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演化、反思與重塑:認罪認罰從寬改革視域中的審判機關角色*

2022-08-19 03:07:28呂子逸
時代法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檢察機關建議制度

呂子逸

(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2)

引言

僅以《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兩部法律的歷史演進為視角,歷經“1949—1979年”“1979—2018年”“2018年至今”三個階段的發展后,審判機關初步實現了由“協助、配合”向“主導、核心”的角色轉化。在這一演變過程中,除確保案件得以正確處理外,審判機關還承擔著遏制、糾正偵檢機關不當行為,保護公民權益不受侵害,進而維護司法公正的職責。這既是對抗制司法模式建設的核心舉措,亦是中國法治發展的必然要求。

同時,自2015年以來,諸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以下簡稱《四五綱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情況的報告》等文件的出臺,使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內涵日漸豐富,并經2018年《刑事訴訟法》的修訂而正式成為刑事訴訟制度之一。在以“合意、協商”為特征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施行過程中,審判機關角色勢必發生新的變化。針對這一趨勢,學者們或立足于審理對象、審理方式與目標的差異,提出了諸如“法律適用的決定者”“控辯協商的審查者”以及“合作者”等觀點,或是主張應當堅守“消極裁判者”的地位(1)魏曉娜.沖突與融合: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本土化[J].中外法學,2020,32(5):1211-1230.,此類觀點雖存在較大爭議,但都為審判機關角色的轉化提供了頗為有益的參考(2)宋善銘.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法官作用的實證研究[J].法律適用,2019,(13):24-33.。然而,刑事審判是以多方參與為特征的司法活動。審判機關角色定位,在立足于審判工作需求的同時,也難以完全脫離公訴人、辯護方等主體而孤立地進行討論。因此,本文擬以審判機關在司法體系中的角色為切入,圍繞其在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中的變化與成因進行研究,力圖為審判機關角色重塑以及制度的完善提供參考。

一、檢視與困境:認罪認罰案例視野中的審判機關角色

作為“協商型”司法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雖施行不過數年,但各地區業已進行了多樣化的試點改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極大地推動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豐富了“協商型”司法改革的內容。然而,本文以“認罪認罰”為關鍵詞,隨機調取了自2016以來的1000份裁判文書,經過對材料的整理與分析不難發現,審判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改革過程中屢有角色“異化”的情形發生。

(一)檢察工作配合者

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除肩負著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辯護人進行協商、達成合意的職責外,還需向審判機關提交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申請、認罪認罰具結書與量刑建議書等材料。因此,審判機關對檢察機關工作的配合,應當集中于對前述材料的審查與接受。結合相關案例分析,可進一步分為兩類表現。

①對檢察機關協商結果的認可。審判機關經過審查后,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的,決定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認可具結書記載的案件情況,并參照量刑建議書判處刑罰。

②在檢察機關提請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后,被告方在庭審中提出異議或有新的情況發生,審判機關可根據檢察機關提出的申請,審查被告方是否符合認罪認罰情節(3)此類案例有湖南省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湘02刑初28號判決書。。

通過對圖1的觀察,在抽樣調取的案例中,審判機關采納檢察機關協商結果的案件比例不僅數值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并于2020年首次突破90%(4)如果從整體數據來看,在《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的報告》中,審判機關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采納率在2019年達到了87.7%。。相較于以被告方與被害方的“私力合作”為特征的刑事和解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因參與主體的差異而具有較為濃厚的“公力合作”色彩(5)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公力合作模式———量刑協商制度在中國的興起[J].法學論壇,2019,34(4):5-19.。在此情形下,審判機關對檢察機關具結書、量刑建議書等材料的采納,將有助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諸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情況的中期報告》(以下簡稱《中期報告》)等文件中的相關內容也明確了審判機關一般應當采納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然而,此類狀況的出現,使得審判機關的配合呈現出形式化的傾向。結合具體案例來看,在部分裁判文書中,審判機關在查明量刑建議確有問題后,就以“一般應當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公訴人對刑期不作調整”為由,拒絕調整量刑建議(6)見于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9)京02刑初142號判決書和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蘇03刑初108號判決書。。而在以“鄭某某、薛某某、蘇某某貪污罪”為代表的案件中(7)具體案例可見: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閩04刑初11號判決書。,審判機關也以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書未提出適用緩刑作為依據之一,駁回了被告方適用緩刑的申請。前述情形的發生,將使得審判機關應有的中立審查地位被消融于對檢察機關工作形式化、僵硬化的配合中,公民權益難以得到保障,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運作的合理性也將受到減損。

圖1

(二)公民訴求回應者

誠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需立足于被告方的自愿供述與協商,但這一要求不可等同于被告方放棄其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權益保護,諸如威脅、引誘、欺騙、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或是法律知識、經驗的缺乏將不可避免地對被告方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等文件均要求審判機關對被告方權益施以保障(8)具體規定為:《實施意見》:“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對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簡化審理的被告人認罪案件,法庭應當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訴訟權利,依法審查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和真實性,確認被告人了解認罪認罰的性質和法律后果。”《指導意見》:“4……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

在這1000份裁判文書中,審判機關的這一角色則體現為在被告方提出異議后,對檢察機關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在確有新的量刑情節,或是量刑情節考量不當時作出減輕處罰的裁斷(9)此類案件有: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青01刑初10號判決書,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黔01刑初46號判決書,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蘇01刑初38號判決書。;如若被告方提出適用緩刑的申請,審判機關在經過審查確認具備相應的量刑情節時,在量刑建議幅度外判處緩刑(10)此類案件有: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黔01刑初164號判決書。。

審判機關對公民訴求的回應,較為有效地保障了公民權益,發揮了審判權的效能,確保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合理適用。然而,結合圖2、圖3的數據來看,審判機關依照被告方意見不采納認罪認罰協商結果的案件所占比例不僅長期處于較低數值,未突破20%,且還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由4%~5%降至1%~2%。固然,這一狀況的出現可在一定程度上歸因于檢察機關工作質量的提升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優越性的彰顯,但考慮到審判機關對檢察機關工作的形式化配合角色的存在,公民訴求回應者的審判機關角色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圖2

圖3

(三)司法公正捍衛者

相較于前述兩類角色,“司法公正捍衛者”是指審判機關在檢察機關、被告方與辯護方對協商結果均無異議時,主動進行審查,乃至作出調整或不接受協商結果的裁決。結合圖表進行分析如下:

圖4

表1

圖5

通過對上述三個圖表的觀察,可以看到,審判機關主動不采納認罪認罰協商結果的案件所占比例明顯高于依照公民訴求不采納協商結果的案件比例,并呈持續上升的趨勢,由不足15%增至20%以上。同時,其內容也日趨豐富,囊括了主動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減輕刑罰、加重主刑、加判財產刑、剝奪政治權利刑等數類情形。

公正,是司法活動的核心價值所在(11)卓澤淵.法治國家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70-72.。無論是案件事實正確認定的實體公正,還是維護公民訴訟權利不受侵害的程序公正,均為審判機關工作的核心目標,尤其在“公民訴求回應者”角色亟待加強的當下,積極主動的司法公正捍衛者角色,似可填補公民權益與司法公正維護工作中的缺漏。然而,這一角色的存在也有其不容忽視的弊端:

一是倘若審判機關未經協商,主動減輕刑罰、判處緩刑,變更檢察機關提出的協商結果。公民權益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救濟,但公訴權的行使卻受到損害,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穩定性與可預期性也將難以實現。

二是如若審判機關主動加重刑罰、加判財產刑和剝奪政治權利刑或是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除制度的穩定性與可預期性喪失外,審判機關還將因為對被告方提出新的指控而異化為“第二公訴人”,有悖于審判機關在司法體系中應有的中立、被動地位。并且,由于被告方、辯護方對審判機關的行為缺乏應對準備,辯護活動難以有效開展,不僅辯護權將遭受極為嚴重的損害,公民權益的保障也將無從談起。在以“余金平交通肇事罪”“范某某與海南某某有限公司濫伐林木罪”為代表的案件中(12)具體內容可見: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瓊02刑初102號判決書和海南高級人民法院(2019)瓊刑終98號裁定書。,面對審判機關主動加重刑罰的情形,部分被追訴方甚至在上訴中提出法院需遵從“一般應當采納量刑建議”的要求。

二、審判機關角色異化的原因剖析

通過對裁判文書的分析,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推行中,審判機關不僅在特定角色的設置中缺乏合理性,各角色相互間界限模糊導致的內在張力也將進一步加劇案件審理過程中角色形態的沖突,乃至危及案件辦理的統一性,引發同案不同處理等損害公民合法權益與司法公正的情形,有悖于法治建設的目標要求。此類問題發生的緣由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前提之失:角色設置的混亂與沖突

審判機關角色的明確與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需依賴于各角色間的兼顧協調和明晰的界限區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雖于2018年方才正式確立于《刑事訴訴法》中,但已有相當數量的規范性文件對這一制度進行了嘗試性規定,豐富了制度內涵。基于此類文件的整理,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中審判機關的角色演變呈現出兩種進路:

其一,權利保障與權力制約角色的強化。2015年《四五綱要》提出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時,就在后續內容中明確了審判機關應當負有“明確被告人自愿認罪、自愿接受處罰”的職責。在2017年間,《實施意見》(2017-02-17)、《中期報告》(2017-12-23)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情況的報告》(2017-11-01)等文件的出臺,以及北京、天津、山東等地區指導文件的發布,或明確權利保障目標的存在,或強調了審判機關對檢察機關工作的審查與監督,進一步豐富了審判機關的角色。及至2019年《指導意見》的制定,將公民權利保障與司法公正維護均納入審判機關的工作目標中。認罪認罰從寬改革是基于“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時代背景,通過對特定案件辦理流程的壓縮,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促使審判機關能夠給予案情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較為充足的關注與投入,最終協助“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目標的實現(13)胡云騰.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解與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3-4.。因此,作為“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組成部分,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中審判機關角色的確定也需適應整體改革的要求,強調對權力的制約和權利的保障,前述文件雖內容設置略有差異,但均符合“以審判中心”改革中審判機關角色設置的指導理念。

其二,檢察工作配合角色的存續。縱然,“流水作業式”訴訟結構長期為理論界所詬病,并在實踐中得到了一定的調整,但歷經多次刑事訴訟法修訂后,作為其指導原則的“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仍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難免影響著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中的訴訟關系建構。而且,結合相關文件分析,《中期報告》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深入推進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皆強調控審機關應加強工作中的協調配合,共同服務于認罪認罰從寬改革的需要。山東、天津等地區的地方性司法文件也進一步提出利用聯席會議、信息化平臺等手段確保控審機關信息交流的充分和工作銜接的順暢。在此情形下,協助、服務檢察機關工作與推行,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亦可視為審判機關角色的重要范疇。

現階段的規范性文件中,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中審判機關存在“權利保障”“權力制約”和“配合檢察機關工作”數種角色,似乎已然囊括了司法實踐中的各類形態。然而,前述各類角色形態,除《刑事訴訟法》第201條略有涉及外(14)這一條款中規定了審判機關對檢察機關提交的量刑建議的處置方式,換言之,在一般應當接受的前提下,對確有特殊情形的量刑建議不予接受和要求檢察機關調整。,僅集中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機關出臺的規范性文件,相較于基本法,此類文件的立法位階、效力范圍均存有不足,難以為審判機關角色的確定提供較為充足、有力的法律支撐。并且,受制于基本法規定缺失,立法分散化狀況的影響。部分文件牽涉內容較為單一(15)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深入推進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與《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國家安全局、天津市司法局關于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中,未能兼顧控審機關的配合與制約形態。其中,前一文件僅在規定中提及控審機關工作的銜接、協調,而天津地區制定的文件側重于控審機關相互間的監督、制約。,部分文件的規定則存在沖突(16)譬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北京市公安局等關于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實施細則(試行)》《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認罪認罰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中規定了審判機關一般應當采納檢察機關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而《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山東省公安廳等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刑事案件的實施細則(試行)》則規定有:“對于人民檢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進行審查。對于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準確,量刑建議適當的,人民法院應當采納”。,進一步加劇了立法統攝性的缺失。

綜合來看,現階段認罪認罰從寬改革過程中的各類規范性文件不僅難以為審判機關角色的形成與調整提供較為明晰、綜合、統一的理念指導,甚至還將因為規定沖突等問題引發各類角色形態的矛盾。

(二)基礎之失:檢察機關權能的強化

在普通程序中,作為公訴權載體的檢察機關,肩負著對案件的審查,代表國家提起公訴,追究犯罪的職責(17)可見《檢察官法》第7條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20條。可參見:譚世貴主編. 中國司法制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110-111.。被告方、辯護方居于應訴地位,通過辯護權的行使,提出訴訟主張及相關證據材料,反駁公訴方指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審判機關則在聽取雙方意見后依法作出裁斷。誠然,法律監督權的存在,可能在特定情形中影響著訴訟關系,但考慮到公訴權、辯護權與審判權界限的明晰以及相互制約格局的存在,公訴權、辯護權可限定審判權行使之范圍,審判權則確保了公訴權與辯護權行使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在總體上仍可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

相較之下,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施行中,控辯審三方,尤其是檢察機關權能的內容、性質均發生了變動。具體來看:

一是公訴權內涵的轉化。基于控辯雙方協商合意的達成,檢察機關逐步將提交量刑建議作為公訴權行使的主要手段。在2019年出臺的《指導意見》第39條和2020年出臺的《人民檢察院辦理認罪認罰案件監督管理辦法》第5條的規定中,均明確要求檢察機關在確定和提出量刑建議時,應做到“聽取被告人、辯護人和值班律師的意見”,并盡量做到協商一致。基于此,量刑建議已演變為公訴方與被告方協商、合意的成果,具有“權利+權力”的色彩(18)郭爍.控辯主導下的“一般應當”:量刑建議的效力轉型[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0,28(3):16-27.,改變了公訴權的內涵。

二是審前主導權的強化。考慮到認罪協商的主要工作集中于審查起訴階段進行,檢察機關不僅在程序層面被賦予了認罪認罰從寬的啟動權,在實體層面也擁有著與犯罪嫌疑人、辯護人進行協商,并就定罪量刑等實體問題達成合意,進而提出約束力較高的量刑建議的權力。認罪認罰從寬是否適用,以及如何適用均交由檢察機關決定,審前主導地位得到了極大地增強(19)趙恒.論檢察機關的刑事訴訟主導地位[J].政治與法律,2020,(1):27-38. 賈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的主導地位[J].法學評論,2020,38(3):1-11.。

三是抗訴權運作范圍的擴大化。根據《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21條的規定,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其監督權一般具現為檢察建議、糾正意見和抗訴三類形式,結合牽涉問題類型、嚴重程度的差異予以區別運用。但在以《指導意見》第54條為代表的文件中,僅將抗訴作為檢察機關行使法律監督權的主要方式,并未談及其他監督措施,且也未對抗訴的適用條件進行規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抗訴權的運作范圍。

綜上,檢察機關審前主導權的強化,使得認罪認罰從寬案件在辦理過程中,無論是實體問題或是程序問題,均由檢察機關提交材料、作出決定,審判機關僅居于被動審查的地位。公訴權內涵的轉變,公訴方與辯護方合意的達成和爭議問題的減少,則在相當程度上壓縮了審判機關裁量權行使的空間。而抗訴權運作界限的模糊,又將進一步增加審判機關審查、乃至不采納量刑建議的壓力。由此來看,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訴訟權能的平衡狀況已難以繼續維持,尤其是審判權對公訴權制約存在較大困難。在這一轉變中,審判機關或完全服從于檢察機關工作的開展,忽略了對辯護權的照顧與司法公正的維護;或堅守傳統的審判機關角色,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相沖突,使得審判機關角色的差異與沖突給案件辦理帶來干擾與阻礙(20)在具體案例中,雖然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2019)滬0114刑初293號判決書與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2刑終619號判決書記載的案件中 ,法官作出了不采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決定,并且上級法院針對檢察機關提出的抗訴,在終審判決書中明確了“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屬于求刑權的范疇,定罪量刑由法院決定”的觀點,但是,上級法院在判決說理中也認可了法院應對控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量刑建議給予必要的尊重。同時,在以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瓊02刑初102號判決書和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瓊刑終98號判決書為代表的案件中,面對被告方等主體提出的法院遵從“一般應當采納量刑建議”的要求,上級法院僅通過對案件事實、性質的分析駁回上訴,未能正面回應此類問題;而在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蘇03刑初108號判決書與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9)京02刑初142號判決書中,法官在面對量刑建議與法定刑期存在差異時,將檢察官不予調整作為理由之一,作出了接受量刑建議的裁判。。

(三)機制之失:具體制度建設的落后

訴訟活動,是囊括各類訴訟主體行為與各類制度運作的場域,審判機關角色的確定絕非完全依托于審判工作的開展與權能平衡狀態的形成。在以協商、合意為特征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施行中,傳統的對抗型審判模式逐步為確認型審查模式所替代。量刑建議、信息交流反饋等機制的重要性也日趨凸顯。然而,此類機制的建設尚存有一定的問題:

一是審查機制的缺陷。在《中期報告》《實施意見》等早期指導文件中,僅概括化地確認了審查機制的存在,未能進行細致化地展開。即使是2021年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法解釋》),也未有更進一步的細化和深入。山東、江蘇等地區的地方性指導文件雖規定較為細致,但受制于立法位階、效力范圍等缺陷,難以為審判機關制約檢察機關提供較為有力的法律支撐。并且,在具體內容層面,此類文件均集中于對審查對象的明確,如被告方認罪的“自愿性”、具結書與量刑建議的“合法性”“真實性”,或是相關材料文件的“完整性”,仍未涉及審查機制的啟動模式、運行方式等程序性內容。審查機制的建設不僅未能形成較為明確、統一的實體內容范疇,亦缺乏可供操作的程序指引。

二是量刑建議統一化的缺失。在實體法量刑情節規定欠缺的情況下,中國現階段主要以2017年制定的《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為量刑指南,由于這一文件發布時間早于認罪認罰從寬改革的全面推進,僅在第6條中略有規定(21)這一條款規定了被告方當庭認罪時,可以根據犯罪的性質、罪行輕重、認罪程度和悔罪表現等情況,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難以滿足適用階段、范圍較為寬泛的認罪認罰從寬改革的需要。江蘇、山東等地區的指導文件雖對認罪認罰情節在量刑活動中的運用進行了嘗試性規定,但受制于立法位階、適用范圍的缺陷,以及部分量刑幅度設置的差異(22)可見《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認罪認罰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第10條與《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山東省公安廳等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刑事案件的實施細則(試行)》第8條。,量刑建議的提出依舊缺乏統一的指導。同時,在量刑建議類型的選擇層面,存在有幅度型量刑建議、精確型量刑建議和“精確+幅度”混合型量刑建議三種類別(23)結合對表2中裁判文書統計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在2015—2020年間,幅度型量刑建議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精確型量刑建議所占比例則由不足10%增至30%以上,并于2020年首次超過幅度型量刑建議所占比例。同時,在這一階段中,“精確+幅度”的混合型量刑建議也逐漸占據重要地位。,使得公訴機關選擇權的約束與審判機關裁量權的保障均存在較大困難(24)具體來看,尤其在第三類量刑建議的適用中,檢察機關或提出精確型的主刑和幅度型的附加刑,或提出幅度型的主刑和精確型的附加刑,抑或是對同一案件中的不同當事人提出不同類型的量刑建議,尚缺乏較為統一的適用規則。其中,“精確型的主刑和幅度型的附加刑”可參見貴州省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黔03刑初123號判決書。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2刑初54號判決書;“幅度型的主刑和精確型的附加刑”可參見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蘇03刑初147號判決書。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粵04刑初20號判決書;“同一案件中的不同當事人提出不同類型的量刑建議”則可參見江西省景德鎮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贛02刑初23號判決書。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9)津02刑初132號判決書。山東省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魯10刑初14號判決書。。此外,在量刑建議的評價標準層面。僅對于接受量刑建議的標準,就并存著“僅考慮量刑建議是否適當”和“兼顧量刑建議是否適當和被告方是否同意”兩個類別(25)可見表3。。前一類標準中,法官僅考慮量刑建議是否具備“適當”“合法合理”“符合法律規定”“符合罪刑相適應原則”等要求,將量刑建議的考察作為接受量刑建議的主要條件,較為多數的案件中都采納了這一標準(26)結合具體案例來看,考量“量刑建議是否適當”的情形見于重慶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2018)渝04刑初28號判決書。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閩09刑初32號判決書;考量“量刑建議是否合法合理”的情形見于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魯02刑初21號判決書。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遼01刑初33號判決書;考量“量刑建議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見于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粵01刑初275號判決書。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0)滬03刑初48號判決書;考量“量刑建議是否符合罪刑相適應原則”的情形見于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法院(2016)浙0303刑初1444號判決書。云南省昆明鐵路運輸中級法院(2020)云71刑初35號判決書。。后一個標準所占比例雖在近年來逐步下降,但仍在部分案件中得以運用(27)代表案例有:徐州鐵路運輸法院(2018)蘇8601刑初190號判決書。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3刑初169號判決書。。而對于不予采納或建議檢察機關調整量刑建議的標準——“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工作文件中都未能進行細致、明晰的規定,僅山東地區的部分指導文件與裁判文書中有所涉及(28)具體來看,《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山東省公安廳等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刑事案件的實施細則(試行)》在第52條中將“明顯不當”歸納為以下情形:(一)遺漏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情節;(二)對不具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的被告人建議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或者對不具有法定從重處罰情節的被告人建議從重處罰的;(三)對應當判處附加刑的被告人沒有建議判處附加刑,或者對不應當判處附加刑的被告人建議判處附加刑,或者附加刑與主刑明顯不相適應的;(四)對不符合非監禁刑適用條件的被告人建議適用非監禁刑,或者對符合非監禁刑適用條件的被告人沒有建議適用非監禁刑,或者建議非監禁刑期限違反刑法相關規定的;(五)對共同犯罪的主犯、從犯認定錯誤的;(六)與同類案件處理明顯不一致的;(七)量刑建議超出法定刑范圍的。,且前述文件與裁判文書相互間對于這一標準的解釋也存有差異(29)可見表4。,使得審判機關對量刑建議的評價與監督缺乏統一、可供操作的標準。

表2 量刑建議類型運用比例的考察表

表3 接受量刑建議的兩個標準

表4 對“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標準進行定義的案例考察表

三是當事人意見表達機制的缺漏。除被害方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參與有待進一步建構與完善外(30)張素敏.被害人參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困境與出路——以H省Z市兩級法院司法適用現狀為樣本[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20,32(1):32-39.,被告方意見表達也面臨著諸多困難,譬如值班律師地位仍未能得以明確,“見證人化”趨勢難以得到遏制,辯護權利虛置化,被告方能否享有上訴、反悔權不僅在理論層面存有爭議,實踐中也面臨著檢察機關依托抗訴權對抗被告方上訴、反悔權的困境(31)閔豐錦.一般不應抗訴:認罪認罰后“毀約”上訴的檢察謙抑[J].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0,35(3):120-131.。而且,在2019年的《指導意見》中,要求被告方對量刑建議有異議時,應達到“有理有據”的程度,審判機關方才要求檢察機關調整,這無疑增加了被告方提出異議的負擔,且現階段對于這一標準尚無較為明晰的解釋。

綜上來看,審查機制與當事人意見表達機制的缺陷,量刑建議的運用和評價的多元化和隨意性特征,將會干擾,甚至阻礙著控審關系的合理建構。同時,雖然山東、江蘇等地區的指導文件已對聯席會議、信息聯絡員等制度作出了規定(32)見于《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山東省公安廳等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刑事案件的實施細則(試行)》第68條與《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認罪認罰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第17條。,但信息交流反饋機制的體系化建構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各訴訟主體間能否獲得充分的信息溝通、交流尚存在疑問。

三、應然的方向:多元角色的抉擇及其內在機理

認罪認罰從寬改革,將推動訴訟模式和訴訟結構的新一輪變化,甚至在特定情形中有別于“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要求,審判機關的角色形態有其特殊性是不可避免的趨勢(33)雖然《四五綱要》將認罪認罰從寬改革列為“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組成部分,但考慮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制定的《關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建設作為特定的刑事訴訟改革措施,并進行了專門的規定,使得這一改革呈現出一定程度的特殊性與獨立性。參見:魏曉娜.沖突與融合: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本土化[J].中外法學,2020,32(5):1211-1230.。無論是既往的“流水作業式”訴訟結構中的工作配合者,還是“以審判為中心”改革下的權利保障與權力制約者,此類角色形態已難以完全滿足審判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辦理中的需求。多元化角色的形態應是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中審判機關的合理選擇。

(一)審判機關多元角色的實質內涵

相較于一元化角色形態,審判機關的多元角色形態既需要審判機關正確區分其在普通程序和認罪認罰從寬案件間職能、地位的差異,還需要對檢察機關、當事人等訴訟主體的需求給予適當的關注。

1.合理有限的檢察工作配合者

在認罪認罰案件辦理中,考慮到檢察機關已就各類問題與被告方達成共識,形成協議,對檢察機關的工作予以尊重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尊重不等同于服從,“進行協商,達成合意”的制度設計理念和目標也難以成為檢察機關工作正當性與合法性的直接依據。倘若無節制、無選擇地要求審判機關配合檢察機關工作,勢必導致“審查起訴階段掩蓋審判階段”“公訴權取代審判權”等情形的發生,不僅不合理地壓縮了辯護權、審判權的運作空間,檢察權的運行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施行也將因為制約機制的缺位而喪失合理性。

結合部分域外經驗來看,即便在辯訴交易制度最為盛行的美國刑事訴訟中,也賦予了法官對量刑的決定權,且不因控辯合意的達成而喪失(34)[美]偉恩·R·拉費弗、杰羅德·H·伊斯雷爾、南西·J·金. 刑事訴訟法[M].卞建林,沙麗金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1079.同時,弗吉尼亞大學法學院的學者達里爾K.布朗(Darryl K.Brown)對美國辯訴交易改革中,法官對檢察官制約機制的發展、演化進行了較為詳盡的介紹。See Darryl K.Brown.Judicial Power to Regulate Plea Bargaining,William & Mary Law Review,2016,Vol.57,pp.1225-1276.。日本,則在當事人主義和實體真實主義并重的混合型合意制度中,將法院排除于合意主體之外,無須受合意的約束(35)[日]田口守一.刑事訴訟法(第七版)[M].張凌,于秀峰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215.。俄羅斯在有關“在刑事被告人同意對他提出的指控時作出法院判決的特別程序”的第40章的第2、3條中,針對法官對此類程序的適用進行審查、監督等權能進行了規定(36)俄羅斯聯邦刑事訴訟法典[M].黃道秀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259.。

因此,在尊重和配合檢察機關工作的同時,審判機關應秉持“合理有限”的態度。具體來看:(1)審判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符合法律規定;(2)檢察機關依據公訴權僅享有訴訟的啟動權與參與權(37)可見《檢察官法》第7條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20條.參見:譚世貴主編. 中國司法制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110-111.,最終裁決權仍歸屬審判機關承擔(38)可見《法官法》第8條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第2條.參見:譚世貴主編. 中國司法制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64-65.;(3)注重對公民權益的保護,切實保證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建立于當事人自愿、明智與明知的基礎上。

2.實質有效的公民訴求回應者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是以當事人,尤其是被告方的供述為前提。但也不應忽視,是否就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問題發表意見、進行爭議是可供被告方選擇的權利,而確保案件處理的正確性,貫徹“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等原則乃是審判機關不可推卸的義務(39)可見《法官法》第7條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第2、6條。參見:譚世貴主編. 中國司法制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77-82.,被告方的讓步不應被視為審判機關規避職責的緣由(40)這一觀點,也得到了部分域外國家的認可。在日本刑事訴訟法第319條的規定中,即使被告人自認有罪,也不能因此而認定其罪行。參見:[日]田口守一.刑事訴訟法(第七版)[M].張凌,于秀峰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37.日本刑事訴訟法[M].宋英輝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73.。審判機關對公民訴求的回應,除應繼續堅持這一角色形態外,還需以“實質有效”作為其工作的標準:

一是審判機關對于公民訴求均應當予以回應,發揮好保護權益和監督權力的效用。

二是針對公民訴求的內容,審判機關應當進行實質性審查,防止拘泥于對具結書、量刑建議書等協商結果的形式化審查,避免審判機關與審判流程的虛置化。

三是審判機關的回應均應當具備有效性。訴求合理正當時,應及時對相關工作進行調整,防止損害的進一步擴大。若訴求難以成立時,也應給予詳盡的說理,減少諸如“一般應當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公訴人對刑期不作調整”等理由的運用。

同時,除被告方訴求的回應外,也需關注被害方訴求。刑事訴訟是以適用刑法、懲罰犯罪為啟動條件的司法活動,將被害方隔絕于案件辦理過程之外,顯然有悖于刑事訴訟的目標。尤其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被告方是否確實認識到犯罪行為的危害性與違法性,是否切實彌補違法行為造成的損失,是否自愿悔罪,均須結合被害方訴求進行考量(41)譬如:在湖南省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湘02刑初28號判決書中,審判機關以被告方不愿意賠償被害方家屬的民事損失,拒不道歉為由,認為被告方毫無悔罪態度,不符合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從而拒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3.消極中立的司法公正捍衛者

歷經“警察國家”和“糾問制法官”時代后,現代法治國家以“不告不理”原則為基石,形成了現代審判機關角色——消極裁判者形態。審判的啟動應以公訴為前提,且審判的范圍需與公訴范圍相一致,從而貼合司法公正的要求(42)譚世貴. 中國司法制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83-84.。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的辦理中,審判機關對司法公正的捍衛,還應繼續堅持“消極中立”的立場。當然,鑒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對抗制司法模式的差異,這一立場也有其新的內涵:

一是“消極中立”形態的“消極”要件。是指審判機關對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各類問題的審查,需以各方主體的訴求為前提,且范圍應與訴求保持同一性。并且,如若審判機關在審理過程中發現確有問題存在,應當先行告知各方主體,征詢其意見后方可作出裁斷,而非自行調整或變更,給予控辯雙方協商結果必要的尊重。

二是“消極中立”形態的“中立”要件。不同于既往在控辯雙方爭議中居中裁判的審判機關角色,認罪認罰從寬中,審判機關的“中立”角色應當擴展至公訴方、被告方、被害方以及審判機關捍衛司法公正的職責之間,既不完全偏向于任一訴訟主體,也非對自身職責僵硬化的堅守。

消極中立的司法公正捍衛者,其實質是要求審判機關采取較為克制的策略與措施,在防止形式化配合造成的審判權虛化和缺位的同時,也減少參與的主動性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穩定性及公訴、辯護權能的損害。“中立”地位的堅守是“消極”策略的前提,“消極”策略的選擇則是“中立”地位的保障。近年來,部分實務人員建議,將審判機關引入審查起訴階段的認罪認罰協商活動中,在審前階段確保案件辦理的正確性,減少審判階段中異議的提出,提高訴訟效率,這一主張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在檢察機關審前主導權日趨強化而審判機關監督機制尚待建構的當下,審判機關的參與能否發揮切實有效的作用不免存有疑慮。同時,受制于預審機制的缺乏,審判機關在審前階段與后續審判階段的參與主體不可避免地呈現出同一性,如若審判機關于庭審前已對案件發表意見,形成預斷,審判階段的公正性、終局性可能難以得到保證。因此,以審判機關代替檢察機關,將審查起訴階段演變為審判階段,使審判權運行階段過度前置的合理性與正當性是存有疑慮的,“消極中立”形態應是審判機關作為司法公正捍衛者角色的可取選擇。

(二)審判機關多元角色的理論證成

相較于既往相互沖突的角色形態,審判機關的多元化角色要求更為精細、復雜的制度設計,以及審判機關在具體工作中司法資源投入的增加,這固然將增加審判機關的負擔。但結合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需求來看,多元角色形態是審判機關合理且必要的選擇。

1.可推動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中審判程序形態的塑造

關于審判程序形態的區分,國內外學者們提出了諸多頗為有益的觀點,諸如家長制模式、教導模式等。相較之下,著名比較法學家——達馬什卡教授提出的“回應型”與“能動型”兩類形態不僅較為全面地概括了訴訟活動中審判權運作和審判工作開展的特征,也可為審判機關與其他訴訟參與主體間關系的研究提供較好的視角。其中,回應型審判程序形態體現為消極被動的審判機關中立、公正地解決雙方糾紛(43)[美]米爾伊安·R.達馬什卡.司法和國家權力的多種面孔[M].鄭戈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100-103.,而能動型審判程序形態,呈現出審判機關對積極追求真理和主動實現國家政策的偏重(44)[美]米爾伊安·R.達馬什卡.司法和國家權力的多種面孔[M].鄭戈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218.。

以這一劃分標準為參照,既往認罪認罰從寬案件辦理中“日趨形式化的檢察工作配合者”或是“尚待加強的公民訴求回應者”角色,雖與回應型審判程序形態有一定的相似性,卻因其對檢察工作審查的形式化和公民權益訴求的忽視而具有偏向、虛置化的色彩,并與“過于主動的司法公正捍衛者”這一能動特征較為明顯的角色存有沖突,干擾并阻礙了混合型審判程序形態的形成(45)雖然歐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在審判形態中可能略有偏重于回應型或能動型形態,但卻未完全消除另一形態,混合型審判形態逐步成為各國未來的發展方向。[美]米爾伊安·R.達馬什卡.司法和國家權力的多種面孔[M].鄭戈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119-125.。

因此,多元角色的選擇,可在“合理有限的檢察工作配合者”與“實質有效的公民訴求回應者”角色的確立中調整、重塑不偏不倚的回應型審判程序形態,并依托“消極中立的司法公正捍衛者”角色抑制能動型審判程序形態,最終建構起“實質回應+有限能動”的混合、協調型審判程序形態,將審判機關定格為“謙抑的裁判者”為中心的訴訟地位。

2.可維護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中訴訟權能的平衡

訴訟權能平衡狀態的形成,受制于各權能間在具體內容、工作性質和運行目標等層面的差異,不宜片面化地解讀為對所有權能均賦予同等的地位與關注,而應當是在確保不偏不倚地看待各權能的同時,對濫用的權能施以必要的約束,對受損的權能予以適當的救濟,依托權能間的制衡與協作,達到維護整體秩序穩定的目標(46)關于多元利益訴求中如何達至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狀態的論述,參見:左衛民.反思庭審直播——以司法公開為視角[J].政治與法律,2020(9):91-100.。相較于其他形態的審判機關角色,多元角色形態既可促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公訴、辯護和審判等權能合理有效的運行,也減少了各權能的重合與沖突,有助于重塑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訴訟權能的平衡狀態。

首先,在“合理有限的檢察工作配合者”角色的影響下,審判機關可擺脫對檢察機關工作的完全順從地位,避免審判階段淪為審查起訴階段的附庸與順延,在符合法定條件時,對檢察機關工作予以監督與制約。

其次,在“實質有效的公民訴求回應者”角色的要求下,審判機關需給予當事人訴求和權益必要的關注。若當事人的訴求合理有據時,運用審判權進行幫助和救濟,遏制、排除侵害行為。

最后,在“消極中立的司法公正捍衛者”角色的指導下,審判機關無論是對當事人訴求的回應,或是對檢察機關工作的制約,均呈現出非主動性特征,僅根據當事人等主體的申請而啟動,并在征詢各主體意見的基礎上作出裁斷,堅守司法克制主義,防止審判機關權能的缺位或越位危及訴訟權能的平衡。

3.可協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公正性與穩定性的兼顧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因“非對抗性”特征以致其在推行伊始就受到來自理論界與實務界的關注與討論,并相繼提出了完善值班律師制度、健全權利告知機制以及改革審前羈押制度等建議(47)謝登科,周凱東.被告人認罪認罰自愿性及其實現機制[J].學術交流,2018,(4):95-100. 閔春雷.回歸權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困境及理論反思[J].法學雜志,2019,40(12):1-11+153. 陳衛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論問題再探討[J].環球法律評論,2020,42(2):23-36.,為認罪認罰從寬案件公正性的實現提供了可取的方案與指引。同時,鑒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建立于控辯雙方協商合作的基礎上,當事人對于協商結果的心理預期能否實現、檢察機關工作成果是否得到尊重,制度施行的穩定性可否獲得保證也將成為審判機關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對于此類目標的達成,審判機關的多元角色形態頗具優勢。

具體來看,“合理有限的檢察工作配合者”角色,促使審判機關在協助檢察機關工作的同時,通過運用各類審理機制和審判監督措施,確保檢察機關工作的合法性與正確性。“實質有效的公民訴求回應者”角色,則要求審判機關針對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根據公民訴求采取必要的手段及時進行糾正與制裁。而“消極中立的司法公正捍衛者”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賦予、明確了審判機關維護司法活動公正性的職權。同時,在多元角色形態的主導下,審判機關各類工作的開展,均立足于“消極中立”的立場,既不主動否決、調整檢察機關工作的成果,也防止“第二公訴人”等情形的出現對當事人權益造成新的損害,從而在維護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公正性的同時,尊重當事人的心理預期和檢察機關工作成果,減少對制度穩定性的影響與破壞,貼合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置與施行的要求。

4.可促進認罪認罰從寬改革與“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協調

“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提出,通過強調庭審階段在“保護訴權、認定證據、查明事實、公正裁判”等活動中的決定性作用(48)見于《四五綱要》第10-16條。,逐步強化審判權與審判階段在整個刑事訴訟體制中的權威、核心地位(49)閔春雷.以審判為中心:內涵解讀及實現路徑[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5,33(3):35-43.。這不僅是刑事訴訟結構和司法模式調整的標志,也是審判機關在司法體系中角色演變的重要成果。

數十年來,審判機關的角色歷經多次轉變,完成了由次要地位向中心地位,由懲罰犯罪的一元化職能向兼顧懲罰犯罪、保障人權和維護司法公正的多元化職能的發展歷程。同時,考慮到認罪認罰從寬改革,仍難以完全脫離“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方向。在此情形下,無論是“日趨形式化的檢察工作配合者”,或是“尚待加強的公民訴求回應者”角色,不僅未能滿足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施行的需求,也明顯背離審判機關的建設方向和“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要求。誠然,“過于主動的司法公正捍衛者”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貼合于審判機關維護司法公正職責的要求。但由于這一角色形態下審判機關積極主動的參與行為對公訴權、辯護權乃至司法秩序穩定性可能帶來的損害,也存在難以忽略的弊端。相較之下,以“謙抑的裁判者”形態為核心的多元角色模式,既符合現階段審判機關職能多重化的發展方向,也適應了認罪認罰從寬改革的要求,并可為認罪認罰從寬改革與“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契合提供頗為有益的借鑒與指引。

四、實現路徑:訴訟關系的合理建構與工作模式的調整

鑒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公正與效率價值的并重,以及前述各類角色形態存在價值的要求(50)譬如,多元角色形態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公正性與穩定性的維護中,公正性目標的實現需要各機關間的相互監督,而穩定性目標則較為依托控辯審三方間的協作。,控辯審三方間應以“監督+合作”模式作為訴訟關系建構的主要方向,進而對工作開展的具體方式進行調整。

(一)審判機關審查機制的建設

隨著協商合意機制的形成與對抗制色彩的減弱,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審判機關的工作模式也由居中裁判的審理形態轉換為核實確認的審查形態,這一變化的發生,既可視為審判機關尊重控辯雙方協商合意的重要標志,亦將成為審判監督工作開展的主要形式。對于審查機制的建構,也應當兼顧不同角色形態的需求。

1.審查程序啟動的克制

基于“消極中立的司法公正捍衛者”角色的要求,為了防止過于主動地參與可能對制度穩定性造成損害,審判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的審查中,應當堅持以回應型啟動為主,職權型啟動為輔。換言之,審判機關應恪守審判權與審判階段的終局性、被動性要求,審查程序唯有在檢察機關向審判機關移送案件材料時方可啟動,而非主動參與至審查起訴階段。并且,對于部分問題的針對性、專門性審查,也應以公訴、辯護等參與主體的申請為前提。在審查機制運作的同時,給予認罪認罰協商結果最大限度的尊重。

2.審查重心的明晰

審判機關審查工作的開展,應以關鍵性問題的審查為主,次要性問題的審查為輔,將審查工作的重點集中于對案件辦理和制度施行影響較大的內容,而非文書送達、文書形式等較為輕微的問題。參照江蘇、山東等地區指導文件的規定,審查對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基本要件的審查。核實被告方是否確有“認罪”“認罰”情形,杜絕虛假認罪、被迫認罪或替人頂罪等情形的發生。

(2)對具結書的審查。既應當確保具結書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還需關注具結書簽署過程的監督。查明是否存在檢察機關未履行告知義務、犯罪嫌疑人欠缺認罪認罰的行為能力或是認罪認罰缺乏自愿性等嚴重違法行為(51)可參考《指導意見》第39條的規定。。

(3)對量刑建議的審查。除給予控辯協商必要的尊重外,為確保案件辦理的公正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妥當,審判機關在審查活動中應當觀察量刑建議是否存在《刑事訴訟法》第201條規定的五類情形,或是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抑或是被告方、辯護方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致使控辯雙方的協商合意無效化等狀況。

(4)對程序適用的審查。針對普通、簡易和速裁程序適用的需求,應當由審判機關審查公訴機關是否提交了起訴書、量刑建議書、認罪認罰具結書、全案證據材料、被害方意見以及適用速裁程序建議書等材料,在案件不宜適用速裁程序時及時轉換為普通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并告知公訴機關(52)可借鑒《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認罪認罰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第40條與第43條的規定。。

(5)對當事人其他意見的審查。此類情形以被告人、辯護人提出排除非法證據的申請為代表,相較于前述各類問題,對被告方、辯護方此類意見的審查既需分析當事人主張能否成立,也應考察其對認罪認罰從寬活動的影響。倘若被告方的異議可能牽涉事實認定、證據運用和法律適用等問題,足以影響認罪認罰的結果,則可視為對被告方與公訴方協商合意結果的否定,法官應終止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轉換為普通程序審理。如若被告方僅提出偵查、起訴機關行為違法、訴訟權利受到侵害等意見,則應視為正當的訴訟行為(53)結合重慶市云陽縣人民法院(2018)渝0235刑初68號判決書和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8)渝02刑終142號判決書來看,被告方提出存在程序性違法行為、發現新證據等情形,并未影響認罪認罰要件的成立,可視為正當的行使訴訟權利的行為。,法官可結合2017年《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規定自行處置。

3.審查形式的選擇

考慮到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被告方、辯護方對公訴機關提出的事實情況和證據材料已基本認可。因此,審判機關的審查應以形式化審查為主,實質化審查為輔,著重于對書面材料的審閱,并在符合條件時適用簡易程序和速裁程序,合理解決程序消耗和被告方受羈押的困境,落實認罪認罰“程序從寬”的要求。僅在被告方對前述問題提出異議,且有一定依據時方才進行舉證、質證和辯論等實質化的審理活動。

4.審查結果的確定

在審查程序終了后,審查結果的作出關系著審判機關多元角色形態的塑造與效果的體現。對于這一問題,可從三個層面進行討論:

(1)對于協商結果的認可。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的具結書與量刑建議,乃是控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在控辯主體已消除爭議、形成合意時,審判機關應當堅守司法權中立、被動的地位,尊重控辯雙方合意的成果,以一般應當采納為首要選擇,調整變更為輔(54)此類案件有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2019)滬0114刑初293號判決書與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2刑終619號判決書。參見:卞建林,陶加培.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量刑建議[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0,28(1):132-145.。

(2)對于“從寬”優惠的選擇。現階段中,無論是理論界或是實務界,圍繞“可以從寬”還是“應當從寬”的選擇尚存在較大爭議。應當承認,“應當從寬”和“可以從寬”均非“一律從寬”(55)胡云騰.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解與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79-80.,二者皆未否定不從寬情形的存在。但是,“可以從寬”賦予了司法人員在“從寬”或“不從寬”選擇中同等的裁量權,難以受到外部約束,被告方的刑罰預期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效果缺乏較為充足的保障。相較之下,“應當從寬”則將“從寬”作為一般原則,以“不從寬”為特殊例外,司法人員選擇不從寬時,需要承擔相當程度的證明負擔,裁量權的行使受到了較為有效的約束。由此來看,“應當從寬為主,不予從寬為輔”理應是審判機關接受協商結果后的合理選擇。

(3)對于協商結果的變更。在量刑建議的調整中,存在有“法官建議檢察機關調整”和直接、明確表示不予采納兩種方式(56)前一類方式可見于《指導意見》第41條、《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國家安全局、天津市司法局關于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第36條等規定。后一類方式則可見于: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法院(2016)浙0303刑初1477號判決書、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桂06刑初153號判決書和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黔01刑初164號判決書。。其中,不予采納的形式,法官在判決書中否定量刑建議,則可能造成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運作歸于無效,效率價值難以得到體現,增加了司法資源的消耗和司法機關的工作負擔。相較之下,建議檢察機關調整量刑建議的形式,檢察機關只需在庭審或在庭下修正后,再度提交法院即可,更可實現多元角色的兼顧(57)卞建林,陶加培.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量刑建議[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0,28(1):132-145.。

(二)檢察機關工作模式的調整

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檢察機關審前主導地位日趨加強,審前主導權、公訴權與法律監督權已然成為檢察機關參與認罪認罰從寬活動的權能基礎。因此,檢察機關對于審判機關“監督”與“合作”關系的建構,集中于兩類形態中檢察權能運用機制的設置與調整。

1.檢察機關工作的“合作”模式

作為審前階段,尤其是審查起訴階段的實際負責機關以及訴訟的提起主體。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的辦理中,應在立足于“以審判為中心”的基礎上,運用審前主導、公訴等職能,為審判機關的后續審理活動奠定基礎,并給予必要的幫助。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糾正違法偵查活動。在審查起訴階段,如若檢察機關發現偵查階段存在使用威脅、引誘、欺騙等行為迫使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或是證據未達到法定證明要求,抑或是違法收集證據,乃至提供虛假證據等情形時,可通過退回補充偵查、排除非法證據以及作出不起訴決定等方式,阻斷此類違法行為的危害后果延伸至后續階段(58)賈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的主導地位[J].法學評論,2020,38(3):1-11.。

(2)積極開展審前準備工作。除審核偵查機關移送的案件材料外,針對犯罪嫌疑人未認罪認罰的,檢察機關還應再次履行告知義務。而對于已經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則可結合起訴工作的需要,進一步收集、補充證據,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和值班律師的意見。在雙方達成合意時簽署具結書,制作量刑建議書,并建議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59)趙恒.論檢察機關的刑事訴訟主導地位[J].政治與法律,2020,(1):27-38.。

(3)保障案件審理的正當性。當檢察機關發現存有事實認定錯誤、量刑建議不當、證據違法或是被告人投機認罪、替人頂罪和虛假認罪等違反法定要求,不符合“認罪認罰”的情形時,應當主動向審判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及時終止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錯誤運用。

(4)確保認罪認罰從寬效果的實現。倘若檢察機關發現被告方未積極消除損害后果,或在缺乏正當理由時,再度針對定罪量刑問題提出異議(“惡意上訴”或“技術上訴”),致使判決的穩定性受到損害,則可運用抗訴等方式進行對抗,保證認罪認罰從寬改革的效果得以貫徹落實。

2.檢察機關工作的“監督”模式

在既往的刑事訴訟研究中,檢察機關對審判機關的監督長期受到質疑。近年來諸如“余金平案”“林玉微等故意傷害案”的發生(60)此類案例有:浙江省蒼南縣人民法院(2019)浙0327刑初800號判決書與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浙03刑終1452號判決書。,進一步引發了法律監督權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運行機制建構的討論。監督制約機制的設置,不僅需保證監督效果的實現,還應關注監督機制設置是否符合“比例性原則”的需求。因此,檢察機關“監督”關系的建構,可結合監督方式的具體運用進行討論:

(1)對于輕微違法行為。倘若審判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審理中,存在文書送達遲延、形式不當或錯誤適用速裁程序等情形,由于此類問題危害程度及其對司法活動公正性的影響較為輕微,公訴機關通過提出函件、糾正意見或檢察建議的方式進行監督即可(61)可借鑒《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山東省公安廳等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刑事案件的實施細則(試行)》第49條的規定。。

(2)對于嚴重違法行為。誠如部分案例所示(62)見于《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國家安全局、天津市司法局關于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第36條。案例有浙江省蒼南縣人民法院(2019)浙0327刑初800號判決書與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浙03刑終1452號判決書。,作為以推翻法院判決為目標的監督方式,抗訴僅適用于審判活動、結果確有錯誤的情形,而非所有的審判機關不采納量刑建議或被告方提出上訴等情形(63)譬如:諸如審判組織不合法、違反審判公開原則或回避制度等嚴重的程序性違法行為,或是對拒絕采納量刑建議的行為缺乏正當理由等問題出現時,檢察機關方可通過抗訴機制進行制約。參見:閔豐錦.一般不應抗訴:認罪認罰后“毀約”上訴的檢察謙抑[J].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0,35(3):120-131.。防止抗訴機制異化為強制審判機關接受公訴方量刑建議的手段,確保檢察機關“監督”形態的有效建構及其與“合作”形態的平衡。

(3)對于審判人員的職務違法行為。當檢察機關發現審判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的辦理中存在徇私枉法、濫用職權等職務違法行為。除針對案件審判過程與結果,根據行為的危害程度,分別提出檢察建議、糾正意見和抗訴外,還應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條等規定,結合司法責任制的要求(64)《關于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第44條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第37條的規定。具體內容主要涉及:給予停職、延期晉升、調離司法辦案工作崗位以及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給予紀律處分的;涉嫌犯罪的,將犯罪線索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以及《監察法》第4條的內容(65)第4條規定為:“……監察機關在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中,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監察機關在工作中需要協助的,有關機關和單位應當根據監察機關的要求依法予以協助。”,自行查辦或通過與監察機關的相互配合,采取并落實針對審判人員的行政(66)具體措施包括:加強與上級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間的聯系,將刑事司法機關人員不配合監督機關工作或存在不正當行為的情況予以通報、記錄,形成專門的考評機制。同時,通過對此類人員升遷、調職等活動進行的控制,發揮行政手段對刑事司法人員的約束效力。、法律懲戒手段(67)此處可參考《行政監察法》第24條中規定的:“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處分的;沒收、追繳或者責令退賠違反行政紀律取得的財物的……”等內容,結合《公務員法》第53至58條中關于公務員懲戒措施的規定及其他行政法律規范的要求,從法律層面對刑事司法機關予以懲戒。具體法律懲戒措施以《公務員法》第56條規定的:“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為主,并可適當結合第58條中關于公務員升遷、工資的相關規定。。

(三)辯護主體訴訟策略的選擇

相較于檢察機關,被告與辯護方尚處于弱勢地位,缺乏對審判權實質有效的約束力。同時,隨著認罪認罰從寬改革的推進,辯護權的運行目標、運作空間均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傳統對抗制司法模式中的權能制衡機制已難以繼續為辯護權提供指引與保障。因此,通過訴訟策略的合理選擇,可形成辯審主體間“監督+合作”的關系形態,協助審判機關多元角色效用的發揮。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實體問題中的合作

為確保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合理與順暢,被告方若選擇自愿供述,則應全面、如實地陳述案件情況,減少審判機關工作的負擔,提高訴訟效率。并且,針對量刑問題,被告方需在主動告知量刑情節的同時,將相關材料交于審判機關,為量刑建議的審查與接受提供必要的協助。倘若被告方對此類問題存有異議的,除確有正當事由可在庭審中提出外,應盡量集中于庭前會議階段提出,減少司法資源因程序終止、回轉而被不合理地消耗。

2.程序問題中的合作

如若檢察機關建議審判機關適用簡易、速裁程序審理案件,被告方應當在審判機關啟動此類程序前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減少程序中止與流轉等情形的發生,為審判機關的決策提供相應的信息支持。倘若被告方對案件各類問題已無爭議,則應選擇配合審判機關簡化審判流程,提高訴訟效率,在減少羈押狀態帶來的損害,享受“程序從寬”權利的同時,為審判工作的開展提供合理的支持與合作。

3.認罪認罰從寬效果體現中的合作

誠如部分案件所示(68)如湖南省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湘02刑初28號判決書。,“從寬”結果的作出,不僅要求被告方對“罪”與“罰”的供述與認可,也需要被告方充分認識到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補救。因此,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辦理中,被告方除切實進行自我反省、悔罪外,還應當積極向受害方道歉,對物質損害進行賠償,獲得被告方的諒解,恢復遭受犯罪行為破壞的社會關系與社會秩序,促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效果得以貫徹落實。

4.權能平衡狀態維持中的合作

隨著檢察機關權能的強化與主導地位的確立,辯護、審判權能均處于較為弱勢的狀態,為確保訴訟權能平衡狀態的維持,被告方、辯護方應當積極與審判機關交流反饋,加強合作,針對檢察機關在訴訟各環節、階段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審判機關提出意見及相關材料,依靠辯審主體間的配合對檢察機關進行制約,在訴訟權能的相互制衡中保持整體權能格局的平衡。

同時,如若被告方、辯護方對審判工作存有異議,可根據問題類型、嚴重程度的差異,通過各類措施進行監督:其一針對審判機關未有效回應被告方訴求,或是審理形式存在瑕疵等較為輕微的問題,被告方可當庭向審判庭提出意見;其二針對審判機關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認罪認罰協商結果,或是審判活動存在嚴重程序性問題等情形,被告方可提起上訴或是向檢察機關反饋,乃至引起抗訴;其三針對審判機關存在徇私枉法、濫用職權等職務違法行為的情形,被告方也可依托向檢察機關舉報等形式,與檢察機關的合作進行監督。

余論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僅是既往司法改革過程中的重要產物,也將成為后續各類制度改革的指引與方向。隨著刑事訴訟結構與司法模式的轉變,審判、檢察、辯護等各類主體將面臨著日漸變革的制度環境,傳統制度的發展與新型制度的接納已成為中國刑事訴訟難以規避的選擇。無論是審判機關審理機制的規范,或是檢察機關工作模式的調整,抑或是當事人訴訟策略的選擇均應當擺脫既往單一、孤立化的研究與變革模式,轉換為立足認罪認罰從寬案件辦理的需要,權力制約與權利保障任務并重,統籌協調,兼顧各類制度需求與時代背景要求的整體改革模式。同時,諸如“量刑建議規范化”“當事人參與機制”“信息交流、反饋機制”等各類制度建構與完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審判機關多元角色的塑造(69)譬如:針對“量刑建議規范化”的需求,應以量刑指南統一化為核心,合理選擇量刑建議的模式及其評價標準,尤其是“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標準的釋明。并且,明確值班律師參與效用與訴訟角色,厘清“有理有據”等要求,可有效強化、提高辯護方的“協商地位”,貼合“當事人參與機制”建構目標的要求。此外,結合訴訟各流程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庭前會議與“天平工程”等改革成果的優勢,也是“信息交流、反饋機制”建構和完善的可取參考。。基于此,才可為審判機關司法角色與社會角色的兼顧、能動主義與克制主義的平衡,以及審判職能與治理職能的協調探尋適宜的路徑和方向(70)部分學者已對此類問題進行了探索,參見:劉用軍.矛盾化解型訴訟的形成與科學訴訟機制的建構[J].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1,36(4):69-87.。

猜你喜歡
檢察機關建議制度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學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7:54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人大建設(2018年9期)2018-11-18 21:59:16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督權的法理闡釋
淺議檢察機關會計司法鑒定的主要職責
建議答復應該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看看一级毛片|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1网在线| 青青草欧美| 欧美亚洲香蕉|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在线91|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欧美曰批视频免费播放免费|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色天天综合|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98超碰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视频一区亚洲|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国产不卡网|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www亚洲天堂|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伊人91视频|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精品欧美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红杏AV在线无码|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91视频精品|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91网在线|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欧美亚洲香蕉| 欧美午夜网站|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久久激情影院|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青青网在线国产|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