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付麗云 胡夢圓(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

“肝囊腫”這個詞我們可能經常在自己或者其他親友的B超報告單上看見,那么B超提示肝囊腫,提示了什么,又該怎么辦呢?
肝囊腫是一個良性病變,是長在肝臟中的囊性腫物。正常情況下肝臟是實質的,沒有內部空間,當肝臟內或表面出現一個“膜”包裹的球,這層膜是上皮細胞,可以產生水,形成的“水球”便是囊腫,囊液成分跟囊腫類型、大小以及有無并發癥有關。
肝囊腫的分類:肝囊腫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先天性的,少數為創傷性、炎性、腫瘤性、寄生蟲性,可發生于任何年齡。
什么情況需要引起重視呢?需要就醫的5個信號:
1、腹脹不適:如用餐時很快就有飽腹感,囊腫過大時會擠壓周圍的臟器,如胃部,使得胃舒張受限,導致過快出現飽腹感。
2、消化不良:囊腫過大時會擠壓周圍臟器,影響胃腸道蠕動,導致消化不良;患者會感覺到進食后腹脹,甚至產生腹痛的癥狀。
3、上腹隱痛或鈍痛:囊腫過大時可觸及并刺激臟層腹膜,從而出現腹痛癥狀。上腹部右側部位出現脹痛,通常在夜里出現,改變體位時情況可能加重。
4、可觸及的腹部腫塊:囊腫過大且表淺時可觸及。在上腹部出現腫塊,腫塊質地通常較軟,可移動。
5、感覺自己的臉色、眼珠四周白色的部分變黃:醫學上叫“黃疸”,較為少見。
如果你不曾定期體檢,遇到以上不適更要引起重視,如有疼痛癥狀,可以適當改變體位,找到可以緩解的姿勢;如果有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不適時,適當按摩腹部,但不可用力過大,飲食注意不要過飽、油膩食物更是要少吃。如果出現持續腹痛,不能隨意自行服用止疼藥,更不能強行忍耐,因為引起腹部疼痛的原因很多,止痛治標不治本,不確定就去尋求醫生的幫助。
當醫生懷疑是肝囊腫時,一般會通過體格檢查、血液檢查、B超、CT、MRI等,目的是為了排除腫瘤生長、細菌、寄生蟲、創傷等導致的囊腫,明確你是不是一個單純性肝囊腫。
通過醫生的幫助下,明確了自己得的只是單純性肝囊腫,接下來會得到怎樣的治療呢?
治療:體積較小的肝囊腫無需治療,需要定期復查B超,體積較大的肝囊腫由于壓迫導致身體不適(飽腹感、腹痛等)時,就需要主動就醫去尋求醫生幫助了。
目前處理方法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原理很簡單,針對“水球“的球壁,讓其不再產生水,或者引流出”水球“中的水。
1、囊腫抽吸:屬于非手術治療,是在B超定位引導下經皮穿刺,進入囊腫,吸盡囊液。目的是抽出囊腫內液體以解除壓迫。適用于病變較淺表或不耐受、不愿意手術的患者。缺點是抽液后不久囊腫有增大的可能,故需反復抽液。

2、囊內注射硬化劑(如無水酒精):屬于非手術治療,在囊腔內注入無水乙醇等硬化劑,破壞囊壁內襯的上皮組織,目的是破壞產生囊液的源頭,降低囊腫繼續長大的可能性。
3、囊腫去頂術:屬于手術治療,目的是在不損傷肝實質的情況下切除囊腫,切除部分囊壁。
4、囊腫切除術:屬于手術治療,目的是直接切除囊腫,適用于位于肝臟邊緣或蒂狀突出的囊腫,可將其全部切除。
5、肝移植術:目的是從根本上治療此病。當患者因多發的肝臟囊腫出現頑固的肝功能失代償時,采取上述處理均比較困難,唯一的辦法就是肝移植。
醫生會根據你的囊腫大小、位置和你個人的意愿進行方法的選擇。
看到這里,或許你想問,如何預防先天性肝囊腫?其實先天性肝囊腫的具體發病機制還不明確,因此目前缺乏有效的方法預防肝囊腫。若是屬于寄生蟲接觸人群,或者有膽管結石、膽囊結石、腫瘤疾病,則可以多注意個人衛生,積極處理原發疾病為主,同時也可避免肝囊腫發生或復發。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有:首先飲食清淡,低糖、低脂、低蛋白食物都有利于減輕肝臟負荷。其次,關注自己身體不適情況,以及每半年或一年復查B超等。
總之,肝囊腫不是一個需要聞之色變的疾病,放平心態,再借助醫生幫助,明確肝囊腫的性質,進行定期復查,必要時進行處理,再結合生活飲食健康管理,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