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chuàng)全球航空業(yè),全球民航業(yè)都在疫情的不斷反復中艱難復蘇。中國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航空市場,是復蘇最強勁的兩個國家。2020年中國民航受沖擊最小,2021年美國民航復蘇則最強勁。本文引用了中美兩國官方的民航統(tǒng)計數據,探討了中國和美國民航的復蘇之路以及復蘇狀態(tài)對比。美國民航有可能最先走出困境,中國民航則需要總結經驗,把握機遇,在復蘇和發(fā)展中保持戰(zhàn)略定力,創(chuàng)新開放模式,穩(wěn)步前行。
Step1:依據公式(5)或(6)計算目標用戶與k 個聚類中心之間的相似性,得到相似度向量V={ v1,v 2,v3,…,vk}。
民航飛機的起降架次與國土面積、機場數量、航線網絡等直接關聯,反映的是民航空管的基本保障能力。相對而言,中美民航的基本保障能力差距很大。2019年中國民航飛機起降架次數量為1165.4萬,達到了中國民航的最高歷史紀錄。而美國民航起降架次數量為2081.1萬,遠沒有達到2007年的歷史紀錄。中國民航起降架次大約是美國民航的56%。



新冠肺炎疫情延續(xù)的兩年時間里,中美民航都處于復蘇狀態(tài)。2020年和2021年,中國民航飛機起降架次分別復蘇到疫情前的77.64%和83.89%;美國民航的復蘇率分別是62.16%和80.74%,中國民航復蘇率領先美國民航。但是從2022年1、2月開始,中國民航的復蘇率逐漸落后于美國民航。
未來,中國民航空管的商業(yè)飛機起降架次保障能力依然存在短板,需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科技進步水平。相對而言,美國民航的起降架次保障能力則存在較大冗余空間。中國民航要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和民航強國戰(zhàn)略,必須補足短板,實現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的引領價值。
新冠肺炎疫情對于航空貨運的沖擊較小,而且疫情期間美國民航的貨運產業(yè)實現了逆勢高速增長,創(chuàng)出歷史更高紀錄。
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大約是美國民航的37%左右。疫情中的2020年和2021年,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則下降到美國民航的32%左右。疫情前中國民航貨運不足美國的四成,疫情中中國民航貨運不足美國的三分之一。
中美民航貨運差距大,這與中國民航的貨運模式直接關聯。中國民航貨運主要依托客機腹艙,貨運物流受制于客運網絡和客流。同時中國民航的貨運機隊規(guī)模較小,目前只有大約200架的貨運機隊,更缺少大型長途貨機機隊。中國民航貨運系統(tǒng)性落后,需要戰(zhàn)略頂層改變思路來升級換代。
客運航空公司的收入與民航旅客周轉量緊密關聯,旅客周轉量的復蘇狀態(tài),決定了航空公司的經營復蘇結果和扭虧前景。2021年美國的西南航空、達美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已經實現經營扭虧,這與美國民航旅客周轉量的高復蘇率直接關聯。2021年中國三大航虧損擴大,海航通過重組資產扭虧屬于財務扭虧,春秋航空盈利與其比較高的業(yè)務復蘇水平直接關聯。
2019年美國民航平均客座率為84.6%,中國民航為83.2%;2021年美國民航平均客座率為74.1%,中國民航為72.4%。總的來說,在全球疫情之下,中美民航復蘇領先全球,這主要得益于中美兩國龐大的國內航空市場優(yōu)勢。美國一直處于全球疫情中心,且疫情狀態(tài)比中國嚴重。中國疫苗普及率全球領先,且中國疫情管控的信息手段和排查水平全面領先美國。但2021年中國民航復蘇滯緩,已經全面落后美國民航,且中美民航差距還在加大。
熱力公司應以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不斷健全組織體系,不斷完善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熱力公司應重視組織體系的建設,不斷深化基層黨建工作,建設一支作風過硬的工作隊伍。第二,熱力公司應注重基層黨組織領導干部的建設,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念I導干部,提升其抗腐蝕意識,從源頭杜絕以權謀私的現象。第三,熱力公司應注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思想觀念教育,提升其思想覺悟、文化素質和綜合修養(yǎng),使其能夠更好地勝任各項工作,更好地發(fā)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進而推動熱力公司的健康發(fā)展。
對一至六缸的氣環(huán)進行測量,第一道氣環(huán)的背隙在0.7mm至0.9mm之間,符合標準;第二道壓縮環(huán)的背隙在0.9mm至1.0mm之間,符合標準;第三道油環(huán)的背隙在0.5mm至0.6mm之間,符合標準[5]。
根據節(jié)點大小確定主題關鍵節(jié)點,以揭示該主題的研究背景。由圖2可見,“職業(yè)教育”是圖譜中最大節(jié)點,因此主題的研究背景是職業(yè)教育。“高等職業(yè)教育”、“中等職業(yè)教育”、“專業(yè)結構”、“產業(yè)結構”等節(jié)點相對較大,反映出我國主題文獻研究的理論基礎、研究熱點,其中關于高等職業(yè)教育專業(yè)結構與產業(yè)結構的關系研究文獻較多,而關于中等職業(yè)教育專業(yè)結構與產業(yè)結構的關系研究文獻相對較少。
從旅客運輸量來看,疫情之前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大約是美國的71%左右。2020年中國民航率先復蘇,旅客運輸量4.178億,反超美國的3.694億,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是美國的113.09%。但是2021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4.4056億,而美國民航旅客運輸量達到6.7367億,已超過2019年中國民航的歷史紀錄。2021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只有美國民航的65.4%,與疫情之前相比,差距擴大。
從運力來看,疫情之前的2019年,中國民航運力大約是美國民航運力的70.1%。2020年中國民航領先復蘇,中國民航運力達到美國民航運力的83.63%。2021年受疫情影響,美國民航復蘇反彈,中國民航的運力又下滑到美國民航的59.42%。2020年中國民航運力復蘇率領先美國民航9.96個百分點,2021年中國民航運力落后美國民航11.51個百分點。
2020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復蘇率為63.3%,領先美國23.44個百分點。2021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復蘇率為66.76%,落后美國民航5.93個百分點。2021年,中國民航受疫情反復影響較大,而美國民航在全球疫情旋渦之中復蘇則較為強勁。



從運量來看,2019年中國民航的旅客周轉量是美國的68.9%,2020年中國民航的旅客周轉量是美國的103.74%,中國民航旅客周轉量在疫情期間第一次超越了美國民航。中國民航對比美國民航的旅客周轉量的超越量,比旅客運輸量的超越量要小很多,主要差距原因在于我國國際航線和國際旅客份額低。2021年中國民航旅客周轉量只有美國民航的58.03%。2021年中國民航旅客周轉量復蘇率只有55.79%,美國民航則高達66.23%,中國民航落后美國民航10.44個百分點。
疫情兩年,美國民航貨運逆勢增長,創(chuàng)出新的歷史紀錄。2020年,美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為747.2億收入噸千米,相比于疫情前的復蘇率是106.8%。2021年,美國民航貨運周轉量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845.4億收入噸千米,相比于疫情前的復蘇率達到120.83%。
疫情沖擊旅游業(yè)和航空業(yè),但是對整體航空貨運業(yè)影響不大。加之疫情期間貨運運價的大幅攀升,幾乎全球所有的貨運公司都獲得了最大利潤。而客運航空公司則經歷了歷史上少有的兩年艱難歷程。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統(tǒng)計數據,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虧損約1391億美元,2021年全球航空公司繼續(xù)虧損大約800億美元。

從客座率來看,2020年中國民航具有較大優(yōu)勢,領先美國。2021年中美民航的復蘇差距不大。但從平均客座率來看,美國民航平均客座率稍微領先中國民航。
相對而言,疫情兩年中國民航的貨運復蘇則較為緩慢。2020年,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下滑到240.2億收入噸千米,相比于疫情前的復蘇率為91.26%。2021年,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為278.2億收入噸千米,相比于疫情前的復蘇率為105.7%。中國民航貨運復蘇率落后美國民航大約15個百分點。
對中國民航來說,要將防疫優(yōu)勢轉化成民航行業(yè)的生產復蘇優(yōu)勢,并積極探索新開放模式,重點需要做到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積極主動恢復生產和業(yè)務,這是民航扭虧盈利走向正常經營發(fā)展的前提。同時需要把握新發(fā)展階段中國雙循環(huán)的發(fā)展機遇,將中國全面抗疫的優(yōu)勢轉化成民航的行業(yè)優(yōu)勢,支撐中國經濟復蘇和發(fā)展,實現民航的戰(zhàn)略產業(yè)地位。
在式(1)基礎上,本文給出完全加權負項集支持度及正負關聯規(guī)則(I1→I2, I1→﹁I2,﹁ I1→I2)置信度(all-weighted Association Rule Confidence,awARConf)的計算公式,如式(2)至(7)所示.
另一方面,堅持民航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定力,認認真真補足基礎設施短板,扎扎實實突破產業(yè)發(fā)展瓶頸。需要把握中國經濟引領全球復蘇的機遇,以及中國政府逆周期財政金融政策能力,爭取最大化的產業(yè)資本投資和財政金融政策支持,系統(tǒng)化補足民航產業(yè)基礎短板,同時需要提升素質和能力,搭上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發(fā)展的新基建快車不掉隊。
讀這部小說,我們還看到,有不少細節(jié)游離在小說所展開的抗日歷史的情節(jié)之外,是所謂的趣聞軼事。如何把這些趣聞軼事穿插進來,增強小說的藝術性和趣味性,是擺在此類小說作者面前的一項不可忽視的任務。
綜上,中國民航發(fā)展在“十四五”時期,按照新的“一二三三四”的總體工作思路,要構建完善系統(tǒng)完備的現代化國家綜合機場體系、便捷高效的航空運輸網絡體系、安全可靠的生產運行保障體系“三個體系”,依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