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荷 麥栩榆 馮潔霞 郭煥開 徐慶東 曾令玲
廣東省江門市中心醫院腎內科,江門市 529000
腹膜透析是一種廣泛應用在腎臟替代治療中的治療措施,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保護患者殘余腎功能,減少感染的發生[1]。漫長的治療時間,醫療費用高帶來的經濟壓力,個人角色的轉變,透析過程中發生的不良事件等均對腹膜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加上腹膜透析患者需長期臥床,導致患者出現顯著的體力下降、運動功能不足等問題,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適當的有氧運動有利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理機能,保證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生活質量[2]。為探討有氧運動對腹膜透析患者心理狀態、生理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本研究選取160例患者進行了干預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進行腹膜透析治療的1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均接受規律性腹膜透析治療≥3個月;無嚴重心、肺、肝等臟器疾病和血液系統疾?。簧裰厩宄苓M行正常溝通;無軀體殘疾;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依從性較差的患者;疾病嚴重惡化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研究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齡20~81(30.97±5.46)歲;原發病糖尿病31例、高血壓23例、原發性慢性腎臟病26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齡20~80(32.48±4.67)歲;原發病糖尿病35例、高血壓27例、原發性慢性腎臟病18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制訂運動計劃,對運動的時間和類型無要求。
1.2.2 觀察組 首先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評估,為患者制訂有氧運動方案。醫護人員示范運動訓練方式,說明運動中所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血液透析前,患者進行熱身運動5~10 min,整理運動、伸展運動和柔體體操15 min。透析結束2 h后,引導患者使用臥式踏車裝置進行有氧運動,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設定轉速和時間,熱身運動5 min,有氧運動時間10~20 min,放松階段5 min;運動過程中持續監測患者心率。患者每周運動5次,持續3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存在的問題給予其針對性指導,并及時調整運動計劃。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4]評估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越嚴重。(2)生理機能指標。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MOBIL-O-GRAPH血壓監測儀測量兩組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體重(kg)/[身高(m)]2,體脂率(%)=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性為1,女性為0)×100%;使用清華同方人體成分分析儀BCA-2A測量兩組患者的骨骼肌質量。(3)生活質量。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腎臟疾病生活質量簡表(Kidney Disease and Quality of Life-Short form, KDQOL-SFtm)[5]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量表包括角色生理、軀體疼痛、心理健康、社會機能、活動能力、主觀健康等維度。各維度得分均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評分的比較 (x±s,分)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收縮壓、舒張壓、體脂率與骨骼肌質量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體脂率與骨骼肌質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體脂率均低于對照組,骨骼肌質量大于對照組患者(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收縮壓、舒張壓、體脂率和骨骼肌質量的比較 (x±s)

續表3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KDQOL-SFtm量表的角色生理、軀體疼痛、心理健康、社會機能、活動能力、主觀健康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KDQOL-SFtm量表的角色生理、軀體疼痛、心理健康、社會機能、活動能力、主觀健康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 (x±s,分)

續表3
終末期腎臟病是由各種原發性或繼發性原因導致腎臟功能受損而出現的臨床疾病,該疾病的發病率較高,臨床上采用腹膜透析治療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腹膜透析患者多存在運動功能降低、軀體功能受限等情況,這些情況會引發肌肉萎縮,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出現不良情緒從而影響治療效果。且腹膜透析患者發生心血管合并癥的風險更高,包括心肌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以及外周動脈病等,這與腹膜透析患者軀體功能受限、運動頻率降低有密切聯系[6]。腹膜透析治療降低了患者機體肌肉蛋白轉換率,影響患者的肌肉蛋白動力學,尤其是骨骼肌,因此腹膜透析患者多存在肌肉結構和功能異常[7],這可能是加重腹膜透析患者軀體功能受限的原因之一。有研究報告,在腹膜透析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有氧運動,可以改善患者微炎癥狀態與免疫功能,提高其機體活動耐力[8]。
在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制訂并實施運動計劃,觀察組患者實施有氧運動方案。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收縮壓、舒張壓、體脂率均低于對照組,骨骼肌質量、KDQOL-SFtm量表評分均大(高)于對照組,這提示有氧運動有助于緩解腹膜透析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患者的血壓、體脂和骨骼肌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腹膜透析患者長期臥床會導致其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降低,腹膜透析患者進行有氧運動,包括早操、太極拳、廣場舞、爬樓梯、騎自行車等,可以鍛煉患者的心肺功能,加強其心肺耐力,提高其肌肉耐力和運動耐受程度[9]。在實施運動干預的過程中,要求患者掌握相關運動的正確方法和注意事項,避免不良事件發生,預防肌肉損傷;此外還需要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動態評估,對運動計劃進行適當調整,最大程度發揮有氧運動的作用[10]。
綜上所述,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緩解腹膜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血壓、體脂和骨骼肌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