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藜
《重慶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規定》共26條,主要對紅色資源的范圍進行了界定,對紅色資源保護傳承的原則和工作機制進行了明確,強化了政府及部門責任,建立了保護責任人制度,規范了相關保護措施,建立健全了傳承弘揚長效機制等。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的要求,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需要。黨中央高度重視紅色資源利用、紅色基因傳承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用好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賡續紅色血脈,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市委書記陳敏爾也強調,要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把革命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市委決策部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統籌推進全市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有必要制定地方性法規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傳承。
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提出,鼓勵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制定革命文物保護地方性法規。當前,全市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存在產權多元、管理不夠順暢、保障力度不夠、整合程度較低、開發利用粗放、展示功能單一、公眾保護意識不強、參與度較低等問題,特別是還有部分非文物的紅色資源存在無法可依的情況。因此,為落實國家保護革命文物的要求和依法解決全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中的突出問題,急需通過立法完善相關制度,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進行。
總結重慶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好的經驗和做法,將其固化上升為地方性法規的需要。近年來,重慶全面實施革命文物普查、保護、利用工作,在修繕紅巖革命舊址、開展紅巖精神研究闡釋、提升紅色資源展覽展陳水平、打造紅色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品牌、推動紅色旅游發展等方面都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使紅色資源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急需加以固化,上升為地方性法規。
本次立法,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宣傳部、市人大常委會分管領導擔任雙組長的立法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由市委宣傳部、市人大法制“兩委”、市司法局、市文旅委、西南政法大學等單位相關人員組成的立法工作專班。
起草階段,立法工作專班通過召開專題論證會、實地調研等形式,找準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存在的主要問題,廣泛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并積極借鑒外地立法經驗,對草案文本反復論證。經2022年3月18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十九次主任會議審議通過后,于3月30日由主任會議提請市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審議。
市人大常委會對草案進行初次審議后,市人大法制“兩委”會同市委宣傳部、市人大社會委、市司法局、市文旅委、西南政法大學等單位對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了逐條梳理研究;征求了全體市人大代表、立法咨詢專家、基層立法聯系點和社會公眾對草案文本的意見;召開座談會征求了部分市級部門、紅色資源保護單位等的意見;赴潼南區開展了立法調研。
在充分吸納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立法工作專班對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規定》于6月10日經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各級政府和負有紅色資源保護傳承職責的相關部門和單位、紅色資源保護責任人要依法履行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以《規定》通過和實施為契機,加強學習、勤勉盡責,推動重慶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