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守美

音樂,從來都是人類享受美、追求美的藝術表達。音樂陶冶情操、表達情感、消除煩惱、唱響心緒,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富有感染力的音樂總是能牽動人們內心最柔軟的感情,讓人落淚,讓人喜悅,也讓人振奮。對于青少年的情緒和認知發展來說,音樂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性非語言類的交流形式,也是一種社交方式,它幫助青少年表達內心、宣泄情感,有助于青少年恢復和保持良好的社交能力,給青少年提供安全平和的內心感受。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呼吁所有的家長不要忽略音樂對孩子成長的意義,不要讓課業壓力擠占掉孩子享受音樂的時間。
音樂很重要,熱愛很重要,夢想也很重要,家長們在尊重孩子興趣愛好的同時,要注意別讓少年的音樂夢成為無良商人的搖錢樹。
隨著近年來選秀節目的興起、部分童星的大火,我發現不少學生對于“當明星”產生了不小的熱情與悸動。原本埋藏在心里對音樂的熱愛,在“明星效應”的激發與催化下幻化為了“成為歌手”的渴望。有些孩子在這種渴望的催化下,利用業余時間練習唱歌、學習樂理知識,而另一些孩子則妄圖走一條捷徑,希望早早成就自己的“童星夢”。
舞臺上光彩亮麗的明星很多都只有初高中學歷,在一檔綜藝節目上某明星因為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而被眾人稱為“學霸”,看到這些現象,13歲的小潔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她覺得當明星、當歌手不需要學歷,會演戲會唱歌就夠了。因此,她對學習的熱情直線下降,老師上課她在研究明星的化妝技術;同學們寫作業,她在研究如何才能快一點“出道”。一個多月后,小潔的學習成績從班里的中游直接變成了“吊車尾”,老師和家長找她談話,沒想到小潔脖子一梗,理直氣壯道:“學習不好又怎么樣?不是照樣可以當明星!我看了很多明星的素顏照片,我覺得很多明星甚至沒有我好看,只要我想當明星,不用學習一樣可以做到!”小潔的這番話可讓父母發了愁。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夢想家,他們生來就擁有一顆天真、童稚、愛幻想的心,因為童真所以敢想也敢干,也正是因為這種童真,他們很容易就會誕生一個個夢想,而這些未經深思熟慮的夢想卻往往如同沒有根系的浮萍,在水中飄飄搖搖,站不住腳。
夢想是精神的力量,有夢想怎么會有錯?可是不成熟的夢想往往不但不能激發心靈的力量,還會摧殘孩子的健康成長。小潔就是這樣的例子,她只看到了當明星的光鮮亮麗,卻沒有看到其背后的艱辛與曲折。
青少年萌生出“當明星”“當偶像”的音樂夢想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實屬正常,作為家長不要過多干涉,但也不能置之不理。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此類夢想時,家長應當認真地問一問孩子,是認真地對待這個夢想,還僅僅是隨口說說。同時,家長還要告訴孩子任何成才之路都離不開文化積淀,告訴孩子成為明星的艱難與不易,讓孩子輕飄飄的夢想變得沉甸甸,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重新思考和審視自我,放棄幼稚的想法,走上一條成熟的實現夢想的道路。
選秀節目和童星的爆火激發了很多孩子在內心深處蟄伏了許久的“音樂之夢”,也讓一些商家嗅到了商機。近年來,打著“培養童星”旗號的培訓機構層出不窮,這些教育機構的人員為了自己多拿提成早發財,挖空心思地專門搜尋那些有音樂夢想的孩子,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是他們的目標,這些所謂的“星探”利用孩子們對舞臺的渴望,以“只要交錢就能出名”為噱頭,誘騙他們進入培訓機構。
很多培訓機構都“掛著羊頭賣狗肉”,表面上說是培養明星,其實就是打著幌子騙學生的錢。“3 萬能出道,5萬就能拍電影”是不少培訓機構打出的標語,目的不在培養明星,而是騙取金錢。
不少孩子在交了高達數萬元的“培訓費”或者“出道費”之后,便再也打不通“星探”的電話了,去到培訓機構找才發現那里早已經是人去樓空,這時候孩子及家長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可為時已晚。這些騙子讓無數家庭遭受了財產和精神上的損失,更讓孩子心靈深處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利用孩子的明星夢招搖撞騙的騙子們實在可恥,家長不能不對此提起戒備之心。如果發現孩子對音樂夢想執著之深、愛意之切,那么應當與孩子商量,是否有條件、有能力走上正規的藝考之路,而不是急于求成,輕信這些所謂的培訓機構與星探。家長也要提醒孩子,在追逐音樂夢想的時候應一步一個腳印,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輕信網絡上不明身份者的許諾,更不要隨意與培訓機構簽訂合同。
在這個多元化社會,不少學生出于內心深處對音樂的追求與熱愛,走上了藝考這條道路,然而是否要讓熱愛音樂的孩子放棄傳統高考、選擇藝考,是所有家庭都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除了家庭的經濟狀況,家長們還要考慮到孩子的天賦與毅力。正確的選擇能讓孩子的成長之路陽光明媚、寬廣平坦,錯誤的選擇卻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夢對學習文化課興趣不大,卻從小喜歡歌唱。小夢3歲時,媽媽為了讓她多一個興趣愛好,送她去了歌唱興趣班,沒想到這個“無心之舉”成就了小夢的熱愛。小夢家境優渥,對學習沒有興趣和毅力,卻唯獨對唱歌這件事情有獨鐘,愿意吃苦。因此,爸爸媽媽經過慎重考慮,小夢從初中開始便走上了為藝考作準備的道路。小夢在自己喜愛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快,終于如愿以償在18歲那年進入了中央音樂學院,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藝考對于有的家庭而言是“福”,但對于有些家庭而言卻是“禍”。究竟要不要走這條道路,孩子天賦的高低也是選擇的關鍵。有的孩子雖然熱愛音樂,但確實達不到走專業路線的要求。在選擇之前,家長應該帶孩子先找專業人士咨詢,聽取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不走藝考的路線也不會影響孩子對于音樂的熱愛。音樂對于每個人的生活而言都非常重要,對有些人來說,音樂可以是一項職業,而對更多人來說,音樂是一種愛好和消遣。無論是什么樣的意義與作用,都不影響一個人對音樂的熱愛,只有端正對音樂的態度,才能更好地熱愛音樂。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音樂的撫慰,音樂帶給青少年的是一種內心深處的力量,可以讓青少年擁有美好的心靈。但是在熱愛音樂這條道路上,家長要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幫助孩子正確看待音樂的作用,用最恰當的方法讓孩子“熱愛所熱愛,追求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