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龍
(開平市開僑中學 廣州 江門 529300)
在科教興國及陽光體育運動號召的雙重背景下,要求全面提高我國素質教育質量,這對高中課程的改革與發展也提出更高的標準。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課程結構完善和發展的重要體現形式之一,既能滿足國家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也能使學生個體得到全面且多樣化的發展,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適宜的開發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校本課程。校園足球運動以獨特的育人功能在校園體育中得到良好的推廣,對高中體育課程結構的優化更是具有實際應用意義,在校園足球運動的學習過程中,能促進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個體運動能力和參與體育運動的自主性,最終使其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诖?,開平市開僑中學作為重點高中,開發校園足球校本課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實現高中課程體系多樣性和體現辦學特色的主要途徑。
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和體育價值形成的重要時期,校園足球校本課程的開發不但能對學?,F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完善,而且還能使高中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培養審美能力和緩解學習壓力等。因此,校園足球運動非常適合在高中進行普及與推廣。足球教學作為高中體育課程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對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綜合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通過校園足球運動能達到改善體質和增進健康等目的,高中學生相對來說學業較多較重,日常活動量較小,體育課不僅是唯一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的運動,而且對于學生還能在緊張的狀態下有效放松的機會,勞逸結合,故能在高中生群體中有著較高的接受度和普及度。為了更好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怎樣結合自身優勢與特點來制定合適的課程目標以及構建合適的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成為校園足球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1)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
我國高中生體質不斷下降,近視和肥胖率持續增長的趨勢越演越重,近年來,“綜合素質培養”成為我國教育發展中的高頻詞匯,代表著現代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和基礎,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保障,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在課程設置時必須緊緊圍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滿足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是課程設置時的重點,并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從而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提高參與的主動性、自發性,這既保障了體育運動鍛煉身體的前提,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滿足當代素質教育的需要。
(2)體育教師能力發展的需求。
體育教師自身所具備的業務能力直接影響著學校體育課程的質量,也關系到學生從體育課中真正學習并掌握文化知識和運動技術技能,成為國家未來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人才。因此,在提升技術學習的同時還應汲取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時更新自身知識庫,形成新的知識觀、教學觀和課程觀。體育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關鍵要素,在此期間要明確其主體性,賦予其更多行使教育者權利的機會,同時也應對體育教師自身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深層次的了解課程提高教學水平,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使其得到全面發展,從這一角度來講也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以滿足素質教育發展中提出的各項要求。
(3)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
國家課程主要是以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及認知水平為基礎而制定的總體規劃,在對學生個體和學校特色等方面的考慮還存有不足,對不同學生和不同學校間的差異無法實行均衡統一的標準。基于此,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是在國家課程總體規劃之下的局部規劃,屬國家之外的補充課程內容。課程開發要突出學生主體性,針對不同的需求和發展,為學生制定不同的課程。課程開發的落腳點在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不斷培養其創造性和終身體育意識,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管理層作為學校發展方向的決策者和統籌者,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態度對校園足球校本課程能否順利開發具有重要的影響,從表1能看出,對開平市開僑中學7位學校領導(含教導主任、體育組負責人等)進行調查,有4位領導對校園足球校本課程的開發非常支持,占比57.14%,另有1人比較支持,2人支持,分別占比14.29%和28.57%。從總體上看,開平市高中校園足球校本課程開發的可能性較高。

表1 學校領導對校園足球校本課程開發的態度調查(N=7)
教學硬件設施是保障體育教學過程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能夠豐富學生的業余活動。從專業性上看,校園足球運動需要配備標準足球場地以供教學時使用,同時還需要配有相關的足球教學用具等,但對于校園開展校園足球課程來說,能夠滿足普遍性即可,例如,7人制、5人制足球場也可滿足課程開展的需求。只有基本教學場地與設施得到保障,才能保證校園足球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同時,這也是學校基本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校園足球是具有以有氧耐力為基礎,以有氧和無氧混合供能為特點,突出非乳酸速度耐力訓練的生理變化規律的綜合性體育運動。足球運動是基于技術與技巧,以戰術意識為主導思想,身心意志力作為保證,綜合性技戰術的運動。相比于其他體育運動項目,校園足球在作為校本課程開發時具有自身的優勢,其一,校園足球可以使高中生在參與時更好地消耗多余脂肪,增強體能和力量,進而塑造健康體態;其二,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學生接受程度高;其三,與校本課程開發的要求相吻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征。
課程目標設置是否合理對提高校園足球校本課程的實施效果具有主導作用。因此,開平市高中根據自身及學生特點在課程目標上設置了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前者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始終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個體化差異,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促進學生體質和心理健康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師的職業能力水平,逐步形成學校的特色發展道路。后者主要涵蓋3個方面:一是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并形成終身體育意識;二是讓學生在掌握各項運動技能的同時發展各項身體素質;三是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及面對困難勇敢拼搏的精神。
在制定課程內容時應緊密聯系課程目標,校園足球校本課程內容是課程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前者包括學校的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等,后者表現為大課間活動和社團等。在校園足球課程內容選擇與實施時涉及兩方面,其一是在體育課程中的高中足球教學,在進行技能學習是還要注重相關理論學習;其二是學校自編的特色校園足球,吸引學生參與,滿足學生需求,并形成學習辦學特色。其內容的選擇均以促進學生力量、柔韌、協調及體態等方面發展為主。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循序漸進地開展校園足球教學。
課程評價作為課程組成的重要部分,通過判定課程的價值與設計的效果進而做出改進校園足球校本課程的決策。課程評價的方式是多樣的,根據評價對象可劃分為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又可分為自我評價和外來評價。本文探討的課程評價方式是從學生學習評價、教師教學評價及學校領導評價3個角度進行的。實際上,課程評價是一個確定課程與教學計劃實際達到教育目標的程度的過程,通過對校園足球校本課程實施效果進行評價,針對不同對象評價后反饋的建議或意見,對實施過程中教學手段、目標及內容等出現的各方面不足進行系統反思并在今后的課程實施中加以改進。
開平市開僑中學作為重點高中,開發校園足球校本課程對于學生全面發展、提高體育運動參與性與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地方學校課程體系的完善以及辦學特色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推進作用。校園足球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經過長期的設計、實施與完善的過程。因此,校園足球校本課程的開發要遵循合理的方案流程,做到有條不紊,最終達到滿足當代素質教育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