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 范玲 宋艷艷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南昌市 330000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老年糖尿病患者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患者需終生用藥以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減少并發癥發生。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夠降低糖尿病患者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2]。有研究指出[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密切相關,多數患者由于缺乏對糖尿病的認識,自我管理水平較低,治療依從性較差,最終影響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生活質量。隨著目前醫療理念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為主的護理研究不斷深入開展。研究顯示[4],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微視頻宣教,有助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理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治療依從性。中醫護理技術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研究顯示[5],采用耳穴貼壓的方式能夠輔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患者接受度高。本研究探討耳穴貼壓聯合微視頻宣教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依從性及血糖水平的影響,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提供新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內分泌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6];(2)年齡60歲以上;(3)患者精神狀態良好,能進行正常語言溝通,能夠使用手機且學習能力良好;(4)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6.5%。排除標準:(1)既往存在精神病史的患者;(2)合并嚴重糖尿病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1),其中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62~75(68.51±7.09)歲,病程5~21(9.21±1.08)年,合并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14例、高血壓15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18例,年齡61~78(67.59±8.66)歲,病程6~22(9.45±2.32)年,合并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12例、高血壓1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合并癥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及常規健康宣教。患者入組當天,接受1次??谱o士的一對一健康教育,內容涵蓋用藥、運動、飲食、急慢性并發癥預防等,講解的具體內容及深度由負責教育的護士根據患者情況自行決定。常規護理干預持續1個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微視頻宣教及耳穴貼壓。
1.2.2.1 微視頻宣教 視頻制作:由兩位資深的內分泌科醫師作為視頻制作指導人員,要求視頻內容通俗易懂且重點突出,內容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用藥、急性并發癥、慢性并發癥4大模塊。(1)健康生活方式模塊:包括運動適應證、禁忌證、食物熱量計算、食物交換份的使用、運動注意事項、運動強度判斷、制訂血糖監測計劃,共制作6個時長為3~5 min的視頻。(2)合理用藥模塊:包括常見的口服藥物名稱/種類、藥物作用機制、藥物服用/注射方法、常見藥物不良反應、用藥期間血糖監測,共制作5個時長為3~5 min的視頻。(3)急性并發癥模塊:包括常見急性并發癥種類及區別、急性并發癥的識別、出現高血糖時自我應對方法、常見急性并發癥的預防方法、血糖監測意義、日常行為計劃,共制作6個時長為3~5 min的視頻。(4)慢性并發癥模塊:包括慢性并發癥種類、慢性并發癥常見篩查方法、化驗單閱讀方法、足部護理方法,共制作4個時長為3~5 min的視頻。共制作21個視頻,采用微信群和公眾號推送的方式,按模塊先后順序推送,模塊內按本文中先后順序進行推送,由護士長在連續的21 d內推送給患者,1個/d,并搜集記錄患者的學習意見,在微信群內答疑解惑,或添加微信好友一一講解,指導患者保存視頻反復觀看,加深對健康宣教內容的理解及記憶。
1.2.2.2 耳穴貼壓 (1)耳穴貼制作:將王不留籽放置在0.6 cm×0.6 cm的膠布中央,制成耳穴貼;(2)取穴:取腎、心、皮質下、三焦、肝、內分泌穴位;(3)操作:患者取坐位,消毒患者耳廓皮膚,采用探穴針確定上述取穴的具體位置,操作者左手固定患者耳廓,右手持鑷子將耳穴貼貼在不同穴位,而后輕輕按壓4次,以患者感受到酸脹為最佳力度,單次貼壓單耳,每3天換另一側,雙耳交替,持續貼壓30 d。兩組患者均進行干預,待觀察組所有干預措施完成后,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評估統計。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依從性 干預前、干預完成后次日,采用鄧娟等改編的依從性問卷對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行評估[7],包括用藥時間、用藥頻次、用藥劑量與用藥療程4項,均為5級評分法,每項分值1~5分,總分為4~20分,患者評分越高表示其治療依從性越好。
1.3.2 血糖水平 干預前、干預完成后次日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和餐后2 h外周靜脈血,采用日立公司生產的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水平,采用Bio-rad D10型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儀測定HbA1c水平。
1.3.3 生活質量 干預前、干預完成后次日采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8],簡表包括社會功能、生理機能、軀體疼痛、健康變化、精力、情感職能、生理職能和精神健康8個維度,共計36個條目,每個維度分值0~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健康狀況越好。
1.3.4 低血糖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期間的低血糖發生率。低血糖判定標準:血糖低于3.9 mmol/L或經醫師觀察有低血糖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行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問卷各維度得分和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干預前相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治療依從性問卷各維度評分和總分均提高(均P<0.05);干預后觀察組用藥劑量、用藥療程維度得分及治療依從性問卷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評分的比較 (x±s,分)

續表1
2.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與HbA1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與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較 (x±s)
2.3 兩組患者SF-36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F-36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F-36各維度評分均明顯提高,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F-36評分的比較 (x±s,分)

續表3

續表3
2.4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的比較 干預期間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為2.44%(1/41),低于對照組的15.00%(6/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44,χ2=4.046)。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2型糖尿病患者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患者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可造成機體微血管病變與神經病變[9],導致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腎病等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學界尚未完全闡明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患者需長期服藥以控制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同時患者還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有文獻報告[10],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隨出院時間的延長而降低,患者因對疾病知識的不了解產生的多種負性情緒也會影響治療依從性,導致患者服藥頻次不規律、服用藥物劑量不規律等情況,影響治療效果。隨著目前醫療模式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越來越多關于如何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得到有序開展,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生活質量與患者治療依從性呈正相關[11]。
研究顯示[12],對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關鍵所在,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護士與醫師完成,由于疾病知識較多且雜,患者出院后可能產生遺忘、記憶錯誤等情況。隨著目前網絡技術的發展,利用微信群、公眾號進行健康知識推送與患者治療依從性之間的關系成為了新的研究方向。黃敏香等[13]對踝關節骨折術后康復患者進行微視頻授課,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康復訓練正確率提高,患者關節功能明顯改善。賈凌宇等[14]將音視頻結合回饋教學法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中醫干預在多種慢性病患者的治療保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耳穴壓貼屬于中醫特色治療方法,通過對耳部特定區域進行刺激,能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本研究采用耳穴貼壓聯合微視頻宣教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問卷用藥劑量、用藥療程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耳穴貼壓聯合微視頻宣教能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血糖指標,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由內分泌科醫師制作微視頻,內容涵蓋多個模塊,每個模塊分為不同小節,內容全面、科學,且打破傳統文字、圖片的信息傳遞模式,將文字、圖片、音樂、視頻有機結合,增加信息傳遞過程中的趣味性,體現出人性化護理的理念。耳穴壓貼在耳部特定穴位進行,可長期刺激局部穴位。研究顯示[15],耳針刺激大鼠耳部特定部位可興奮大腦孤束核胰島素敏感神經元與葡萄糖敏感神經元,發揮調節血糖的作用。研究顯示[16],耳穴貼壓可刺激局部耳部反應點,刺激迷走神經,達到促進機體胰島素分泌的目的,此外還能刺激耳廓的迷走神經支,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的神經叢,達到降血糖的作用。目前耳穴貼壓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廣泛使用,并被證實具有較好的降糖效果[17],且具有無明顯不良反應等優點,患者接受度高。微視頻宣教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配合耳穴壓貼降糖,故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指標、血糖指標、生活質量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均P<0.05)。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還需密切關注低血糖情況,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記憶力下降,可發生重復服藥,導致其血糖水平迅速降低,出現低血糖反應,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利用微視頻急性并發癥模塊中的相關內容,指導患者進行血糖監測,可有效地預防低血糖的發生,故本研究中干預期間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耳穴貼壓聯合微視頻宣教能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低血糖發生率。但本研究樣本量小,且為單中心研究,結論有待大樣本量的多中心研究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