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詞

記者問:感染乙肝病毒后要不要治療?
寧會彬:我國乙肝HBsAg陽性者在年輕患者的發病率逐年降低,同時越來越多的乙肝感染者開始關注自己疾病的狀態。前些年“乙肝病毒攜帶者”這樣的一個定義使得很多患者認為自己只是攜帶有病毒,只要自己的肝功能正常就無需治療,殊不知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疾病的進展,發展為肝硬化或者肝癌。乙肝病情的活動和機體免疫狀態息息相關,乙肝病毒在體內的持續存在是發生肝臟終末期事件的危險因素,因此要重視疾病的發展。感染乙肝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有的乙肝患者都需要治療,但重點是找到合適的治療時機,而不是盲目和排斥。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乙肝治療藥物的研發以及醫保下藥物價格大幅度降低,乙肝治療的適應癥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對于感染乙肝的患者到底要不要治療,一定是要動態的去結合疾病狀態、家族史、年齡及相關檢測指標綜合去評估,絕不能簡單的一分為二。
記者問:怎么防止乙肝患者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寧會彬:乙肝感染后對健康的威脅最嚴重的是疾病持續進展為肝硬化及相關并發癥,如肝硬化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肝癌等。如何防止疾病的進展是所有患者和醫生關注的重點。目前評價肝臟疾病狀態的金標準依然是肝組織病理學檢查,但因其有創性臨床難以廣泛開展。臨床指標包括HBVDNA、ALT水平、肝臟超聲等影像檢查以及肝纖維化無創診斷依然是評估目前評估乙肝感染者疾病狀態的常用手段和方法,然而近年來發現通過上述手段我們也無法完全精準的去評價感染乙肝的人群疾病是否處于活動狀態,這對臨床治療的人群適應癥選擇造成一定困惑。因為我們可能會經常漏掉那些需要治療的人群,這非常不利。所以對于感染乙肝的人群來說,定期完善的檢查評估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要摒棄乙肝病毒攜帶者肝功能生化指標正常就無需治療的錯誤認識,及時客觀的評價每一個乙肝感染者的疾病狀態。即便對于HBsAg陰性而HBcAb陽性的既往感染者也應該引起重視,此類患者若應用激素或其他免疫制劑抑或合并腫瘤放化療后都有可能出現HBV的再激活復發,從而出現肝臟的嚴重損傷。所以,要防止乙肝的進展,感染乙肝的人群要堅持做到定期的專科體檢,絕不可輕視病毒掉以輕心,一定要在恰當的時機早期及時的應用合適的乙肝的抗病毒藥物(包括口服核苷或干擾素),只有如此方能控制病毒對肝臟的打擊損傷,控制疾病的進展。
記者問:乙肝治療一定要終身服藥么?

寧會彬:許多乙肝感染者排斥乙肝治療的很大一個因素是認為乙肝藥物一旦服用就無法停藥的問題。其實應該從兩個方面詮釋這個概念。首先,從疾病角度出發,長期的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目前可以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毒的復制,那么久而久之就可以足夠好的控制疾病的活動進展,甚至部分患者可以逆轉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對于患者本人而言是極大的獲益,這相比于其他慢性病應用藥物尚無法控制的尷尬境地無疑要好得多。同時這類藥物的安全性也是值得肯定的,部分藥物可以安全的用于妊娠和哺乳。其次,目前更多關于乙肝治療的藥物也一直不斷的處于研發中,有些已經進入二期、三期臨床研究,我們相信不久的未來一定有像丙肝一樣短期治愈乙肝的辦法出現,但前提是現在的乙肝感染者要安全健康的等到那一天。所以對于所有乙肝感染者,要正視疾病的存在。對于需要治療的人群,要毫不猶豫地應用抗病毒藥物,其中使用口服藥物如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或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的患者要做長期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使血清乙肝病毒處于陰性狀態,不得隨意停藥。
記者問:目前有沒有辦法治愈乙肝?
寧會彬:乙肝是可以治愈,但要選對藥物和合適的人群。所有乙肝感染者都期望可以摘掉乙肝的“帽子”,也就是我們指南上所說的臨床治愈。對于所有適宜的人群有條件的都應該追求乙肝的治愈。眾所周知,乙肝感染后容易慢性化。由于病毒的特征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很難達到治愈乙肝的目標。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證實通過長效干擾素的治療可以使部分患者達到臨床治愈。尤其是對于HBsAg低水平的人群,可以在有限的療程內取得臨床治愈,其中HBsAg小于100IU/ml的患者治愈率可達80%。因此,對于HBsAg低水平的年輕的乙肝感染者要積極的嘗試長效干擾素為基礎的治療,以期獲得臨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