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班江·艾孜麥提
(新疆師范高等??茖W校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3)
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要讓高職院校學生通過音樂學習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與技能,給予學生情感、思想、精神的多層次熏陶與影響,實現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高職院校音樂通識教育與學生專業知識技能教育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們借助音樂教育能夠深入感知音樂之外的大千世界。
教育資源是高職院校開展音樂教育的基礎,全面覆蓋的教學設備能夠為音樂通識課程實施提供保障,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階梯教室或多媒體教室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并沒有建立專業的音樂通識課教室。高職院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應該高度重視音樂通識課,逐步加大音樂教育方面的投資,按照音樂教育需求配備專業教室及設備,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例如,高職院校應該設置滿足各個專業學生需要的音樂通識課專用教室,在教室內配置鋼琴、吹奏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多媒體設備等。設施齊全是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如果缺少了這些設施則會導致音樂通識課無法順利進行。
學生參與音樂學習和音樂活動的主動需求直接關系到音樂教育質量,高職院校學生如果將全部注意力投入到本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之中,就很難將目光投向音樂。讓每一名高職學生接受音樂教育并產生音樂共鳴是音樂通識課的根本目的。高職院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全體學生對音樂的重視程度,同時幫助學生逐漸感受音樂內涵與音樂美感,使得音樂成為學生發自內心的主動需求。首先,高職院??梢栽谝魳氛n堂之外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通過舉辦音樂會、專題音樂賞析、音樂歷史知識講座等方式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音樂,在走近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將逐漸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其次,高職院??梢愿鶕拘R魳氛n程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特征,明確學生在校期間必修的音樂學分,同時開設與音樂相關的選修課程,持續完善音樂教育體系。
全人教育離不開音樂藝術的熏陶,在高職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過程中,應該保持對學生的充分重視和關注,在音樂通識課程設置方面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體需求,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需求并設計多樣化課程,明確課程門類、數量、課時和架構。高職院校的音樂通識課與專業音樂課程之間存在較大差別,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并激活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是課程設置的最終目標。高職院校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專業技能發展,更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成長,立足于學生與學校的實際情況,設置豐富多樣的課程,從認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學生學習音樂和鑒賞音樂前首先應該掌握基本樂理知識,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與感悟音樂,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基礎非常薄弱,他們在中小學階段并未接受過系統專業的音樂教育,學生對音樂表現出較高的喜愛度,但是匱乏的音樂知識和較差的音樂素養導致他們在音樂學習時往往無法感知到音樂的內涵。聽音、識譜、視唱是有效提升學生音樂理解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基礎。高校開設了音樂鑒賞、音樂史等課程,這些課程均以音樂理論作為教育基礎,主要涵蓋了音樂特性、節拍、節奏、音程、調式、曲式結構等內容。教師應該高度重視音樂理論課程,這是學生音樂素養提升的基礎。學校方面可以考慮開設《基本樂理》《簡譜和五線譜》《音樂入門》等課程,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樂理知識。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對流行音樂和網絡音樂表現出較高的興趣度,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古典音樂缺少了解,很多學生認為古典音樂距離自己非常遙遠,這也影響到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在音樂發展進程中,古典音樂被視為最經典的音樂,學生要深入了解音樂就應該圍繞古典音樂展開研究和學習。內涵豐富、結構嚴謹、情感多樣的古典音樂能夠帶給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體驗,樂器與旋律的完美配合能夠將音樂獨有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其中蘊含的音樂內涵能深深震撼學生的心靈。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開設古典音樂鑒賞課程,有效開闊學生視野并提升學生審美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感受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提升學生對音樂藝術和音樂文化的理解能力。
音樂技巧課程是學生學習音樂的最有效途徑,它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與音樂修養,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感受音樂并踐行音樂。“知會用”是實現音樂核心素養目標的主要途徑,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動手機會與體驗機會,零距離感知音樂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魅力并發展音樂能力。音樂技巧教育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實踐提供了有效途徑,學生對此類課程表現出較高的關注度和喜愛度。音樂技巧課程幫助學生體驗和感受音樂,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認知水平將會有效提升,知識、技能、模仿、創新的過程是教育價值呈現的主要過程,因此,高職院校在音樂通識課程中可以積極增加音樂技巧課程。
音樂文化素養是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學生從文化的角度理解和認識音樂可以有效改變以節奏、曲式、旋律評價音樂價值的單一標準,深入探究音樂背后蘊含的深層次社會與文化意蘊。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時代,高職院校學生要充分了解本土文化,更要全面感受各個民族文化。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建立在正確認知音樂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之上,重點突出本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教師簡單講解音樂創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并不能夠滿足學生對音樂文化的需求。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特征各不相同,每一個地區都擁有不同的特色樂器與演奏方式,例如小號、琵琶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特別是要選擇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優秀傳統音樂作品,例如花兒、蘭州鼓子、華亭曲子戲等,這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傳統音樂,還能帶領學生探索世界音樂奧秘,幫助學生從當地人視角理解和感受音樂背后的內涵,把握具有不同文化底蘊和風格特征的音樂,這可以進一步增加學生對于國內外優秀音樂文化的認識。
審美感知是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高職學生對美的認識和理解各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并展開針對性培養,選擇優秀的作品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之美,注重審美形態的講解與分析。例如,在欣賞《夕陽簫鼓》時,教師可以將音樂與文學、美術、詩歌有效聯系起來,帶領學生感受和體會不同形態的藝術美,從文化層面把握和理解音樂特有的情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選擇貼合時代特征的音樂作品,堅持流行與時尚相關聯,通過欣賞高水平的音樂作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音樂感知能力并積累審美經驗。高職學生對現代音樂作品的興趣濃厚,教師可以選擇當前較為流行且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作為教學素材。
高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職業教育,它既要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又要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與人文素養的發展。教師是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主要實施者和組織者,核心素養教育就是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音樂教師是音樂通識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塑造者,音樂教師需要持續提升個人素養并創新教學方法,最終達到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要求。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逐漸趨于成熟,他們希望通過音樂通識課獲得更多知識技能以發展個人素質。教師應該挖掘音樂通識課的優勢,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掌握音樂專業知識的同時拓寬知識儲備,積極學習各種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基礎,綜合考慮相關知識并調動學生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音樂文化素養。
核心素養的生成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和有效的管理,高職院校音樂通識課程設置要從學生發展角度出發,明確本校教師的實際情況,做好調查與研判工作,設定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課程并編制大綱,確保音樂通識課程科學嚴謹。高職院校可以鼓勵音樂教師成立教學團隊,共同展開教學研討活動,圍繞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設計。當前,高職院校學生主要通過網上教學系統選課,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自己所選課程情況,高校應該在選課系統內增加課程詳細情況介紹,確保學生能夠全面了解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形式。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的終身發展,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利用校內講座與校外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為教師提供思想碰撞機會,全面提升教師的人文修養與綜合素質,保證教師能夠身體力行地教育和影響學生。
教學評價對于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激勵教師不斷優化改進教學方式。長期以來,高職院校音樂通識課的評價主要采取終結性評價方式,而表現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較少涉獵,這也影響到最終的評價效果和質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更加重視和關注表現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音樂學科的特殊性和通識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教師構建起更具有針對性的評價體系。教師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時應該堅持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評價重點集中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課堂表現,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表達,從整體的角度綜合評價判斷。教師也可以用各種活動替代結課考試,比如音樂作品介紹與展示、共同舉辦小型音樂會或其他音樂實踐活動等,這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音樂理解和音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