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業遠
體育教師可以結合當今的資源,尋找有力的抓手來樹立班級課堂常規。筆者利用“班級優化大師”APP進行體育課堂常規管理,通過APP進行課前點名,記錄出勤、缺勤、請假、遲到等情況。系統會對每個學生一學期的出勤情況進行統計,教師可以通過軟件選擇點評人姓名,對學生課中表現情況進行點評,如課上做操認真、練習認真、團隊合作等(點評內容可定期更新),系統會自動進行加分,相反則會減分;系統還會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自動進行星級評價,并每周給出一次反饋,如本周光榮榜名單等。
在體育課堂中,經常會進行體質健康項目的練習和測試,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及時記錄是十分關鍵的。筆者將全班一張表升級為每人一張表,形成個人成長檔案。個人檔案不僅可以記錄學生身高、體重等基本信息,還可以對每一項成績和學校校本課程加分及學生請假原因等情況進行及時記錄。
通過一張表格記錄學生一學期的大部分成績情況,形成個人成長檔案,通過個人檔案,教師可以更及時、便捷地了解學生的階段狀態,同時可以作為期末考核時的有力依據。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多學生會出現對自己體育課堂表現不夠重視的現象。于是,筆者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體育課堂記錄本,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記錄與總結。例如,在體育課上會對50米×8的耐力跑進行測試,每個學生的每次測試狀態與成績各不相同。于是,筆者會提前繪制好該項測試成績的統計圖框架,并標注出該項目的滿分線,組織學生統一貼在課堂記錄本上,要求學生課后將近幾次的50米×8的成績在課堂記錄本上繪制折線統計圖,并通過虛線標注自己的目標線,在圖的下方簡要地寫下自己的總結與反思,學生根據折線圖可以直觀地看到自己近期的成績。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的積極性,筆者還要求同桌兩人課后兩人交換課堂紀錄本繪制折線圖,因此,兩人成績會呈現在一個折線圖上,學生對兩個折線圖進行觀察比較,并寫下總結與反思。
體育課堂記錄本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記錄、總結與反饋,除了可以對50米、跳繩、仰臥起坐成績進行繪制折線圖外,還可以對平時課堂表現的不足之處進行階段總結,對教師教學提出階段建議,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動作要領整理記錄等,以此來實現體育課堂的勤反饋。
課間十分鐘是學生在校玩耍和放松的機會,但是大部分學校運動場地器械不足,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很難得到有效釋放,因此,從學生身心特點出發,為學生提供安全有效的運動條件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筆者為班級學生提供了班級運動箱,有粘粘球、迷你呼啦圈、跳跳球、平衡球、靈敏球等,但是器材有限,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筆者設計了“體育積點卡”(圖1),卡片反面有三排圓圈為積點,學生通過課堂和平時表現掙得點數,如體育某項成績有突破、練習認真、收放器材、早操認真等,都可以獲得能量(教師圓圈內蓋章記錄),積點每滿三格(圖2)即可找體育器材箱管理員兌換一次器材。

圖1

圖2
體育器材箱和積點卡的設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爭取的目標,在努力爭取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常規和勇于拼搏突破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證激勵的效果,需要定期對器材箱內的器材進行更新,在學生進行能量卡的積累過程中,需要體育委員和教師及時、公正地簽字記錄。
體育是一門以身體運動為主的學科,需要不斷的積累、突破才會有提高,體育教師應做個有心人,在教學的過程中巧記錄、勤記錄,以此來督促學生成長提高,同時需注意在記錄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公平公正、公開透明,需要教師語言引導,方能實現課堂記錄的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