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桐鄉市城北小學 浙江 嘉興 314500)
網球是世界上最廣泛傳播的運動之一,它普及到所有洲和幾乎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從西部的加拿大到東部的印尼,從南方的阿根廷到北方的冰島,網球運動員和網球愛好者都在迅速增長。在當今物質生活豐富的社會,體育活動已成為一種時尚,網球更是一種優美和身份的象征。它起源于法國,誕生在英國,開始普及和形成在美國,現在盛行于全世界,被稱為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如今網球場已成為房地產中必不可少的設施。
相對于成人的標網,當然也就出現了短式網球。短式網球是在小型球場上進行的網球活動,場地大小近似于羽毛球場。任何一個平坦的地面都可以作為球場。無論使用哪一種球拍實際上并沒有多大關系,只要它不是太重或者握柄不是太大,一個小的木板也行,在非洲國家盛行于木板作為球拍,基本都是自制,材質資源廣泛并且做工簡單。球拍還可以是塑料的、木制的或鋁制的。短式網球是一項全身運動,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容易、有趣,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展開,裝備便宜,且技術很容易轉移到標準尺寸的網球場。短式網球在少年兒童中尤其流行,尤其是在小學,且發展迅速,并且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短式網球比賽。從練習短式網球的少年兒童中挑選出來的標準網球運動員越來越多,當今世界優秀的網球運動員中,有極大一部分在小的時候進行過短式網球訓練。短式網球也越來越受到政府、學校、家長的重視和關注。
研究對象是桐鄉市內隨機挑選100名參加短式網球訓練的兒童,100名參加短式網球訓練兒童的家長,10名網球教練員 (包括短式網球教練員和標準網球教練員),共計210名。
(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相關的短式網球和標準網球的相關的學術期刊雜志,并通過上網查閱學術期刊網對相關文獻進行檢索,進一步了解相關研究的現狀,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2)訪談法。
通過面對面和電話方式針對本次課題對10名教練員進行交流,進一步了解現狀和問題。
(3)問卷調查法。
根據調查研究的需要,設計問卷,對參訓兒童和參訓兒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參訓兒童100份,收回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參訓兒童家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4)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運用了Excel進行數據統計。
(1)各類比賽方面情況的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抽樣調查的100名參訓兒童中,23%認為比賽的賽制較為合理,符合現在的發展趨勢;38%對比賽的賽制不是十分清楚或者不曾考慮過與此相關的問題;但其中的39%卻認為如今短式網球的比賽賽制并不是十分合理。對于這個大多數人給予的否定答案的事實,需要我們的進一步研究。

表1 對賽制合理度的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認為比賽賽制不合理的人中,15.38%認為原因是比賽的限制范圍過小,參加的人數少,參與度低,不能很好地達到比賽的預期效果;23.07%則認為舉辦的比賽太少,兒童參加比賽,得到鍛煉的機會太少,對于兒童將學到的技術運用到實戰當中的機會過少,不利于兒童對技術的吸收整合,也不利于兒童創造出屬于個人的戰斗比賽風格;還有64.10%則認為比賽的虛假年齡過多,比賽缺乏公平,雖可以增加比賽中兒童的挑戰難度和抗挫折水平,但是容易使兒童產生錯誤觀念,不利于公平競爭、積極進取的體育觀念的養成。

表2 關于賽制不合理因素的分析
(2)教學訓練方面情況的分析。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兒童參加短式網球運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55%是因為出于自己對這項運動的喜愛而參加教學訓練的;26%則是因為被學校的運動隊或者教練員所挑中參訓的;11%則是因為家長的意愿,家長的要求而參加的,還有極少數的兒童是因為同伴的影響而參加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學習后,有78%的學生有意愿一直參與網球運動。這說明網球運動是一項極具魅力的運動。

表3 兒童參加短式網球原因的分析

表4 對一直參與網球運動態度的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在接受調查的兒童中62%認為現在兒童所接受的訓練較為科學,兒童對短式網球的技術動作掌握掌握較好,進步也比較快;26%認為現在的訓練方式一般,兒童的進步沒有特別明顯;12%認為訓練方式不是十分合理,主要體現在兒童的技術水平呈原地踏步狀。當然這不排除兒童本身的因素,比如,兒童的參訓不是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等。

表5 關于短式網球教學訓練現狀的滿意度的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對于訓練負荷水平和教練員指導水平,大部分人的答案較為肯定,都認為現在兒童所承受的運動負荷較為合理,可以達到促進學生進步的效果。而教練員的水平也相當的可以,但也有人認為教練員十分注重參賽選手的訓練,但是對于一般的學生則會采取較為統一的訓練,這樣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教練員也沒有很好地貫徹教學中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原則。有30%左右對此沒有什么看法,對現在的形勢也不是十分了解。對于現在的訓練方式,除不滿意的答案以外,其余較為平均。這也說明大家對這方面知道的不多,評判的標準也很難確定。

表6 兒童對影響訓練滿意度相關因素的分析
(2)技術轉化情況的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在調查的人中,79%認為學習短式網球對以后的轉標準網球情況是比較滿意的,起著積極的過渡作用;有16%的人則表示在這方面不是相當的清楚,在學習的時候沒有朝這方面思考,只是出于某種原因而參加訓練學習,并沒有想過以后是否要繼續這項運動;而其中的5%認為情況不是很滿意,認為在學習短式網球后再學習標準網球,雖然動作相似度高,可以省去一定的時間,但是由于之前學習的定勢,會導致兒童在學習標準網球時,沿用過去短式網球的用力方法,也不易掌握動作時間等等。

表7 兒童關于技術轉化方面滿意度的分析
(1)家長如何看待兒童的短式網球比賽。
由表8可以看出,調查的家長中有52%對孩子現在比賽的情況很滿意,12%則表示一般,但是其中的36%仍不是很滿意。由表9可以看出對于比賽制度的合理性爭議較大,調查的家長中,45%認為比賽機制不合理。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關于賽制方面,兩方面的人群都給予了負面的反應,說明在這方面我們要多加思考。

表8 家長對兒童參賽情況的滿意度的分析

表9 家長熱認為現行短式網球比賽機制合理性的分析
(2)家長如何看待兒童的短式網球訓練。
從側面來講,也就是從家長的角度出發,對于網球運動,家長則表示自己本身就十分喜愛該項運動,而支持子女參加培訓的的原因也很多。
由表10可以看出,家長支持的原因有很多:38%的原因則是因為子女自己的興趣愛好,出于對子女的支持;13%的家長則是受到周圍環境和時代的趨勢的影響而送子女參與訓練;55%的家長則是因為受到網球運動的健身價值的影響,網球是一項有氧和無氧結合的運動,對于提高心肺功能有很明顯的作用,希望子女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增強體質,增進健康;還有25%的家長功利心比較強或者希望在比賽中的成功可以讓子女得到肯定,以參加比賽,獲得名次為目標而支持子女參訓;還有的13%的家長,本身對此的興趣并不是很大,支持子女只是因為子女被學校的運動隊或者教練員挑中。

表10 家長支持子女參加短式網球的原因的分析
通過表11可以看出,家長在訓練負荷、教練員水平和訓練方式上的認可度與兒童相差不是很大,而對于訓練中成人化現象的出現,則答案較為現實。在兒童訓練中成人化現象這個名詞出現的十分稀少,但近年來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也是“成人化現象”出現的頻率增高,但是作為家長則知道的較為少。除了一些參訓兒童和對體育方面較為關注的家長以外,其余的人均選擇了不清楚這個答案。這說明我們在體育知識普及方面仍有所欠缺。

表11 家長對影響訓練滿意度相關因素的分析
(3)家長如何看待兒童短網向標網的技術轉化。
在兒童學習短式網球后,很多家長希望子女今后能夠轉向標準網球,希望學習短式網球能夠給以后學習標準網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對于技術轉化方面則屬于比較專業的方面,家長中57%表示不清楚不了解,31%則認為有一定的幫助,12%認為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

表12 家長對短網轉標網技術轉化效果的分析
對于短式網球的發展,教練員是如此看待的:
首先從1990年國際草地網球協會正式認可并接納這項運動為發展規劃項目,到1995年國際網球聯合會正式決定并頒布了短式網球推廣計劃,再到1999年在國內興起,短式網球的發展態勢十分良好。
在桐鄉市,短式網球屬于體教結合項目,所以對生源的要求并不高,一般均為在校學生,并且相當大的一部分學校十分支持開展此新興項目,為了備戰省運會,政府和體育局也都非常支持,這也成為了短式網球發展的強大后盾。對于賽制方面,教練員認為基本合理,可以短式網球和標準網球兩者相結合,相輔相成共同進行。短式網球注重“短、輕、飄”,而標準網球則較為注重“力量、速度、技巧”,對球的控制能力和步伐的要求較高,在這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在教學中要增加培訓的多樣性,多渠道地解決短式網球教練員不足的問題。
(1)從小培養兒童網球基礎,可以提高兒童的相關素質;
(2)可以避免兒童“成人化”訓練所產生的弊端;
(3)有利于提高兒童綜合素質和比賽經驗,有利于正確動作的形成和個人風格的樹立;
(4)有利于擴大網球人口,培養正規網球后備人才,推動全民健身計劃;
(5)有利于教練隊伍建設等;
(6)各類短式網球比賽的出現,導致了兒童訓練功利化局面的產生,教練員、家長、相關單位極大多數出現了訓練以比賽為目的,改變了比賽設立的初衷,導致兒童訓練成人化;
(7)教學訓練中,兒童模仿能力強。教練員的個人技戰術,教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兒童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出現了同一教練手下隊員技戰術趨于一致的現象,沒有出現兒童獨立的個性鮮明的技戰術風格;
(8)短式網球與標準網球場地、器材的差異,導致了兒童一些技術上的缺陷。短式網球球速慢、彈力小、球拍重量輕,與標準網球相反,兒童在技術轉化時,出現動作滯后、用力錯誤現象等等。
(1)要繼往開來。從娃娃抓起,爭取在學前就開展短式網球的教學工作,在學生的神經連接較為單純的時候,幫助其強化動作概念,使學生牢固掌握。爭取作為體育課的選修課的形式在學校出現,提高學生除技術以外的體育文化修養,使學生成為有內涵的體育人,懂得文明體育;
(2)要推陳出新。增加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建立短式網球教學的健全機制。結合現在社會的科學理念,在不斷實踐中創新,加強教學訓練的交流,加強世界的橫向與縱向的學習,使短式網球的教學訓練體現時代的腳步。改進教練員的思想觀念,響應國家改革的號召,注重網球選手后備軍的培養,注重短式網球的發展。要在教學訓練中激發兒童的運動興趣,培養終生體育的意識,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與不同需求,增加每個學生的成功感,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學生自我風格的形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正確地看待短式網球的訓練和比賽,降低功利性目標,回復初衷,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進步,快樂體育;
(3)針對比賽方面的問題,組織機構要對運動員的參賽資格嚴把關,把好關,盡最大努力使得比賽的過程和結果公平、公正。完善比賽監督機制,降低比賽中虛假年齡運動員存在的百分比,直至消除。增加比賽舉辦的次數,增大比賽的范圍,增加兒童參加比賽的機會;
(4)針對教學訓練方面,需要兒童與教練員共同努力,創造和諧的訓練環境。教練員的思想觀念要跟隨現代化的腳步,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來組織訓練,注重網球選手后備軍的培養,注重短式網球的發展。要在教學訓練中激發兒童的運動興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與不同需求,增加每個學生的成功感,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學生自我風格的形成;
(5)對于技術轉化方面,教練員和兒童要針對標準網球和短式網球的技術動作要點,求同尋異,找出兩者的平衡點,盡量避免學生在技術轉化時走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