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榮,李高葉,陳務賢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 530021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指由植入裝置中的微生物,或在插入、使用過程中污染引起的一種血流感染[1]。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在臨床普遍存在,尤其是在重癥病房,具有高費用、延長住院時間、有潛在的致命性的特點,同時加大了護理成本,增加醫院獲得性感染等公共衛生風險[2]。文獻計量學是對已發表的文獻進行統計的一種方法,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相關理論,通過定量分析,實現綜合性知識體系的研究[3-4]。VOS viewer 是一個文獻計量學軟件,通過研究文獻發文量、發文國家和機構、發文作者、文獻期刊來源和關鍵詞揭示相關領域的研究方向和熱點。文獻計量學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其他領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5-6]。目前,國內尚未檢索到對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使用文獻計量學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學分析方法對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研究進行動態分析,得出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研究方向的實時動態,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參考。
1.1 數據收集方法 檢索數據庫: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檢索式:檢索主題為(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OR(CRBSI);時間設置為2000 年—2020 年;記錄內容:全記錄與引用的參考文獻;文件格式:制表符分隔(win,UTF-8);分析軟件:VOS viewer 1.6.16。
1.2 圖譜解讀 節點大小分別代表作者、國家、機構發文量及關鍵詞出現頻次,節點之間連線代表關聯強度。不同的聚類用不同的顏色表示。
1.3 統計學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 數據庫對文獻特征進行分析并進行可視化網絡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 軟件以及文獻計量分析工具繪制圖表。
2.1 年發文量趨勢分析 年發文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相關領域的研究狀況以及某個時間段的研究熱點和重點[7]。通過檢索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得到2000 年—2020 年全球有關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共2 054 篇,2000 年 發 文 量 為18 篇,2020 年 發 文 量 為155 篇,年發文量呈現總體上升趨勢。結合發文量將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大體分為2 個階段,第1 階段(2000 年—2014 年)的2005 年、2011 年相比前1 年有所下降,但總體處于快速上升階段,由18 篇上升到145篇,約為2000 年發文量的8 倍;第2 階段(2015 年—2020 年)發文量呈現緩慢發展趨勢。
2.2 國家和機構分析 一個國家的整體科研能力、水平以及影響力可以通過發表文獻數量和被引頻次反映[8]。科技論文發表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中檢索出的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發文量前10 位的國家和地區中可以看出,前10 位國家中美國發文量(618 篇)領先于其他國家,占發文量的30.09%,西班牙的發文量(210 篇)位居第2 位,占發文量的10.22%,美國和西班牙發文量約占全世界總量的1/3。之后依次是澳大利亞(122 篇)、法國(113 篇)、日本(107 篇)、意大利(104 篇)、英國(103 篇)、中國(96 篇)、德國(77 篇)、巴西(68 篇)。美國在2015 年后的發文量較2015 年之前有所下降,中國從2009 年開始,文獻發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
2.3 發文機構及其合作關系分析 全球發文量排名前10 位的機構總發文量占全部發文量的23.66%,共發文486篇;發文量居榜首的機構為Griffith University,占前10 位機構總量的17.28%,共發文84 篇,詳見表1。我國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發文量排名前7 位的研究機構總發文量占中國總發文量的96.87%,為93 篇,詳見表2。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機構合作網絡圖見圖1。

圖1 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機構合作網絡圖

表1 全球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發文量前10 位的機構發文量情況

表2 中國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發文量前7 位的機構發文量情況(n=93)
2.4 文獻作者分析 科研人員作為科學研究的主體,其所發表的文章、專利等學術成果以及論文被引頻次能夠反映研究人員的科研水平[9]。發文量最多的前10位學者共發文299 篇,占14.56%,分別來自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法國。見表3。

表3 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發文量居前10 位的作者發文量情況
2.5 期刊分析 通過統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相關的文獻期刊,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了解優質論文來源,有助于期刊選擇和文獻查閱。全球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發文量居前10 位的期刊共發文551 篇,占26.83%,其平均影響因子為5.59;其中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發 文 量 為84 篇,是 發 文 量最多的期刊;影響因子最高的是Intensive Care Medicine,為17.679;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總 被引次數、篇均被引頻次均最高,分別為1 088 次、21.76 次;美國期刊占前10名期刊總數的3/5,英國期刊占前10名期刊總數的1/5;總被引頻次前3 位的期刊為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Critical Care Medicine、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這3 本期刊的影響因子分別為8.313,7.414,3.271,排名分別為第5 位、第2 位、第4 位。由此可見,引文率高的期刊往往具有較高的影響因子。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發文量前10 位的期刊發文量情況見表4。

表4 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發文量前10 位的期刊發文量情況
2.6 被引分析 被引頻次是體現論文重要性的重要指標之一[10]。通過統計被引頻次了解科研人員對所研究領域的關注程度,凸顯論文在科研中的地位。“An intervention to decrease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the ICU”是被引頻次最高的論文,主要研究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干預措施,發文時間是2006 年,被引2 532 次;被引頻次排名第2 位的是“The risk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adults with different intravascular devic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200 published prospective studies”,系統回顧了不同置管對血流感染的風險,發表時間是2006 年,被引頻次為762 次;被引頻次排名第3 位的文章是“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主要研究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11]。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前10 篇高被引文獻見表5。

表5 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前10 篇高被引文獻情況
2.7 關鍵詞及研究熱點分析 通過關鍵詞檢索,能夠把握某一研究領域的熱點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12]。通過使用VOS viewer 可視化軟件,設置最小關鍵詞出現的最小次數為10,對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研究的相關文獻標題關鍵詞進行分析,發現73 個滿足閾值的關鍵詞被分為7 個聚類,關注試驗、治療、導管相關并發癥、診斷、流行病學等方面;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為因素、菌血癥、診斷、系統評價、家庭腸外營養支持、導管相關、薈萃分析等。對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研究的相關文獻摘要的關鍵詞進行分析,發現637 個滿足閾值的關鍵詞被分為4 個聚類,出現高頻的關鍵詞為靜脈置管、證據、療效等;相比較于文獻標題的關鍵詞,文獻摘要的內容更加重視靜脈置管以及病原微生物學。詳見圖2、圖3、表6、表7。

表6 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標題高頻關鍵詞(Top20)

表7 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摘要高頻關鍵詞(Top20)

圖2 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標題關鍵詞研究熱點分布

圖3 2000 年—2020 年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文獻摘要關鍵詞研究熱點分布
文獻的質量和數量可以作為一種評價科學技術水平高低的一種量化方式,通過文獻計量學方法,以獲取相關領域的最新科研動態,科學高效地管理工作[13]。基于檢索式的研究方法對于獲取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熱點和動向分析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但檢索方式比較單一,VOS viewer 檢索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些潛在的問題都會導致得出的研究結論存在偏差。因此,希望研究者在今后的科研中可以輔助其他的量化手段,完善關鍵詞的分析。Web of Science 數據庫收錄了全世界影響力高的學術期刊,通過關鍵詞等信息進行查找和處理,可以得出有利于分析相關領域最新發展動態的結論[14]。本研究結果顯示,2000 年—2020年全球關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總發文量呈現整體平緩上升的趨勢,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法國、日本、意大利、英國、中國等國家在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研究領域的發文量相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優勢明顯;美國在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投入較多,是該領域的重要參與者;美國在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領域多發表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等 影 響 力 較高的期刊上,其論文質量水平和總被引頻次較高;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靜脈置管、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研究成為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研究方面的主要熱點。
隨著我國衛生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研投入的加大,對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重視度不斷提高,關于導管相關性流血感染的發文量不斷上升,科研活躍度提高,參與度也在提高,但在發文數量、質量上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存在文章質量較低、團隊實力不強、投入資金不大、國際合作不緊密等不足。因此,我國應把握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脈絡以及研究熱點,及時更新科研動態,建立相關領域網絡,提高國際合作,提升科研能力,為減少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