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云,陳曉梅,蔣穎慧
(廣州市花都區新雅街雅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 廣州 510800)
糖尿病是當前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內分泌系統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老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呈逐年增加趨勢[1-2]。當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式,患者往往需要終生服藥治療。糖尿病與不良生活方式緊密相關,除用藥控制血糖外,還需對日常飲食、運動鍛煉及血糖監測等多方面進行干預。但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對疾病的正確認知,進而影響治療依從性及日常自我管理效果,臨床應加強健康教育。多維度健康教育是根據患者健康認知水平,采取多種宣教方式開展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認知,改善健康狀況[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多維度健康教育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選擇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雅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0例。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60~82歲,平均(71.32±5.42)歲;病程3~12年,平均(7.45±2.42)年。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61~82歲,平均(71.26±5.49)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47±2.37)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雅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居民;③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臟器嚴重疾病;②精神疾病史;③認知及溝通障礙。
1.3 干預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教育:發放《糖尿病知識手冊》,囑患者自行進行手冊內容的學習;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況,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囑其遵醫囑用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觀察組給予多維度健康教育管理:(A)成立小組:社區成立多維度健康教育管理小組,組內成員由社區醫院護理人員組成,針對組內成員開展培訓干預,確保其掌握糖尿病健康宣教相關內容。(B)認知評估:自制社區調查問卷,對入選對象開展糖尿病相關知識及護理需求的調查,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缺陷,結合血糖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定健康宣教內容,包括糖尿病病因、治療用藥、血糖監測、飲食管理、運動鍛煉指導等。(C)多維度健康教育:①社區知識講座:定期于社區內組織知識講座,邀請具有豐富糖尿病臨床治療經驗的醫師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宣教,普及糖尿病相關知識,傳播健康生活理念;同時醫師進行現場答疑,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②視頻教育:查閱國內外糖尿病相關文獻,整理當前老年糖尿病患者關注的問題,并結合糖尿病相關知識,制作糖尿病宣教視頻;利用微信群、微信視頻等方式,向患者發送宣教視頻,囑其認真觀看視頻,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③病友會互動:于社區內舉辦病友會,邀請預后良好的患者分享自我護理經驗與血糖管理效果,給予鼓勵;會上采取分組的方式,鼓勵患者間進行溝通交流,并互相給予鼓勵支持。④居家隨訪:每月定期進行1次上門隨訪,實際了解患者的生活環境,綜合評估血糖控制情況,并給予相應健康宣教與指導。兩組均干預3個月。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知信行及血糖水平。①知信行: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知信行情況,采用我院自制糖尿病患者知信行程度調查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知識、信念及行為3個維度,其中知識包括糖尿病發病機制、發病誘因等方面,滿分30分;信念包括治療利弊、健康動機等方面,滿分75分;行為包括生活習慣、治療依從性等方面,滿分36分。分數與患者知信行水平呈正相關。②血糖水平: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知信行干預后,觀察組的知識、信念及行為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知信行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知信行情況比較(±s,分)
時間 組別 n 知識 信念 行為干預前 觀察組 60 17.03±2.19 50.33±4.49 25.33±3.15對照組 60 17.22±2.25 50.24±4.53 25.29±3.11 t 0.469 0.109 0.070 P 0.640 0.913 0.944干預后 觀察組 60 27.28±1.23 62.67±6.05 31.17±2.29對照組 60 22.28±3.05 55.59±5.44 29.98±3.95 t 11.777 6.741 2.019 P 0.000 0.000 0.046
2.2 血糖水平干預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糖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的血糖水平比較(±s)
糖化血紅蛋白(%)干預前 觀察組 60 11.93±1.53 14.88±3.32 8.05±0.79對照組 60 12.23±2.29 15.43±3.78 8.12±0.77 t 0.844 0.847 0.492 P 0.401 0.399 0.624干預后 觀察組 60 7.05±1.78 8.85±2.13 6.68±0.62對照組 60 10.29±1.94 12.24±2.27 7.04±0.73 t 9.532 8.436 2.912 P 0.000 0.000 0.004時間 組別 n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的終身性疾病,長期高血糖會對人體多系統、多器官造成損傷,給患者造成較大痛苦,甚至威脅生命安全[5]。平穩控制血糖水平是穩定患者病情、改善預后的關鍵。健康教育是一項具有投入少、產出大、效益高等特點的工作,可通過增加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識,自覺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合理用藥,進而保障疾病控制效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學習能力、記憶能力下降,加之常規的健康宣教內容單一且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患者的疾病知識認知需求,不利于血糖控制[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知識、信念及行為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多維度健康教育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多維度健康教育是采用多種宣教方式開展的健康教育。本研究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多維度健康教育管理干預,在充分評估患者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制定健康教育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充分滿足不同患者的疾病認知需求。相較于常規健康宣教,多維度健康教育突破口頭、手冊宣教不夠生動形象的弊端,借助視頻的方式動態加深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理解,利于提高其認知水平。利用微信作為視頻宣教的工具,不受時間、空間及經濟的限制,便于獲得較好的宣教效果[7]。多維度健康教育邀請糖尿病專家于社區內開展知識講座,可為患者提供專業的疾病知識講解與疑問解答,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配合病友經驗分享與支持,能夠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使其積極參與到自我管理中,便于良性生活習慣與用藥習慣的建立,有效規避影響血糖控制的危險因素。定期進行上門隨訪,實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及影響血糖控制效果的不良因素,并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知信行水平,使其做好日常自我管理,進而獲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綜上,多維度健康教育管理能夠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知信行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進而獲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