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 劉宇
(1.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2.汕頭大學 廣東汕頭 515000)
廣州市中心是東山區,東邊是天河區,西邊是越秀區,南邊是珠江,北邊是白云山,其占地面積足有15.83 km2,非常廣闊,有61.04 萬的常住人口。東山區的歷史淵源非常深厚,因東山古寺而得名。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現東山區西界的德政北路已是古任囂城的近郊。從辛亥革命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曾是民主革命的發祥地,而東山則是民主革命的搖籃,從此演繹了可歌可泣的大革命,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的斗爭在這里打響。在區內以黃花崗、烈士陵園等代表的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多如繁星。東山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賦予了東山區諸多特色。新中國成立后的建設與發展,東山區已成為金融商貿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居住環境優美、文體氣息濃厚、基礎教育領先、社會風氣良好、人文景觀豐厚、信息交通便捷的中心城區,具體見圖1[1]。

圖1 東山口手繪地圖(圖片來自網絡)
改革開放以來,以世貿中心、國際大廈、花園酒店、假日酒店等為代表的環市東商務酒店區,以海印電器、英雄廣場、農林下路等為代表的商貿區和以星海音樂廳、廣州美術館、廣東華僑博物館為核心的二沙島文化區相繼崛起,城區功能和品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區內黨政軍首腦機關集中,是廣東省的政治、軍事中心,寫字樓高度集中,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形成具有特色的“總部經濟”,成為華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區內更擁有暢通發達的水路航運、縱橫交錯的市內主要道、橫貫東山的地下鐵、凌空而起的內環路、飛架南北的三大橋……形成“海陸空”全方位的立體交通網絡。與之相對應的是規劃充足的停車場、寬闊通暢的商業街道。各方各面的細節無一不在展示東山區可商可居的豐富功能。
東山口的歷史時期可以分為4 個階段,分別是明清階段、晚清階段、民國時期以及現在。在明清階段,東山口的主要功能就是居住,還有一些地區是寺廟,大部分區域的空間利用率并不高,還是以茂密的森林為主,主要的樹木是松樹,還有一些點綴的牧地和村落。到了晚清時期,美南浸信會對于東山地區進行開發。由于東山地區地廣人稀,地勢又比較高,因此美南浸信會把東山地區定為了傳教的基地。教會所在的地區本就環境幽雅自然,適合居住,又因為傳教的關系,在這里大規模地修建了西式的花園和樓房,吸引了大批的歸僑在這里定居。至此,人煙稀少的東山漸漸地有了生氣,成為熱鬧的住宅區。
清朝末期到民國初期,永泰寺前、東山廟背、龜崗、煙墩崗、竹絲崗、馬棚崗這一帶地處廣州城東近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恰逢此時廣州近代工業興起,還有廣九鐵路完成并成功開始運營,東山口的流動性人口有了爆炸式的上升,瀕江平坦地區的開發完成度也越來越高,于是崗阜相望、村園錯落、地曠人稀、空氣清新的東近郊便成為了公共建筑和宜居地址和各種房地產開發的熱點。“一戰”后,歸國的華僑日漸增多,他們把大量的資金用于投資故鄉。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大衰退爆發,部分華僑為了應對危機,把一部分資金轉移回國內,東山的房地產項目也變得火熱起來。據統計,哪怕經歷了戰爭的摧殘,建國前,在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一片區域里,洋房仍然還有400多座。
到今天,原東山區新河浦、華僑新村、農林上路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于近期通過審批。這片區域現存大規模中西結合近代住宅建筑群,其核心部分為建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具有歐美風格的低層花園式住宅,是建國前市井俗語“富西關,貴東山”所特指的住宅建筑區的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具體見圖2。

圖2 東山口夜景(圖片來自網絡)
華僑新村是建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低層花園式住宅為主的建筑群,是筆者國第一個由政府集中興建的華僑聚集點,是黨的華僑政策的歷史見證,其建筑設計吸收當時國內外新觀念,是當時建筑藝術的代表之一。新河浦、華僑新村于2000年被市政府公布為廣州市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農林上路同年被市政府公布為內部控制歷史文化保護區。東山口地區街道空間的大致形狀分布并沒有因為歷史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有較大的改動,街道仍然具有天然的公共屬性,在歷史發展中很難受到用地的侵蝕。東山口的街道系統在民國已基本成型,在往后60年的發展中格局基本保持著原本的樣子。其中東山口的主要街道是街道系統中最穩定的一級街道,在最初的規劃中便已然成型,且主干性隨著歷史的發展在不斷的增強,這一系統表現出對于現代交通方式有著很強的適應性,主要反映在街道寬度、街道走向等形態特征中,一些街道至今仍能滿足交通需求。因為東山口的分布特點呈現散點狀,道路四通八達,所以對于空間的合理布局就顯得很重要,對于大的格局不需要有大的變動,不然會使得工程量巨大,耗費無謂的人力、物力。東山口的布局本就十分優秀,對此只需要從合理的小規劃開始,對于整體的布局進行合理優化,使得東山口的功能性更加強大。
根據曹武老師的《宗教影響下的東山口歷史建筑裝飾藝術研究》一文中的調研發現,東山口的觀光游客占比不小,因此東山口的娛樂空間合理布局就顯得非常重要[2]。合理的娛樂空間布局對于東山口的觀光游客人流的分配有著重要作用,合理的布置會讓各個地區有均勻的人流,不會導致偏差,對于各個區域有著良好的發展,不會導致資源分配不均。東山一帶被納入了“風景優美之住宅區域”范圍,由于屬新開發地區,空間較大,可以從容規劃。市政府決定把農林試驗場兩邊的松崗、竹絲崗、馬棚崗建成模范住宅區,規劃面積達40 萬m2,除執信女子中學占去8 萬m2外,其余地區分6 期工程進行。所有新建樓宇與東山已有的教堂、華僑住宅等西式建筑風格保持和諧統一,作為廣州的高端住宅區。
筆者選擇的案例是重慶洪崖洞,2013 年,因洪崖洞的夜景與日本動漫《千與千尋》中的場景十分相似而率先在日本火了,隨后火遍全國,被網友稱為“現實中的千與千尋”。洪崖洞修建于2005 年,重慶小天鵝集團以渝中區滄白路懸崖下的山洞為背景,修建了一座高11 層,商業面積5.3 萬m2的巴渝文化傳統建筑。其實,洪崖洞擁有2300多年的歷史。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崖而建,形成的一處集城市旅游景觀、商務休閑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景點。對于洪崖洞這個案例,大家可以借鑒的地方有地理環境、交通以及文化底蘊。近年來,新河浦已進駐藝術畫廊、文創展銷、咖啡茶飲、潮牌買手店等新興業態,在街區中產生公共服務、文創辦公、商業零售等新功能,初步形成“開放式街區”模式。街區內商業既能貼近生活,滿足社區居民的基本需求,又有更多的歷史文化、藝術創意、鄰里情懷和沉浸式體驗,形成獨特亮點與吸引力。這些新型功能區也要予以視覺更新和合理布局,以達到集旅游景觀、商務休閑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景點。
視覺更新能夠改變人們的固有認知,對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事物重新設計,對人們的感官產生新的刺激。視覺形象以品牌特質為根基,是在行業、市場、風尚、理論、美學等多重維度考量下打磨的結果[3]。對于歷史產物以及歷史記憶應予以保留,因為歷史是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對于東山口的歷史性建筑本身不能做任何修改去破壞歷史的真實性,這樣一來重點就落到了周圍的環境和輔助的基礎建設。對于周圍的環境進行視覺更新,對環境進行視覺上的修改,以達到環境與歷史建筑相匹配的視覺效果,能夠讓環境更加貼合歷史建筑的主題,讓人們對于歷史記憶更加深刻。對于輔助的基礎建設,可以利用現在的技術,增強該區域的基礎功能,例如:道路可以變得更加寬闊,便利性進一步得到提高;也可以利用現在的技術,使道路和城市景觀的視覺效應得到更新;還可以用復古的技術,使道路和城市景觀更加接近當時歷史時期的氛圍和感覺,讓游客們走進這里的環境時,能有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沉浸感[4]。
要對東山口進行視覺更新,首先要對東山口進行調研,了解東山口的歷史性建筑的歷史意義,對于周遭的環境進行深度的了解,從而找到準確的歷史氛圍和歷史感覺。如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就具有非常深刻的歷史意義。這種景觀的環境氛圍可以設計成嚴肅莊重的氛圍,讓人能夠聯想到革命先輩們的偉大精神。而要讓游客們產生這種感覺,視覺上的沖擊力就必不可少。對于視覺上的更新,首先要梳理一個區域景觀的精神內核,從歷史意義、歷史價值、歷史氛圍、歷史資料上去入手,對歷史資料進行深入查找,挖掘歷史上人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把歷史的真實重新擺到游客的面前,使人們對該段歷史的了解更加深刻。對于從歷史資料中的細節,可以重新對環境和格局進行視覺添加,讓視覺效果得到更新,讓環境和格局的歷史氣息更加濃厚,歷史意義、歷史價值得到更鮮明的體現[5]。目前,中共三大會址改擴建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中,改建后陳列館建筑規模將擴大到2 300 m2,較現陳列館規模擴大近3倍。展陳也將對標國內先進博物館,結合新方式、新手段,更注重參與性、體驗性,對于會址外觀、會址環境、會址格局也需要必要的視覺更新。
下面將繼續分析對于東山口的視覺更新和娛樂空間合理布局的可行性。
由東山口出發,沿途可經過一家百貨大樓,人們可以在此稍作休整,或是返程時進行適當購物。進入廟前西街后,主要坐落兩家餐飲店,二者店面風格各異,各有特色,屬于該條街道中重要的“打卡”場所,可以作為“標志物”進一步開發。而游客能夠結合自身的飲食習慣與裝修風格喜好,有選擇性地就餐。沿著廟前西街,娛樂空間的服務可延伸到啟明社區與龜崗社區,三者連接則構成特殊的娛樂區域。和新河浦路以及恤孤院路等空間所展現出的歷史厚重感不同,以廟前西街為中心的娛樂空間,更加具備現代感,融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必要的商業活動,能夠滿足普通大眾的平日所需。近年來,在東山口的娛樂空間開發布局項目中,最具創新力的是2016 年“地下酒吧”,其的出現確實為該區域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豐富了娛樂場所的類型,這樣可以避免單一形式帶來的枯燥感。近年來新興的店面視覺裝修設計和廣州典型建筑風格有明顯的不同,而這種轉變主要是為了迎合當下眾多年輕消費群體的“口味”。實際建設中,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產品設計,一般都會先調查年輕群體的消費心理與內心期待,如此才能從視覺上吸引人們的注意,保障店面經營的基本效益。
從整體上來看,東山口的娛樂空間布局缺乏統一性,各種元素零散分布,難以給初入東山口的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這種現象可能由于娛樂場所都是相繼建設,加之各個項目最初設計均是為了貼合當時的消費群體需要,而后期也沒有經過統一規劃修整,才使得該娛樂空間呈現出如此的布局狀態。結合東山口如今的娛樂空間布局,實施整體性的視覺更新與布局調整是有必要的。比如:合理的空間結構,可以幫助初入者盡快熟悉街道環境,并能節省“轉圈”找路的時間,使人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娛樂項目上。另外,建筑外部裝修上可以增添具有廣州本地特色的元素,例如可以嘗試在各條道路的特殊節點處,添加帶有文化氣息的設施,或是沿途布置相同風格的長椅,都有利于提高游客的融入感。通過獨特的文化風格,給游客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以上都是對于東山口比較成功的視覺更新和娛樂空間合理布局,證明著視覺更新和娛樂空間合理布局的可行性,同時也證明,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需要重新從視覺上去更新,讓人們對于歷史建筑的歷史意義有更深的了解;從布局上去更新合理優化,讓觀光的游客有著不一樣的新鮮感,但是依舊能感受歷史帶給他們的那種震撼,從而讓東山口生生不息,讓這一帶有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6-9]。
綜上所述,東山口的視覺更新和娛樂空間的合理布局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寄托,對重要歷史場景的再現,能夠讓游客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
娛樂空間的合理布局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滿足了物質需求以后,對精神文明的需求更加強烈。東山口娛樂空間的合理布局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能夠讓東山口發揮其更大的、更多樣的價值,如商業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等,讓東山口可以承載人們更多的歷史回憶,讓精神文明的傳承也得以延續。