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欣 朱敬云 邵素菊
1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針灸理療科,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2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科,鄭州市 450000
大部分孕婦會出現早孕反應,且多數在孕6周前后出現,在孕8~10周時達到高峰,在孕12周左右自行消失。妊娠劇吐與孕婦的普通嘔吐有所不同,前者主要表現為頻繁的惡心嘔吐,不能進食,易發生電解質失衡及新陳代謝障礙,甚至危及孕婦生命。目前,臨床上常采用補液療法治療妊娠劇吐患者以改善癥狀,但部分孕婦體質特殊,可能會出現過敏癥狀[1]。最近的研究[2]發現,穴位注射可調節妊娠劇吐孕婦的胃腸功能,提高其免疫水平,改善臨床癥狀。本研究探討內關加足三里穴位注射輔助治療對妊娠劇吐的控制效果及對孕婦血清血管活性腸肽水平、尿酮體水平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劇吐孕婦9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孕婦符合《妊娠劇吐的診斷及臨床處理專家共識(2015)》[3]中妊娠劇吐的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婦科學》[4]中脾胃虛弱型嘔吐中醫辨證標準。排除標準:葡萄胎、先兆流產、罹患胃腸道疾病等孕婦。采用隨機數字法將納入研究的孕婦分為常規組和穴位組各49例。常規組孕婦年齡21~36歲,平均(28.65±3.41)歲;孕周6~12周,平均(9.27±2.11)周;病程5~18 d,平均(11.54±4.31)d;其中初產婦27例、經產婦22例。穴位組孕婦年齡21~36(28.57±3.45)歲;孕周6~12周,平均(9.23±2.12)周;病程5~18 d,平均(11.47±4.35)d;其中初產婦24例、經產婦25例。兩組孕婦的年齡、孕周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給予常規補液治療。在0.9%氯化鈉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或格林液(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500~1 000 mL中加入維生素C(山西普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 g、維生素B6(海南通用康力制藥有限公司)0.2 g混勻后進行靜脈滴注治療,1次/d;在5%葡萄糖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500 mL加入10%氯化鉀注射液(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15 mL混勻靜脈滴注,2次/d。
1.2.2 穴位組 在常規組孕婦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內關和足三里穴位注射維生素B1注射液和維生素B6注射液治療。常規消毒雙側內關、足三里,于兩側內關穴垂直進針1.8 cm左右,待孕婦感覺局部有酸脹感且回抽時無出血后在左右穴位各注入維生素B1注射液(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5 mL,拔出注射器,用無菌棉簽按壓進針部位約2 min;于兩側足三里穴垂直進針2.2 cm左右,待孕婦感覺局部有酸脹感且回抽時無出血后在左右穴位各注入維生素B6注射液(江西贛南海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0.5 mL,拔出注射器,用無菌棉簽按壓進針部位約2 min。每天進行穴位注射1次。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
1.3.1 嘔吐控制效果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周末的嘔吐情況。(1)比較兩組孕婦治療前、治療1周末的24 h惡心次數;(2)治療前、治療1周末,采用妊娠惡心嘔吐專用量表(PUQE)[5]分別評估兩組孕婦的嘔吐情況,量表總分3~15分,孕婦評分越低表示其嘔吐情況越輕。(3)治療前、治療1周末,采用妊娠惡心嘔吐生命質量量表(NVPQOL)[6]分別評估兩組孕婦的生活質量,量表總分30~210分,孕婦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低。
1.3.2 生化指標 治療前、治療1周末,分別采兩組孕婦清晨空腹肘靜脈血2 mL,3 400 r/min離心12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盒(武漢菲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血清血管活性腸肽(VIP)、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治療前、治療1周末,分別取兩組孕婦新鮮晨尿(中段尿),采用全自動尿液分析儀檢測尿酮體水平。
1.3.3 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孕婦治療期間心率加快、頭暈、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婦治療前后嘔吐情況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孕婦的24 h惡心次數、PUQE量表評分、NVPQOL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末,兩組孕婦的24 h惡心次數、PUQE量表評分、NVPQOL量表評分均減少(降低),穴位組孕婦的惡心次數和評分少(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治療前后嘔吐情況的比較 (x±s)
2.2 兩組孕婦治療前后的血清VIP、血清β-HCG水平、尿酮體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孕婦的血清VIP、血清β-HCG水平、尿酮體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末,兩組孕婦的血清VIP、血清β-HCG水平及尿酮體水平均降低,穴位組孕婦的水平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治療前后血清VIP、血清β-HCG水平、尿酮體水平的比較 (x±s)
2.3 兩組孕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治療期間,常規組孕婦出現心率加快1例、頭暈2例、皮膚瘙癢1例;穴位組孕婦出現頭暈1例、皮膚瘙癢1例。穴位組孕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4.08%)略低于常規組(8.16%),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78,P=0.674)。
一般在妊娠6周左右孕婦會出現妊娠劇吐,主要表現為食欲下降、惡心嘔吐,并隨孕周增加逐漸加重,嚴重者發展為持續性嘔吐、不能進食,極易導致孕婦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酸中毒,特別嚴重者會出現嗜睡、意識模糊、譫妄、昏迷甚至死亡。臨床上對于妊娠劇吐孕婦大多給予常規補液治療,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孕婦的胃腸動力,促進胃排空,改善電解質紊亂狀況,從而減輕妊娠劇吐癥狀,但可能會引起頭暈[7-8]。在傳統中醫學中,妊娠劇吐屬于“妊娠惡阻”的范疇,主要因孕婦機體脾胃虛弱、沖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翟偉等[9]報告,穴位注射治療可緩解妊娠劇吐孕婦的臨床癥狀。
本研究將妊娠劇吐孕婦分為兩組,常規組孕婦給予常規補液治療,穴位組孕婦在常規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內關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療。結果顯示,治療1周后,兩組孕婦的24 h惡心次數、PUQE量表評分、NVPQOL量表評分均減少(降低),穴位組孕婦的惡心次數及評分少(低)于常規組,提示內關加足三里穴位注射輔助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妊娠劇吐孕婦的嘔吐癥狀,提高孕婦的生活質量。
VIP水平升高與機體胃腸功能障礙密切相關,會導致機體胃腸蠕動減弱。孕婦胎盤分泌的HCG增多會致使其胃酸分泌減少,孕婦雌激素水平波動會刺激胃腸平滑肌,導致妊娠劇吐的發生。妊娠劇吐孕婦營養物質攝入減少,脂肪分解代謝增強,酮體生成增多。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周末兩組孕婦的血清VIP、血清β-HCG水平和尿酮體水平均降低,穴位組孕婦的水平低于常規組,提示內關加足三里穴位注射輔助治療可明顯地降低妊娠劇吐孕婦的血清VIP、血清β-HCG、尿酮體水平,從而改善其妊娠劇吐癥狀。內關穴歸屬于手厥陰心包經,刺激該穴可發揮調節中焦之氣的作用,疏通三焦氣機,降逆和胃,能發揮降逆止嘔的功效;聯合維生素B1藥物穴位注射,可改善孕婦機體因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糖代謝異常,減少乳酸、丙酮酸堆積,調節胃電節律,改善胃腸功能紊亂狀態,提高胃腸動力,減少VIP分泌,改善妊娠劇吐癥狀。足三里穴歸屬于足陽明胃經,具有健脾降逆止嘔的作用,刺激該穴可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胃排空,增加胃酸分泌,減輕孕吐癥狀[10-12]。
綜上所述,內關加足三里穴位注射輔助治療妊娠劇吐療效優于常規補液治療,能增強嘔吐控制效果,降低患者血清VIP、血清β-HCG水平和尿酮體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