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成,王建平
(1.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60;2.甘肅建投科技研發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50)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每年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建筑業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高層建筑作為我國城市建設中最主要的建筑形式,在解決城市土地供應緊張等問題方面貢獻突出。但同時,由于高層建筑具有工程量大、結構復雜、功能齊全等特點,從而造成其施工周期長、資源消耗量多,產生的粉塵、污水等污染物較大,帶來了城市環境污染嚴重和資源消耗大的社會問題。
隨著我國“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越來越重要,建筑業作為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嚴重的行業之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勢在必行。高層建筑施工是將圖紙轉化為建筑實體的實施階段,是各種資源、能源消耗量大、對社會環境污染最直接的階段。基于此,本研究結合高層建筑的特點,依據《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范》(GB/T 50905—2014)、《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 50640—2010)、《綠色建造技術導則》(試行)的有關規定,在實現高層建筑項目施工階段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及環境保護(簡稱“四節一環保”)目標的前提下,探索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成本的組成及其影響因素,找出降低其成本的策略方法,旨在通過合理利用綠色施工理念和技術措施控制綠色施工成本,使高層建筑在實現綠色施工目標的同時,綠色施工投入最少、成本最低,從而為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成本控制提供參考[1]。
隨著我國能源緊缺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可持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受到重視,我國的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得到了很大發展,綠色施工具有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特點[2],具體見表1。

表1 綠色施工的特點
高層建筑與其他建筑相比,在施工時具有現場臨時占地大、布置難度大、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高空垂直運輸量大、高空作業安全隱患多、基礎施工難度大、基坑開挖深、支護難度大、降水多等特點。目前,我國大多數施工企業對綠色施工的認識不足,加之進行綠色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會使項目成本增加,致使施工單位未能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實現項目“四節一環保”的綠色施工目標。
高層建筑進行綠色施工時,按照《綠色施工導則》有關要求,建立“四節一環保”為目標的綠色施工管理體系,采取事前策劃、事中管控實施、事后評價的方式進行綠色施工的全過程管理。高層建筑綠色施工管理包含綠色施工策劃、綠色施工實施、綠色施工評價等環節,其內容涵蓋綠色施工的組織、規劃、實施、評價以及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等多個方面。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綠色施工已有多年,初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綠色施工有關的意識已逐步建立,形成了許多綠色施工的示范工程,但在大范圍的推廣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
(1)社會整體對綠色施工的認識還有待提高。目前,部分項目建設方、施工方、設計方對綠色施工的認識還不足,常常把綠色施工與綠色建筑混為一談[3]。
(2)綠色施工各參與方責任還未得到有效落實,相關法律基礎和激勵機制有待建立健全。綠色施工的大范圍推廣,還需要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并加強監管,更需要建設單位在項目投資方面的資金支持以及設計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在施工階段同樣也需要監理單位的現場旁站監督和施工單位的具體實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綠色施工目標得以實現。
(3)與綠色施工有關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等的創新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綠色施工是以保護環境、降低消耗、節約資源為基本要求的施工方式,然而目前施工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施工技術和工藝仍是以質量、安全和工期為目標的傳統技術,影響了綠色施工的推進。
(4)資源再生利用水平不高。當前的施工方式,導致建筑業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二次有效利用效率不高,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和施工成本的增加。
(5)建筑施工企業整體的綠色施工管理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切合工程實際施工層面的綠色施工指導文件不多,工程項目綠色施工的科學管理仍然存在問題,施工企業綠色施工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6)信息化施工和管理水平不高,建筑工業化進程緩慢。信息化對改造和提升施工水平、促進綠色施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國尚沒有既適用于政府監管又適用于企業管理的工程項目綠色施工的綜合化管理平臺及軟件,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建筑工業化的進程一直比較緩慢。
傳統的高層建筑施工成本由項目直接投入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設備使用費、項目措施費及項目管理費等直接成本和施工企業分攤到項目上的管理費用等間接成本組成,相較于傳統高層建筑施工成本,綠色施工需要增加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綠色施工成本的構成如圖1所示。
高層建筑綠色施工與傳統的高層建筑施工相比,主要體現在進行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時,為了實現“四節一環保”的策劃目標,需要采取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故而會增加相當一部分的成本,但是由于施工過程中各種資源的節約,也同時會降低一部分資源使用成本。
為了實現高層建筑的綠色施工目標,依據國家有關文件及標準規定,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由此必然會導致項目的成本增加,該部分成本的增加主要包括綠色施工額外增加和技術革新、材料循環使用帶來的費用。在分析具體的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成本增加量時,應結合項目實際,從“四節一環保”5個方面具體來考量。高層建筑綠色施工增量成本=節能措施的成本+節水措施的成本+節地措施的成本+節材措施的成本+環保措施的成本[4],高層建筑綠色施工增量成本具體見表2。

表2 綠色施工增量成本分析
高層建筑在進行綠色施工時,在成本增加的同時,間接地帶來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增加,由于采用各種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措施,為項目節省了資源使用費用,也為項目創造了直接經濟效益,具體效益見表3。

表3 綠色施工效益分析
推進高層建筑綠色施工,要求在保證安全、質量、工期和成本整體受控的基礎上,把環境保護、減少污染排放、保護國家資源、實現資源節約作為主控目標,是解決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受益方是整個國家和社會,其投入理應由建設方承擔。但由于相關政策不完善,同時政策缺乏強有力推動,導致綠色施工成本的增加實際上是由施工企業承擔[5]。
影響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成本的因素除了施工企業本身內部的管理水平、施工水平、環保意識等因素外,還受國家政策、法規、社會整體綠色施工技術和先進設備投入等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在高層建筑綠色施工過程中,受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影響比較明顯,如政府制定的法律和強制性標準,施工企業必須遵照執行;政府對進行綠色施工的項目給予稅收、評獎優先等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綠色施工成本。影響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成本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為內在可控因素和外在不可控因素,具體見表4。

表4 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成本影響因素
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成本的控制應按照全員參與、重點控制、動態調整的思路,按照綠色施工的階段分為前期策劃、過程實施、最后評價3個階段,圍繞影響綠色施工成本的因素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方式來進行整體協調和控制[6]。
(1)建筑施工企業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綠色施工的組織管理體系、監督控制體系,從而形成系統的綠色施工管理體系。
(2)在項目施工現場,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綠色施工領導小組,形成項目全員參與綠色施工的良好氛圍。
(3)遵循項目管理中的計劃、實施、檢查、行動(PDCA)原則,實現自主性的改進,持續提高項目的綠色施工水平。
(4)采用市場上性價比相對較高的技術、環保材料來降低綠色施工成本。
(5)建立資源節約使用制度,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綠色施工成本。
(6)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建筑垃圾處理及再利用工作。
(7)加強項目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項目全員的綠色與環保意識。
(8)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項目的綠色施工管理效率及水平。
(9)加大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力度,提高綠色施工技術水平,降低綠色施工成本。
(10)提高企業信息化、工業化施工能力,利用建筑行業工業化、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降低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從而降低綠色施工成本。
伴隨著國家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推廣,保護環境、高效利用資源以及實現施工過程的綠色化是當前建筑施工的主要方向之一,推進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成為必然。隨著綠色施工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相應的綠色施工技術、設備越來越成熟,加之政府對于綠色施工的政策支持和幫助以及工程項目參與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成本控制會做得越來越好,更能有效地推動高層建筑綠色施工的不斷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