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熙 周學軍
(武漢體育學院網球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網球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因其具備趣味性、競技型與交互性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關注與喜愛。網球課程作為一個新興體育課程,該以何種方式引入校園并融入體育課堂最終被學生所接受,不僅是體育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也是國家重點關注的課題之一。因此,國家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來推進校園網球的普及與發展。2017年10月20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前期經過與相關省級地級教育行政部門充分溝通與協商的基礎上,決定從2017年起在上海、江西、廣東、重慶、四川、云南等6省市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試點工作。該文件為進一步普及推進中小學學生網球運動的發展、培養學生對網球運動興趣、熟練掌握網球運動技能、提高體育教師科學指導網球運動的能力提供了指導方針。到2021年,將大力推行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項目。在全國中小學培養并選拔有潛力、有天賦的網球少年進入職業賽場,促進網球項目的持續發展。
校園網球學習包括技術課學習與文化課學習,技術課學習指在標準網球場地或在學校操場、籃球場地、空地,依照網球教學大綱開展的,以學校體育教師為主,網球培訓機構組織為輔助的,采用趣味訓練、基礎訓練、競技訓練等方式,培訓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生為主的網球運動技術動作課程學習。文化課學習指以網球運動項目為基點,融合網球文化、禮儀、心理、知識等內容,讓學生了解網球運動知識,通過學習網球運動,學會懂規矩、講禮貌、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力爭上游的一種融入式課程學習。
萍鄉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東與本省宜春市、南與吉安市、西與湖南省株洲市、北與湖南省瀏陽市接壤。是江西省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來萍鄉市各體育項目的發展呈明顯增長趨勢,但網球運動的整體發展卻與省內其他城市發展存在明顯差距。校園足球的迅猛發展為校園網球提供了借鑒。但網球運動進入中小學課堂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因此,通過探究萍鄉市校園網球發展路徑研究對于提高萍鄉市的網球發展以及推動江西省的校園網球發展有重要意義。
通過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相關網站查詢校園網球的相關文獻與資料,去往圖書館翻閱相關資料與書籍,瀏覽校園網球的各種資料以及國家政策方針并進行整理與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與支撐。
通過多次實地考察相關中小學學校,包括萍鄉市第二中學、萍鄉市第三中學、萍鄉市第四中學、萍鄉市第六中學、萍鄉市實驗小學等學校,對學校的場地器材、師資等資源進行相關統計與整理,為更好發現影響萍鄉市校園網球發展的原因進行數據支撐。
以網球運動、校園網球發展為主線,對萍鄉市二中副校長、部分教師、萍鄉市三中分管體育課及體育課外活動的主任、萍鄉市體育部門的主任、萍鄉市實驗小學的副校長、嘉遠網球俱樂部的教練等進行訪談,通過了解并掌握了不同部門、不同學校的領導教師對開展校園網球以及校園網球發展的真實想法,為萍鄉市校園網球發展提供了現實依據。
作者在2020年9-12月在萍鄉市第二中學實習期間,發現學校學生對網球運動有濃厚的興趣,并且在對萍鄉市第三中學、萍鄉市實驗小學實地考察時發現學校學生在課余時間經常談論網球運動,在對相關學生進行詢問后,發現部分會在周末及寒暑假觀看網球比賽,學生表示對學習網球運動有濃厚的興趣,但為何遲遲沒有在學校開展網球課程呢?通過實地考察以及對相關領導進行訪談后現將萍鄉市校園網球發展現狀總結如下:
場地、器材是開展體育活動必不可少的要素,沒有一定的場地是無法開展體育活動的。一個標準的網球場地整體呈一個長方形,占地面積不小于670m2(長36.60m×寬18.30m),受訪學校中并沒有學校設有標準的網球場地,開設網球所需要的網球拍、網球數量所需要的資金金額,受訪學校表示無法承擔。
體育教師是體育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施教者。一堂課的質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與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緊密相關。受訪學校中各學校并沒有網球方向的專業教師,部分學校的教師表示只是在大學學習過網球普修課,對網球運動有一定的了解,但能力無法達到開展教學的地步。此外,受訪中的部分老師雖然對網球運動有一定的興趣,但由于每周還須承擔其他課程教學任務以及課后陽光體育活動和備戰市運會及各大比賽的訓練任務,無法承擔校園網球課程的教學任務。
一個良好的文件政策的順利下發、準確實施會對一個項目的發展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促進網球的發展,更好做到體教融合,國家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來推進網球進校園的普及與發展。然而想法是好的,但在實施過程中,受訪學校表示這些文件政策由于各種原因,在學校體育發展過程中,并未得到完全有效的實施,導致下發的文件政策只是流于形式,執行力弱,監督力不夠,文件政策并未得到真正的實施。這也使校園網球發展的速度出現明顯的滯緩,不利于校園網球的發展。
中小學的體育運動設施場地應該是靈活多樣的,受訪學校應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運用操場、籃球場等設施,有條件的中小學可以將空地改造成簡易的網球場,以此滿足教學的需要。經費是體育活動能否開展的重要保障,經費的獲得大部分來源于國家和政府的撥款,還有少量是源于社會各項資源的整合以及校友等其他人士的資助,對于這部分經費不能隨意濫用,必須專款專用。可以設立網球工作專項經費,將這部分經費專門用于網球運動上,包括網球場地的修建、網球器材的購買與更換、網球書籍的添置等方面,以此促進校園網球的普及與發展。
校園網球的發展建設過程中,體育教師是主力軍。體育教師自身的網球技術水平、網球知識儲備、網球教學能力、網球活動及競賽組織能力等關系到中小學校園網球發展的質量高低。校園網球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立足于自身實際,積極培養合格有能力的教師;學校可以鼓勵有興趣的教師參與每年的ITF、PTR的教練培訓,提高網球教學的技能;或者與省內各大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培養網球教師,畢業后回到家鄉;還可以引進專職的網球教師,以此共同促進校園網球的發展。
國家政策是推進校園網球發展的重要助力劑。從2004年至今,國家多次下發重要文件政策推進校園網球的普及與發展。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中強調要重點關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問題,加強青少年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試點工作的通知》的核心精神是推廣網球運動、豐富學生課內外體育文化生活,鼓勵支持學生學習網球運動,以此強身健體,增強體質。但僅僅依靠國家政策的助力是不夠的,方方面面的資源都應該利用起來,學校領導、教師大力發展校園網球運動,學生積極參與、家長鼓勵認同孩子學習網球運動,相關政府部門加強責任感與國家意識,把政策落于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有關政府部門加強執行力,監督部門強化監督職責,共同促進校園網球的普及與發展。
通過中小學+俱樂部+高校的模式促進校園網球的發展,萍鄉市嘉遠網球俱樂部作為萍鄉市最大、發展最迅速的網球俱樂部。目前已經成功與華東交通大學展開了合作,中小學學校相應增加網球特長生的招生工作,俱樂部作為高校與中小學的中介有協調、反饋、保障作用。俱樂部可以根據中小學學校的要求,相應的派遣專業的教練前往中小學輔助進行網球教學任務,滿足中小學在師資稀缺的困境,俱樂部滿足中小學學生課后服務要求,同時與各高校合作,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網球訓練,為高校輸送相應的網球后備人才,各大高校則根據校園網球的發展趨勢以及各中小學對于人才的需求,培養相應的網球專業人才,畢業后重新回到各中小學或者俱樂部工作,有效解決了校園網球的師資匱乏的問題,也為校園網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推動了校園網球的發展。通過校園網球的學習,青少年了解掌握網球技術動作與網球知識,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增強體質健康、培養了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雖然校園網球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只要我們積極面對、吸取相關經驗、從客觀實際出發、采取相應措施去解決,校園網球定會迎來持續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