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君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六個龍江”發展目標,為黑龍江省未來五年發展擘畫出可期可及的美好藍圖。著力建設質量龍江在“六個龍江”建設中居于首位。把著力建設質量龍江的目標任務落實落細、抓出成效,必須把握著力建設質量龍江是新時代黑龍江省振興發展的新要求,要在奮力走出新的發展之路上做文章;必須把握著力建設質量龍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要在推動三次產業提質擴能增效中實現新突破;必須把握著力建設質量龍江是牽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著力點,要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培育頭部企業、提升城鄉發展一體化功能上實現新跨越;必須把握著力建設質量龍江是確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要在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營商環境、拓展發展空間上體現新擔當、展現新形象;必須把握著力建設質量龍江是全體龍江兒女共同托起經濟高質量發展奮斗目標的新標志,要在發展共建共治共享中譜寫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未來五年,黑龍江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堅持質量第一、以質取勝。一是要聚焦全省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任務。全省干部群眾必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加快推動經濟發展相關產業振興計劃組織實施,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歷史主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騰出發展空間。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要念出“真金白銀”。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全過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將黑龍江省優勢產能潛力充分釋放出來。三是要千方百計保住市場主體。將做大做強國企國資、培育壯大民營經濟和個體工商業戶作為經濟改革攻堅的著力點,構建國資帶民資、國企融民營、大中小微市場主體和諧共生的發展環境。四是在服務企業上要交出優秀答卷。按照服務清單,有為政府要在推動市場主體微觀搞活、宏觀松綁放權等方面服務到位,打好政策組合拳,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解決生存問題,把立足長遠發展的“青山”留住。五是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活力與市場競爭力,引入頭部企業、做大龍頭企業、培育單項冠軍企業,以強鏈、優鏈、補鏈、延鏈為路徑,促進黑龍江省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之中。總之,只有埋頭苦干、一步一個腳印堅持前行,時常抬頭看前方、回頭看業績,才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增長,在經濟發展質效上實現新突破。

6月10日,綏芬河片區大自然木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操控數字化生產線 王建威/攝
推動引領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黑龍江省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標志。一是要強化科技創新驅動為黑龍江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大力推進科教振興,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有效對接,把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二是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釋放經濟發展活力。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協同創新,進一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強基礎性、原創性、引領性研究,采取“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在數字技術、生物技術、智能裝備、現代農業、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加快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使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黑龍江省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三是要運用科技創新平臺促進各類園區經濟做大做強。
發揮科技創新研發推動振興發展的獨特優勢,加快申請建設現代農業領域國家實驗室,在新能源、新材料、空間科學、信息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積極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培育更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哈爾濱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提升各級各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各類專業園區發展能級和水平。四是要加大科技成果產業化置換新的經濟增量力度。實施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圍繞具備較高科技創新能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創新創業生態圈,創建產學研聯盟,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放寬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兼職或離崗創辦科技創新型企業條件,完善企業孵化、成長、壯大扶持政策體系,促進科技成果高水平創新和高效率就地轉化,實現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戰略性轉變。
產業提質增效擴能是著力建設質量龍江的重中之重,也是未來五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 萬億元新臺階的重要支撐。一是要夯實農業振興發展的基礎。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推進規模化、數字化、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多措并舉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深入推進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大力實施大豆產能提升工程,建設國家粳稻口糧戰略保障基地、玉米和大豆優質糧源生產基地。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夯實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800 億公斤以上、保持全國第一的基礎,堅決當好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的“主力軍”、國家糧食統籌調劑最可靠的“供應地”。做優叫響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建設全國最大的綠色糧倉、綠色廚房。打造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全產業鏈發展現代畜牧業,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揮地處黃金奶牛養殖帶、林業資源豐富等優勢,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和食物品種,大力發展林下特色種養業、生物農業、冷水魚產業,建設全國重要的北菜南銷生產基地和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向森林、江河湖泊、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強化肉蛋奶、果蔬、水產品、山特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讓更多人吃上產自黑龍江省的優質、可口、放心、豐富的農產品。讓全球的高品質時尚商品、國內的餐飲市場成為推動黑龍江省農業發展、農村振興、農民增收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要依托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推動工業實現全面振興。工業是黑龍江省振興發展跳起摸高、增量提速的動力引擎。要依托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發展規劃,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上取得新進展;在推進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生物農業等產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快發展冰雪體育、冰雪裝備、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等產業上形成新規模;在構建工業設計、時尚設計、平面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等產業生態鏈上實現破冰攻堅、闖出發展新路。要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智能農機產業,打造國內一流的航空產業和小型衛星制造基地,加快發展計算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和音視頻及消費類電子產品、先進傳感器、智能化儀器儀表等產業,大力發展石墨精深加工業,推動新材料產業鏈現代化,打造國家重要的先進電力裝備、特種軌道交通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智能機器人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建設國際一流的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制造基地、高端智能化農機應用示范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 萬億元新臺階”。要全方面賦能升級傳統優勢產業,加快推進能源、化工、食品、醫藥、汽車、輕工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既要擺脫結構性陣痛,也要兜住兜牢黑龍江省經濟高質量持續增長的底線。強化數字賦能、設計賦能、創新賦能,用信息化、綠色化、服務化改造傳統產業,加快頁巖油開發產業化商業化步伐,不斷激活存量,做大做優增量。三是要進一步釋放科技創新、改革開放活力為服務業發展賦能。敢于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是提升服務業發展質量的關鍵。著力推動服務業結構優化,要通過強化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產品創新等方式,使信息服務成為新亮點、現代金融成為新杠桿、現代物流成為新中樞、服務型制造成為新利潤空間,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延伸。依托獨特的自然稟賦、氣候資源、特有地理標識食品、歷史文化景觀等,引入數字化技術、大健康理念和戰略性資本,釋放政策優化疊加優勢,推進旅游康養、養老托育、文化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積極發展數字金融和金融科技,深入實施企業上市“紫丁香計劃”,提升冷鏈物流基地承載能力,大力發展裝備制造配套服務鏈,積極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電商直播、新零售等新模式新業態。向引進外來戰略投資者要發展,強化招商引資目標責任,落實招商引資政策,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需要,緊扣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目標任務,采取展會招商、央地合作等方式,積極開展以商招商、專業招商、云端招商,提高招商精準度和落地率,大力引進附加值高、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企業和項目落戶黑龍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