的需要,又是滿足安全監管及企業安全現狀的實際需要。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鹽行業內首家進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的企業,是一次探索利用現代化安全管理手段來管理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益嘗試,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本文以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為例,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和運行的情況進行研究總結,期望為福建省內其他鹽業生產企業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提升公司安全風險預控能力,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雙重預防體系指的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目的是系統地辨識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安全生產風險,并進行定量定性分析評估,依據風險點等級,分層次制定并落實管控措施,有效控制安全生產風險,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建設目的是通過對事故隱患進行分類、排查和評價,并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事故隱患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找到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失效環節、彌補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缺陷和漏洞,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預防事故的發生。
⑴ 公司層面成立以公司負責人為組長、分管副總為副組長,各部門經理及崗位骨干為組員的雙重預防體系推進小組,具體工作職責落實到部門、崗位。
⑵ 邀請安全專家對雙重預防體系進行培訓解讀,了解雙重預防體系的概念及相關知識,做好體系建設準備。
⑶ 在專家幫助下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編制相關文件。編制《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方案》《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管理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等文件規章。
⑷ 公司開展相關建設方案和制度宣貫工作,使公司各部門崗位人員了解相關工作要求。
根據實際情況,包括組織架構、經營場所、生產設備及工藝流程等方面內容,明確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具體對象。如晶港公司確定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具體對象為制鹽生產線、倉庫、各類設備設施、崗位作業活動、公共工程及輔助設施等對象。
3.2.1 風險點劃分
參考DB 37/T 2974—2017《工貿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細則》標準進行風險點劃分。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則根據各區域功能不同,以生產經營區域劃分作為辨識評估單元,并單獨將關鍵設備、重點部位列為單元,將下列區域劃分為評估單元:⑴生產車間工藝作業;⑵廠區公共危險性作業;⑶產品檢測檢驗作業;⑷生產車間設備設施;⑸廠區公共設備設施。
3.2.2 誘發事故類型確定
企業在事故類型確定時,可參照GB 6441—19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將事故分為20 類。在確定事故類型時可不局限于標準分類,應結合公司自身情況充分識別,如根據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確認本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主要事故類型是火災、灼燙、觸電、中毒和窒息、噪聲、高處墜落、車輛傷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具體事故類型分布可見表1。

表1 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主要事故類型分布情況表
3.2.3 風險點排查結果
根據DB 37/T 2974—2017《工貿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細則》在生產活動區域內對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風險點排查。對生產經營全過程,包含生產車間工藝作業、廠區公共危險性作業、產品檢驗檢測作業、生產車間設備設施、廠區公共設備設施進行排查,確定了風險點,具體見表2。

表2 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風險點信息統計表
3.3.1 安全風險(危險源)辨識方法
根據DB 37/T 2974—2017《工貿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細則》標準,選擇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檢查表法(SCL)、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等作為風險(危險源)辨識方法。如選擇作業危害分析法(JHA)對生產車間工藝作業過程(日曬鹽/自然鹽生產系統工序)、廠區公共危險性作業(高處、裝卸、受限空間作業等)、檢驗檢測工作過程(試劑配制,化學滴定分析等)進行識別;選取安全檢查表法(SCL)對生產車間設備設施(轉篩、鹽漿泵、配電柜等設備設施)、廠區公共設備設施(配電房、水泵房、食堂等)進行識別。
晶港鹽業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對生產車間日曬鹽生產系統工序生產管理員崗位進行評估,具體見表3;采用安全檢查表法(SCL)對生產車間生產線設備管理員崗位進行評估,具體見表4。
3.3.2 安全風險等級評價方法
根據DB 37/T 2974—2017《工貿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細則》選擇風險矩陣分析法(LS),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等方法對風險進行定性定量評價,安全風險一般分為“紅、橙、黃、藍”4個等級,其中紅色為不可容許(重大)危險、橙色為高度(較大)危險、黃色為中度(一般)危險、藍色為輕度(低)危險。
如:晶港鹽業公司采用風險矩陣評價法(LS)對生產車間工藝作業過程(日曬鹽/自然鹽生產系統工序)、廠區公共作業(高處、裝卸、受限空間作業等)、檢驗檢測工作(試劑配制,化學滴定分析等)、生產車間設備設施(轉篩、鹽漿泵、配電柜等設備設施)、廠區公共設備設施(配電房、水泵房、食堂等)進行定量定性評價,具體見表3、表4。

表3 福建晶港鹽業公司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評估記錄

表4 福建晶港鹽業公司安全檢查表法(SCL)評估記錄
可按照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應急處置措施的邏輯順序制定的風險控制措施。晶港鹽業公司經過對各個單元的辨識和評估,針對下列風險等級較高的重要設備/場所/作業活動采取了降低風險的有效措施:
⑴食堂的液化氣罐及液化氣罐間,不采取措施前被視為較大風險(橙色),公司加裝了氣體泄漏報警儀,保持門窗的通風,加強管理等措施,將風險降低至一般風險(黃色);
⑵公司的地下水泵房、振動流化床、鹵水池被視為有限空間區域,未采取措施前被視為較大風險(橙色),公司采取了加裝空氣監測儀器、粘貼了警示標識、執行有限空間作業審批、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監管、操作人員嚴格受訓等措施后將風險減低至一般風險(黃色);
⑶生產車間設備/作業有觸電、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等風險,公司生產線現場較為潮濕,電氣設備易發生漏電情況,可能導致觸電事故;生產線部分設備崗位操作平臺離地超過兩米,屬于高處作業范圍,可能發生高處墜落事故;設備中有提升機、螺旋輸送機、打包機等旋轉平移運動,人員接觸可能導致發生機械傷害事故。針對生產線設備、作業活動公司在關鍵部位,加裝了護欄,防止人員與機器設備轉動部位的接觸,防止人員高處墜落,現場設備機器都設置接地保護裝置,生產線設備均由總控室控制,極大地降低了風險等級,因此生產線風險等級定為一般風險(黃色);
⑷廠區的危險性公共作業主要有臨時用電、檢維修作業及動火作業,公司通常采取外包或者放置在檢修維修期間進行,以降低安全風險,同時作業現場有專職安全監管人員進行監督管理,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故廠區危險性作業風險定為一般風險(黃色)。
對于一般風險,公司層面從管理、技術、應急、教育、設備設施等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綜合管控措施,真正從本質上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意識并實現企業文明安全生產。
企業應對風險進行風險公告和風險培訓,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和建立企業“紅、 橙、黃、藍”風險四色分布圖,使企業員工了解風險點基本信息及防范、應急對策等內容。如晶港公司經過辨識與評估,依據結果,提出安全風險管控對策,并分別制作了福建晶港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空間分布圖和安全生產風險崗位告知卡,張貼在生產場所和作業處。
3.6.1 隱患排查方法
企業可按照《福建省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閩政辦〔2009〕149 號)文件要求,依據風險分級評估結果,編制隱患排查清單,采取全員參與,自主排查的方法,對存在的隱患進行辨識、整改和驗收。
3.6.2 隱患排查結果
晶港鹽業公司結合風險評估結果編制了隱患排查清單(見表5),著重對一般級及以上風險進行隱患排查,加強隱患的檢查工作。同時依照《工貿行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工貿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2016 版)》《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等文件要求,對公司里面的受限空間作業和重大火災隱患進行了重大隱患排查,結合檢查情況,依照公司實際情況,確定公司不存在重大隱患。

表5 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隱患排查表
企業應自上而下推行雙重預防體系,通過雙重預防體系全面運行,來確保企業本質安全,提升企業風險防范和治理能力,實現兩個體系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雙重預防體系運行情況正常,有效地遏制公司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⑴體系建設之初,風險辨識分析、分級、管控、隱患排查等工作主要集中在安辦及各部門層次,相關崗位人員的參與度較低,導致運行過程中工作人員未能理解和全面執行相關的規定要求,運行結果未能達到預期效果。⑵對于雙重預防體系的認識不足,對風險管理的知識理解不透,未能全面掌握相關的管控措施及排查要求;公司層面風險管理培訓力度不足,崗位人員安全風險意識較薄弱。⑶長期保持的安全生產狀態使員工未能全面重視雙重預防體系建設,隱患排查力度不足,平時未能及時進行自查自糾,形成閉環;崗位人員主觀能動性薄弱,出現被動執行情況。
根據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公司雙重預防體系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使雙重預防體系有效運行,提高工作效益,提出如下建議:⑴加強培訓,將雙重預防體系培訓納入公司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有計劃分段式進行培訓,使員工能全面了解和理清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概念、術語、方法等知識,為全員參與創造有利條件。⑵公司領導層面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形成有效監督;明確雙重預防體系運行的責任主體和執行主體,減少形式化和敷衍式工作,確保雙重預防體系運行落于實處,形成有效閉環。⑶制定獎懲制度,對責任部門和執行部門予以獎懲,同時激發員工參與熱情;對于及時發現風險并積極參與出謀獻策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對于無視安全工作要求的員工,給予適當的警告和懲罰。⑷完善火災、機械傷害、中毒、自然災害等方面應急預案,形成公司綜合應急預案,明確應急救援機構和職責,理順現場處置的程序和要求,嚴格按照預案要求進行日常培訓和演練,認真貫徹執行,提高公司應急救援能力。
在安全生產形勢日益嚴峻和政府監管日益嚴格精準的當下,建立風險評估在前,隱患排查在后的雙重預防體系,可以有效減低和預防重特大事故發生,符合政府監管和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福建晶港鹽業有限公司根據鹽業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系統深入地建設雙重預防體系以現代化安全管理手段來完善公司安全管理,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是一次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