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娜 張浩然
(1沈陽農業大學圖書館,遼寧沈陽 110161;2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吉林長春 130024)
閱讀推廣是圖書館業務服務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發展,人們的閱讀需求與習慣傾向于更加多維、生動、碎片化、即時可移動、愉悅觀感可視聽的傳播方式。傳統的閱讀推廣活動受場地的空間和時間限制,受眾面較窄、影響力較小,以圖文為主的推廣內容又略顯單一,不夠吸引年輕人眼球[1]。因此,圖書館閱讀推廣新型虛擬空間構建、新傳播形式、新技術、新手段的運用勢在必行。
圖書館虛擬空間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依附于圖書館實體空間,透過屏幕或虛擬現實等設備所呈現出來的計算機仿真搭建的空間;另一類是完全脫離圖書館實體建筑空間的移動互聯網所形成的空間,包括圖書館虛擬社區、移動社交媒體平臺應用等[2]。
面對移動互聯網絡完備與高速發展的今天,圖書館閱讀推廣新型虛擬空間選擇原則應秉承:①適應移動互聯新媒體時代讀者的閱讀需求與習慣;②拓展傳播的廣度與深度;③加大影響范圍與影響力。
短視頻是以新媒體為傳播渠道,時長不超過5分鐘的視頻內容,是繼文字、圖片和傳統視頻之后的一種新型信息傳播媒介。我國短視頻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2013年-2015年,從秒拍、小咖秀和美拍開始,短視頻平臺逐漸進入公眾視野,短視頻傳播被用戶接受;2015年-2017年,以快手、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應用受到用戶的青睞,各大互聯網巨頭爭相爭奪短視頻領域。傳統媒體如電視和報紙也加入了這一潮流;2017年以來,短視頻垂直分割模式已全面開放[3]。在2021年8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用戶使用率約為87.8%[4]。這一數據表明,短視頻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重要的流量入口,主流文化消費形式,具有良好的傳播效果。
1.3.1 傳播范圍更廣,傳播速度更快。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客戶端早已成了視頻傳播的首要途徑,即時觀看,使短視頻的播放更為便捷,也為其快速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
1.3.2 用戶粘性高,影響力強。短視頻與文字和圖片相比更具畫面感,內容更加豐滿立體、呈現形式可以增強用戶的粘性,信息傳播的影響力。
1.3.3 創作門檻低,平臺成熟。短視頻制作簡單,一部手機在手即可實現實時創作。短視頻平臺為促使更多用戶進行創作,簡化了視頻制作流程,界面設計符合用戶行為邏輯,并可用平臺提供的選擇濾鏡和音效進行美化,這種將拍攝、編輯以及發布“一鍵生成”的傻瓜式操作模式,使上至老人下至兒童都可以進行短視頻創作[5]。
抖音與快手是短視頻平臺中用戶活躍數最高的兩個平臺,筆者以“閱讀”與“讀書”為關鍵詞分別在兩個平臺進行檢索,以“閱讀”“讀書”為相關標簽的話題短視頻播放量(數據截至2022年1月3日)統計前五位如表1所示。兩個平臺粉絲數量前五位閱讀推廣賬號粉絲、獲贊、銷量統計如表2。

表1 “閱讀”與“讀書”相關話題短視頻播放量前五信息統計表

表2 快手、抖音平臺粉絲量前五閱讀推廣賬號
從表1與表2可以清晰看到,在快手與抖音平臺上,與閱讀、讀書主題相關的視頻數量與播放量都非常高,頭部閱讀推廣賬號粉絲量和獲贊量也很高,筆者進而又檢索10萬粉絲以上閱讀推廣賬號,統計結果為快手為147個,抖音為98個;而圖2頭部閱讀推廣賬號書籍的銷量也充分表明短視頻平臺進行閱讀推廣的良好傳播效果,能夠讓受眾群體將書籍買回家,可以說閱讀推廣到了人心。
在“抖音”與“快手”平臺上以“圖書館”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兩個平臺粉絲量前五名的圖書館賬號如表3。

表3 快手、抖音平臺粉絲量前五圖書館賬號
從表3可以清晰看到,快手平臺上,粉絲過萬的圖書館賬號只有一個,其余圖書館賬號粉絲量均未過萬,而在檢索結果中,統計到的圖書館官方賬號僅有25個,其中近一半賬號處于“僵尸號”;抖音平臺上,公共圖書館占據粉絲量前五位置,粉絲過萬圖書館賬號有17個,而高校圖書館粉絲量最多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圖書館,但粉絲數量也僅有5816人,其他大多數的高校圖書館賬號粉絲數量不及百人甚至沒有發布任何視頻作品。再進一步分析歸類圖書館短視頻賬號主題方向,未發現有獨立完整地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的圖書館賬號,僅有個別圖書館賬號穿插發布過有關閱讀推廣的視頻作品。以上統計分析表明目前我國圖書館應用短視頻平臺進行閱讀推廣認知不足,實踐較少、視頻制作技術不精,內容質量不高。
雖然圖書館閱讀推廣短視頻平臺應用現狀處于很初級的階段,事實也存在諸多問題,但作為信息傳播與閱讀推廣的主陣地,圖書館歷史積淀的豐富且各具特色的館藏,是進行閱讀推廣得天獨厚的素材之源;高校圖書館館員擁有較高的素質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年輕的青年館員接受新興事物能力快也為圖書館利用視頻進行閱讀推廣提供了人才保障[6];圖書館線下豐富多彩的各類閱讀推廣活動為短視頻賬號提供的助力,也是其它個人或機構賬號所無法比擬的寶貴資源。因此,圖書館利用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優勢,借鑒平臺上優質閱讀、讀書類公眾號的構建與運營經驗,結合自身特色與優勢,搭建圖書館閱讀推廣短視頻平臺是當下十分可行、必要并且適應時代發展趨勢的舉措。
圖書館作為知識存儲與傳播服務的重要職能場所,要緊跟信息科技發展步伐,積極利用短視頻平臺,擴大信息服務半徑,提升知識服務水平。用戶在哪些平臺匯聚,人群的注意力就在哪兒,在這些平臺發布信息就會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當下,抖音與快手是眾多短視頻APP擁有用戶與流量最多的兩大平臺,圖書館可以將這兩個平臺作為創建本館閱讀推廣短視頻賬號的首選。
由于圖書館的地域、規模、歷史和性質等方面的不同,每個圖書館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7]。在以“內容為王”的短視頻平臺上,圖書館創建閱讀推廣賬號首要工作就是挖掘本館特色與優勢,明確閱讀推廣短視頻平臺內容主題,制作發布別具一格的優質原創視頻作品。例如,館藏豐富的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本館特藏資源優勢,創建以“古籍”“地方志”“歷史”“建筑”“文化”甚至“區域古跡”“風土人情”主題鮮明的閱讀推廣賬號;高校圖書館亦可根據本校辦學與館藏特色,例如語言類高校可創建“文學詩歌”“文化歷史”主題,政法類高校創建“普法”主題,理工類高校創建“高新科技”相關技術科普與技術牛人傳記為主題等的閱讀推廣賬號。
筆者以本人在快手平臺上粉絲量21.5萬的個人短視頻賬號,從創建到運營維護至今的三年經驗來看,短視頻賬號內容主題方向確定后,以何種風格形式呈現每一個視頻作品,是決定賬號能否具備影響力,持續發展起來的另外一個決定要素。同樣,圖書館閱讀推廣短視頻賬號想吸引眾多讀者用戶,精準定位用戶群體,產生較大量級影響力,就要在賬號創建之初制定出完備的打造視頻呈現形式、風格的方案。短視頻平臺上各類賬號風格不一,詼諧輕松、時尚唯美、明朗雅致、淡然古樸等等都有其目標受眾群體。圖書館閱讀推廣短視頻賬號要優選適合目標定位群體的視頻制作與呈現風格,即打造“館設”,某種風格“館設”一旦確定,視頻作品就要嘗試按照這個主基調進行拍攝、制作與發布。
每個短視頻平臺都有其各自運營、管理平臺與用戶的算法、規則。圖書館在不同短視頻平臺上創建具有影響力的閱讀推廣賬號,就要遵循這個平臺的算法與規則。舉例來講,對于平臺上每一個賬號內容主題垂直度,不同短視頻平臺都設置了較高要求;對于視頻作品的畫面、標題質量、更新頻率,也都設置了較高標準;而對于視頻發布呈現方式,抖音對橫屏視頻作品給予優先級別推廣權限,快手則對橫屏與豎屏視頻作品優先推廣權限差異不大。另外,各大短視頻平臺會不定期推出各類助推賬號活動,圖書館要積極參與這些活動來增加賬號粉絲用戶,增強賬號影響力。
相比短視頻平臺上的讀書、閱讀類賬號,圖書館擁有的豐富的實體線下資源,是圖書館閱讀推廣短視頻平臺創建與運營的競爭法寶與助推器。因此,在構建圖書館閱讀推廣短視頻平臺虛擬空間時,要充分利用、發揮實體空間資源優勢,形成虛實融合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模式。
圖書館內外實體空間環境優美,閱讀氛圍濃厚,場景化是短視頻的一大特點,圖書館在短視頻平臺上搭建閱讀推廣虛擬空間時,可將這些場景作為錄制視頻的靜態或動態背景,增強作品的畫面感與代入感。
館藏特色鮮明的圖書館,可以將珍貴的、稀缺的特藏資源作為短視頻內容素材;新書、好書推薦是圖書館傳統線下閱讀推廣的常態業務服務,對于館藏特色不夠鮮明的圖書館,可將熱門的新書、經典好書以圖書內容導讀、書評等閱讀推廣形式,制作成短視頻導讀、薦書的形式,在短視頻平臺上定期定時發布。
圖書館館員基本都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擁有較高的素質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圖書館可在技術部、閱讀推廣部等部門遴選具備組織宣傳、文案編輯、視頻拍攝與剪輯興趣、特長的館員組建短視頻運營團隊,保證短視頻平臺持續生產優質原創作品,不斷吸引用戶關注、增強粉絲黏性。另外,無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都擁有眾多線下讀者。圖書館可利用館內海報、互聯網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發布吸睛、“誘人”信息進行圖書館閱讀推廣短視頻平臺的宣傳與短視頻志愿者的招募、采集書評、讀后感文案或原創閱讀相關短視頻等。
作為信息、文化傳播與宣傳的重要陣地,各大圖書館定期都開展如讀書會、專家講座、創客活動等各類線下活動。圖書館在閱讀推廣短視頻平臺擁有一定量的受眾粉絲后,可開啟短視頻平臺直播功能,將線下活動同步到線上,還可利用直播間公屏文字與實時連麥互動交流功能,這樣不僅可以讓更多的讀者用戶參與到活動中來,增加線上用戶與圖書館的粘合度,同時也會渲染、提升線下活動的活躍度,激發更全面、更具深度的文化內容呈現與傳播。“線上線下”雙線并進、全面互動,才能無縫對接實體空間內的讀者群體,促進虛擬空間的價值延伸,提升閱讀推廣的實效[8]。
創建虛實融合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短視頻平臺,不僅要充分利用以上場所、素材以及人力等實體線下資源,還要借鑒參考實體空間構建的思想、理念。由于實體空間建設要投入大量的人財物,因此在建設前期的項目分析、調研、學習、規劃、評估;建設過程中的監督、管理;投入運營、使用后的再評估與整改等一系列工作,整個過程也會有一整套的政策、制度的制定、指導與落實。對于虛擬空間創建,由于其虛擬無形,很多創建者不夠重視、掉以輕心。移動互聯的新媒體時代,虛擬空間由其巨大的傳播力、影響力造成各種平臺、利用平臺傳播信息的公眾或個人賬號間競爭異常激烈,因此,一定程度的人財物的投入,成功的項目管理經驗,是圖書館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閱讀推廣短視頻賬號必要與保障。例如每一個短視頻賬號都需要一定的“養號”時期,就猶如每一個實體空間都需要工程搭建時間。筆者通過對“快手”“抖音”平臺上不同賬號養號的時間統計分析來看,一般需要2-12個月不等,很多賬號運營人員不了解這個規律,或創建賬號一段時間不見效果直接失去信心半途而廢;或急于直播,遇到沒人氣沒預期效果而放棄。
5G通信技術即將普及應用,勢必會推動短視頻邁入新的發展階段,短視頻在未來必將為更多人接受與傳播。圖書館要迎合新媒體時代用戶群體的閱讀需求與閱讀習慣,將短視頻技術與成熟優質的平臺應用于閱讀推廣服務中,更廣范圍激發人們的閱讀欲望,養成閱讀習慣,愛上閱讀,進而實現全民深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