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仙 鐘皓成 邊陽甫 余美娟 周銀姬
隨著心腦血管、腫瘤等學科的介入治療在醫學檢查、診斷和治療中的不斷增多,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也日益增多。長期低劑量的電離輻射可造成甲狀腺損傷,表現為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1]。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狀腺素(tyroxine,T4)、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是評價甲狀腺健康狀況的指標之一。本研究收集2018—2019 年杭州地區甲狀腺功能異常醫學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檢查資料,分析此類人群的職業健康狀況,為放射工作人員放射防護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進行放射職業健康檢查的醫院放射工作人員2944例。本研究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編號2021-003)。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18 周歲;(2)性別不限;(3)有完整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檔案中記錄血淋巴細胞微核、染色體畸變、甲狀腺指標等數據。(4)自愿參加本研究項目。排除標準:(1)既往有甲狀腺手術史、甲狀腺疾病者;(2)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系統疾病者;(3)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功能受損者;(4)不能接受隨訪者。
1.3 研究方法
1.3.1 檢查項目 按照《放射工作人員健康要求及監護規范》[2](GBZ98-2020)標準,對每位研究對象進行職業檢查檢查,項目包括既往病史、職業接觸史(工種、起始時間、職業照射種類和放射因素名稱)、內科、外科、皮膚科、眼科、B 超、心電圖、化驗室檢驗和細胞遺傳學檢查。
1.2.2 甲狀腺功能檢查 清晨空腹抽取納入對象靜脈血5 mL,置于含有抗凝劑的真空采集管。常溫下混合均勻,離心半徑17 cm,以3000~3500 r/min 離心3~5 min,留取血清測定。采用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測定血清T3、T4、TSH 水平,各項操作嚴格參照試劑盒說明書。
1.2.3 分 組 甲狀腺功能檢查正常參考范圍為:T3 1.30~3.10 nmol/L;T4 60.72~170.00 nmol/L;TSH 0.27~4.20 mU/L。T3、T4、TSH 中有任意一項檢查結果超出正常參考范圍為異常,分甲狀腺異常組和甲狀腺正常組。
1.2.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年齡、性別、工種、工齡及單位級別。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 軟件,計數資料采用(%)來表示,采用χ2檢驗或χ2趨勢,定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連續變量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不服從正態分布的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M(QR)]描述,組間比較采用Wilcoxon 秩和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醫學放射工作人員一般情況比較 甲狀腺異常組288 例,年齡19~72(35.73±11.01)歲,甲狀腺正常組2656 例,年齡19~78(32.86±9.90)歲。甲狀腺異常組年齡大于甲狀腺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狀腺異常組女性比例(69.44%,200/288)高于甲狀腺正常組(40.85%,185/26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醫院放射工作人員一般情況比較
2.2 兩組醫學放射工作人員工種對比 甲狀腺異常組與甲狀腺正常組的工種比例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狀腺異常組中核醫學的比例(2.08%)明顯高于甲狀腺正常組(0.38%),見表2。

表2 兩組醫院放射工作人員工種比較[例(%)]
2.3 兩組醫學放射工作人員工齡對比 甲狀腺異常組和甲狀腺正常組工齡分別為8.69±11.01 年及6.22±9.04 年,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675,P<0.05)。
2.4 兩組單位級別對比 甲狀腺異常組和甲狀腺正常組單位級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醫院放射工作人員單位級別比較[例(%)]
甲狀腺對電離輻射有較高的敏感性,長期接觸電離輻射可造成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結節,也有誘發甲狀腺癌的風險。隨著放射性核素和醫用放射診斷、放射介入治療等技術的發展,與職業照射相關的甲狀腺疾病引起眾多學者的關注。同時國內放射人員對甲狀腺的防護是欠缺的。基于上述研究本文重點分析甲狀腺異常醫學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檢查資料。
本研究提示,甲狀腺異常組年齡大于甲狀腺正常組,女性比例高于甲狀腺正常組。這說明年齡及性別與甲狀腺水平異常有關。年齡越小,機體免疫系統越強,當年齡增大后,細胞自我修復功能下降,因此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升高[2]。女性患甲狀腺疾病的概率高于男性,可能與女性性激素有關[3]。雌激素負反饋調節TSH 分泌,緩解輻射對甲狀腺功能抑制,影響甲狀腺功能[4]。本研究中,甲狀腺異常組與甲狀腺正常組的工種比例有差異,甲狀腺異常組中核醫學的比例明顯高于甲狀腺正常組。說明核醫學工種與甲狀腺水平異常有關。核醫學科工作人員由于操作原因,造成防護相對困難,使得年累積受照劑量明顯高于其他工種。有研究發現,核醫學科工作人員的人均年有效劑量在醫用輻射類放射工作人員中居首位[5]。本研究中,甲狀腺異常組和甲狀腺正常組工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為工齡越長,累積輻射劑量越高,遺傳物質的損傷越嚴重[6]。而甲狀腺異常組和甲狀腺正常組醫院放射工作人員單位級別無差異。這可能與各個等級醫院的射線裝置的設備條件和場所防護日趨完善,使得放射工作人員工作環境有很大改善有關。
綜上所述,甲狀腺功能損傷的放射工作人員以女性多見,多為核醫學人員,年齡大及工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