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峰 田質全 劉琛鳳
(西安理工大學體育部 陜西 西安 710048)
為了促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就需要抓住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確保教育的公平、公正性,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新時代的接班人。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需要具有文化知識,還需要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需要對學校體育進行優化,借此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讓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的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學會一些體育運動,加強身體素質,還需要借助體育鍛煉培養學生們的品德修養。通過體育競技活動,領會體育精神,讓學生們懂得堅持、拼搏、不放棄的精神品質,體會失敗與成功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老師們通常只關注學生們的體育成績,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體育測試,對于學生的性格養成以及思想品德的培育不重視,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于大多數的學校來說,他們看中的是學生們文化課的學習成績,認為學生文化課的成績才會影響到學校的升學率,因此學校以及家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是體育老師本身也是認為體育課是可有可無的,體育課的教學也只是讓學生簡單的進行體育鍛煉。在很多學校中都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就是文化課的老師經常告訴同學們今天體育老師“生病”了,體育課改為文化課,出現占課的現象,從而減少了體育課的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越來越多的新物件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比如說,游戲機、電子產品等,導致學生們外出活動的時間大大減少,身體素質也在下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的體育教學還不能準時實施的話將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下降,也并不符合五育并舉的理念。只有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去學習、去生活,所以說,加強學生的體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當前的學校中,由于學校重視學生文化課的成績,導致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是很短的。除了有體育課被老師搶占的情況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導致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比如說,因為文化課的課程緊、任務重,老師們會把大課間活動的時間拿來講題,或是體育老師不重視體育教學,讓同學們做完熱身運動后就自由活動,有部分同學就會選擇坐在一旁休息等。這些情況都會讓學生們體育鍛煉的時間得不到保證,就沒法加強身體素質,長時間以來就會逐漸影響到身體健康。
此外,學校體育項目少,體育用品不全等問題也會影響學生的體育鍛煉,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中體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學校的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把體育作為切入點,將多方面的教育融合在一起,借助體育培育學生的品德素質,開發學生們的智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提高他們的勞動能力,以此來顯示出學校體育的獨特價值。
體育與德育是息息相關的,兩者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一個人如果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擁有強健的體魄,充沛的精力,他往往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約束力,思想道德水平比較高。體育能夠通過不同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在分組進行體育運動時,學生們通過互幫互助,小組合作體會到了團隊精神;通過體育競賽體會到了努力拼搏、不放棄、勇于向前的精神;通過開展體育活動,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們懂得互相關愛、實事求是、敢于拼搏的精神。借助體育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有許多研究表明適量的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的腦部發育,其中體育項目中除了包含體力運動還包括了一些腦力運動,比如,圍棋、國際象棋等都屬于腦力體育項目,能夠直接的反映出體育運動能夠開發腦力。在進行體育鍛煉以及體育競賽時,腦部對我們身體的協調、心理的調節等進行控制,然后通過反射活動再反饋給大腦,這個反射的過程對大腦也有開發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美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不同的角度看就能發現不一樣的美。比如說,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客觀美與抽象美、運動美與靜止美、宏觀美與微觀美、內在美與外在美等等。體育中的美主要是在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表現出來,通過力量、速度、柔韌、交流、合作以及身體協調能力等方面呈現出來,其中蘊含著內在美與外在美、運動美與靜止美等。通過體育運動及體育競技中力量、耐力、合作的展現,讓學生意識到美的存在。眾所周知,體育范圍中與許多的體育項目,涉及到方方面面,能夠提高人們的不同能力,這也能夠顯現出體育的美。最直觀的表現是學生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塑造形體,簡單清晰的呈現出體育帶來的美。可以通過參加或者觀看競技體育享受運動美。所以說,體育能夠將美很好的呈現出來,讓學生去發現、去體會,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審美水平。
人類活動的本質是勞動,只有勞動的存在才會出現教育。德國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曾經提到人類能夠生存的第一要素就是勞動,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從通過體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
經過體育活動可以明確的看出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能,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學生的身體健康可以簡單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就是身體生長發育是正常的,不容易生病,這個方面也是最基本的;第二,身體健康是體格健壯,身體強壯,需要掌握幾種體育運動項目,而且需要達到一定的水平。要使身體健康達到第二種水平才能更好的推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讓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逐步邁進。有相關的文件指出在學校體育的教學中,在進行體育運動、體育鍛煉、體育競技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其中包括參加體育活動、體育競技的興趣,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有關體育技能。通過學校的體育教學要讓每一位同學學習并掌握至少一種體育項目,此外,還要加強讓學生們形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讓學生們把體育鍛煉這一習慣保持下去,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在學校培養學生成才的過程中還要培養學生的體育相關能力,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學校要積極關注教育的改革方向,跟隨教育改革的步伐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強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水平。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可以將傳統的分班教學優化為更靈活的模塊教學,不再是教師安排給學生進行相關體育運動,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讓學生對體育運動充滿興趣,加強體育鍛煉。此外,學校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比如,在校期間每位同學都要熟練掌握一種單人運動活動,比如說,跑步、游泳、跳遠、跳高等;一種雙人體育項目,比如,羽毛球、網球等;一種團體體育運動,比如說,籃球、排球、跳大繩等。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到體育技能,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們的團體意識。
學校中的體育活動一般有課間操、校園體育節、體育競技活動等。學校可以針對大課間的課間操進行改進,可以將簡單、枯燥的課間操改為生動有趣、流行的啦啦操、流行的健身操等,能夠有效的讓學生對課間活動充滿興趣,主動地進行體育運動。把冬季的跑操改為更有意義的不同形式的逃生演練等,讓同學們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掌握多種生存技巧,在遇到危險時能夠及時的做出正確的反應,保障自己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學校可以將校園體育節充分利用起來,按照課程設置的要求,為校園體育節設置相關主題,讓每一個班級為校園體育節出謀劃策,將體育節的主題以黑板報、畫報等形式表現出來,將開幕式以及閉幕式融合進主題相關元素,通過體操運動、變形方陣等形式呈現出來,在校園體育節中增加趣味性的體育游戲、團體體育項目、親子運動等,可以由各個班級推選出裁判員,在體育教師的幫助下掌握判定的規則,公平公正的擔任裁判的工作。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有的人偏好單人運動,有的人偏好團體運動。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可以開展社團活動,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可以開展的社團有很多,單人項目的社團包括游泳社、短跑社、長跑社、跳高社、跳遠社等等,團體社團有籃球社、足球社、羽毛球社、乒乓球社、擊劍社等等,還可以有腦力競技社團,比如,圍棋社、象棋社等。
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并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并發揮出來。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們日常的體育活動發現有專業特長的學生,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為他們安排專業的體育老師或教練,加強他們擅長的體育鍛煉,讓他們進行專業化的練習,推動他們走更專業的道路。開設專業課程在提高學生個人能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對學生的心理、德行、審美、勞動等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體育教學就要堅持五育并舉的根本要求,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目標,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