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黑河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立足當前和未來,以宏闊的視野、創新的思維、超前的意識擘畫了黑龍江振興發展藍圖。黑河市將堅決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踔厲奮發、砥礪前行,以奮斗姿態拼出更加美好未來,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更多黑河力量。
方向指引成功。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必須牢牢把握正確前進方向,確保謀劃推進的各項工作符合上級精神、符合黑河實際。一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把其作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時刻牢記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責任、“四個堅持”重點任務,自覺踐行好“五個要發展”實現路徑、“三篇大文章”戰略舉措和用好“三長三短”辯證方法,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囑托轉化為感恩奮進的強大動力和振興發展的生動實踐。二是努力在實現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擘畫的宏偉藍圖中展現擔當作為,堅持從“大潮”“大勢”“大局”“大業”中,清醒認識黑龍江省所處的歷史方位、戰略地位和發展定位,緊緊圍繞“六個龍江”目標愿景、“八個振興”有力支撐、“九個堅定不移”重點任務,找準黑河各項工作與全省發展大局的契合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工作緊迫感,著力謀好事、干好事,做到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局添彩。三是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富裕開放美麗幸福文明黑河建設,正確處理發展好自身與服務好全局的關系,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對標對表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完善黑河發展思路細化黑河發展目標任務,堅持五年任務年度化、年度任務項目化、項目任務責任化,一項接著一項抓、一年接著一年干,加快實現建設“五個黑河”的奮斗目標,為黑龍江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奮力走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路子作出黑河貢獻。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 (圖片由中共黑河市委宣傳部提供)
發展是第一要務。黑河作為后發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尤為突出。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加快推進黑河高質量發展,努力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前列、爭創一流,使黑河成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增長極”。一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主動研究對接省委、省政府確定的“4567”產業,立足比較優勢,著力打造礦產開發及加工、農林產品及加工、進出口加工“三大產業集群”和文旅康養、高寒試驗、綠色能源及風電裝備制造“三大優勢產業”,加快實施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發展規劃,構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黑河獨特優勢、支撐強勁有力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堅持“以項目論英雄,以發展看成敗”,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按照全產業鏈思維招商引資上項目,全力打造大豆、玉米、漢麻、畜牧、中藥材研發加工、煤炭、銅鐵鉬、礦泉水、新能源、高寒試驗、醫療康養、文旅、跨境產業集群及新業態、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15 大產業鏈,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產業支撐。二是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部署要求,堅持既要謀“子”更要謀“勢”,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對接俄羅斯遠東開發戰略,努力成為“向北開放新高地”重要戰略門戶。堅持以大通道帶動大物流,抓好黑龍江公路大橋和黑河公路口岸開通運營,加快推進北黑鐵路升級改造、中俄跨境空中索道等項目建設,把對俄通道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發展壯大跨境產業集群,堅持“以貿帶工、以工促貿、貿工結合”,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著力推進精細化工及新材料加工產業園、漢麻加工產業園、裝備產品組裝出口、中俄跨境綜合物流樞紐等項目,建設高水平出口消費品加工區,做強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盡快形成前方外貿口岸和后方生產基地互動、貿易結構與產品結構相適應的跨境產業發展新布局。三是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充分發揮大豆種植優勢,堅決把市域大豆面積穩定在2000 萬畝以上;依托五大連池、北安、嫩江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加強大豆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初級農產品供給安全上體現黑河擔當。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深入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糧食生產提升三年行動,推進數字農業示范縣全覆蓋,建設高品質畜產品、水產品和特色農副產品生產供給基地,加快推進黑河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四是全力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立縣興縣特色主導產業,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探索縣際間“飛地經濟”發展模式,加快縣域差異化、市域一體化發展,打造全省經濟強縣和特色示范縣。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讓振興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群眾。一是織牢民生保障網。全力推動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省定目標之內。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保險應保盡保,全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達到100%。積極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完善老年人、兒童基本福利制度,健全殘疾人社會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二是加強民生項目建設。重點新建、改擴建推動一批公辦幼兒園,加快推進市衛生健康中心建設,積極推動黑河市第一人民醫院晉升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改造提升一批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積極籌建市標準化智慧化大型體育場館。加快推進公租房項目建設,持續實施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不斷改善群眾住房條件。三是加快打造邊境區域中心城市。統籌推進城市水、電、氣、路、通信設施和垃圾處理場建設,加快打造智慧口岸、智慧邊防、智慧森防,著力抓好國土防護三期、堤防修復提標、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盡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全力提升城市吸引集聚人口能力,通過做大產業吸納一批、擴大開放吸引一批、興辦教育引進一批、落實政策增加一批、完善公共服務留住一批等措施,最大限度用好人口紅利。四是全面營造安全穩定環境。加強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開展“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單位(村、社區)創建活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統籌抓好安全生產、森林防火和食品、藥品、邊境等各類安全,確保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突出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強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場所和邊境口岸管控,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和非冷鏈貨物全鏈條閉環管理,進一步加強防疫體系建設,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推動振興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全面從嚴治黨。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必須把全面從嚴治黨擺上突出位置,著力營造風清氣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一是強化政治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旗幟鮮明講政治,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不斷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以理論清醒保證政治堅定。持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二是打造過硬隊伍。認真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堅持在急難險重工作一線發現干部、磨煉干部。注重培養選用優秀年輕干部,統籌用好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堅持嚴管與厚愛并重,健全完善獎優罰劣、有效激勵約束制度機制,使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干凈干事成為全市黨員干部最亮麗的底色。三是建強基層黨組織。創新開展“北疆先鋒提升工程”,全面開展基層黨組織“頭雁”隊伍優化提升工程和后備力量培養儲備工程,強化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實現黨建工作向中心任務聚焦、為全局工作聚力。四是提升能力作風。嚴格按照省委要求,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以“1+8”能力作風建設體系為抓手,積極推進新一輪思想大解放,全面落實“五細”要求,認真落實“四個體系”,扎實開展“三治一創”活動,推動各級干部做到“六要六不要”,推動工作實現“六個轉變。五是持續反腐懲惡。認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一把手”第一責任和領導“一崗雙責”。堅持“三不”一體推進方針方略,繼續嚴查國有企業、地方金融、能源資源、政法系統和公共資源交易、工程建設及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突出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常態化開展理想信念、黨紀國法和廉政警示教育,用好身邊反面典型案件,讓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